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 毫秒
1.
四、不同温度环境下的光照管理光照管理方法依鸡舍构造是开放鸡舍还是密闭鸡舍而有很大差别。由于构造不同,鸡舍内的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自然也不同,因而,鸡的产蛋能力也受影响。例如,密闭鸡舍比开放鸡舍温差小,冬季温暖,受外界气温影响少,这当然也影响到鸡的产蛋模式。  相似文献   

2.
提高养鸡效益的一项有效措施是尽量延长产蛋高峰期。蛋鸡进入产蛋高峰期后,为鸡群创造一个适宜的环境是延长鸡产蛋高峰期的关键环节。1 通风与光照不论鸡舍大小或养鸡数量多少,保持舍内空气新鲜、通风良好是必不可少的。在高密度饲养的鸡舍尤为重要。生产中应在鸡舍的底?..  相似文献   

3.
影响鸡产蛋性能的因素很多,除饲料营养外还有通风、光照、饲养密度等。因此,要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养鸡效益,使鸡的生产性能得以充分发挥,就必须搞好环境控制。蛋鸡养殖的环境控制主要包括鸡舍内外两部分,舍内环境控制主要包括通风、光照、饲料、饮水、温度、湿度、密度、选鸡和拣蛋。  相似文献   

4.
蛋鸡养殖的环境控制主要包括鸡舍内、外两部分。 1舍内环境控制 舍内环境控制主要包括通风、光照、饲喂、饮水、温度、湿度、密度、选鸡和拣蛋。  相似文献   

5.
影响鸡产蛋性能的因素很多,除饲料营养外,还必须搞好环境控制,使鸡的生产性能得以充分发挥。蛋鸡养殖的环境控制主要包括鸡舍内外两部分,舍内环境控制主要包括通风、光照、饲料、饮水、温度、湿度、密度、选鸡等。通风不论鸡舍大小,保持舍内空气新鲜、通风良好是必不可少的。在高密度饲养的鸡舍,这个问题尤为重要。通风不好,随时会有大量的有害气体如氨气、二氧化碳和硫化氢等释放出来,并充溢于整个鸡舍,影响鸡的正常生长、产蛋并引发多种疾病。因此,在鸡舍的底部应设置地窗、中部设大窗、房顶设带帽的排气圆筒。夏季全部开放,冬…  相似文献   

6.
正商品蛋鸡在育雏末期到产蛋初期这段时间是一个关键性的过渡期。在此期间需要进行转群上笼,改变饲养环境、改换饲料、调光照时间等。由此造成的应激很大,再加上鸡的生理变化剧烈。导致鸡的适应力、免疫力、抗病力都有所下降。如果饲养管理不当,极易影响产蛋性能和鸡的体质健康。1转群前的准备工作蛋鸡一生在产蛋鸡舍生活的时间最长,鸡舍的环境卫生及其机器设备的正常与否会对鸡群健康影响很大,所以在转群前一定要用高压水枪将鸡舍的墙面、地面、  相似文献   

7.
蛋鸡养殖的环境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影响蛋鸡产蛋性能的因素很多 ,除饲料营养外 ,还有通风、光照、饲养密度等。因此 ,要降低生产成本 ,增加养鸡效益 ,使蛋鸡的生产性能得以充分发挥 ,就必须搞好环境控制。蛋鸡养殖的环境控制主要包括鸡舍内、外两部分。1 舍内环境控制舍内环境控制主要包括通风、光照、饲料、饮水、温度、湿度、密度、选鸡和拣蛋。1 1 通风不论鸡舍大小或养鸡数量多少 ,保持舍内空气新鲜、通风良好是必不可少的。在高密度饲养的鸡舍 ,这个问题尤为重要。如果通风不好 ,随时会有大量的有害气体如氨气、二氧化碳和硫化氢等释放出来 ,并充溢于整个鸡舍 ,影响…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目的是通过对当年蛋鸡产蛋末期蛋重对蛋黄重的回归分析,以弄清28小时光照周期对蛋重和蛋黄的影响。试验用鸡为64周龄的谢弗288和Warren SSLF母鸡共2880只,分别关入8个不透光鸡舍,每舍内每一品种(?)各180只。4个鸡舍接受24小时光照周期  相似文献   

