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1 毫秒
1.
森林系统是一个天然的绿色生态屏障,随着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和进步,林业经营与森林生态发展面临诸多新的挑战。在新形势下,如何保护好森林的生存环境,让林木经营与森林的生态环境协调发展,这是人们需要高度重视和研究解决的大问题。文章分析了制约林木经营和森林生态平衡发展的因素,并提出森林资源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均衡实现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基于新形势下森林经营工作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森林经营是林业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直接关系到林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随着林权改革深入及生态文明建设,森林经营既面临新的发展机遇,也面临新的挑战。本文主要对现阶段我国森林经营情况进行分析,并探讨新形势下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森林发展问题严峻,面临着威胁与挑战,具体表现在木材供给和生态安全上。本文在分析林业发展现状的前提下,着重论述如何使森林保护与木材供应实现双赢,认为只有加强森林经营、建立完备的森林生态系统,才有实现双赢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4.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是生态环境保护的屏障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森林可持续经营是实现生态安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使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我国实施森林可持续经营既有良好的机遇,也面临一系列挑战。因此,我国森林可持续经营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事求是,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循序渐进。正确处理好保护、利用和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回顾陕西省森林经营发展历程、取得的成就出发,提出了森林资源发展存在的问题以及面临的挑战和发展机遇,以期为陕西省森林经营的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森林经营体制改革需求,吉林省森林采伐基本停止。森林管理逐渐实现"公益林"管理模式,森林停止采伐,将恢复森林原有功能,使脆弱的森林生态系统得以遏制。大量事实证明:保住森林生态安全,才能保住人类生存环境。森林"停采",不是放弃经营,而是科学改变经营管理手段,强化管理制度。这对林业职工来说,经营手段虽发生了变化,但对森林生态建设、发展和保护都面临着一个新挑战。  相似文献   

7.
论林业经营与森林生态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发展与完善,人们以及社会越来越关注林业经营与森林生态发展之间的问题。通过采用相关的措施与科学技术,来保证我国林业经营与森林生态发展的可持续性。最近几年,虽然我国政府已经意识到保护生态的重要性,每年都会大面积的营造生态林,但是,却依然不能改变我国森林生态所面临的严重破坏现象。为了确保我国林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这就要我们寻求一个点来平衡发展林业经营与森林生态系统,从而维持我国林业系统的可持续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8.
近自然森林经理计划技术体系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随着我国林业发展战略从“以木材生产为中心”到“以生态环境建设为中心”的转变,森林经理学需要从原有的木材永续利用为目标的体系向以森林生态系统多功能可持续经营目标的体系改革和发展,面临着调整发展目标、更新指导理论和创新计划方法的挑战。通过探讨多功能可持续森林经营的3个基本问题,提出了在森林生态系统多功能可持续经营目标指导下的近自然森林经理计划技术要素,包括群落生境分析制图、森林发展类型设计、目标树作业方法、垂直结构导向的经营周期计划模式等4个主要技术要素的基本概念;提出一种实现多功能生态林业目标的,具有理论基础完备、技术要素先进和作业实施可操作特征的新型森林经理计划模式,并分析了在我国林业生态建设和发展中应用的前景。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生态发展战略的提出以及人们对于生态问题的关注度的持续上升,森林覆盖率、水土保持以及林业的经济价值等相关的林业发展问题被日益的重视起来,而营林工作的顺利展开是我国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前提,目前我国营林工作取得一定的进展,但是也面临巨大的挑战,林木经营生产单一化经营、林业发展思路和管理手段陈旧等问题相对突出,本文就我国营林工作面临的困境,提出了加强林业多元化发展,利用现代化的林木管理家创新以及人才队伍的建设等营林生产工作的新思路,为我国林业企业搞好营林生产工作积极献言献策。  相似文献   

10.
森林经营是现代林业建设的永恒主题,是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基础。笔者以辽宁凌源北炉乡森林经营布局与经营技术为例,阐述了森林经营布局区划,提出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的森林培育措施,对今后乡镇森林经营布局与培育会起到示范推广作用,特别是为辽西生态脆弱地区的森林经营质量的提升,发展现代林业、建设生态文明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11.
基于林业改革的背景下,森林经营也面临着较大的挑战。同时改革也给森林经营创造了更多的发展机会。相关部门只有明确生态环境的基础保护目标,并且做好改革工作,才能够提升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本文从林业改革后森林经营的影响展开分析,并以此为依据,提出完善森林经营方案制度、编制完善的技术体系、完善林业分类经营工作、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等几个方面的措施,希望为林业改革背景下的森林经营活动提供针对性较强的意见。  相似文献   

