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省自一九九二年举办第一届名优茶质量竞赛活动以来,各地茶叶主管部门加大了发展名优茶生产的力度,促进了名优茶产量不断增加,涌现出一大批名优新茶,丰富了茶叶市场,协调了全省茶叶产销快速发展。一九九四年又举办了第二届名优茶质量竞赛活动,检阅了各地名优茶生产加工技术水平,总结交流了名优茶生产工艺,进一步促进了名优茶生产规范化和提高产品质量。鉴于目前全省名优茶生产形势,省农业厅与省茶叶学会联合牵头组织全省第三届名优茶质量竞赛活动。于年初决定成立组委会,并于三月五日向全省各产茶区发出通知,要求各地茶叶主管部门迅速开展这一活动,在6月份送样以及有关材料,参于竞赛活动。第三届名优茶竞赛活动组委会成员:  相似文献   

2.
我省名优茶产销形势分析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进入20世纪90年代,我省茶叶生产步入低谷。为了走出困境,上级政府部门找出了一条大力发展名优茶的有效途径。我省名优茶经过90年代的大发展,花色品种琳琅满目,产量持续增长,产值不断增加,质量不断优化,茶农增收,财政增税。名优茶的发展对我省茶叶生产确实起到了较大的支撑作用。但是,我省名优茶仍具有相当大的发展空间,跟兄弟省比较还存在一定的距离。因此,加快发展我省特色名优茶,打造湖南茶叶产业新优势,对新时期发展我省茶叶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1 前言湖南是茶叶主产省之一。近几年来,随着改革不断深入,茶叶流通体制发生了改变,茶叶市场有了新的变化。低档级茶叶价格低廉、滞销,导致茶叶生产下降,而名优茶价高抢手,销售非常活跃,前景可观,潜力很大。大力开发名优茶生产,有利于促进茶叶生产内部结构调整,拓宽茶叶销售市场,促进我省茶叶生产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如何抓住这一市场机遇,积极开发我省名优茶生产,是当前我省茶叶生产面临的新课题。2 我省名优茶生产现状  相似文献   

4.
权启爱 《中国茶叶》1993,15(2):13-15
近年来,随着商品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国内茶叶消费发生了明显变化,市场上名茶需求量大幅度增加,名茶生产进入了黄金时代,因此,各种名优茶的加工机具也就应运而生,发展很快,尤其是通用性强的小型杀青机、小型揉捻机和小型烘干机等机种已在部分名优茶上应用,取得了良好效果。但是,由  相似文献   

5.
福安市是福建主要产茶区,也是全国茶叶商品基地县(市)之一。产茶历史悠久,茶树品种资源丰富,茶叶生产技术实力雄厚,生产经验丰富。具有茶类多、花多、优良品种多的优势和特色,为我市创制和发展名优茶提供优越条件。  相似文献   

6.
我国茶产业组织结构现状与整合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强 《中国茶叶》2008,30(12):14-16
自公元前59年王褒《僮约》有最早的茶市记载始,经唐宋元明清的逐步发展,我国茶叶已形成了相当规模的商品化生产的产业基础。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国家采取了积极的产业扶持政策,我国的茶业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国内名优茶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张和名优茶消费水平的逐年提高,与国内其他作物相比,茶叶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  相似文献   

7.
权启爱 《中国茶叶》1993,15(6):10-11
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人们对饮茶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市场上各类名优茶的需求量增长很快。为了满足消费者的需要,必须使名优茶的加工走向机械化道路,形成较大批量的生产,为此,茶机界近几年来作出了很大的努力,研制和生产出不少类型的加工机具面市,为名优茶生产的发展和加工机械化作出了重要贡献。在当前面市的各种名优茶加工机具中,作为毛峰类型名优茶加工机具的配套,以由6CGS-60型滚筒式吹风出叶名茶杀青机、6CR-25型茶叶揉捻机和6CH-3型手拉百页式名茶烘干机这3种机具组成一套机组比较适宜。这套机具在生产应用  相似文献   

8.
为加快我国名优茶生产的发展,不断地满足市场的需要,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总站于1991年设立“名优茶开发”项目。根据名优茶开发的条件,结合韶关的实际情况,广东省农厅将我市的仁化县的白毛茶列人全国名优茶开发范围。为进一步推进我市名优茶的生产,我们借助这个大好时机,把名优茶开发的配套技术普及到全市主产茶区。经过几年的实践与摸索,优化了茶叶生产与产品结构,初步形成了以生产名优绿茶为主的茶叶生产的新格局。现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名优茶机械化采摘注意事项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我国20多年来名优茶的发展有力地推动了茶产业的发展。然而目前名优茶的生产遭遇了采摘难的瓶颈问题,特别是在浙江省等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许多茶叶生产企业由于采摘工不足而导致了茶叶生产成本大幅增加,企业经济效益也因此受到了制约。因此名优茶生产中推行机械化采摘,解决名优茶采摘难问题已成了当前名优茶生产的一项紧迫任务。由于名优茶对原料嫩度要求很高,其鲜叶采摘标准比大宗茶要严格,这就使名优茶实行机械化采摘有较大的难度,但只要掌握了名优茶机械化采摘技术及配套措施,名优茶机采完全是可行的。现将名优茶机采关键技术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如何提高大宗茶质量和经济效益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顾冬珍 《中国茶叶》2004,26(4):28-29
大宗茶是我国传统的出口农产品,近几年来大宗茶出口量基本稳定在20万t左右,占茶叶总产量的30%左右.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名茶生产在全国各地纷纷上马.由于名茶生产效益好,市场俏,产品供不应求,促使了名茶生产不断发展壮大,产量逐年增加,质量不断提高,市场得到全面拓展.经过20多年的发展,茶叶产品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打破了大宗茶"一统天下"的局面,形成了以名优茶为主、大宗茶为辅的格局.以浙江省为例,2002年茶园面积202万亩,茶叶产量13.9万t,产值33.7亿元,其中名优茶产量4.0万t,产值26.4亿元,分别占茶叶总产量和总产值的28.8%和78.3%.自从名优茶"异军突起",大宗茶的经济效益就一直低下,几乎是几十斤大宗茶的价格只能抵一斤名优茶.长此以往,大宗茶生产中的问题越积越多,目前,主要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1.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茶文化的发展,对茶叶的需求越来越趋向于优质、保健、形美.从而名优茶的加速发展已成为九十年代茶叶生产的必然趋势.福建是我国的重点产茶省份之一,也是我国茶类较全、发展名茶基础较好的省份.利用福建的茶树良种、自然环境与采制技艺等优势,进一步恢复、发展名优茶,对促进茶叶生产,繁荣山  相似文献   

