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提高蔬菜的鲜活程度,保持蔬菜原有的色、香、味、形,日本的蔬菜采后生理和保鲜技术研究十分活跃。在日本著名的东京大学,我们访问了农学部园艺学第一研究室的崎山亮三教授。他较详细地向我们介绍了他研究黄瓜采后保鲜的生理问题及日本研究蔬菜采后的技术问题,关键集中在一个“冷”字上,其中主要的是预冷。预冷是在蔬菜采收后经过简单迅速地整理后使蔬菜尽快把温度降低到3-5℃,尤其是在夏季,经过预冷的蔬菜,配合低温运输,可以使产品远销。预冷要求采收后迅速冷却,这在一般的冷库中  相似文献   

2.
蔬菜差压预冷失水控制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预冷是对刚采收的果蔬迅速除去田间热,冷却到预定温度的过程,是果蔬流通、贮藏、加工重要的前处理技术.差压预冷是在冷库预冷的基础上弥补了其预冷时间长、不均匀等不足而研究发展起来的预冷技术,差压预冷与冷库预冷成本相当,但预冷效率可较冷库预冷提高2~6倍,预冷时间仅为冷库预冷1/10~1/4;并且蔬菜在各种包装内可直接预冷.  相似文献   

3.
果蔬采后预冷若干问题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阐述果蔬采后预冷概念以及生产实践现状,对压差预冷、真空预冷、冷水预冷和普通冷库预冷进行了概括比较与分析,提出在我国目前的经济技术及果蔬采后预冷的现状下,应率先普及易腐难藏果蔬的预冷,综合考虑预冷设施的选择。  相似文献   

4.
鲜切蔬菜的加工主要包括原料的选择、分级挑选、清洗、整理、切分、保鲜、脱水、灭菌、包装和冷藏等技术。1原料的选择鲜切蔬菜加工对原料品种的要求有:安全无公害、容易清洗及修整、干物质含量高、水分含量低、加工时汁液不易外流、酚类物质含量较低、去皮切分后不易发生褐变以及耐贮运等。2预冷预冷设备一般有冷库、真空预冷设备、  相似文献   

5.
针对甘肃高原夏菜产地分散,冷库预冷能力弱、缺乏冷链运输设备的情况,提出发展
组装式小冷库、改进差压预冷技术以及采用蔬菜绿色包装和促进冷链物流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6.
冰袋预冷处理对文心兰鲜切花瓶插寿命及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文心兰鲜切花为试材,采用冷库和冰袋预冷2种处理,研究其对文心兰鲜切花采后瓶插寿命及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文心兰鲜切花经冷库预冷6h和包装箱内6个冰袋预冷48h处理后,其鲜切花的瓶插寿命最长,为14.3d,比对照(CK)延长了2.5d。经预冷处理后,文心兰鲜切花瓶插寿命的延长与其水分平衡值、丙二醛(MDA)和可溶性总糖含量的变化明显相关,表明冰袋预冷处理可有效降低其鲜切花采后水分和营养消耗,延缓衰老和延长其瓶插寿命。  相似文献   

7.
针对草莓采收时易造成机械伤、采收效率低等问题,推荐了草莓剪;针对草莓采后呼吸代谢旺盛并显著受温度影响的的生理特性,推荐了冷库预冷、快速强制通风等降温方法;针对草莓采后颜色变暗、萼片变褐,营养物质损失,甚至发生灰霉病等问题,推荐了移动式气调保鲜箱。  相似文献   

