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了解河北省蛋鸡疫病的发生和流行情况,摸清其发病规律,根据流行病学、临床诊断、病理剖检、实验室检验,对2013年收集的3 396个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发病数以1,2,12月份较多,分别占全年发病数的11.7%、9.8%和14.5%;疫病种类以大肠杆菌病、禽沙门菌病、鸡支原体病、鸡球虫病、传染性支气管炎、坏死性肠炎、传染性法氏囊为多见,分别占临床总病例数的8.41%、5.58%、5.46%、4.59%、4.87%、4.38%和4.09%。  相似文献   

2.
鸭传染性浆膜炎又称鸭疫巴氏杆菌病,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其发病率可达90%,死亡率为5%~8%,是危害鸭和其他家禽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本文对一例肉鸭传染性浆膜炎病例的诊断和治疗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鸡传染病是限制养鸡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而鸡细菌性疾病在鸡传染病中占较大比例,它严重降低了养鸡业的经济效益,并且一些人兽共患病还会威胁人类健康。目前我国鸡群饲养规模和数量逐渐增加,鸡群感染细菌病的情况越来越复杂,为了确保鸡群健康生长,促使家禽业有序发展,鸡细菌病的鉴别诊断和防控成为兽医人员的工作重点。本文根据临床上常见与新发的不同症状的鸡细菌病进行鉴别诊断和综合防控,为家禽业做好疫病诊断和防控措施、保障养殖安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最近几年,随着家禽养殖产业不断向着集约化和产业化方向发展,鸡养殖规模和养殖数量逐年提升,养殖效益逐步增加的同时,家禽疫病防控压力越来越大,禽类疫病流行呈现出新的特点,发病趋于复杂化,在临床上最常见的就是多种疾病混合感染,给养殖者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鸡疫病种类较多,其中细菌性疾病和病毒性疾病混合感染会加重防治难度,对鸡群损害更大,会造成更为严重的死亡率。笔者主要结合实际病例,就一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与大肠杆菌病混合感染的诊断和防治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能引起家禽发生副伤寒的病原体是沙门氏菌属的细菌,种类很多,已超过1000种。对人类及很多动物均能致病,其中常见的且危害较大的细菌达30多种。随着养鸡效益的提高,本地养鸡数量渐多,禽副伤寒感染病例更是常见。近期,广西环江县长美乡关安村一家庭养殖场,出现类似禽副伤寒感染病例,笔者前往诊治,根据其典型症状、剖检病变、流行病学等,参照实验室诊断——送3只活病鹅和2只病鸡到河池市水产畜牧兽医局疫病防控中心实验室进行剖解并进行实验室诊断,确诊为禽副伤寒,现将就诊及要点详细阐述,以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对北京市周边6省份怀疑感染鹦鹉热嗜性衣原体的鸡鸭血清样品374份、病料81份,分别使用IHA诊断试剂盒、ELISA试剂盒以及抗酸染色试剂和荧光抗体诊断试剂进行了检查,以评价北京市及其周边地区家禽鹦鹉热嗜性衣原体的流行性。结果,上述4种试剂检测出的阳性率依次为24.9%、77.9%、18.5%和38.2%;北京市10份SPF鸡血清的抗体全部为阳性;患病肉鸡、肉鸭气囊样品,蛋鸡输卵管样品的检出率较高。表明,北京市及其周边地区家禽已经感染了鹦鹉热嗜性衣原体,酶联免疫吸附法和荧光抗体染色法能分别提高抗体和抗原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7.
鸭大肠杆菌病多为埃希氏大肠杆菌引起.30日龄内的雏鸭多发,主要以排灰白色粥样或液状粪便为特征,发病率及死亡率较高,是危害养鸭业的主要疫病之一。鸭曲霉菌病是由致病性曲霉菌引起的侵害雏鸭呼吸器官.以肺和气囊发生炎症和形成小结节为特征的疾病,近年来在我国各地常见该病的暴发。随着农村养禽规模的不断扩大,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家禽的条件性细菌病也越来越多。同时,混合感染、继发感染等流行形式的出现,也使禽病的发生和流行变得越来越复杂。现将一例肉鸭大肠杆菌病继发曲霉菌病的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为了诊断昆明市某土杂鸡(阉鸡)养殖场疫病类型,采集病鸡喉气管、肺脏、脾脏等组织样品,混合研磨后提取病原核酸,通过RT-PCR对新城疫、禽流感、H5亚型禽流感、H9亚型禽流感、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喉气管炎等家禽呼吸系统疫病病原核酸进行检测。检测结果为禽流感、H9亚型禽流感和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原核酸阳性,诊断该病例为H9亚型禽流感和传染性喉气管炎混合感染所致。  相似文献   

9.
鸡病尤其是鸡传染病仍是影响养鸡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疫病发生日趋复杂:一些 病毒性疫病的鉴别诊断增加了难度;多病原继发或混合感染疗效不佳的情况时有发生;细菌的耐药性问题日益显著.  相似文献   

10.
1 传染病危害严重 疫病普查结果显示:到目前为止,对我国养禽业构成威胁和危害的疾病有70~80种,目前最多的仍为传染病,约占禽病总数的75%以上,成为禽病防制的主要内容.新的疫病(过去不明显或过去未曾发现的;过去从未发生过或很少发生的疫病)不断增多.随着从国内外频繁地引进新的家禽(尤其是鸡的品种),新的禽病也随之带了进来;同时随着养鸡场年限的增长,疫病的种类也不断增多.  相似文献   

