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近年来退化柞蚕场栽植红松成为辽东山区一种被林农广泛接受的生态恢复模式;但是,目前对这种恢复模式的适用范围、具体技术和实施效果还不甚了解。通过对辽东山区典型退化柞蚕场营建的柞树-红松混交林林分生长规律、红松结实规律的调查分析,初步揭示了该区域退化柞蚕场营建柞树-红松混交林的生长情况,确定了退化柞蚕场生态恢复柞树-红松混交林的最适造林密度。研究结果可为辽东山区退化柞蚕场生态恢复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2.
通过调查呼伦贝尔地区扎兰屯和阿荣旗两地柞蚕场和柞树天然林的林分因子、灌木层种类及生物量和地表植被组成,以研究柞蚕生产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了呼伦贝尔地区柞蚕场生态环境现状。结果表明科学规范的柞蚕生产不会破坏生态环境,不合理的放养则会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  相似文献   

3.
农业要想大步地向前发展,必须改变落后的传统耕作制度,建立若干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笔者根据一年多来在黑龙江省宁安市江南朝鲜族满族乡的调研活动认为,积极开发农村的山地资源,建立以林为主并与其相适应的农业经营体系,是实现生态农业的重要条件之一。因而在此拟提出在农村以柞树Quercus mongolica Fisch.为优势的次生林区建立“柞—蚕—田、林良性循环生态模式,供参考。 该模式是以柞树作为该循环的起点和终点。经营柞矮林或以柞树为优势树种的矮林时,以柞树叶作为原料,发展柞蚕养殖业,柞蚕排出的粪便或吃剩的残料,可以以绿肥的形式进行积累,将沤好的肥料施到农田中去,以弥补  相似文献   

4.
柞蚕病害对人工繁殖白蛾周氏啮小蜂的影响及其防控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蛾周氏啮小蜂是寄生于美国白蛾蛹内的天敌昆虫.利用柞蚕蛹人工繁殖释放白蛾周氏啮小蜂技术在美国白蛾的生物防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结合辽宁省10多年来的人工大规模繁蜂的实践,系统地分析了利用柞蚕蛹大规模繁殖白蛾周氏啮小蜂失败的原因,阐述了柞蚕病害对繁蜂和小蜂个体发育的影响,提出了防控柞蚕蛹期病害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1 基本情况栎粉舟蛾Fentonia ocypete Bremer又叫细翅舟蛾,在辽宁一年发生1代,主要为害蒙古栎、辽东栎、板栗、榛等树种。凤城满族自治县位于辽宁东部山区,以柞蚕为主要经济来源之一,又是省内板栗的生产基地,所以防治栎粉舟蛾是一项重要任务。 1984年,我县局部地区栎粉舟蛾猖獗发生,大面积蚕场和柞树叶片被吃光,严重地影响了柞树林的生长发育,同时也使柞蚕严重减  相似文献   

6.
进行柞树整枝修剪,打破其顶端生长优势,促成建立新的生理平衡,促进多发侧枝和增强侧枝的生长势,降低了树冠的高度,增加枝条密度,柞树枝叶繁茂,以利养蚕需要,取得高产优质的柞蚕茧。  相似文献   

7.
九台县二道沟林场几年来随着养蚕事业的发展,柞树林的面积也在扩大,相继柞树的主要害虫之一的天幕毛虫的发生及危害给养蚕业带来障碍,蚕业减产,蚕民经济收入受到损失。影响蚕丝出口量,由于柞蚕产量的下降,赤眼蜂的发展也受到影响,因柞蚕卵是我省目前生产赤眼蜂的最好的中间寄主。为保障养蚕业的发展,必须消灭和控制天幕毛虫的发生发展和蔓延。两年来对该虫  相似文献   

