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苎麻是瑞昌县的传统特产。三中全会以后,党对农村的各项经济政策得到贯彻落实,苎麻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产量年年提高。范镇公社陡岗大队第6生产队和范镇大队第19生产队,1981年苎麻面积分别发展到25.07亩和17.16亩,单产分别达到201.6斤和215.9斤,比1980年增产  相似文献   

2.
江西省瑞昌县范镇公社陡岗大队第六生产队,是个半山半丘地区,耕地面积一百九十多亩,其中苎麻二十八亩,占总耕地的14%。十几年来,他们在狠抓粮食生产的同时,积极抓好苎麻生产。一九七九年粮食亩产达到一千四百零八斤,总产达到一十六万四千四百斤;苎麻单产、总产超历史,亩产二百四十一斤,  相似文献   

3.
江西省瑞昌县范镇公社陡岗大队第六生产队,是个半山半丘地区,耕地面积一百九十多亩,其中苎麻二十八亩,占总耕地的14%。十几年来,他们在狠抓粮食生产的同时,积极抓好苎麻生产。一九七九年粮食亩产达到一千四百零八斤,总产达到一十六万四千四百斤;苎麻单产、总产超历史,亩产二百四十一斤,总产达六千零二十五斤。农副总收入二万六千零二十  相似文献   

4.
《中国麻作》1981,(1):5-6
阳新县是湖北苎麻主产县,年收三次,二麻产量一般比头麻低很多,没有地尽其利。从全县水平看,常年二麻亩产50斤上下,只占全年产量的30%左右。但是不少高产的社队,常有过之。例如:一九七五年白沙公社吴东城大队堰头生产队30.5亩苎麻,二麻总产3830斤。平均亩产125.5斤,比头麻3190斤增产19.5%,  相似文献   

5.
我县是个老苎麻产区,麻农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管水用水经验。特别是近几年来,由于实行了苎麻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的种麻积极性,老经验又有了新发展,苎麻产量不断上升。1982年新老麻地10152亩,其中收益面积8800亩,总产221万斤,平均亩产251斤,比1981年总产138.4万斤增长59.7%,单产196斤提高28%;比1980年总产99.7万斤增长121%,单产151.6斤提高66%。  相似文献   

6.
阳新是湖北的苎麻之乡,一年收三季。一般是头、二麻单产较高,三麻最低。全县三麻常年亩产仅30斤左右,只占全年三季总产的20%上下。但一些高产社队,三麻单产常达百斤以上:1975年,白沙公社吴东成大队堰头生产队30.5亩苎麻,三麻平均亩产117.5斤,比头麻亩产高12.35%,占全年产量的33.79%;1980年三麻单产也达到105.6斤。  相似文献   

7.
《中国麻作》1979,(3):25-29
苎麻是我省的主要经济作物,种植历史悠久,浏阳夏布曾驰名中外。一九七八年,全省种植苎麻十四万二千四百亩,总产十七万担以上,分别比上年增长百分之三十和三十二,并涌现出一批低产变高产、高产更高产的典型。沅江县三万七千九百亩苎麻,单产二百一十斤。该县东方红公社净南大队二队,四十亩苎麻,亩产三百零五斤。  相似文献   

8.
我县阳城公社位于两湖夹一岗的丘陵地区,全社有9222户,43990人,31000亩水田,14000亩旱地,是个老产苎麻区。历史最高的1957年,苎麻面积达3256亩,总产达39万斤。在左倾路线影响下,使苎麻生产受到很大损失,到1971年面积只有1887亩,总产只有19.5万斤。近四年来,由于正确贯彻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方针政策,使苎麻生产回升较快。  相似文献   

9.
《中国麻作》1979,(4):38-39
阳新县白沙公社吴东城大队堰头生产队,是全国苎麻劳模陈森茂同志所在的队,全队种植苎麻30亩,自一九五六年以来,九年平均亩产超三百斤,最高的一九六五年,亩产368.5斤。七八年在长期严重干旱、气温高的情况下,单产仍达270斤,七九年全队预计头麻平均亩产在140斤左右,全年计划亩产达400斤。  相似文献   

10.
1982年,我区有苎麻面积100047亩,比1981年减少7000亩,总产26.25万担,比1981年增产25.7%,单产由1981年的200斤上升到260斤,增产30%。如沅江县有苎麻面积67269亩,总产18.69万担,单产277斤,全县农业人口人平近40元。  相似文献   