11.
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养殖业发展迅速,养殖种类逐年增多。畜禽疫病复杂,特别是危害养鸡业的疫病越来越多,其中大肠杆菌病的危害日益严重,据笔者从事禽病门诊统计来看,1985年到1990年诊断大肠杆菌病占鸡病总数的9.5%,1990年-1995年诊断大肠杆菌病占鸡病总数的17.6%,1995年到2000年诊断大肠杆菌病占鸡病总数的21.4%,特别是2001年和2002年1-5月发病更为严重,大肠杆菌病分别占鸡病总数的31.3%、31.7%。  相似文献   

12.
新城疫与大肠杆菌病是两种危害鸡的常见疫病,感染后,将会鸡产蛋量下降,育成鸡死亡率增加.最近,我院接到一起这样的病例,其防治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路光 《中国家禽》2000,22(7):23-23
随着农村养禽规模的不断扩大 ,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 ,家禽的条件性细菌病也越来越多。同时 ,混合感染、继发感染等流行形式的出现 ,也使禽病的发生和流行变得越来越复杂。现将一例肉鸭大肠杆菌病继发曲霉菌病的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1发病情况安徽省含山县张公乡某养鸭户 ,常年利用水库水面围网饲养肉鸭 ,每批饲养2000~4000只。1999年已出栏4批1.3万只 ,9月7日他又从浙江购进1日龄商品代樱桃谷鸭2500只饲养 ,饲喂市售的肉鸭配合饲料。9月24日鸭群发病 ,到28日就诊时已死亡114只。经诊断为大肠杆菌病 ,治疗3d…  相似文献   

14.
以中国知网作为数据统计源,检索鸡传染性支气管病毒混合感染案例,对混感临床案例的地区分布、发病鸡品种和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混合感染疾病类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鸡传染性支气管病毒混合感染的地区分布与我国家禽存栏量的地区分布现状相符;肉鸡发生鸡传染性支气管病毒混合感染的比例远高于蛋鸡;细菌和病毒是鸡传染性支气管病毒混合感染的主要病原,支原体和寄生虫在混合感染中的占比很少;在细菌的混合感染中,大肠杆菌占绝对数量优势;在病毒中主要是新城疫病毒,其次是禽流感病毒,此外鸡传染性支气管病毒与新城疫病毒和禽流感病毒易发生三重感染。本文归纳了近10年我国鸡传染性支气管病毒混合感染的基本特征,为认清鸡传染性支气管防控存在的问题及提高疫病防控水平提供了有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王桂朝  吕玲 《中国家禽》2012,34(19):64-66
1 当前国内禽病流行趋势平稳 中国家禽:廖教授,您好.您多年来从事禽病科研工作,对于我国目前的禽病流行状况您是如何看待的?您认为禽病防控的主要问题有哪些? 廖明:总的来说,当前我国禽病流行总体形势比较平稳,不过,新城疫、禽流感等烈性疫病仍存在散发甚至局部流行的情况,免疫抑制性病的危害有增多趋势,疫病临床症状非典型化现象较为普遍,细菌耐药性问题越来越严重,亚临床免疫抑制性疾病区域性流行比较明显.特别值得关注的是,近年来,由于管理不当、饲料、药物中毒等因素引发的家禽普通病对生产造成的损失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16.
尤永君 《动物保健》2014,(5):38-38,72
正(一)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IBV)特点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血清型众多,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包括呼吸型、肾型、肠型、生殖型等,早期感染危害大,死亡率高,病原很容易突变为一个新的血清型。不同血清型毒株之间具有较小的交叉保护性,甚至无交叉保护性。(二)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流行现状我们对1 505份来自2011年—2013年瑞普生物疫病诊断研究服务中心检测有病毒感染的家禽病料检测结果 ,进行统计分析后发现。这1 505份样品来自全国18个省市,共检出IBV410份,发现鸡传染性支  相似文献   

17.
2011年7、8月份,我县阴雨天气较多,家禽的发病情况严重,主要有大肠杆菌病、球虫病、慢性呼吸道病、鸡新城疫病等,且混合感染的病例较多。往年鸡新城疫病在临床上极为少见,而今年笔者在临床工作中已接诊有7例鸡新城疫病,其中有3例为  相似文献   

18.
魏振峰 《中国家禽》2002,24(7):23-24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一种急性病毒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又是一种免疫抑制性疾病.近期仍在一些地方流行,除典型病例外,非典型病例和超强毒株感染在逐年增多,仍然是危害养鸡业的重点疫病之一.  相似文献   

19.
鸡法氏囊病(IBD)是由鸡法氏囊病毒(IBDV)引起的一种急性病毒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又是一种免疫抑制性疾病.该病主要危害3~5周龄的雏鸡,近年产蛋鸡发生也时有报道.该病具有发病率高,传播快,病程短并可诱发多种疫病和抑制机体免疫的特点,曾对国内外养鸡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近期仍在一些地方流行,除典型病例外,非典型病例和超强毒株感染在逐年增多,仍然是危害养鸡业的重点疫病之一.因此,有效防制IBD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弓形体病(Toxoplasmosis)是一种人、畜、禽共患传染病。在我国家畜中已证实有广泛流行,尤其对猪的危害性较大,而在家禽中的流行情况及危害程度尚不清楚。有关鸡弓形体血清流行病学的调查在我国已有零星资料报告,但尚未见有鸭、鹅弓形体感染调查的文献报告。家禽弓形体病可因急性感染而成批死亡,但慢性和隐性感染则可长期带虫,而成为人、畜、禽弓形体病的重要传染源。开展家禽弓形体病的血清学诊断,有助于了解本病在家禽中的流行规律和制定有效的综合防治措施,保障养禽业的顺利发展。为此,自1986年10月至1987年5月,我们采用间接血凝试验(IHA)方法,对广西南部八县(市)的鸡、鸭、鹅弓形体感染情况进行了初步抽查,现将有关资料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