8.
利用人工饲料连代饲养蠋蝽若虫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蠋蝽Arma chinensis(Fallou)是在东亚地区广泛分布的捕食性天敌昆虫,在我国广泛运用于林木害虫的生物防治。为开展蠋蝽的人工繁育,利用人工饲料对蠋蝽连续饲养5代。结果表明:虽然雌性成虫的平均产卵前期时间和若虫发育所需时间略为延长,但人工饲料饲养的若虫雌雄个体间发育时间不存在显著差异,人工饲料能够满足蠋蝽生长和繁殖所需的营养,且性比和可育率与利用柞蚕蛹饲养的对照组无显著差异。通过评价人工饲料饲养的蠋蝽的生物学特性,为人工饲料的改良和优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放养柞蚕能否获得好的收成,稚蚕期的保苗工作很重要。但柞蚕放养通常是在有柞树林的山区或丘陵地带进行的,这些地区不但柞蚕敌害多,而且各种气象灾害的发生也很频繁。由于稚蚕抵御外界侵害的能力较弱,发生在稚蚕期的敌害和一场突如其来的气象灾害往往会给保苗工作带来巨大的损失,有时甚至是只蚕不剩。为了提高保苗率,增加放养柞蚕的经济效益,蚕业科学和技术人员研究出多种稚蚕保护措拖,  相似文献   

10.
一、前言利用人工模拟寄主卵或离体人工饲料饲养赤眼蜂近年来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然而所用饲料大多具有30%以上的昆虫血淋巴,对大规模繁殖赤眼蜂带来了困难。为了探索昆虫血淋巴在饲料中所起的作用及逐步寻找取代物,本试验对降低赤眼蜂人工营养液中昆虫血淋巴的比例作了某些尝试,并取得较好的结果。二、实验材料与方法(一)采用的蜂种及卵本试验所用蜂种为松毛虫赤眼蜂(Trichogramma dendrolimi)。采自湖北省汉阳县棉田棉铃虫卵上。在实验室内以柞蚕卵、蓖麻蚕卵或松毛虫卵按常规方法扩大繁殖。(二)人工蜡卵的制作(详见[2])  相似文献   

11.
文章通过对现有柞蚕场及停蚕后封育的柞树林现状调查,结果表明,现有部分柞蚕场沙化严重,主要表现在植被群落组成单一,柞木灌丛稀疏,层次结构不明显,缺乏草本、灌木层植物,植被覆盖度低,沙石裸露,有机质含量很少。杂木林和封育蚕场枯枝落叶生物量比正在放蚕的柞蚕场提高85.0%、3.5%和182.4%;枯枝落叶的持水量提高118.0%、51.7%和90.5%;柞蚕场封育后的林分土壤自然含水量、毛管持水量、田间持水量及最大含水量均高于放蚕的柞蚕场;毛管孔隙度、总孔隙度柞蚕场封育后的林分土壤明显高于柞蚕场;柞蚕场封育后的林分0~20cm土层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平均含量比正在放蚕的柞蚕场提高49.6%~116.5%,25.0%~100.0%,2.7%~38.4%,对柞蚕场生态效益、柞蚕生产过程以及柞蚕场遭到破坏的原因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实现柞蚕场的可持续经营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2.
柞蚕(Antherea pernyi Guerin-Meneville)是东北地区特有的养殖蚕种,属鳞翅目,天蚕蛾科,柞蚕属。柞蚕是完全是变态昆虫,一生中要经卵、幼虫、蛹、成虫4个形态和生理功能完全不同的发育阶段。柞蚕茧可缫丝,柞蚕丝是柞绸的原料,柞蚕蛹可食用,蚕蛾特别雄蚕雄体内含有丰富的活性物质,雄性激素含量丰富,对增强人体免疫力和性功能效果显著,是医药、食品工业的重要原料。  相似文献   

13.
榛卷叶象甲(Aoderus coryli Linnaeus)属鞘翅目卷叶象甲科昆虫,近年来在辽宁境内有榛林分布的区域普遍发生。榛卷叶象甲以幼虫和成虫危害榛树叶片,偶见成虫取食柞树叶片,但不座卷产卵,未见幼虫危害柞树。  相似文献   

