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选好雏鸡,是养好高产鸡的重要一关,必须抓好。选好优良雏鸡,一般可根据雏鸡出壳时间和按照雏鸡的膘情、活力、绒毛、腹部、脐部、体重、长相,通过“六看、一摸、一听”的科学方法来鉴别、选择优劣雏鸡。1 六看1.1看雏鸡的绒毛优良雏鸡的绒毛整齐清洁,并富有光泽。而劣质雏鸡,绒  相似文献   

2.
江兵  鲁宜安  林蔚 《水禽世界》2009,(10):19-20
目前规模化孵化场每天向全国各地输送成千上万的雏鸡,每个孵化场都希望在运输途中达到雏鸡零死亡的目标.雏鸡零死亡可以最大程度让养殖客户认可公司雏鸡产品的质量,减少运输过程中意外死亡对公司造成的经济损失,降低因早期雏鸡到场死亡偏高客户投诉率.雏鸡从孵化场运输到客户养殖场内,在整个过程中应该控制好雏鸡的选择、雏鸡的运输、雏鸡到场的安置三大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3.
“雏鸡开口灵”对雏鸡增重及成活率的影响吴开宝张书霞鲍恩东(南京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210095)“雏鸡开口灵”是为雏鸡专门研制的一种新型营养保健制剂。为进一步证明其对雏鸡具有增进食欲,防制雏鸡消化道和呼吸道疾病,抵抗应激、促进生长发育、提高雏鸡成活率之...  相似文献   

4.
针对雏鸡的育雏方式,从育雏前的准备工作、雏鸡运输、雏鸡饮水与开食、用药与免疫、育雏的基本要求等方面介绍了雏鸡的饲养管理技术,以期为养殖者提高雏鸡的育成率和增加养鸡经济效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以1日龄雏鸡为研究对象,采用细胞培养和MTT检测技术,通过T、B淋巴细胞增殖能力的测定,研究了益生菌对新城疫疫苗免疫雏鸡外周血液和免疫器官T、B淋巴细胞对ConA或PMA增殖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雏鸡ND疫苗免疫后,益生菌应用雏鸡和ND疫苗免疫雏鸡外周血液和免疫器官中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均不同程度高于对照雏鸡,且益生菌联合ND疫苗免疫雏鸡较ND疫苗单独免疫雏鸡,其淋巴细胞增殖能力显著增强。NDV强毒攻击后,无论是益生菌联合ND疫苗免疫雏鸡还是ND疫苗单独免疫雏鸡外周血液和免疫器官T、B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均不同程度高于对照雏鸡,而益生菌联合ND疫苗免疫雏鸡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又强于ND疫苗单独免疫雏鸡。且益生菌联合ND疫苗免疫雏鸡保护率为100%,ND疫苗单独免疫雏鸡为80%,对照雏鸡发生典型新城疫病全部死亡,表明益生菌可增强ND疫苗的免疫效应,提高ND疫苗免疫雏鸡对NDV强毒攻击的免疫保护力。  相似文献   

6.
1开食雏鸡开食非常关键.关联到雏鸡的成活率和鸡一生的生产性能。雏鸡开食以颗粒料最为理想.雏鸡的饲料营养浓度要求高、颗粒大小要适中、新鲜、无污染、无霉变、适口性好。过早开食,雏鸡无觅食要求.过晚开食雏鸡体内营养消耗太多.一般在初饮后10~30分钟或1/3的雏鸡有求食欲望时即可开食。  相似文献   

7.
正在规模化蛋鸡孵化场,种蛋孵化一般需要经历种蛋挑选、消毒、孵化、出雏、挑选、鉴别、注射、数鸡装盒、发鸡等流程,然后使用运雏车将雏鸡运送至客户。雏鸡出壳完毕后,从出雏器中拽出装有出壳雏鸡的出雏筛,推至出鸡场地,进行挑选、鉴别、注射、数鸡装盒等操作,统称为雏鸡处理。在雏鸡处理环节,使用最多的设备即雏鸡输送带,保证雏鸡处理工作成流水线作业,有序进行。雏鸡输送带由前至后分别为挑选段、鉴别段、  相似文献   