9.
1环境差是某些疾病的诱发因素1.1鸡舍内环境差是鸡病诱发因素。鸡舍的内环境是和鸡舍的硬件直接相关的,鸡舍的保温、通风、光照、设备等都是鸡群健康的保证。内环境中  相似文献   

10.
蛋鸡养殖的环境控制主要包括鸡舍内外两部分,舍内环境控制主要包括通风、光照、饲喂、饮水、温度、湿度、密度、选鸡和拣蛋。通风 不论鸡舍大小或养鸡数量多少,保持舍内空气新鲜、通风良好是必不可少的。在高密度饲养的鸡舍,这个问题尤为重要。因为通风不好,随时会有大量的有害气体如氨气、二氧化碳和硫化氢等释放出来,并充溢于整个鸡舍,影响鸡的正常生长、产蛋并引发多种疾病。因此,生产中应在鸡舍的底部设置地窗、中部设大窗、房顶设带帽的排气圆筒。夏季全部开放,冬季可关闭中部大窗,仅留地窗和房顶的排气圆筒。也可在中部设排…  相似文献   

11.
1 鸡舍环境控制的内容 鸡舍的环境控制一般包括温度、湿度、气流、光照、有害气体等几方面的控制,即鸡舍小气候的控制.产蛋鸡的适宜温度是13~24℃,温度过高与过低,都会对鸡的食欲、产蛋量、平均蛋重产生重要影响.环境温度低于7℃或高于29℃,会对鸡的食欲、产蛋率产生影响.而在自然气候条件下很难保证这样的适宜温度范围,所以要保持鸡群的高产、稳产,就必须对鸡舍实行温度控制.  相似文献   

12.
1鸡舍环境控制的内容 鸡舍的环境控制一般包括温度、湿度、气流、光照、有害气体等几方面的控制,即鸡舍小气候的控制。产蛋鸡的适宜温度是13.24℃,温度过高与过低,都会对鸡的食欲、产蛋量、平均蛋重产生重要影响。环境温度低于7℃或高于29℃,会对鸡的食欲、产蛋率产生影响。而在自然气候条件下很难保证这样的适宜温度范围,所以要保持鸡群的高产、稳产。就必须对鸡舍实行温度控制。  相似文献   

13.
减少地面蛋的主要方法是引导大多数母鸡养成在产蛋箱里产蛋的习惯。开产前后是母鸡养成良好习惯的关键时期,我们要抓住这一重要时期,做好下面几个方面的工作,就可以显著地降低脏蛋率,减少地面蛋。 1.产蛋鸡舍光照设计合理:光强度一般以10~40勒克斯为宜,过暗过强的光照都容易引起鸡产地面蛋。光线分布要均匀一致,不要有明区、暗区,因鸡喜欢在暗光区聚集产地面蛋。 2.产蛋箱的摆放要合理:产蛋箱要求能够开关,栖架距地面不高于50厘米为好。摆放要求:①分布均匀,产蛋箱间距不超过3米。②放置应与鸡舍纵向垂直。③蛋箱应尽可能放在灯的下面,创造幽暗的箱内环境。④遮光蛋箱,要遮盖  相似文献   

14.
延长鸡的产蛋高峰期是提高养鸡效益的一项有效措施。蛋鸡开产后,产蛋率逐渐上升,约在25—44周龄处在产蛋高峰期。这期间除要供应充足的蛋白饲料、适当控制能量饲料及进行科学合理的补钙外,为鸡群创造一个适宜的环境是延长鸡产蛋高峰期、提高养鸡经济效益的关键环节。1通风不论鸡舍大小或养鸡数量多少,保持舍内空气新鲜。通风良好是必不可少的。在高密度饲养的鸡舍,这个问题尤为重要。因为通风不好,随时会有大量的有害气体如氨气、二氧化碳和硫化氢等释放出来,并充溢于整个鸡舍,影响鸡的正常产蛋并引发多种疾病。因此,生产中应在鸡…  相似文献   

