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草原是农牧民赖以生存的基本生产资料,草原畜牧业是牧区经济的支柱产业,草原的永续利用是促进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近年来,由于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人为超载过牧和乱开滥伐,致使草原生产力严重下降,草原生态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推行禁牧休牧制度,是依法治草、科学合理利用草原资源的重大举措,有利于科学合理利用草原资源,使草原资源更好地得到保护。  相似文献   

2.
<正>草原是可以更新的自然资源,保护利用好,就可以重复利用,长期受益。草原是畜牧业生产的物质条件,是可以为社会提供多种高档、紧缺和不可代替的畜产品的自然资源,面积大、分布广,地处特殊位置;同时又是利用很不充分、破坏严重、开发潜力很大的重要自然资源。然而,敦煌市草原生产长期以来一直处于"一重二缩三下降四加剧"(草场退化严重、湿地不断萎缩、地下水位持续下降、自然灾害危害加剧)的状态,造成目前草原生产力严重落后的局  相似文献   

3.
鄂尔多斯草原是畜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由于草原生态环境的持续恶化,造成草原荒漠化不断发展,草原生产力下降,生态环境破坏,也严重制约了鄂尔多斯市草原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对鄂尔多斯草原荒漠化的原因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相应的治理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4.
草原植被是草原畜牧业第一性生产力,草原植被的好坏,决定着草原环境的好坏和草原畜牧业的兴衰。从内蒙古草原开发和利用的历史来看,什么时候草原植被保护的好,建设的好,草原环境就稳定,草原畜牧业欣欣向荣;什么时候草原植被遭到破坏,草原环境破坏,草原畜牧业就遭受严重的灾害。所以在开发利用草原的进程中,我们必须积极地保护草原植被,科学合理地利用草原植被,建设草原植被,草原才能为人类提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再生资源。  相似文献   

5.
<正>由于草原生态系统本身的脆弱性,加之长期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导致目前欧亚大陆草原植被退化、物种减少、遗传多样性丧失、生产力下降现象十分严重。目前我国退化草原面积已达90%以上,严重退化草原占50%,由于草原退化引起的生产力下降、生物多样性减少、水土流失严重、沙尘暴频繁发生等环境问题给人类的生产与生活带来了严重的灾难,严重影响了生态环境建设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党的十八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五位  相似文献   

6.
正由于草原生态系统本身的脆弱性,加之长期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导致目前欧亚大陆草原植被退化、物种减少、遗传多样性丧失、生产力下降现象十分严重。目前我国退化草原面积已达90%以上,严重退化草原占50%,由于草原退化引起的生产力下降、生物多样性减少、水土流失严重、沙尘暴频繁发生等环境问题给人类的生产与生活带来了严重的灾难,严重影响了生态环境建设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党的十八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五位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新疆昌吉州草地生产力2006~2010年5年监测结果显示:各草地类型植被不同程度退化。植物种类减少,草群结构单一,优势种出现频率很低,一年生和短命植物比例增加,中山带毒害草(醉马草)大量出现;草层高度不同程度下降。除山地草甸外,高寒草甸、草甸草原、典型草原和荒漠草层高度下降明显,下降幅度都超过了10%;植被覆盖度降低。除荒漠外高寒草甸、山地草甸、草甸草原、荒漠草原和低地草甸下降明显,下降幅度都超过了10%;草地生产力不同程度下降,在2009~2010年草地生产力有所上升。  相似文献   

8.
由于缺乏对草原的科学认识,人们不顾草原的载畜能力而一味地追求牲畜数量,导致草原生态系统入不敷出.传统原始放牧习惯,使草地利用强度不均衡,采挖药材和毁草开荒、超载过牧严重,草原植被得不到休养生息,导致草地退化、鼠虫害危害面积逐年扩大,可利用面积不断减少,草地生产力明显下降,草原开始逆向演替,生态系统日趋恶化,严重制约着马...  相似文献   

9.
乱采滥挖野生药用植物对甘南草原生态环境的破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实地考察和调查统计基础上,从甘南野生药用植物乱采滥挖时的表现,以及采挖野生药用植物造成草原植被破坏、水源涵养功能下降、药用植物资源可持续利用破坏和阻碍地方经济发展四方面,综合分析了乱采滥挖野生药用植物对甘南草原生态环境的破坏。提出运用经济和法律等手段,对甘南野生药用植物资源应进行适时、适地、留种和保护利用的原则,以遏制乱采滥挖现象,实现甘南草原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受环境及人为因素影响草原退化速度加快,草地生产力下降,严重制约草原畜牧经济的发展。本文首先对草原沙化、退化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进而针对性提出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1.
《农村养殖技术》2003,(19):39-39
第六十七条 在荒漠、半荒漠和严重退化、沙化、盐碱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的草原,以及生态脆弱区的草原上采挖植物或者从事破坏草原植被的其他活动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草原行政主管部门依据职权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非法财物和违法所得,可以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可以并处五万元以下的罚款;给草原所有者或者使用者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相似文献   