8.
正雏鸡白痢是鸡场常见病之一。雏鸡当5~6日龄时开始发病,第2~3周龄是雏鸡白痢的发病高峰,可造成雏鸡20%~30%的死亡,甚至更高。1病例2018年9月12日上午,泾川县汭丰镇某鸡场购进雏鸡苗5000只,运输途中死亡114只,到场后,雏鸡精神、食欲均正常。第3日上午喂料时发现个别雏鸡精神较差,拉白稀痢。下午发现雏鸡发病增多,表现精神沉郁、呼吸困难、灰白下  相似文献   

9.
魏刚才  刘俊伟 《中国家禽》2003,25(16):13-13
1原因 1.1雏鸡质量差 入孵种蛋大小不一造成出壳雏鸡体重差异大,生长阶段分化明显;种鸡群或孵化场污染严重波及雏鸡,孵化不良,雏鸡出壳后管理不善,运输途中出汗等雏鸡应激;孵化场消毒不当,如用福尔马林熏蒸雏鸡出现呼吸道、消化道粘膜损伤和角膜炎、结膜炎.  相似文献   

10.
<正>在饲养管理过程中,当雏鸡发生死亡率高、均匀度差、第一周周增重不足时,一般会抱怨种鸡场的雏鸡质量太差、种鸡不健康、种蛋品质差和孵化有问题等。如果雏鸡能够达到活泼好动、大小均匀、脐带闭合良好、无脐炎、母源抗体高且整齐、无脱水现象(腿部光润不干燥)等这些特征,说明雏鸡质量较高。再加上其他条件能够满足雏鸡的需求,雏鸡在一周内的成活率就会较高。由此可见,雏鸡质量的高低是至关重要的。1影响雏鸡质量的因素  相似文献   

11.
100只艾维因雏鸡随机分成益生素组、新城疫(ND)疫苗免疫组、益生素ND疫苗组和对照组,采用组织石蜡切片及酸性a-醋酸萘酯酶(acid nonspecifica-naphthyl acetate esterase,ANAE)染色法分别测定ND疫苗首次免疫后第0、7、14、28天和第42天各组雏鸡盲肠扁桃体、哈德尔氏腺、十二指肠和回肠派伊尔结T淋巴细胞数量的动态变化,结果发现:益生素ND疫苗免疫雏鸡,ND疫苗单独免疫雏鸡上述免疫组织T淋巴细胞数量于ND疫苗免疫后14d明显高于未免疫的对照雏鸡和益生素雏鸡;益生素ND疫苗免疫雏鸡又不同程度高于ND疫苗单独免疫雏鸡;益生素单独应用雏鸡上述被检指标高于对照雏鸡.表明益生素可增强雏鸡消化道和呼吸道局部黏膜组织的细胞免疫及对ND疫苗的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12.
<正>1选购雏鸡优质化(1)优质雏鸡的标准。孵化雏鸡的种蛋来自于健康、高产和免疫规范的种鸡场,鸡雏应在孵化场免疫马立克氏苗。初生雏鸡的体重大小比较一致,来自同一日龄的一个种鸡群,蛋用雏鸡体重应该在35g以上,肉用雏鸡体重在40g以上。要求雏鸡体  相似文献   

