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正>1芽接时间核桃苗木嫁接以芽接为宜,根据吐鲁番地区气候情况,核桃芽接时间为5月下旬~6月底,最适宜时期为6月份,过早成活率低,过晚接芽当年不萌发或生长不充实,越冬有困难。2接穗采集2.1接穗选择嫁接前采集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1年生枝作接穗。接穗剪下后随即剪掉叶片,只保留叶柄1.5~2cm,接穗采集量较大时应随时用湿麻袋覆盖采好的接穗,以防止其失水。2.2接穗存放接穗最好现采现用,若当时用不完,  相似文献   

2.
本文总结了近几年核桃改接良种实践中的经验教训,对接穗采集与保存、嫁接时期嫁接方法及接后管理等环节提出了一些技术意见,以便与果树界同行和广大果农共同探讨。 一、接穗的采集与保存 1.采集时期 枝接所用接穗采集时间从核桃落叶后直到芽萌动前都可进行,以发芽前  相似文献   

3.
<正>枣树接穗采集要选择当年主枝枝条健壮,着色好,隐芽完整,且无病虫害的,成龄枣树应掌握"宜晚不宜早"的原则,即在枣树不发芽的前提下,接穗取的越晚越好,离嫁接适期越近越好,最好随采随接。在接穗采集过程中把握以下要点。1接穗的采集接穗要采自生长健壮、枝条充实的母株,尽量不要从幼龄树上采枝做接穗;从母株上采取接穗时,徒长枝、背上枝不宜做接穗,宜选用外围1~2年斜生延长枝,枝龄太大的3~4年生枝不宜采;1~2年生延长枝的上部和  相似文献   

4.
<正>1接穗采集应选择生长健壮、发育充实、髓心较小、无病虫害,粗度1.0~1.5cm的发育枝作为接穗。接穗采集时间,从核桃落叶后直到萌动前都可进行。  相似文献   

5.
<正>枣树接穗采集要选择成龄枣树上,生长健壮,着色好,隐芽完整,无病虫害的枝条,应掌握"宜晚不宜早"的原则,即在枣树不发芽的前提下,接穗采取的越晚越好,离嫁接适期越近越好,最好随采随接。1枣树接穗的采集接穗要采自生长健壮、枝条充实的母株上,尽量不要从幼龄树上采枝做接穗;从母株上采取接穗时,徒长枝、背上枝不宜做接穗,宜选用外围1~2年斜生延长枝,枝龄太大的3~4年生枝不宜采取;1~2年生  相似文献   

6.
<正>1砧木的选择野生酸枣或劣质枣树,按1~2 m距离留下强壮树。留下的枣树修去下部枝刺,以备发芽后嫁接。2接穗的采集与保管2.1接穗品种我们嫁接的品种为无核红、金丝蜜,这两个品种与酸枣或普通枣的嫁接亲和力较强。无核红、金丝蜜这两个品种属于无核干枣,品质好,甜度高,食用方便。2.2接穗的采集与处理接穗选取节间均匀、生长健壮、芽眼饱满的1年生发育枝。接穗的采集时间在春季,然后用蜡封好。将接穗剪成段,长度以每段有1个充实芽眼为准。将工业用石蜡和水按2∶1的比例放  相似文献   

7.
核桃嫁接成活率低一直是困扰广大育苗户的一大难题。近几年我们经过实践摸索,总结出核桃夏季芽接技术,使核桃苗嫁接成活率提高到90%以上,接芽当年生长量达1.2m,最高达1.6m。现将主要技术措施介绍如下,供参考。1砧木选择选用1~2年生砧木直径在1.0cm以上核桃实生苗嫁接。2接穗选择接穗要从良种母树上采集,采集时选取树冠外围中上部生长充实、芽体饱满、无病虫害的发育枝。接穗最好随采随用,采下后剪去叶片,留一小段叶柄,用湿布或湿麻袋包起来备用。如果当天用不完,可放在阴凉的地窑中,但最好不超过48h(小时),否则会影响接穗利用率和嫁接成活率…  相似文献   

8.
核桃实生树改接换优技术规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制订出核桃实生树改接换优的技术规程,主要包括核桃良种采穗圃的建立与管理,核桃接穗的采集与贮存,春季硬枝接或夏季芽接的嫁接时期和嫁接方法,以及改接后的管理等。  相似文献   

9.
正硬枝嵌芽嫁接与嫩梢劈接技术都能充分利用核桃冬剪或夏剪时剪掉的枝条,好学、易懂、嫁接成活率高。1)硬枝嵌芽嫁接。(1)接穗采集。在生长健壮、稳产、品质优良的树上选接穗。利用冬剪(1月20日前)或萌芽期修剪(山西运城地区3月20日前)的枝条最好。选取1年生、直径1~2 cm枝,芽要饱满。采后剪口及时蜡  相似文献   

10.
安君 《中国园艺文摘》2011,27(8):153-154
主要介绍核桃地膜包扎接穗插皮舌接技术,包括砧木选择、接穗采集与保存、嫁接时间选择、伤流控制、嫁接方法与步骤、接后管理等技术措施,以期为丹凤县低质实生树的优质提效改造提供一定指导。  相似文献   

11.
核桃高接换优 ,将大大加快核桃优种化的进程 ,但是核桃高接因伤流等因素影响 ,成活率不稳定。2 0 0 0年我县高接换优 315 0株 ,通过实施提高核桃高接成活率技术 ,接穗成活率达到 87% ,株成活率达到92 4 % ,取得了较好效果。1 接穗的采集与贮藏 采集接穗在晚秋落叶前后 ,接穗选择生长正常 ,发育充实 ,髓心小 ,芽体饱满 ,粗度在 1 0~ 1 5cm的健壮当年生枝条 ,采下的接穗剪成 5 0cm长一段 ,两端封蜡 ,捆成 10 0根一捆 ,用塑料布包扎保湿 ,贮藏于阴凉潮湿的地窖中 ,环境温度保持在 0~ 5℃ ,春季气温升高后 ,埋于湿沙中用冰块降温 ,或用…  相似文献   

