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循环经济模式作为全新的经济发展形态,关系到农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现阶段在生态农业建设领域当中,广泛地运用循环经济模式能拓展、延伸农业产业链,推进农业的现代化发展。从循环经济模式概述入手,探究了生态农业建设中的循环经济模式构建路径,并提出了完善社会化服务和农业保障体系、强化农业高新技术研发、增加建设资金支持、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等多方面的策略。  相似文献   

2.
构建农林循环经济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构建农林循环经济体系是建设循环经济和循环型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重点探讨了构建农林循环经济的基本原理(循环再生)、农林生态系统在物质循环再生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3.
报道江苏省第一批循环经济建设试点单位——东台市南沈灶镇金星村在发展生态种植业、生态养殖业,实施生态示范工程,探索发展循环经济模式中取得的成功经验,介绍了该村因地制宜发展循环经济的4种生产方式。  相似文献   

4.
生态农业建设中的循环经济探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简述了循环经济的内涵及其特征 ,探讨了适合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农业生态工程模式 ,并提出发展循环经济 ,建设生态农业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建设陕西生态省的循环经济发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循环经济的理论,指出循环型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理论范式,是建设陕西生态省目标的重要内涵。从自然与人文环境两方面解构建设陕西生态省中发展循环经济模式的制约因素,认为自然环境是制约其发展的基础性影响因素,人文环境是加剧性制约其发展的影响因素。提出了应选择正确的循环经济模式,并从理念、管理和服务的层面上构筑支持体系,推进循环型经济发展,为建设陕西生态省提供最佳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以"文明生态村创建"活动作为载体的新农村建设,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文明发展道路,将生态环境保护作为重要内容,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积极探索适合当地的农村循环经济模式。本文对当前的新农村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循环经济(Circular economy)是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Closing—loop materials economy)的简称,发展循环经济已经成为当前全社会的普遍共识。但是在农业方面,关于如何发展循环经济的论述则较少,而农业的发展对我国创建和谐社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及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循环经济的内涵出发,讨论了在我国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一些可能途径,并提出了几点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面向循环经济的生态农业现代化转型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循环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已得到世界上许多国家的认同和接受。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和人口大国,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我国具有良好的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基础。农业循环经济的内容十分丰富,包括农业生产部门内部的物质与能量的耦合、农业产业部门之间的物质与能量的耦合、农业与工业之间的物质与能量的耦合、城乡资源利用之间的物质与能量的耦合等具体发展模式。生态农业是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形式和载体,但要达到循环经济的目标和要求,还必须实现向规模化、产业化、无害化、标准化、市场化与功能多元化的转型与提升。同时,必须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包括加强农业循环经济的法制建设、生态农业产业化建设、工农业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以及现代生态农业园区建设等内容。  相似文献   

9.
走循环经济之路、促现代农业发展不仅是实现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最佳途径之一。本文从生态技术学、优化资源配置、生态经济学、农技推广学等不同角度分析了倡导良性循环型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并提出了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具体技术对策。  相似文献   

10.
循环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已得到世界上许多国家的认同和接受。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和人口大国,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我国具有良好的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基础。农业循环经济的内容十分丰富,包括农业生产部门内部的物质与能量的耦合、农业产业部门之间的物质与能量的耦合、农业与工业之间的 物质与能量的耦合、城乡资源利用之间的物质与能量的耦合等具体发展模式。生态农业是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形式和载体,但要达到循环经济的目标和要求,还必须实现向规模化、产业化、无害化、标准化、市场化与功能多元化的转型与提升。同时,必须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包括加强农业循环经济的法制建设、生态农业产业化建设、工农业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以及现代生态农业园区建设等内容。  相似文献   

