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政策·数字     
《农机科技推广》2014,(8):12-12
<正>国务院:不得以退"三权"作为农民进城落户条件日前,国务院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意见》提出进一步调整户口迁移政策,统一城乡户口登记制度,全面实施居住证制度,加快建设和共享国家人口基础信息库,稳步推进义务教育、就业服务、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卫生、住房保障等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覆盖全部常住人口,努力实现1亿左右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在保障进城农民农村产权方面,《意见》强调,坚持依法、自愿、有偿  相似文献   

2.
<正>中国农村的社会结构正在发生亘古未有的深刻变革,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乡一体化的突破推进,形成了世界规模最大的农村劳动力转移,8亿多农村人口中,已经有超过2.6亿的农民进城就业,老人农业、妇女农业、小学农业成为焦点现象,如果不把农民培育成为高素质高技能的职业农民,广袤田野的耕耘问题就会成为世界性问题。解决未来中国18亿亩耕地"谁来种、怎样种"的难题,只有紧紧抓住务农  相似文献   

3.
<正>国家发改委日前公布的《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中宣布要让超大特大城市大幅增加落户规模,调整完善积分落户政策,确保社保缴纳年限和居住年限分数占主要比例。不但为75个大中城市松绑落户限制,还首次提出要大幅增加超大特大城市的落户规模。有学者表示,解开户籍对人口流动的桎梏,鼓励闲置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市生产及消费,既能让中国公民有更公平的发展机会,  相似文献   

4.
<正>随着滦南县城镇化速度的较快发展,城镇建设、道路交通、农村住宅、农田基本设施占用耕地的数量将逐年增加。据预测,到2030年,用于非农建设的耕地将达到2万hm2。滦南县人口将达到65万人,而耕地面积却将减少到6.67万hm2,人均耕地资源将降低到0.1hm2,人地矛盾将更加突出。如何合理利用现有的耕地资源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严峻课题。  相似文献   

5.
<正>今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要严守18亿亩(1亩约等于0.067 hm2)耕地红线,到2020年确保建成8亿亩高标准农田。这意味着2019年国家将着重建设农村地区高标准农田。这时候很多农民朋友就存在疑问,关于高标准农田建设需要满足哪些条件?是否有补贴?标准是多少?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1.高标准农田有啥要求根据原国土资源部(现在的自然资源部)印发的《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规范》,关于高标准基本农  相似文献   

6.
1 概 况解决农村人口饮水困难是广大农民群众的迫切要求 ,事关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大局。农村人口解困对象是严重缺水地区的饮水特困人口。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农村人口饮水解困工作 ,改革开放以来 ,柳州市加大了解决农村人口饮水困难的力度 ,2 0 0 1~ 2 0 0 2年广西累计投入资金 0 .2 74亿元 ,其中国债 1793万元 ,建成人饮工程 10 4多处 (总投资大于 5 0万元的乡镇供水 5处 ) ,解决了 9.1万人的饮水困难。农村供水工程的建成 ,使农民群众生活质量得到提高、健康状况得到改善 ,为维护社会稳定、发展农村经济、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发…  相似文献   

7.
孙昭 《河北农机》2019,(2):104-105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在我国13亿多总人口中,有9亿多是农村人口,推动农村、农业现代化,统筹城乡发展与推动实现乡村振兴亟待解决,应该就农民教育权益、环境权益、医疗权益、设施权益、经济权益等展开讨论。本文通过分析农民权益受损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找出加强农民权益保护的对策与建议,从根本上保护农民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8.
<正>农村财务问题,历来是广大农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直接关系到广大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党群、干群的团结,关系到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近些年来政府陆续出台了一系列  相似文献   

9.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众多是我国的基本国情。近年来,农村劳动力转移呈明显加快趋势。统计资料显示,“十一五”期间,劳动力增长进入一个高峰期,中国各县市级城镇及农村人口占11亿多,占人口总数的90%。2004年国务院下达专门文件,在全国开展“政府推动、学校主办、部门监管、农民受益”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让农村剩余劳动力在阳光工程培训基地经过一定时间的培训,学到在城镇谋取职业的一技之长,从而保障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转移和稳定工作。  相似文献   