12.
核桃单芽枝段腹接成活率高,育苗过程简单,成本较低,成苗快,当年播种,当年成苗,比温床育苗提前一年出圃。其主要技术环节如下: 1 嫁接前准备 1.1 接穗 接穗采自北方早实核桃新品种(新品系)——西林2号,西扶1号,辽核1、3、4号,中林1号等和晚实核桃新品种(新品系)——西洛1、2、3号,西  相似文献   

13.
新疆春季气候干燥,枣树接穗易失水,嫁接成活率低。采用嫩枝舌接技术进行枣树大树改接,具有比带木质部芽接成活率高、接口愈合好、发枝量大、生长迅速健壮的特点。1)接穗选择与处理。最好用春季从品种母树枣头上发出的带有生长点的新枣头作接穗,枣拐(二次枝)也可以,要求粗度在0.6cm以上,皮色为褐色或绿褐色,不能太嫩也不能太老。将当年生枣头或其上枣拐主芽饱满的茎段剪下后去叶,然后将接穗两头浸蜡后放入湿毛巾中包裹。每段接穗长10~12cm,其上至少要有1个主芽。剪接穗时,接穗上端主芽附近的1个枣拐要剪留3~4cm,目的是让其撑起塑料袋,给接…  相似文献   

14.
<正>在培育枣树苗木时,为了保证苗木品种的纯正,应在生长健壮、丰产、稳产和品质优良的母树上采集接穗。大量育苗时,应建立专门的采穗圃。以下,笔者着重介绍枣树接穗的采集方法、蜡封技术,以及相关注意事项。1接穗采集接穗要从生长健壮、枝条充实的母株上采集,尽量不要用从幼龄树上采集的枝条作接穗。从母株上采集接穗时,徒长枝、背上枝不宜作接穗,宜选用外围1~2年斜生延长枝,枝龄太大的  相似文献   

15.
赵庆 《河北果树》2006,(2):54-54
1接穗的采集与贮藏1.1采集3月中下旬柿树萌芽前,采集优良母株上充实健壮的1年生枝,截成有1~2个芽的穗段,尽快在水浴锅90~100℃石蜡液中速蘸蜡封。1.2贮藏少量接穗可装于塑料袋放于冰箱冷藏室中,温度以3~4℃为宜。大量接穗需沙藏,选背阴处挖深、宽各40cm,长度依接穗多少而定的沟  相似文献   

16.
<正>1接穗问题1.1接穗质量问题近年陇南地区核桃枝接换头所需接穗主要从陕西黄龙、商洛等地调入,少部分来自本地区新嫁接生长的1年生枝或新品种大树。外调接穗往往由于路途遥远,采集时无专人现场监督,质量得不到有效保证,枝条或粗或细、部分发芽率低的枝条、髓心大的秋梢、雄花芽的老枝一并采集加上长途运输和上下搬运造成接穗芽体受损严重。本地采集的接穗由于新嫁接的萌条,技条和芽不饱满。大树采集由于管理不当大量结果,技条雄花芽过多,技条  相似文献   

17.
<正>1嫁接适宜时间每年5月20日至6月10日嫁接成活率最高。7月份以后雨量增加,成活率降低。2接穗的选择及处理选择优良品种做接穗,要求果实大,壳薄肉香、丰产、抗病。主要选择品种有清香、辽一、辽七。采集生长健壮的当年生枝条,粗度与砧木相近(0.8~1.5cm),芽要成熟,最好埋在叶腋内,无芽柄。接穗采下后,立即去掉叶柄,每50根捆成1捆,外包核桃叶,减少芽子损伤。接穗采回后,放在地窖内,地面干燥的要撒水,把接穗散放在地面,厚度15cm左右,并用湿麻袋覆盖。接穗必须在2d内用完,有条件的最好是当天  相似文献   

18.
1嫁接时间"伤流"现象是影响核桃嫁接成活的重要原因。核桃树在进入旺盛生长期后伤流少,形成层活跃,有利于伤口愈合。嫁接时间以6月上旬至7月中旬最好。太早,接穗枝条不太充实,影响成活;过晚,则进入雨季,接后遇雨也影响成活,而且接芽萌发后因生长期短,生长不充实,越冬困难。2接穗的采集接穗应选择母株树冠外围中上部生长健壮、发育充实、髓心较小、粗壮光滑、无病虫害、粗度适中、手掐离皮的发育枝。细弱枝、徒长枝  相似文献   

19.
<正>核桃树高接换头是利用优良品种的早果、高产、优质的特性,改变实生树结果晚、产量低、品质差、不抗病等缺点,是改劣换优最快捷的有效措施。1砧木选择生长健壮的植株,嫁接部位直径5~7厘米。砧木龄在10年以上的树,高接部位因树而异,可在主干或主枝上进行单头单穗、单头双穗或多头多穗进行高接。2接穗选择充实的发育枝或早实核桃的2次枝作接穗。要求芽饱满,无病虫害,直径1.0~1.5厘米。接穗在  相似文献   

20.
<正>1接穗采集和处理采集马莲小枣接穗应在发芽前20~30d,最好在树液开始流动后采集,此时接穗湿度大、养分多。选无病虫害、枝条充实的1年生枣头枝,去掉二次枝、枣头基部的瘪芽、顶部的不充实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