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垦农19系黑龙江省八一农垦大学选育,于2002年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该品种为亚有限结荚习性,株高80~90cm,尖叶,紫花,节短荚密,百粒重20g左右,蛋白质含量39.04%,脂肪含量23.59%,生育日数118天,活动积温2350~240  相似文献   

2.
绥玉10号(绥313)组合来源绥313是由黑龙江省农科院绥化农科所以绥601为母本,绥701为父本杂交育成,2003年经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定名为绥玉10号。产量情况2002年全省生产试验,平均产量9 102.9 kg/hm2,比对照龙单16平均增产16.97%,居同熟期参试品种之首位,2002~2003年全省适应区大面积试验示范,平均产量8 894.5 kg/hm2,比对照品种龙单13增产12.7%。品种特性适应区生育日数115 d,需活动积温2 350℃左右,秆强不倒伏,叶色浓绿,株高240 cm,穗位高80 cm,果穗圆柱型,穗长24 cm,穗粗5.0cm,穗行数14~18…  相似文献   

3.
1甘葵三号的来源甘葵三号(原代号9702)是由黑龙江省甘南县向日葵研究所育成,以黑龙江省地方品种黑老鸹嘴为母本,以该所选育的食用型品种856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选育成功的又一个食用型向日葵新品种。2004年经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推广的食用型向日葵,该品种主要特点是无分枝、稳产、高产、抗病虫害能力强,商品性好,适于炒货。通过2002~2003年2年全省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75.85kg,比对照品种甘葵一号增产14%以上。该品种株高246cm,茎粗2.7cm,叶数33片左右,无分枝。花粉量大,亲和力好,结实率高,粒型锥形,百粒重17.7g;籽仁蛋…  相似文献   

4.
大豆新品种北豆8号为亚有限结荚习性,株高75cm左右,生育期113d。2005、2006年参加国家北方春大豆(早熟组)区域试验,两年16点次平均公顷产量2659.5kg,比对照品种黑河18号平均增产9.3%。2006年参加国家北方春大豆(早熟组)生产试验,7点次平均公顷产量2394.0kg,比对照品种黑河18号平均增产9.1%。该品种适宜在内蒙古的兴安盟、呼盟,吉林省敦化,新疆北屯、阿尔泰市及黑龙江省早熟区种植,是一个高产、稳产、适应性广、抗逆性强的大豆新品种。  相似文献   

5.
该品种是由中国农业科学院甜菜研究所育成的多粒二倍体标准偏高糖型甜菜新品种。1995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997年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含糖率高,工艺品质好,抗褐斑病、耐根腐病。根产量亦较高,在黑龙江省区域试验中,比混合多倍体对照品种甜研301增产6%左右,  相似文献   

6.
《山东农业科学》2009,(2):F0004-F0004
2008年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是国家植物新品种保护品种。夏直播生育期100天左右,株型紧凑,株高252cm,穗位高114cm;抗病、抗倒,耐密性好;果穗筒型,穗长19~21cm,穗粗5.2cm,穗行数14~16行,穗粒数平均550粒,穗轴白色;籽粒黄色略有白顶,半马齿型,千粒重365g,结实性好,出籽率88.9%,容重743g/L,品质优良。  相似文献   

7.
龙粘2号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选育,组合为自育系JNH1×自育系JNH2。2004-2005年黑龙江省区域试验结果:平均产量6953.3kg·hm^-2,较对照垦粘1号增产9.8%,2006年生产试验结果:平均产量6920.4kg·hm^2,较对照垦粘1号增产8.0%。该品种具有品质好、口感好、适合加工、抗病抗逆性强、生态适应性好等特点,适宜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种植。  相似文献   

8.
长农36号     
《山西农业科学》2006,34(3):82-82
选育单位:山西省农业科学院谷子研究所;品种来源:长农28/92新矮;特征特性:幼苗、叶鞘绿色,主茎高152cm左右,穗长21cm左右,穗呈纺锤型,白谷黄米,单穗重21g左右,单穗粒重18g左右,出谷率83.4%,千粒重2.9g左右,米色金黄,品质好。  相似文献   

9.
迅驰"是2009年从瑞克斯旺(中国)种子有限公司引进的辣椒杂交种。该品种无限生长型,果实羊角形,淡绿色,长度20~25cm,直径3.5cm,单果重110g左右,耐低温弱光,外表光亮,商品性好。平均产量61072kg·hm-2左右,适宜在黑龙江省日光温室越冬栽培。  相似文献   

10.
德美亚2号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品种特征特性 德美亚2号是黑龙江垦丰种业有限公司从德国KWS公司独家引进的早熟玉米单交种.2008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德美亚2号玉米品种,种子耐低温,幼苗第1叶叶鞘紫色,叶片绿色,成株株高230cm,株型紧凑,茎秆坚韧,根系发达,抗倒伏能力强.果穗圆桶型,穗轴红色,穗长19cm,穗行数14~16行,百粒重30g,子粒偏硬粒型,黄色,品质好,容重780g/L,粗蛋白含量11.1%,粗脂肪含量5%,淀粉含量72.5%、赖氨酸含量0.32%.接种鉴定:中抗大斑病、丝黑穗病.在适应区种植生育日数108d左右,需≥10℃活动积温2000℃,适合在黑龙江省第四积温带下限种植.  相似文献   

