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奶牛繁殖能力直接影响养殖场的经济效益,奶牛产犊间隔是判断奶牛繁殖能力的一个较为科学和准确的目标,奶牛产犊间隔又可称为胎间距,为奶牛两次分娩之间的时间间隔,奶牛产犊间隔延长往往意味着经产奶牛具有较长的空怀和不孕的时间,导致饲养成本和配种费用增加,养殖场经济效益受损。影响奶牛产犊间隔的因素比较多,包括品种选择、营养、饲养管理、环境条件、助产及疾病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缩短奶牛产犊间隔才能提高养殖牧场的运转效率,进而提高整个牛养殖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本文简单阐述了产犊间隔对奶牛养殖场的影响,分析了影响奶牛产犊间隔的多方因素,并就如何缩短奶牛产犊间隔提出几点措施,以期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奶牛繁殖性能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奶牛产犊间隔、产奶性能的发挥和奶牛生产的经济效益。本文综述了提高奶牛受胎率的5个环节和国内外提高奶牛繁殖性能方面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3.
在奶牛养殖中,奶牛繁殖能力是影响养殖户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而奶牛产犊间隔时间则是衡量奶牛繁殖力的主要指标。而在实际奶牛养殖中,影响奶牛产犊间隔的因素较多,继而影响繁殖性能。本文主要分析了影响奶牛产犊间隔的因素,并针对缩短奶牛产犊间隔的有效方法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4.
奶牛产犊间隔能够实际地、客观地反映出奶牛群体繁殖力、奶牛群体繁殖状况。本文从奶牛场的生产管理、产后护理与监控、奶牛泌乳早期饲养、奶牛的繁殖管理等几方面阐述了奶牛场如何控制奶牛理想的产犊间隔。  相似文献   

5.
奶牛场胎衣不下原因分析及其对繁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广彬  刘念瑞  田甲  毛永江 《安徽农业科学》2014,(30):10581-10582,10585
[目的]为产后采取合理的管理措施和提高其生产和繁殖性能,从而提高奶牛养殖的经济效益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了江苏省某大型奶牛场2013 ~2014年产犊记录,分析了不同产犊季节、月份及胎次对奶牛胎衣不下发生率的影响.[结果]该牛场胎衣不下总发生率为11.25%.不同胎次间胎衣不下发生率无显著差异.产犊季节和产犊月份对胎衣不下发生率有显著影响.夏季产犊的奶牛胎衣不下发生率最高(15.78%),秋季其次(11.81%),春季最低(3.93%);7月产犊时奶牛胎衣不下发生率最高(18.75%),其次为11月和8月,而5月最低.[结论]合理调整配种和产犊季节能在一定降低胎衣不下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围产期是指奶牛产犊前后的各15天之内的一段时间。由于奶牛这一个月的特殊生理状况。使这一时期成了奶牛饲养管理最容易出现问题的阶段。因此,加强该阶段的饲养管理,可以有效地降低奶牛的发病率和死淘率,提高奶牛的生产性能和繁殖性能,显著地增加奶牛养殖场(户)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提高奶牛的受胎率,降低空怀率,使母牛适时全配,全准,是提高奶牛生产的要措施之一。通常一个发育正常的奶牛个体,正常的繁殖状况是在16~18月龄发情并配种准胎、产犊后60天内发情、产犊间隔不超过13个月。但是,在实际生产中,由于饲养管理、配种、分娩等环节操作不当,加上一些不利环境影响,致使奶牛育成期发育不正常,初配年龄延迟,发情不正常,产犊后不能在60天内发情,繁殖力得不到正常发挥。牛的繁殖能力,是指牛生产性能的重要指标。牛多为单胎,大多数牛品种的双犊率小于1%,而具较高繁殖性能的品种可以接近3%。所以,牛群体的繁殖效率显得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8.
围产期是指奶牛产犊前后的各15天之内的一段时间。由于奶牛这一个月的特殊生理状况,使这一时期成了奶牛饲养管理最容易出现问题的阶段。因此,加强该阶段的饲养管理,可以有效地降低奶牛的发病率和死淘率,提高奶牛的生产性能和繁殖性能,显著地增加奶牛养殖场(户)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奶牛生产力提高主要体现在奶牛产奶量和产犊个数,也就是所谓奶牛生产的经济效益,1头牛终身产奶量的提高,除品种、环境、饲养因素外,适时配种、缩短产犊间隔,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因此,要提高奶牛生产力,须掌握奶牛适时输精技术。  相似文献   