8.
为探究不同预冷方式对甜樱桃模拟物流运输过程中品质的影响,以‘砂蜜豆’和‘8-102’樱桃为试验材料,采用压差预冷和冷库预冷2种预冷方式,预冷后于常温下贮藏96h,模拟物流运输,测定其色差、可溶性蛋白质、花色苷含量以及抗氧化酶活性等多项指标。结果表明,在模拟物流运输贮藏72h内,冷库预冷可以有效维持‘砂蜜豆’甜樱桃的采后品质,但‘8-102’甜樱桃进行压差预冷处理的果实可保持良好状态。由此说明应针对不同品种的果实选择适当的预冷或不预冷方式,才能真正维持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9.
郑科  尉青 《果农之友》2023,(6):103-104
<正>近年来,陕西淳化县创新苹果采后整理方式,依托链主企业建成1个冷链物流农产品交易中心,带动7个村集体经济组织示范推广“组装式预冷库+2.0分选线+小型冷藏运输车”模式,建立了村镇分级、12小时内预冷到位、24小时运输入库的后整理系统,有效解决了“地头收购、混装销售、预冷滞后”的问题,壮大了村集体经济组织,促进了果农持续增收。  相似文献   

10.
果蔬预冷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预冷可降低果蔬采后呼吸强度,抑制酶和乙烯的释放,降低果蔬生理代谢率,阻止果蔬品质变化,减少果蔬采后损失,是冷链物流的首要环节,对果蔬贮藏、加工、流通等过程中的品质、价值都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并介绍了预冷的定义及种类,不同预冷方式的优缺点、适用范围等;对比了我国与国外在预冷装备与技术上的差距,指出了我国果蔬预冷现状的不足,并展望了我国预冷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为了提升山西省夏秋蔬菜保鲜物流技术水平,本项目在对山西省主产区夏秋蔬菜从采后处理、预冷、包装、贮运到销售的一系列环节跟踪调研基础上,分析了夏秋蔬菜保鲜物流存在的具体问题,并总结了夏秋蔬菜保鲜物流的技术需求,就完善冷链物流衔接、产业标准化建设及流通信息网络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2.
五、关于贮前的预冷环节 1.预冷的目的、作用。蔬菜果品的贮前预冷是指通过人工措施进行冷却处理,尽快除去产品带来的田间热,将其品温尽可能快的冷却到预定低温,再使其进入冷藏状态。或经塑料薄膜包装再行冷藏,或进入冷链流通体系。预冷搞的快的要求十几分钟、几十分钟、几个小时,一般要求6~12个小时,最长不超过24小时。目的是使产品尽快进入冷藏状态,使其采后的个理活性得到有效控制,延缓其代谢活动,控制质变过程。往往采后预冷处理得愈快,产品的后熟作用和贮藏病害发生愈晚,贮期愈长。其预冷效果取决于蔬菜果品种类、…  相似文献   

13.
冷库贮藏的葡萄在采前应加强管理,如采前1个月施磷、钾肥,从果实开始着色时每隔10~15d喷1次800倍退菌特液,采前15d喷1次60~100mg/kg青鲜素液,采前1周不要灌水,采收宜在露水干后进行,入库前应进行预冷。  相似文献   

14.
利用真空预冷机进行蔬菜产品的采后快速冷却加工处理,是当前世界上最先进的蔬菜保鲜技术之一.蔬菜产品采后进行真空预冷处理的作用是能够快速除去田间热和抑制呼吸热,同时抽出蔬菜内部产出的部分乙烯、乙醇等有害气体,使新鲜蔬菜尽快处于休眠状态,从而延长其保鲜期.  相似文献   

15.
常敏 《蔬菜》1998,(6):4-5
蔬菜采后商品化处理技术是蔬菜从农产品转化为商品过程中,减少采后损失和提高附加值的重要手段,它包括蔬菜的采收、整修、清洗、分级、药物处理、预冷、包装、脱绿、催熟、运输及销售过程中的保鲜方法与技术。一、国外蔬菜采后商品化处理技术的发展情况蔬菜作为生鲜食品...  相似文献   

16.
日本果蔬保鲜设施及相关技术的开发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日本非常重视果蔬的保鲜工作,以预冷和保鲜冷库为龙头,积极构筑、扩大和改善冷链系统,在开发和利用保鲜材料及相关技术方面作了许多研究和应用工作。1 温湿度管理及贮藏设施果品蔬菜收获后,靠消耗体内的养分进行呼吸作用,其呼吸强度直接影响其鲜度。因此,果品蔬菜保鲜最好的方法是从其收获到消费整个过程一直保持低温高湿条件,即保持冷链的连续性。日本1965年就开始进行果蔬预冷的研究和应用。1971年长野县小沼农协利用冷藏车将预冷后的大白菜和甘蓝首次投放东京市场,销售一举获得成功。预冷的方式主要有强制通风冷却、差…  相似文献   