12.
草原生态环境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草地资源持续利用的重要基础。草原植被具有覆盖地表、涵养水分、净化空气、防风固沙、抗旱防涝、保持水土的作用,是保护草原生态环境的绿色屏障。但多年来,人们忽视了草原生态环境的基础作用,对草原掠夺式经营,盲目进行草原开垦,导致草原植被破坏严重,草原生态环境恶化,草原生产力降低。  相似文献   

13.
库车县草原区位于西部天山山脉天山南麓塔里木盆地北缘,草地资源丰富,在维护当地生态环境、促进少数民族经济发展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多年来库车县草原区由于不合理的开发利用、超载过牧、人为破坏等因素,导致草地生产力下降,草原面积大量减少,草原退化、沙化、水土流失加重,使原本脆弱的草原生态环境日趋恶化,  相似文献   

14.
凉山州草原资源丰富,有天然草原241.15万公顷。但草原鼠害十分严重,年危害面积达31.6万公顷,使草原质量低劣、生产力下降、生态恶化。2001~2004年,在木里、盐源两县鼠害区应用生态控鼠技术持续控制草原鼠害,有效控制了害鼠数量,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当前,内蒙古自治区(简称内蒙古)草原面临着草原面积急剧减少、草原生态能力下降、草原植被破坏严重等问题,造成了严重的草原沙化、退化、荒漠化等问题。这些草原退化问题固然与全球气候变暖、降雨量减少等自然因素有关,但是最关键的原因还在于人类对草原的不合理开发和过度利用。因此,笔者从经济学视角出发分析草原生态退化的内在原因,探究推进草原生态保护、促进人类社会与草原和谐发展的方法措施。  相似文献   

16.
(上接第17期) 第六十七条在荒漠、半荒漠和严重退化、沙化、盐碱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的草原,以及生态脆弱区的草原上采挖植物或者从事破坏草原植被的其他活动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草原行政主管部门依据职权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非法财物和违法所得,可以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可以并处五万元以下的罚款;给草原所有者或者使用者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相似文献   

17.
我国90%的天然草原已出现不同程度退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润丰 《草业科学》2003,20(12):83-85
截至目前 ,在我国近 4亿hm2 的天然草原中 ,已有 90 %的可利用草原出现不同程度退化 ,并且正以 2 0 0万hm2 /a的速度扩张 ,草原生产力不断下降 ,草原生态环境持续恶化 ,直接威胁到国家生态安全。在全国草原保护与建设座谈会上 ,农业部总经济师贾幼陵说 ,我国天然草原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 41 7% ,是维系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资源 ,主要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和青藏高原高寒地带 ,草原生态环境极为脆弱 ,一旦遭到破坏就很难恢复。目前除自然因素外 ,造成草原加速退化的重要原因是 ,超载过牧、乱采滥挖、乱开滥垦等人为破坏草原生态和对草原资源…  相似文献   

18.
新疆温带荒漠草地区适宜种植的牧草品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于新疆的草地超载过牧严重、草原得不到休养、生产力不断下降、草原水土流失日益加剧、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严重退化、沙漠化、盐碱化的的情况下,国家先后启动了草原植被恢复、草原围栏、草种基地建设、退耕还草、退牧还草、休牧、轮牧、禁牧等项目。为了这些项目的顺利进行,研究适宜在新疆种植的牧草品种,有着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多重作用。  相似文献   

19.
<正>由于长期超载过牧、滥垦乱挖、地下水超采、气候变化等原因,我国草原退化严重,生产力大幅度降低,生态生产功能衰减,草畜矛盾日益突出。可持续地挖掘草原潜力,是有效提高优质牧草产量、缓减草畜矛盾、改善草原生态环境、提高牧民收入和应对气候变化及灾害能力的重要基础,是国家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加强生态安全和生态文明建设、加速现代畜牧业转型发展的重要保障。一是进行退化草原恢复,提高生产力。主要采取自然恢复、优化利用和标识调控管理等措施,这是提升  相似文献   

20.
应用生态控鼠技术持续控制草原鼠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凉山州草原资源丰富,有天然草原241.15万公顷。但草原鼠害十分严重,年危害面积达31.6万公顷,使草原质量低劣、生产力下降、生态恶化。2001-2004年,在木里、盐源两县鼠害区应用生态控鼠技术持续控制草原鼠害,有效控制了害鼠数量,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