14.
内蒙古阿荣旗鼓励农村林区因地制宜.自主发展,合法开发,科学利用柞树林放养柞蚕,取得显的社会与经济效益。2005年阿荣旗蚕茧总产量400万公斤,产值近4500万元,全旗农民人均增收200多元。阿荣旗蚕业生产呈现出以下显特点:一、生态、蚕业建设并重。自2005年元月起,从蚕场林地更新开始,强力推进生态化、园林化建设.强力推行蚕场中刈。使柞树长势良好,枝繁叶茂。  相似文献   

15.
可爱的柞树     
可爱的柞树凌水生在我国广阔的森林大家庭里,柞树是这个家庭中的主要成员之一。柞树是许多山毛榉科植物的通称。柞树也叫橡子树,是落叶栎类和常绿栲槠类总称。在植物分类学上属于壳斗科。我国现有柞树300多种,约占全世界柞树的2/3。柞树在我国分布很广,无论长城...  相似文献   

16.
在调查分析辽东地区柞蚕场的现状的基础上,确定了蚕场分类特征和退化蚕场标准,提出了退化蚕场修复可分为以放养柞蚕为主导利用方向和改造为红松果材林为主导利用方向的两种修复技术措施。其中,二类蚕场可采取补植加密柞树、中刈放拐扩冠、延长根刈周期等措施修复;三类蚕场可采取补植5年生红松一级苗,嫁接后改造为红松果材林的措施修复。  相似文献   

17.
柞树林直径分布模拟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柞树林是我国东北地区分布较广的次生林,对它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分析了两种类型柞树林的直径结构特征,并分别利用4种分布函数即正态分布、Weibull分布、Gamma分布以及对数正态分布对两种类型柞树林的直径分布进行了拟合,同时用卡方统计量对4种分布进行了检验,拟合结果和检验结果表明:在4个拟合分布函数中,Gamma分布用于拟合两种类型柞树林的直径分布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8.
在辽东地区柞树害虫管理实践中,首次将生态防治和工程治理对策结合起来并付诸应用,收到理想成效。通过对辽宁省危害柞树的栗山天牛、舞毒蛾等主要害虫的发生面积、危害程度及种群数量变动的调查与监测数据的综合分析,结果显示,各年度柞树主要害虫发生面积总体呈下降趋势;危害程度、发生面积逐年下降,轻度发生面积呈逐年上升趋势。根据辽东地区近些年来危害柞树的几种主要害虫的发生和危害特性,重点采取建立生态示范区、营林措施、生物防治、物理措施、人工等措施实施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19.
辽宁岫岩满族自治县朝阳乡曾经是放养柞蚕的大乡。多少年来,放养柞蚕一直是该乡农民的主要收入。但由于无序放养,加上放养周期过长,导致柞树老化和蚕场沙化面积达3.6万亩,水土流失相当严重。从1990年开始,朝阳乡将全乡3.6万亩的沙化蚕场进行死封,栽植麻栎、落叶树和刺槐等替代树种,恢复植被。在退蚕还林,保持水土的同时,广辟财源,增加蚕农的收入,帮助近千户失业的蚕农靠栽植板栗、抚育榛林、养林蛙、林下养鹅和培育中药材等产业致富,户均收入达6000多元,比以往放养柞蚕时高了近一倍。保水土 蚕场面积减半 巧增收 蚕农收入翻番@潘大为…  相似文献   

20.
牛蛙(Rana catesbeiana)的幼蛙、成蛙都嗜食活的饵料。但人工养殖大量的牛蛙所需的食料量大,自然界繁殖的小动物往往供不应求,尤其每当秋冬季节来临,昆虫进入了冬眠期,只有采取人工繁殖蚯蚓、蝇蛆、小鱼虾、泥鳅和饲养柞蚕等才能解决牛蛙饲料来源。现将这几种动物的饲养、繁殖方法作一简略介绍,以供各地饲养牛蛙时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