11.
油用向日葵杂交种龙葵杂7号的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用向日葵杂交种龙葵杂7号是以胞质雄性不育系97115为母本,同型恢复系ALBE为父本杂交育成,2010年3月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登记委员会登记推广。其生育日数104 d左右,需活动积温2 165℃,株高215.0 cm,茎粗2.7 cm,叶片数41片,花盘直径20.6 cm,籽实含油率42.83%。在黑龙江省生产试验中,籽实和油平均产量为3 345.0和1 432.6 kg.hm-2,分别比对照(龙葵杂3号)增产14.8%和25.0%。适于黑龙江省第二、三积温带种植,也适宜同积温的其它省、区种植。同时提出了龙葵杂7号的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2.
为促进向日葵产业发展,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选育油用向日葵杂交种龙葵杂10号,于2016年5月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准予登记推广。杂交种母本为胞质雄性不育系"02102A",父本为恢复系"R5"。龙葵杂10号属中熟品种,生育日数为106d左右,需要10℃有效活动积温约为2 245℃。株高为168.1cm,茎粗为2.8cm,叶片数为29片,花盘直径为23.5cm,子实含油率为40.69%。在2015年黑龙江省生产试验中,子实、油平均产量为3 305.7kg·hm~(-2)和1 344.2kg·hm~(-2),分别较对照龙葵杂3号增产16.3%和18.2%。龙葵杂10号的适宜种植区为黑龙江省第一、第二、第三积温带的齐齐哈尔、大庆、绥化等市、县或其它省份相应地区。另外,还提出了龙葵杂10号的配套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3.
玉米新品种龙育9号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草业研究所选育的,组合为T056×T123。该品种属于早熟玉米品种,具有产量高、抗病抗逆性强、适应性好等优点。在适应区青贮生育日数117 d,需≥10℃活动积温2 300℃左右,适宜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下限、第三积温带上限种植。  相似文献   

14.
齐黍1号是由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齐齐哈尔分院育成,2010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推广的糜子新品种。以62绿1为母本,标准为父本,采用人工有性杂交技术育成。该品种生育期日数115 d左右,需要≥10℃活动积温2 400℃,粗蛋白含量15.03%,粗脂肪含量3.01%。具有高产、优质、抗病等优点。  相似文献   

15.
不同种植方式与密度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种植方式及栽培密度对玉米产量的影响,以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带下限主栽品种兴垦3号(半紧凑型)和江单1号(紧凑型)为试验材料,设置5个栽培密度,采用裂区设计,对黑龙江省常用的5种栽培方式的产量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5种栽培方式间的产量达到极显著水平,产量顺序由大到小依次为50cm小垄栽培方式、1465栽培方式、130...  相似文献   

16.
江单3号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选育,组合为自育系JS3×自育系JS4。该品种属早熟青贮品种,具有生物产量高、抗病抗逆性强、生态适应性好等特点。需≥10℃活动积温2250℃左右。一般生产水平生物产量73536.8~97500.0kg·hm^-2,适宜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青贮玉米种植。  相似文献   

17.
同燕2号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寒区作物研究所1999年以国外引进的优质燕麦(Avena nuda L.)品种Marion作母本,裸燕麦8914作父本,经系统选育而成的燕麦新品种。该品种生育期为95~100 d,属中熟品种,株高113~118 cm,千粒重26.2 g,子粒粗蛋白质含量17.51%,脂肪含量10.26%,淀粉含量58%。抗旱性强,丰产性好,品质优,在山西省燕麦产区的旱坡地、二阴地均可种植,尤其在下湿滩地种植,增产潜力更大。  相似文献   

18.
黑龙江不同产量类型水稻品种穗部性状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黑龙江省三积温带主栽水稻品种为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比较了不同产量类型的产量构成因素以及穗部性状的差异。结果表明:黑龙江三积温带水稻多数为中产或中低产品种,高产品种较少。高产类型的产量构成特征为穗粒数和结实率较高,穗数和千粒重表现中等。一次枝梗数呈低产类型高产类型中产类型中低产类型的趋势,高产和低产类型一次枝梗数显著或极显著高于中产类型,各类型一次枝梗结实率均高于90%,一次枝梗的千粒重均在27 g左右。高产类型的二次枝梗数、二次枝梗粒数、千粒重、二次粒率都极显著高于其他类型。  相似文献   

19.
垦油7号是以401A为母本,R77为父本杂交选育的三系杂交油菜新品种,表现杂交优势强,植株繁茂,根系发达,品质双低、适应性强、丰产性好、秆强抗倒伏。在黑龙江省油菜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1849.2 kg.hm^-2,比对照品种垦油1号增产14.38%,达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