12.
略论加速发展名优茶生产的途径邹礼仁(湖南省岳阳县黄沙街茶场·岳阳·414100)自80年代末期大宗茶叶滞销以来,发展名优茶已成了当今茶叶生产的新潮流,名目繁多的名优茶如雨后春笋般地在各地出现。国内名优茶市场日趋活跃,竞争十分激烈。竞争的中心是将茶叶“...  相似文献   

13.
发展中的青岛茶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漪  陈秀云 《中国茶叶》2002,24(5):38-39
青岛市的茶叶生产始于“南茶北引”的成功。40多年来,茶叶生产经历了发展—低落—发展—高潮几个阶段。进入“九五”以来,随着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优化,青岛市的茶叶生产和名优茶开……  相似文献   

14.
名优茶是名茶和优质茶的统称,它包括进入流通领域的茶叶优质商品和名牌商品。改革开放20多年来,名优茶生产一直保持快速发展态势,呈现产销两旺的局面。1990年全国名优茶产量1.7万吨,占茶叶总产量3.3%,产值4.3亿元,占茶叶总产值的14.32%;1996年全国名优茶产量9.4万吨,占茶叶总产量15.9%;2000年全国名优茶产量14.4万吨,占茶叶总产量21.1%,产值55.52亿元,占茶叶总产值的62.2%;2005年全国名优茶产量23.0万吨,占茶叶总产量26.4%,产值111.5亿元,占茶叶总产值的72.0%。名优茶生产在我国茶叶产业中已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名优茶可持续发展,不仅涉及…  相似文献   

15.
高山产好茶,高山出名茶,这是古今茶业界对茶树立地环境条件与茶叶质量的一种客观定义。目前我省名优茶生产正处在向高山规模发展新阶段,已呈现出大发展的势头。尤其是山区市县,利用山区生态环境无污染,高山适宜开发名优茶的自然条件优良,走绿色食品茶叶生产之路。有不少有实力的私营企业,看好高山名优茶开发项目,以规模资本经营,产供销一体化,这是目前广东名优茶开发主要新的主流力量,可见高山名优茶的魅力。在规划发展高山茶叶生产中,注意合理规划茶园、保持水土、防止水土流失、选择适合的茶树良种、绿色优质栽培、建设规范的茶厂等问题,进行科学统筹兼顾,合理利用高山的自然条件,保护和营造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6.
吴洵 《中国茶叶》1994,(3):34-35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名优茶生产和开发已成为当前茶叶生产的热点,其发展速度之快,开发品种之多,生产效益之好是其他任何大宗茶所无法比拟的.目前,各种名优茶的生产和开发已由高山地区走向低丘地区,由长江中、下游茶区走向华南茶区,由中、小叶种茶区走向大叶种茶区.然而,名优茶的生产和开发不只是涉及制茶工艺问题,同时也涉及到茶园的栽培管理问题.在栽培管理上,如何加强茶园土壤农化管理,合理施肥,促进名优茶生产和开发是当前人们非常关心的问题.本文就这一问题,提几点看法,以供生产参考.  相似文献   

17.
1.全年茶叶量减价增,名优茶持续增长 2000年浙江茶叶生产保持了稳产增值的良好发展势头.全年茶叶生产总的特点是:春茶开采推迟,采摘洪峰集中,大宗茶形势欠佳,名优茶持续增长,有机茶发展迅猛,蒸青茶快速发展,整个茶叶产销形势稳中有升.据业务部门统计,全省茶叶总产量11.0万t,比上年减少6.5%;茶叶总产值22.8亿元,比上年增加1.9%.其中名优茶产量2.8万t,比上年增产13.8%;名优茶产值17.4亿元,比上年增加20.0%;名优茶产量、产值分别占茶叶总产量、总产值的25.4%和76.3%.  相似文献   

18.
随着人们对茶叶加工工艺认识和名优茶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鲜叶摊放已成为名优茶生产中的一个影响茶叶品质的关键工艺。据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尹军峰研究员的研究表明,随着摊放时间的增加,茶叶鲜叶中茶多酚和儿茶  相似文献   

19.
1 研制“茶树一喷早”的目的 随着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茶叶市场的结构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在中档茶类市场不景气的同时,名优茶的销量猛增,价格上扬。生产名优茶的效益高于普通  相似文献   

20.
王达 《中国茶叶》1993,15(3):2-4
为了推动我国名优茶生产发展,1991年农业部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总站把名优茶开发项目作为重点农业技术推广项目立项,并于同年3月份在福建厦门召开会议组织协作组具体落实。两年来,这个项目进展情况良好,成效十分显著,特别是在丰富市场供应、稳定和发展我国茶叶生产方面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