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9 毫秒
1.
咸水灌溉对芦苇幼苗生长和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咸水灌溉对芦苇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确定适宜其生长的咸水范围,为滨海咸水区芦苇栽培管理提供参考依据。以芦苇幼苗为研究对象,设定2~14g/L之间7个咸水矿化度水平,以淡水灌溉为对照,研究芦苇在不同矿化度咸水作用下的形态生长和叶片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确定适宜芦苇生长的咸水矿化度范围。结果表明,随着矿化度的升高,芦苇的株高、茎数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其中芦苇的分蘖数受盐分的影响较小,大于8g/L的咸水处理,芦苇株高显著低于对照。随着咸水矿化度的升高,芦苇叶片质膜透性、Pro含量、MDA含量与抗氧化系统酶(SOD、POD、CAT)活性都有不同程度的升高,6g/L咸水灌溉时,这些生理指标与对照间有明显差异。因此认为,芦苇耐盐性较强,矿化度低于6g/L的灌溉水基本不影响芦苇幼苗的生长,芦苇可以在地下水矿化度低于6g/L的区域种植,或适宜矿化度低于6g/L的灌溉水灌溉。  相似文献   

2.
微咸水灌溉对油葵生长和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油葵品种美国超级矮大盘为试验材料,灌溉咸水矿化度设2、4、6、8、10、12、14和16 g/L计8个水平,以淡水灌溉为对照,研究了不同矿化度咸水灌溉下油葵生长和叶片生理生化特性的变化,以确定适宜油葵生长的咸水矿化度范围,为制订滨海咸水区油葵栽培管理技术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微咸水灌溉处理的油葵生长指标(株高、叶数和花盘直径)和叶绿素含量均CK,且指标值均随灌溉水矿化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其中,灌溉水矿化度2~6 g/L处理的植株株高和花盘直径,灌溉水矿化度2~10 g/L处理的油葵叶数,以及灌溉水矿化度2~14 g/L处理的油葵叶绿素含量与CK差异均不显著。微咸水灌溉处理的油葵叶片质膜相对透性、MDA含量和Pro含量均CK,其中,油葵叶片质膜相对透性增大和脯氨酸等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升高有利于提高油葵植株的抗逆性,但矿化度超过6 g/L咸水灌溉的油葵叶片质膜相对透性和矿化度超过10 g/L咸水浇灌的油葵叶片MDA含量显著CK,油葵细胞结构和功能遭到破坏,油葵叶片膜脂过氧化严重,从而影响油葵叶片的正常生理生化反应。综上所述,油葵耐盐性较强,矿化度≤6 g/L的灌溉水对油葵生长和生理生化特性影响较小。因此,可以在地下水矿化度低于6 g/L的区域种植油葵,或使用矿化度低于6 g/L的微咸水灌溉油葵。  相似文献   

3.
以4种1a生树苗为试材,在树苗扦插成活后用不同质量浓度咸水灌溉,通过测定不同质量浓度咸水灌溉下树苗的存活率、细胞膜相对透性和丙二醛质量摩尔浓度的变化,分析咸水灌溉对树苗生长变化的影响,确定不同树苗的耐盐程度,从而为咸水灌溉发展林业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随着咸水质量浓度的升高和咸水灌溉时间的延长,4种树苗的存活率均呈下降趋势;同时4种树苗叶片的细胞膜相对透性和丙二醛质量摩尔浓度均呈上升趋势。从结果可得出,俄罗斯杨和河南钻天榆树苗不适宜矿化度≥3g/L的咸水灌溉,红柳和梭梭树苗可利用矿化度≤7g/L的咸水。  相似文献   