11.
宁南山区高效果园建设技术与发展前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该文在总结近年来试验研究和调查资料的基础上,提出了宁南山区高效果园建设的技术措施:即选用名优品种,采用无病毒苗木建园;壕沟栽植;合理密植;覆盖地膜;嫁接改良;节水灌溉和分区发展。应用上述科学技术,高效果园建设前景乐观。认为,宁南山区各地、县领导将发展果树生产,开发果品经济作为发展贫困山区经济的战略设想,不仅是可行的,也是可能的。最后提出了在宁南山区建立梨、苹果、仁用杏三大果品基地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青海省东部干旱山区雨水集蓄与利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青海省东部地区人口相对集中,水资源贫乏。雨水集流利用工程的推广,解决了干旱山区有史以来无水灌溉的难题。雨水的集蓄包括汇集和贮蓄2个环节。雨水的汇集应遵循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就地取材,降低工程造价的原则;雨水的贮蓄应以水窖贮水为主。雨水的利用包括人畜饮水,发展庭院经济,农副产品加工,发展节水林业,旱作农业等方面,它是一项多功能,少投入,高效益的综合利用工程,是干旱山区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的有  相似文献   

13.
黄土丘陵沟壑区急需解决三大问题:生态环境问题、粮食问题和贫困问题.为此,以黄土丘陵沟壑区的典型代表区域定西县的高泉沟小流域为试验示范区,开展了高效农业生态区建设的研究与实践.经十年的研究探索,初步找到了解决黄土丘陵沟壑区三大问题的途径与技术措施,建立了理论框架和买体模型.其主要措施是:在生态建设方面实施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对位配置,控制水土流失;在农业建设方面采取增施化肥、加强基本农田建设、实施集水节灌和良种良法栽培等措施和技术,提高土地生产力和承载力;在经济建设方面,采取调整作物种植结构、发展适度规模养殖、发展小型加工及非农产业,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  相似文献   

14.
西部大开发中甘肃省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主要介绍了甘肃省的生态环境特点 ,分析了其生态环境现状 ,认为极端脆弱的生态环境和人口的超负荷对该地区构成了双重压力。指出水土流失和生态环境恶化是制约甘肃省发展的主要因素 ,提出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是该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走生态与经济相结合的发展之路 ,是甘肃省的惟一选择。并探讨了甘肃生态环境建设发展的方向 :(1)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指导思想 ;(2 )走建设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的生态建设之路 ;(3)实施生态建设富民工程  相似文献   

15.
李博 《水土保持研究》1998,5(3):40-42,55
随着小流域治理与开发一体化的推进.小流域经济推向了市场,区域经济得到了较快的发展,群众关注的中心由解决温饱到致富达小康。以乌盟永定河流域重点治理两期成效及治理特点为例,结合这几年的工作体会,探讨治理开发小流域,发展小流域经济的途径和方法,以阐明发展小流域经济是使山区群众脱贫致富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16.
通过陕西省北部黄土高原三个自然经济单元的资源环境特点分析,论述了农业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方向和途径:长城沿线风沙区靠牧业的系统开发致富,粮食力争自给;黄土丘陵区充分利用其土地的多宜性,走种植、养殖、经济林多头发展的道路;渭北高原应以种植业为主,致力于粮经果的深层开发。实施后陕北黄土高原将成为高效农业生态经济区域。  相似文献   

17.
结合湖南省桃源县盘塘镇庭院经济发展的实践,论述了庭院经济的特点、地位和作用,指出目前庭院经济发展的障碍因素,并提出了庭院经济发展对策和建设途径.  相似文献   

18.
我国森林集中连片地区大部分是贫困人口集中的地区,生产力水平落后,经济发展水平低,在努力发展地方经济的同时,又担负着保护生态的重担。本文论述了生态补偿在实现森林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必要性,分析了神农架林区发展经济与生态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生态补偿对策。  相似文献   

19.
东川生态环境建设与泥石流综合治理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长期的铜矿开采和冶炼使东川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生态功能极度退化甚至丧失,造成泥石流灾害频繁暴发、水土流失异常强烈、土地荒漠化极其严重,同时大量泥沙被输送至金沙江,直接危害金沙江干流水电梯级开发工程的建设和运行安全。为了恢复生态环境,减轻泥石流灾害,遏制土地荒漠化,控制水土流失和泥沙输移,经过长期努力,东川探索出生物工程与土木工程相结合与稳定、拦挡和排导相结合的生态环境建设与泥石流综合治理模式,在生态环境建设与泥石流综合治理基础上,开发土地资源,建设生态农业,促进生态环境建设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