15.
<正> 鸡的产蛋能力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鸡种、饲料、温度、湿度、光照、生长发育情况、鸡舍条件等。只要人为地给蛋鸡创造一个适合生长和产蛋的环境以及良好的饲养管理条件、从育雏、育成鸡抓起、方能在鸡进入产蛋期收到良好的经济效益。一、提高雏鸡成活率育雏是养鸡成败的关键环节,雏鸡抗寒能力差、嗉囊和肌胃容积小、敏感性强、抵抗力弱、易患疾病,所以要采用科学的饲养  相似文献   

16.
延长鸡的产蛋高峰期是提高养鸡效益的一项有效措施,蛋鸡开产后,产蛋率逐渐上升,约在25~44周龄处在产蛋高峰期。这期间要供应充足的蛋白饲料,适当控制能量饲料及进行科学合理的补钙,为鸡群创造一个适宜的环境是延长鸡产蛋高峰期,提高养鸡经济效益的关键环节。1.通风不论鸡舍大小或养鸡数量多少,保持舍内空气新鲜、通风良好是必不可少的。在高密度饲养的鸡舍,这个问题尤为重要。因为通风不好,会有大量的有害气体,如氨气、二氧化碳和硫化氢等产生出来,并充溢于整个鸡舍,影响鸡的正常产蛋并可引发多种疾病。因此,生产中应在鸡舍…  相似文献   

17.
大型肉种鸡场的光照控制蒋力滨蔡旭杰(哈尔滨市畜牧局·150016)杨雪莉(哈市电子仪表局)1光照的作用在封闭式鸡舍系统中,光照能保证鸡的采食、饮水和产蛋。而光照的主要作用是通过鸡的两个光感受器(A视网膜、B下丘脑深层),刺激下丘脑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  相似文献   

18.
正环境因素是SPF鸡生存的必要条件,直接影响其本身质量及其所产的SPF蛋质量,所以SPF鸡养殖的环境控制技术尤为重要,排除人为操作影响,可以说,没有环境控制就没有SPF鸡的存在。SPF鸡养殖环境一般包括内环境和外环境两类,即鸡舍外环境和鸡舍内环境两部分。1 SPF鸡舍外环境的控制搞好环境消毒,定期用2%的火碱溶液喷洒,门口设消毒池。在不影响鸡舍通风的情况下,在鸡舍外种植  相似文献   

19.
雏鸡在育雏舍生活6周左右就应转入育成鸡舍,育成期结束后,母鸡应转入产蛋鸡舍(一般以18周龄转群为宜),一直饲养到产蛋结束并淘汰(20~72周龄)。转群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刚刚转入新鸡舍,鸡往往对生活环境的改变不适应,因此,转群时应特别注意使鸡群尽快适应新的环境条件,尽量减  相似文献   

20.
Moli.  TR  钟水铭 《中国畜牧兽医》1989,16(6):25-27
60年代前,人们就发现光线对鸡生长发育和生产性能有重要作用,并开始将光照技术用于生产。此后,研究人员对鸡的光照原理进行了深入研究,大致制订了以下三种光照制度: 一、延长明暗周期光照; 二、断续光照(对肉鸡和蛋鸡都适用); 三、迅速增加照明时间的光照(适用于无窗鸡舍)。光照的理论根据过去总认为鸡和其他鸟类,产蛋成绩的理想光照时间为14小时,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研究发现,给鸡10、14和18小时不同光照时间,产蛋率并无差异(6小时短时间光照会使产蛋减少)。但若逐渐增加光照时间,则有利于产蛋率的提高。这表明雏鸡初期对光照不敏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