11.
《中国麻作》1979,(1):33-34
阳新县白沙公社吴东城大队堰头生产队,是全国苎麻劳动模范陈森茂同志所在生产队。现有苎麻面积三十五亩,连续七年单产超双纲,最高年份单产达到三百八十多斤,就是灾害之年,苎麻单产也在二百五十斤以上。这个生产队高产麻园管理的经验,最主要的就是抓平衡增产。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来,我县苎麻生产发展迅速,1984年亩产和总产均达历史最高水平,万亩新老麻园平均亩产84.5公斤.其中范镇乡4个高产村1169.77亩麻园,平均亩产达159.3公斤,有一百余户平均亩产200公斤左右,并出现了亩产250公斤的亩产地块。1985年全县发展到30827亩,在三麻严重受旱的情况下,原有万亩老麻园平均亩产仍达123公斤。  相似文献   

13.
我县麻农历来习惯于冬春两季采用分蔸繁殖法扩大苎麻面积。但近几年来,冬季栽麻所占比重愈来愈大,有的大队甚至完全采用冬栽。如阳城公社去冬今春新发展苎麻1100多亩,其中冬栽700多亩,占63%以上;花桥公社上屋何大队,苎麻面积由1971年的15亩发展到1979年的315亩,  相似文献   

14.
广东省海康县附城公社南田大队,靠近海边有二百多亩海滩盐碱地,据测定一般盐分达O.55%,最高的达0.83%,种水稻、蕃薯都被碱死。从1977年来,在海滩上种了红麻,却获得了丰收。1979年,全大队有204亩海滩地种了红麻,平均亩产525斤;其中有19.7亩高产田,平均亩产超过1000斤,创湛江地区红麻高产纪录。这些高产田主要是抓了以下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5.
吕裕基 《中国麻作》1983,(2):25-25,18
过去,我区群众认为新栽苎麻头两年产量低,收入少,不合算。这就影响了我区苎麻生产的恢复与发展。为解决上述问题,我们在初步获得苎麻种子冬季育苗成功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了快速丰产的试验。1981年1月在始兴县教场下冬季育苗,当年栽麻1.2亩,其中0.49亩269.1斤;1982年1月在该县城南公社东河生产队冬季育苗,并在该队何旺珠的责任田里栽麻0.5亩,亩产261.1斤。  相似文献   

16.
地濒洞庭湖区的湖南省沅江县,是个盛产苎麻的地方,种植面积大,单位面积产量高。继一九七八、一九七九两年连续大丰收后,一九八○年苎麻生产获得了新的发展,产量和收购量都超过了历史最高水平。全县6万亩苎麻(包括社员自留地种麻1.18万亩),其中收获面积4.8万亩,总产13.5万担,比上年增产3.8%;向国家交售13.44万担,比上年增加6%;与一九七七年比较,面积增加了2.2万亩,  相似文献   

17.
四棵公社麻科所,现有苎麻80亩,1979年总产15,009斤,33亩老麻,单产250斤,科研小组的3.7亩高产试验地,头麻单产137.1斤,二麻单产164.4斤,三麻单产107.9斤,全年亩平均产量409.4斤。他们在夺取苎麻高产过程中,主要抓了以下几个环节:  相似文献   

18.
《中国麻业》1981,(1):5-6
阳新县是湖北苎麻主产县,年收三次,二麻产量一般比头麻低很多,没有地尽其利。从全县水平看,常年二麻亩产50斤上下,只占全年产量的30%左右。但是不少高产的社队,常有过之。例如:一九七五年白沙公社吴东城大队堰头生产队30.5亩苎麻,二麻总产3830厅。平均亩产125.5斤,比头麻3190斤增产19.5%,占全年产量10604斤的36.1%。二麻高产,  相似文献   

19.
1977-1980年,我们以湖南省桃源县黄甲铺公社长寿大队为基点,对丘陵山区发展苎麻的技术进行生产调查和田间试验,研究丘陵山区种植苎麻的适宜土壤、品种、繁殖方法及当年受益,第二年丰产的主要栽培措施。初步明确土层厚度2尺以上,有机质、全氮含量分别在1.6%和0.1%以上,PH5.5—8.02之间的山窝、山脚与缓坡地,用黑皮蔸、湘苎一号等品种,  相似文献   

20.
《中国麻作》1980,(2):18-19
湖南沅江县普丰公社卯丰三队,有耕地175亩,1975年以前仅有苎麻1.5亩。1975年,他们学习了“以粮为纲,全面发展,因地制宜,适当集中”的方针,参观了邻近的苎麻生产先进典型增积九队,端正了粮麻对立的错误认识,全而规划种植,合理安排劳力,一个冬春扩种苎麻9.1亩。种麻以后,精培细管,产最年年增加。1977年每亩苎麻平均单产240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