10.
奶牛受配率、受胎率、母犊率和产犊成活率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养奶牛的经济效益,因此,提高奶牛“四率”就成了养奶牛者提高效益的关键。一、影响奶牛“四率”的因素1.母牛膘情差:膘情是母牛发情的基础,膘情好坏直接关系到受配率的高低。生产实践证实,母牛五成膘情发情率为19.6%,六成膘情为40.8%,七成以上膘情为92%。2.母牛缺乏维生素E:维生素E是奶牛维持正常繁殖和健康所必须的营养物质。母牛体内缺乏维生素E,是引起胚胎早期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随着奶牛产奶量的增加,仅靠日粮中的饲料不能满足母牛体内所需要的活性维生素E。3.患产科疾病:…  相似文献   

11.
从繁殖环节来看,影响奶业发展的因素有很多,主要有奶牛屡配不孕、产犊间隔长、产后疾病多等。使得奶牛的繁殖力没有发挥出最大潜能。因此,我们需要从多方面着手,采用科学的处理手段,保证奶牛营养需要,治疗奶牛不孕,缩短奶牛产犊间距,加强产后护理,切实为养牛业提供可行的参考方案。  相似文献   

12.
一、最佳配种年龄和季节新生犊牛满18月龄,体重达到350~400千克,发育成熟时才能配种繁殖。奶牛虽可常年发情配种,但不是任何季节配种都能获取好的经济效益,国内外大量研究证实,春秋冬三季产犊,都优于夏季产犊,尤其是实行春配秋产效果最好。而夏季产犊弊端最多,由于夏季气温太高,产奶量比秋冬下降12~20%,而且牛奶乳糖和蛋白质减少,盐类浓度、乳脂率降低,奶质下降,加上不易储存,以及客观上的市场淡季,使养殖收入明显减少,所以,一定要避开夏季产犊。因奶牛的怀孕期是280天,只要不安排母牛9~11月间配种,就能较好地避开盛夏产犊。在正常饲养条件下,10岁以后的奶牛由于机体逐渐衰老,产奶量下降,应进行淘汰。  相似文献   

13.
提高奶牛X性控冻精应用效率的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X性控冻精的优点 提高奶牛生产母犊的效率。 可以加快低产奶牛的改良步伐,迅速扩繁优良高产奶牛群体。 可以适时给发情母牛输精配种。 有利于预防传染病。可以提高配种成绩。可以缩短世代间隔,增加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奶牛“三率”的技术要点是指奶牛受配率,受胎率和产犊成活率。牛奶“三率”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养殖奶牛经济效益的好坏。因此,提高奶牛“三率”,就成为奶牛养殖户提高经济效益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奶牛子宫积脓是由于产犊助产不当、胎衣不下及人工剥离胎衣、人工授精消毒不严或子宫内膜炎治疗不及时使病情恶化所致,如治疗不当或不及时,将严重影响奶牛的繁殖,给奶牛生产带来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6.
郭敏锐 《新农村》2007,(6):22-22
1.最佳配种年龄一般奶牛达18月龄,体重350~400千克时便可配种繁殖。奶牛虽可常年发情配种,但以春配秋产为好。夏季产犊因气温高,产奶量比秋冬季下降10%~20%,不利育犊。牛的妊娠期为280天左右,只要避开9~11月间配种,就不会盛夏产犊。2.最佳温度奶牛耐寒不耐热,犊牛的适宜饲养温度为35~38℃,成年奶牛为12~20℃,泌乳奶牛舍温高于24℃或低于-4℃,产奶量减少,所以夏季要防暑,冬季要保温。3.最佳粗饲料优质牧草、块根块茎类作物及青贮饲料都是奶牛的最佳饲料。据生产实践,1亩(1亩=667平方米)优质牧草,即可饲养1头奶牛。目前,奶牛业发达的国家…  相似文献   

17.
全面合理的营养素投入是奶牛关系繁殖的基础,繁殖高效率是保证奶牛生产奶量和经济效益的关键.笔者借此阐述营养对奶牛繁殖性能的影响,供同行们参考.  相似文献   

18.
奶牛卵巢疾病是奶牛常见的繁殖疾病之一,严重影响奶牛产奶量和经济效益。本文对奶牛卵巢疾病进行分类概述,为奶牛疫病防治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9.
于春廷 《新农业》2005,(7):31-31
自然状态下奶牛一生只能产下3~4头母牛,如何充分发挥和挖掘优良母畜的繁殖潜能,让优质高产奶牛多产母犊一直是人们追求的目标。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在实施奶牛规模化饲养过程中,采用生殖免疫技术,研制了牛用多产疫苗进行良种奶牛双胎生育快速扩繁后代试验,取得理想效果,做法如下。  相似文献   

20.
结合奶牛繁殖工作中发情鉴定重要环节,引进以色列SCR发情监测系统,动态监测奶牛发情状况,辅助繁殖人员进行合理有效配种工作。通过相关数据比对分析,使用SCR发情监测系统可有效降低繁殖人员工作强度,显著提高奶牛发情揭发率,缩短产犊间隔,对牧场牛群结构调整及奶产量的提升有明显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