4.
为了明确微咸水灌溉对设施番茄生长以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番茄品种纽内姆1618为试验材料,进入开花期后采用重力滴灌方式进行微咸水灌溉处理,微咸水矿化度设3、4、5和6 g/L计4个处理,以淡水灌溉为对照(CK),研究了不同矿化度微咸水灌溉对设施番茄植株生长、光合特性、果实产量和品质以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微咸水灌溉会导致番茄株高和茎粗降低,其中矿化度为3~5 g/L时对2个指标影响均不显著;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光合特性指标降低,其中矿化度为3 g/L时对净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影响不大,矿化度为4 g/L时对胞间CO2浓度影响不大;果实硬度以及Vc、可溶性固形物和番茄红素含量显著提高,其中矿化度为4 g/L时硬度较高、Vc含量最高(200.2 mg/kg),矿化度为5 g/L时可溶性固形物含量(7.37%)和番茄红素含量(742.988μg/kg)均最高;果实有机酸含量变化规律不明显,其中矿化度为4和6 g/L时可以降低果实的有机酸含量,但矿化度为4 g/L时有机酸含量变化不显著;番茄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降低,其中矿化度为3 g/L时指标值降低不显著。微咸水灌溉会影响设施番茄植株生长,导致叶片光合特性和产量降低,但可以明显提高番茄硬度和品质,综合来看利用矿化度为3 g/L的微咸水灌溉效果较好,该处理下植株生长、叶片光合特性、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与淡水灌溉基本相当,但果实硬度和品质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不同地下水埋深下适合夏玉米灌溉的微咸水浓度。[方法]以浚单20号为供试材料,利用地中蒸渗仪控制不同地下水埋深(2、3、4m),在灌水定额为900m^3/hm^2条件下利用不同浓度微咸水(1.5、2.5、3.5、4.5g/L)对夏玉米进行灌溉试验,测量夏玉米的叶面积指数、株高、产量等生育指标,研究不同地下水埋深下适合夏玉米灌溉的微咸水浓度。[结果]地下水埋深与夏玉米叶面积指数、株高和产量呈负相关,其中地下水埋深4m对夏玉米的影响最大;微咸水浓度与夏玉米叶面积指数、株高和产量呈负相关,其中4.5g/L微盐水灌溉对夏玉米影响显著。[结论]地下水埋深为2m时,适合灌溉的微咸水浓度不宜超过3.5g/L;地下水埋深分别为3、4m时,适合灌溉的微咸水浓度不宜超过2.5g/L。  相似文献   

6.
2006~2008年在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节水试验站,研究了黑龙港地区利用不同矿化度咸水灌溉的小麦和玉米产量以及土壤盐分运移累积的影响。结果表明:作物产量随着灌溉水矿化度的升高而逐渐降低,4 g/L咸水灌溉的小麦和玉米产量分别较淡水灌溉减产8.87%和7.16%;在0~40 cm作物主要根层,矿化度〉4 g/L的咸水灌溉土壤盐分增加幅度较大,增加值为2.13~2.56 g/kg,而〈4 g/L的咸水灌溉土壤盐分一直都〈2 g/kg。在黑龙港地区利用微咸水直接灌溉时,咸水矿化度一般不宜超过4 g/L。  相似文献   

7.
莱州湾地下微咸水补充灌溉冬小麦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海水入侵较严重的山东省莱州市沿岸内陆,于2008年10月-2009年6月进行了海水入侵区微咸水补充灌溉冬小麦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在冬小麦返青后期,采用2.0-2.9 g/L和3.1-4.4 g/L微咸水与咸水,适时、适量地进行补充灌溉,其产量比不灌溉种植的小麦增产显著。在灌水量相同的情况下,分2次灌溉较1次灌溉更有益于小麦生长。在灌水量相同的情况下,不同矿化度水灌溉对小麦生长影响也不一样,3.1-4.4 g/L灌溉水较2.0-2.9 g/L灌溉水更利于小麦生长。微咸水补充灌溉后,耕层土壤盐分累积比对照(不灌溉)增加显著,在灌水量一致的情况下,分2次灌溉土壤盐分积累最大量显著低于一次性灌溉。  相似文献   

