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文化建设不仅可以让大家了解合作社文化,而且可以帮助树立良好的合作社形象,当然,还可以大大激发合作社社员面对市场竞争的信心。加强文化建设不仅能够有效解决当今农民专业合作社存在的各种现实问题,而且也是农民专业合作社保持健康发展的基本动力。  相似文献   

2.
农民专业合作社文化建设可持续发展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不断发展,合作社文化建设已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在分析农民专业合作社文化建设作用的基础上,指出农民专业合作社文化建设的存在的问题,从培育共同价值观念、注重文化理念的形成、注重塑造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形象、构建适合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区域文化、注重品牌文化的建设、加强合作社文化提升与推广、强化社员的认同感等方面提出了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3.
本文分析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中构建的合作社文化,提出了合作社发展的心理资本,对深入推进合作社机构建设,完善合作社文化,延伸农民合作社的机制有着带来新的视角,对于研究农民合作社发展,促进乡村经济和文化发展带来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4.
一、合作社的建立与发展
  湖南省烟农合作社建设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一是2006年至2008年为起步探索阶段。为适应现代烟草农业的发展,各地相继出现了合作生产的组织形式萌芽。为此,省烟草局按照烟叶产区的需求,重点探索合作社的组建和运行。首先在浏阳、常宁、桂阳3个产烟县(市)成立生产型和单环节服务型的合作社。二是2009年至2010年为试点示范阶段。主要探索合作社的制度建设和服务体系建设以及资产量化、设施综合利用、盈余分配等,并在宁乡试点组建综合服务型合作社。三是2011年至今为规范发展阶段。主要是总结试点经验、形成建设模式、规范运行方式,并以综合服务型合作社为发展重点,着力引导合作社自我整合、自我管理。  相似文献   

5.
规范发展是合作社立社之本,创新发展是合作社强社之源。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合作社只有做到规范和创新“两手抓两手硬”,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制度优势,实现资源整合、要素集中,真正做大做强。本期我们特为广大读者编发一组关于黑龙江省克山县仁发农机合作社立足规范,勇于创新,实现成员、合作社、国家齐受益的生动实践的文章,希望为各地合作社发展提供一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6.
司福亭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8):11298-11299,11312
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一代合作事业的先驱者冯紫岗不仅在河南省大力推行各类合作经济事业,而且认真探讨合作社、合作文化的精神价值。他认为,合作事业不仅是一项经济事业,更是一项文化事业。一方面,各类经济合作事业的发展可以加速实现我国的农业现代化和工业现代化;另一方面,合作社是一个文化组织,合作社本身所具有的平等互助原则以及以“我为人人,人人为我”为核心的合作文化对于改造我国人们的精神面貌、道德修养、思想认识和文化水平等具有极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将乐县农机合作社发展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合作社要通过加强决策、财务、生产调度等方面管理,增强合作社自身造血功能,提升经济效益,实现合作社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8.
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实现农村经济快速发展,我市把发展合作社作为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措施来抓、作为培养新型农民的重要渠道来抓、作为带动农民增收和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载体来抓,对合作社实施规范化管理,推行周到服务,  相似文献   

9.
张广花 《现代农业》2012,(10):102-104
合作社文化是一种特殊的组织文化,它规范成员行为、凝聚成员智慧、张扬组织特性的一系列规定和规则。文章通过阐述合作社文化的内涵入手,提出塑造合作社文化的原则和一般做法,对促进合作社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我国合作社教育培训和人才培养工作存在教育及培训工作覆盖面不够,培训内容常识性知识多、实际指导性差,讲师水平参差不齐,实践教学及实验教学设施不足,价值观教育和文化建设强调不够,学历教育起步较晚等现实问题。借鉴韩国农业协同组合尤其是韩国农协大学人才培养经验,促进中国合作社事业永续发展,必须进一步加强学历教育,对农村基层管理干部、合作社理事长、合作社骨干成员分层次进行针对性教育,需要统筹专家资源,科学规划教育及培训内容,促进教育教学和培训工作的规范化,强化价值观引导和合作社文化教育。  相似文献   