17.
以江苏省连云港市栽培的‘蓝丰’蓝莓为研究材料,采后2 h内预冷至5℃,分别装入硅窗气调大帐和普通PVC大帐内,置于0℃冷库内贮藏,研究蓝莓采后及时预冷结合硅窗气调包装处理对蓝莓贮藏期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蓝莓果实采后及时预冷处理和硅窗气调包装均可降低蓝莓贮藏期呼吸代谢,延缓果实硬度下降,抑制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上升和花青素分解,降低果实腐烂损耗。其中采后及时预冷结合硅窗气调包装处理保鲜效果最佳,贮藏至40 d,果实腐烂率仅为6.1%,较好地保持了果实商品价值。  相似文献   

18.
孟艳玲  汪洋 《果农之友》2006,(5):7-7,24
果品保鲜是一项系统工程,它贯穿着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设备和技术必须配套,采后技术必须与采前技术相匹配,这样方能取得理想的效果.目前我国的保鲜业虽然有了一定的发展,但与发达国家较为完整的冷链流通系统相比,差距还很大.在生产上,或是单纯地依靠先进的冷库或气调库而不进行预冷和冷链流通的配合,或是仅使用高效的保鲜剂,却没有采后的一系列技术配合等,这些都严重地影响了贮运保鲜效果,制约着我国贮运保鲜业的发展和壮大.  相似文献   

19.
郑淑芳  李武  林源 《中国蔬菜》2010,1(21):49-50
差压预冷往往造成蔬菜失水,使果蔬新鲜度下降。在预冷试验中,使用浸泡、喷淋和喷雾等加湿方法,都能降低果蔬失水,但是喷雾加湿法更加经济实用。  相似文献   

20.
《中国蔬菜》2001,(1):4
工厂化高效农业示范工程北京分项通过北京市科委组织的专家组收 工厂化高效农业示范工程北京分项的4个专题和3个招标课题涉及设施及环境控制,种子种苗,种植工艺,采后处理工艺4年方面的研究内容."新型节能日光温室和连栋料温室研制"专题研制成功适合北京及华北地区气候特点为的日光温室,连栋温室及其环境控制设备,实现了硬件设施的国产化,改变了连栋温客观存在只能依赖国外进口的被动局面."黄瓜名优蔬菜工厂专用品种筛选","工厂化育苗技术研究",为解决我国耐低温,耐弱光,高产,抗病,优质,适宜长季节栽培蔬菜专用品种短和品种单一问题,通过研究,筛选出兼具欧亚品种特点为的黄瓜工厂化产生专用品种和十余种名优蔬菜品种,建立了工厂化育苗技术规范和商品苗质量标准,实现了蔬菜商品苗工厂化生产,做到育苗生产良种化,蔬菜育苗规划化,育苗技术标准化和和生产用苗商品化."温室黄瓜高产栽培技术研究"."温室番茄高产栽培技术研究"和"温暖室连作障碍防治技术研究",建立了黄瓜,番茄高产配套技术体系和白粉虱,斑潜蝇等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体系,实现了黄瓜,番茄高产,稳产,优质,提出了工厂化农业生产中主要病虫害和连作障等难题的综合治理技术."蔬菜采后处理工艺设计与实施"研制出差压预冷设备,并建成我国第一座差压预冷库,填补了我国果蔬差压预冷设备的空白,提出了蔬菜产地彩收,清洁,分级,包装,预冷,流通配套技术规程,建立了冷链示范系统,从而提高了果蔬菜流通质量和附加值,增添了我国果蔬商品的国际市场竞争能力,标志着我国果蔬采后处理技术研究水平登上了一个新的台阶.项目实施促进了自主知识产权的形成,蔬菜差压预冷技术等10项科技成果已获国家专利,上述研究总体水平局国内领先.其中部分研究处国际领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