8.
咸淡水滴灌对棉花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微咸水、淡水交替滴灌对棉花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探讨微咸水灌溉对棉花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方法]进行不同灌溉量的微咸水和淡水交替滴灌试验.[结果]在新疆南疆地区利用3g/L矿化度的微咸水和淡水交替灌溉,可以提高棉花产量,且棉纤维品质优良,由微咸水灌溉带入土体的盐分通过淡水轮灌和冬灌,土体总盐分保持平衡.[结论]通过对棉花各生育期检测指标分析得出微咸水2250和淡水1500m3/hm2轮灌棉花产量较高,不同的咸淡水滴灌对棉花纤维品质没有显著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微咸水农田灌溉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取3因素多水平组合设计,利用2.5~6.0g/L不同矿化度微咸水对冬小麦进行灌溉。试验结果表明:冬小麦产量与微咸水矿化度呈负相关关系r=-0.7411,与微咸水灌溉量呈正相关关系。4.0g/L微咸水灌溉对土壤具有一定的脱盐作用;微咸水矿化度为6.0g/L时土壤中的盐分积累达到0.107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0.
不同矿化度咸水灌溉冬小麦耐盐性鉴定指标研究(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咸水灌溉条件下小麦的耐盐性鉴定指标。[方法]于2009~2010年度和2010~2011年度主要分别采用1(对照)、2、4、6、8 g/L 5个矿化度咸水灌溉,对测定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后,对冬小麦生长指标和籽粒产量之间的响应关系进行灌溉研究。[结果]不同矿化度灌溉条件下,拔节期后的相对株高、相对叶面积指数、相对干物质质量、相对单位面积穗数各个处理的差异性显著,与产量的相关性显著,所以都可以作为小麦的耐盐性鉴定指标。[结论]拔节期后的相对株高的数据易于调查测量,盐害指示效果好,建议优先使用其作为冬小麦耐盐性鉴定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氯吡脲对葛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为葛根高产优质栽培和药用资源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以广西主栽品种桂葛1号为材料,在块根膨大中期分别喷施1、5、25和50 mg/L的氯吡脲溶液,以清水为对照(CK),喷施后30和60 d测定叶片叶绿素含量,喷施后6个月测定块根的生长指标、品质指标和主要药效成分含量,评价不同氯吡脲浓度对葛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与CK相比,各氯吡脲处理均可提高葛根叶片的叶绿素含量,促进块根根长和根粗的生长,提高干物质含量;但对块根单株鲜重、淀粉和可溶性糖及药用成分含量的影响存在差异.1 mg/L浓度处理的葛根块根根粗、平均单株鲜重、干物质含量、淀粉和可溶性糖含量最高,均显著高于CK(P<0.05,下同);5mg/L浓度处理的葛根总黄酮和葛根素含量最高,显著高于CK,块根根粗、干重、可溶性糖和纤维素含量也相对较高;25~50 mg/L浓度处理除块根纤维素含量显著高于CK外,其他品质和药效成分指标大多低于CK或与CK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块根膨大期叶面喷施氯吡脲对桂葛1号的生长、产量、品质及药效成分等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以喷施1~5 mg/L氯吡脲对提高葛根产量和品质的综合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2.
地膜覆盖对木薯生长发育和产量及淀粉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索木薯节本增效栽培技术。[方法]分别采用地膜覆盖与不覆膜(对照)2种方式种植木薯,研究地膜覆盖对木薯茎叶生长、产量构成因素及淀粉含量的影响。[结果]地膜覆盖可促进木薯前中期茎叶生长,增加木薯生物量;地膜和覆盖后,木薯的块根长度、块根直径、单株块根数、单株块根重和小区鲜块根产量分别较对照增加了17.79%、14.61%、14.28%、76.14%和76.09%;地膜覆盖后木薯的淀粉含量较对照降低2%,但相同面积木薯的淀粉产量较对照增加65.35%。[结论]地膜覆盖是木薯节本增效栽培的有效措施,其增产效应主要是通过促进木薯前中期茎叶生长、提高块根直径和单株块根重、增加块根充实度实现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新疆杨幼苗培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清水对照,用3种浓度的植物喷施灵肥液(0.65、1.30、2.60 g/L)喷施一年生新疆杨扦插苗。测定处理前后植株的株高、地径。喷肥后3~5 d内,光合测定仪进行测定光合速率。[结果]经植物喷施灵处理后,新疆杨苗木的生长量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2.60 g/L植物喷施灵处理新疆杨株高净生长量最大为5.19 cm,地径的净生长量4.19 mm。植物喷施灵各处理均提高了新疆杨叶片的光合速率。2.60 g/L植物喷施灵处理明显缓和了新疆杨光合作用的"午休"现象。[结论]2.60g/L植物喷施灵处理促进新疆杨生长为最佳浓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微咸水淋洗对高粱和谷子生长发育特征及产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松嫩平原吉林西部中度苏打盐渍土壤种植高粱和谷子,设对照、补充灌溉、低额淋洗(250 mm)和高额淋洗(400 mm)4个处理,利用当地微咸水进行淋洗灌溉试验与研究。[结果]补充灌溉和淋洗处理较对照均更好地促进了2种作物的植株生长和根系发育;2种作物补充灌溉处理的产量较对照达到极显著增长水平。高额、低额淋洗处理的高粱产量分别较补充灌溉增加26.2%和14.1%(P=0.01);高额淋洗处理的高粱产量虽比低额淋洗有显著增加,但未达极显著水平;高额、低额淋洗处理的谷子产量分别较补充灌溉增加78.5%和33.9%(P=0.01)。[结论]400 mm淋洗量已接近高粱试验地的淋洗上限,但不是谷子试验地淋洗量的上限。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了对科学施肥和促进马铃薯产业的发展提供依据。[方法]在田间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施氮水平对马铃薯生长及块茎产量、品质的影响以及马铃薯对氮素吸收的影响。[结果]在马铃薯苗期、薯块膨大期、淀粉积累期和收获期N12处理表现为干物质积累最多,植株地上与地下部分含氮量最高,薯块产量最高达39 757.5 kg/hm2。各项品质指标也较好,薯块中淀粉、蛋白质含量最高,还原糖含量最低。[结论]各时期随施氮量增加,马铃薯植株地上及地下部分含氮量增加,其中以施氮180 kg/hm2马铃薯长势最好,产量最高,品质最佳。  相似文献   