13.
雏鸡的饲养管理是一项细致而重要的工作,它不仅影响雏鸡的生长发育,而且还影响鸡成年后的产蛋性能和种用价值,与养殖者经营效益有着密切的关系。雏鸡的饲养管理必须根据雏鸡的生理特点,进行科学的饲养和精心的管理,给雏鸡创造适宜的环境,把好温度、湿度、密度、通风、光照等技术关。只有这样,才能提高雏鸡成活率、保证雏鸡正常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4.
为探索金银花复方制剂对新城疫病毒(NDV)感染雏鸡免疫功能的影响,应用细胞培养技术及MTT法,对感染NDV雏鸡、金银花复方制剂治疗雏鸡的胸腺和脾脏T细胞,法氏囊和脾脏B细胞增殖功能进行检测。结果发现,在NDV感染初期,NDV感染组雏鸡免疫器官T、B细胞增殖功能与对照组雏鸡相比明显降低,后期有所恢复,表明NDV感染使雏鸡免疫器官淋巴细胞数量减少,抑制了雏鸡的免疫功能;金银花复方制剂治疗组雏鸡免疫器官T、B细胞增殖功能从病毒感染后第3天起不同程度地高于NDV感染组雏鸡,并且后期接近对照组雏鸡水平,表明金银花复方制剂能通过刺激雏鸡免疫器官淋巴细胞的增殖,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5.
选好雏鸡,是养好高产鸡的重要一关,必须抓好。选好优良雏鸡,一般可根据雏鸡出壳时间和按照雏鸡的膘情、活力、绒毛、腹部、脐部、体重、长相,通过“六看、一摸、一听”的科学方法来鉴别、选择优劣雏鸡。  相似文献   

16.
科学的饲养、精心的管理和适宜的环境,是提高雏鸡成活率、保证雏鸡正常生长发育的关键技术措施.本文根据雏鸡的生理特点,对雏鸡的饲养管理技术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食用醋中含有醋酸、微量乳酸、丙酮酸、苹果酸、氨基酸、糖、盐等多种成分。醋能增进食欲 ,帮助消化吸收。一般病菌在醋酸的环境下是不能生存的。在雏鸡饲料或饮水中加些醋 ,能预防雏鸡肠道传染病 ,杀菌消炎。醋内所含的各种营养 ,能促使雏鸡生长发育 ,提高抗病力 ,大大减少雏鸡白痢病和鸡霍乱病的发生。雏鸡出壳后半个月内 ,坚持每天用 1份醋加 10份水浸泡雏鸡饲料饲喂。或 1份醋对 2 0份水给雏鸡饮用。雏鸡出壳后头 3天 ,在醋里加少量食糖 ,防病抗病效果更好。雏鸡喂醋成活率高  相似文献   

18.
(一)雏鸡糊肛雏鸡糊肛是由多种因素引发的一种病症,如雏鸡开水或开食不及时,雏鸡在出壳后48小时不能饮水、36小时不能开食、饲料蛋白含量高、环境温度低等都能引起该病,常常导致雏鸡消化不良、生长缓慢,更容易死亡.  相似文献   

19.
雏鸡啄癖是一种恶癖。在育雏期间较为常见。轻者影响雏鸡的生长发育,严重时造成雏鸡创伤乃至死亡,给养鸡户带来经济损失。现将雏鸡啄癖的主要类型、原因及防治措施简述如下,供养鸡户参考。一、啄癖的类型 1.啄髯啄冠雏鸡常因相互打斗,造成冠与肉髯受伤流血。此时,其他雏鸡便追啄受伤雏鸡的受伤  相似文献   

20.
传染性法氏囊病疫苗免疫雏鸡局部体液的免疫学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间接ELISA法,检测了传染性法氏囊病疫苗免疫雏鸡4种局部体液(泪液、气管液、胆汁、肠液)免疫球蛋白IgG、IgM、IgA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发现免疫雏鸡局部体液3种免疫球蛋白含量较未免疫对照雏鸡均有不同程度地升高;IBD超强毒株攻击后,对照雏鸡上述指标均明显低于疫苗免疫雏鸡,发生典型IBD,并全部死亡,而疫苗免疫雏鸡免疫保护率达60%,表明疫苗免疫后,可增强雏鸡的局部体液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