12.
建国以来,我国森林经历了单一采伐利用到永续经营阶段.森林可持续经营还存在一些问题.我国林业的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实现森林可持续经营要遵守科学发展观,严格森林分类经营,宣传森林可持续经营理念,监督<中国森林可持续经营指南>的执行,修订相关法律法规,修改森林采伐限额,制订公益林税收优惠政策.  相似文献   

13.
范思齐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5):15424-15425,15482
介绍了南湾林场建设、森林经营面临的问题,分析了南湾林场森林生态效益和目前林场建设所需资金,提出了南湾林场生态林业投资机制的构建。  相似文献   

14.
论森林经营和森林结构调整的生态经济方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从现代社会对森林的全面需求出发,根据生态经济原理,提出了森林生态经济系统经营模式,认为森林经营应把森林生态环境资源作为要素之一,森林经营过程中生产经营者应获得森林生态资源的价值补偿,森林经营应以取得最佳生态经济效益为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15.
传统森林经营以来自古典自由经济学地租理论的有缺陷的假设为前提,使其生态的合理性受到质疑。从长期经济发展与环境的关系上来讲,森林的经营应该是在寻求生态合理性的基础上来追求经济的合理性。这就需要指导森林经营实践的森林经理学在理论、方法和技术上进行发展和创新。迅猛发展的现代生态科学为发展和创新寻求生态合理性的森林经营理论和技术奠定了基础。干扰生态学的发展将自然干扰体制与生态系统完整性维持联系在一起,为森林经营提供了生态合理性的理论模型。景观生态学的发展不仅为森林经营提供了合适的等级系统,而且为森林经营的生态合理性提供了在景观水平上规划的依据。而恢复生态学的发展则为森林经理学服务于以森林资源总量增长优先的中国林业发展提供了切入点。  相似文献   

16.
森林是地球上的碳贮库、能源库、基因库和蓄水库。森林能够维护地球的生态平衡,涵养水土,绿化环境。人们依赖于森林,森林也是可供人类发展的资源环境。高保护价值森林有着极高的生态服务功能、生态属性,具有特殊的社会文化功能。高保护价值森林是可持续经营森林的重要内容,需采取科学的保护与经营措施进行完善。基于此,对高保护价值森林的保护和经营进行探讨,分析了保护与经营的原则,并提出了新型的森林经营模式,推动了高保护价值森林经营方式的创新。  相似文献   

17.
多功能多目标森林经营理念是一种新型的林业经营理念,也是新常态下林业发展的方向。森林多功能多目标经营不仅对生态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还能够创造出较高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发挥森林的多功能作用。本文通过对多功能多目标森林经营模式、原则和目的论述,并对东岔林区森林经营管理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经营多功能多目标森林的建议、理念和模式,以期为森林管理和林业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张媛 《农民致富之友》2014,(24):133-133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和进步,林木经营和森林的生态环境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在开展营林工作过程中我们必须采用系统的科学的方法,确保林木经营和森林生态环境发展相协调。本文主要对制约我国林木经营和森林生态平衡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实现林木经营与森林生态平衡发展的对策,希望本次研究对更好的开展这方面的研究有一定的助益。  相似文献   

19.
加强森林经营,既是大幅度提高林地生产力,建立和培育稳定高产的森林生态系统,实现森林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最大化的需要,又是转变林业发展方式,实施现代林业发展战略的生动实践,更是促进林农增收、加快"生态、富裕、和谐"宜君建设的必然要求.基于此,通过对宜君县森林经营现状、存在问题进行科学分析,提出了适宜宜君森林经营的模式及对策,对今后搞好森林经营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林地和森林作为重要的自然资源和战略资源,其生态红线的划定对生态安全和国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由于生态红线提出时间短,林业生态红线的研究和划定尚处基础阶段。在对生态红线及林地和森林红线研究现状梳理的基础上,归纳前人研究成果,提出初步划定方法,总结森林生态功能重要性和敏感性评价的重要指标,并比较专家咨询法、层次分析法及模糊层次分析法等确定权重方法的优缺点,分析了当前林地和森林红线划定面临的挑战。以期为今后林地和森林红线的划定和管理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