16.
植物生长调节物质HKL-4对黄花乌头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提高黄花乌头种植效益。[方法]以黄花乌头为试材,为清水对照(CK)、植物生长调节物质HKL-4分别稀释5、30、100倍进行叶面喷施,研究对不同采收时间和HKL-4浓度对黄花乌头块根的经济产量、折干率、关附甲素(GFA)、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结果]10月3日采收黄花乌头的产量最高。10月3日的折干率最高,比9月10日、8月20日采收的分别提高11.7与41.6个百分点。10月3日采收的GFA含量最高,为0.362 5%。稀释30倍处理(T2)的黄花乌头产量、折干率和GFA含量均为最高,分别为9 733.33kg/hm2、36.65%和0.34%。块根中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随黄花乌头的生长呈先升高后下降趋势。[结论]HKL-4稀释30倍(T2)时的处理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提高北京地区果树灌溉水资源利用率,为痕量灌溉系统的设计及其在果树上的大面积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室内试验和田间应用,对不同灌溉量处理下矮化密植苹果树的灌溉效果进行比较。[结果]灌溉过程中垂直湿润峰与水平湿润峰比值随灌溉时间延长而增大。各处理不同土层深度土壤含水量呈先升高后降低再升高的趋势。灌水定额12 L/h的处理(H_1)同层土壤含水量高于灌水定额10 L/h的处理(H_2)。H_1的树高生长量较大,H_2的地径、冠幅生长量较大,各处理的苹果树生长差异不显著。[结论]痕量灌溉处理降低20%灌溉量后不影响树木正常生长,达到节水灌溉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有机蔬菜生产中重金属污染的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对上海市锦菜园有机农场耕作层土壤和灌溉水进行布点取样,分析土壤和灌溉水中的重金属含量,并进行评价。[结果]有机农场耕作层土壤中的As、Cd、Cr、Cu、Pb含量的变幅分别为13.78~24.22、0.12~0.27、28.57~41.80、23.90~35.406、.87~8.97 mg/kg,单项污染指数均小于1,综合污染指数小于0.7,处于清洁水平。灌溉水中As、Cd、Cr、Pb含量的变幅分别为9.50~20.80、0.39~0.75、8.00~49.60、0.09~1.34μg/L,Cu含量小于0.10μg/L,单项污染指数均小于1,综合污染指数小于0.5,处于清洁水平。[结论]该农场土壤、灌溉水中的重金属含量均在限定标准内,符合有机农业的生产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