11.
农业合作社是提高生产效率、保障粮食安全、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工具。通过梳理欧美农业合作社发展历程、借鉴其成功经验,提出在中国城乡差距较大、"三农"问题突出的现实背景下,分散的农户只有组建合作社,整合农业价值链,才能防止盲目生产和降低交易成本。通过传承优秀文化、促进技术创新、明确权利主体、建设服务政府等措施,建设适合国情和地域实际的农业合作社,有利于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促进农业土地规模经营、农民增收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2.
《福建农业科技》2006,(2):55-55
2006年4月20日上午,将乐县大兴发牧业经济互助合作社正式成立,该合作社是继将乐县元宝生态牧业合作社成立后又一以农民自发成立的牧业合作组织,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成立了理事会和监事会,实行民主管理、利益共享,风险共担。该合作社主要为社员提供生猪等牲畜养殖技术推广、疫病防治、新品种引进、饲料兽药供应、养殖产品销售等服务,目前拥有会员100余人,遍布将乐县各乡镇。该合作社的建立,对提升三明市生猪养殖技术水平,促进畜牧业快速健康发展,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三、泰国政府对农业合作社的管理服务 泰国对合作社的管理服务比较系统,既有详尽完善的合作社法及系列规章制度,也有上下贯通、协调一致的专门管理服务和审计机构,还注重培养合作社独立发展能力,为合作社发展提供了全面支持。  相似文献   

14.
在河北省三河市,提到有机蔬菜就不能不提大贺有机农业专业合作社。这是一个将“保护环境”内化为其组织文化的合作社,从息耕养地到用土用肥,入社成员都必须遵守严格的种植标准;这是个不以追求利润为单一目标、扎扎实实发展成员的合作社,参加合作社的种植户必须从理念认同出发,共同维护“大贺”这一品牌。  相似文献   

15.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发展也要逐渐实现现代化和产业化,合作社是农业现代化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产物,对于农村各种资源的综合利用,为农民和企业搭建一个良好的沟通平台有重要的意义。基于此,对合作社建设过程中的规范化发展策略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6.
桐庐,地处钱塘江中游、浙江省西北部,富春江斜贯县境。元代画家黄公望的代表作《富春山居图》让这座小城久负盛名。前段时间,跟随桐庐县农办农业产业化办公室主任吴国龙、副主任王小娟,先后走访了钟山蜜梨专业合作社、桐庐中门茭白专业合作社、桐庐阳山畈蜜桃合作社和桐庐农发粮油专业合作社,亲身感受了桐庐县在推进农民合作社规范化建设中所做出的探索与创新。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九大做出了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其中起着重要的引领作用。山东省烟台市是我国第一个在全市范围以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推动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地区,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效果显著。但是,烟台市农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还存在党支部的引领力度不够理想、合作社实力不足、合作社招商引资难度较大等问题。究其原因,村干部的思想建设和队伍建设、合作社的建设模式以及客观政策条件等均存在一定不足。未来,应该开展科学规范的管理工作,发挥奖惩机制的作用,注重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同时采取有力措施吸引工商资本下乡,促进农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稳定、持续发展,也能为别的地区推行“烟台做法”提供范例。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农牧民合作社发展迅猛,影响日益广泛,带动作用不断增强。据初步调查,全区农牧民合作社有38000多家。其中,兴办农产品加工的合作社1296家,占合作社总数的3.4%。全区农牧民合作社兴办农产品加工业总体上属于起步阶段,但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在推进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建设,带动农牧业、服务农牧民、促进农户增收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9.
赵蕾 《中国农垦》2013,(2):35-38
2012年11月10日至17日,笔者到黑龙江垦区种植业专业合作社的发源地——九三管理局鹤山农场,就专业合作社的情况进行专题调研。通过与农场领导、管理区负责人、合作社管理人员及社员座谈,笔者认为,农垦发展专业合作社拥有天然的优势,虽然起步晚,但发展速度快、规模大、效益好,有力推动了垦区现代农业建设。  相似文献   

20.
农村文化和旅游合作社是以文化和旅游业为主要发展方向,兼营其他产业的农村合作社组织,是推动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在2020年和2021年两次对涞水县南峪旅游合作社进行调研并收集深入访谈资料的基础上,运用扎根理论分析农村文旅合作社及其与乡村振兴的互动关系,发现文旅合作社对乡村振兴具有显著的正效应,但需要建立在一定发展基础上和有良好的内部结构,因为这对合作社发展质量和作用发挥具有较大影响。因此,应优化与重构农村新型文旅合作社,分析其与乡村振兴的互动关系,从完善合作社组织模式和利益分配机制、加强利益相关主体的协同合作、深入挖掘特色文化打造特色产业、提高相关新技术的应用程度等方面促进农村文旅合作社发展,推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