10.
<正>柳市镇位于浙江省东南沿海乐清湾之滨,镇域面积92 km2,辖12个农村社区158个行政村、6个城市社区、3个居委会,共有人口21.5万,另有外来人员22万多。工农业年总收入548.6亿元,财政总收入24.8亿元,农民人均收入21 721元。柳市镇以其雄厚的电器生产、研发能力被誉为"中国电器之都",是全国城乡一体化发展试验区、全国小城镇建设示范镇和浙江省小城市培育镇。根据新农村建设要求,大力推进粮食生产机械化,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农民生活水平。遵照中央提出的"沿海经济发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国家陆续出台了一些强农惠农、为农业增效、为农村增收、为农民增富的政策,中央财政对用于促进“三农”发展的补贴资金额逐年加大,投入比例逐年提高。据相关资料显示,仅用于农业机械领域购置补贴资金,2004年为7000万元,2008年80亿元,2009年增加到130亿元,2010年达到155亿元。这些资金的注入,极大地调动了农民购置农业机械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2.
<正>国际经验表明,一国工业化、城镇化发展到一定时期,必须推进农业机械化。这是由三方面决定的,一是当工业化进入中期阶段后,由于大量农业剩余劳动力和农村人口不断进入城镇和非农产业,使得农村人口持续减少,农业领域的劳动力绝对数量不断下降,此时农业发展越来越需要增加现代物质技术投入,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土地生产率。二是工业化达到一定水平后,工业具备了相当的生产规模和产能,这些产能  相似文献   

13.
正印度共和国位于南亚次大陆的印度半岛上,国土面积297.47万km2。印度是一个农业大国,全国人口为12.15亿(2012年),其中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70%;拥有丰富的土地资源,耕地面积约1.6亿hm2,充沛的雨水和众多的河流为农业生产和农业灌溉提供了有利条件。尽管自然条件较为优越,但印度农业生产力却不高。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从1947年独立到现在,印度政府一直注重对农业的支持,经历了——全面发展农业、发展高产粮食作物的"绿色革  相似文献   

14.
这几年,工商部门一再发出市场低迷的信息,然而从1994年起,农机市场却出现了另一幅景象:联合收割机制造厂满负荷生产,扩厂扩产加班加点,产品仍供不应求;农机公司为了能购到联合收割机,提前几个月预付购机款,以满足购机者的需求;夏、秋收获季节农民争抢收割机的势头不减。如何面对联合收割机连续5年所出现的这一火爆市场,它给人们引发了众多的思考。思考之一:功能齐全、精良适用的农机产品,在中国农村必有大市场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12亿人口9亿在农村,用先进的农业机械替代繁重的、传统的和落后的生产方式,是促进农业…  相似文献   

15.
我国大约有13亿人口,其中有7亿多的农村人口。农村信用社作为农村的主要金融服务机构,在帮助农民脱贫致富、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上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提高农村信用社的服务质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农村信用社为了紧跟金融行业改革的步伐,适应新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在不断探索如何创新服务,提升服务质量上下功夫,从而更好的为促进我国金融行业发展,谋求新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6.
<正>印度共和国位于南亚次大陆的印度半岛上,国土面积297.47万km2。印度是一个农业大国,全国人口为12.15亿(2012年),其中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70%;拥有丰富的土地资源,耕地面积约1.6亿hm2,充沛的雨水和众多的河流为农业生产和农业灌溉提供了有利条件。尽管自然条件较为优越,但印度农业生产力却不高。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从1947年独立到现在,印度政府一直注重对农业的支持,经历了——全面发展农业、发展高产粮食作物的"绿色革  相似文献   

17.
<正>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业和农村工作,制订了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自2004年开始实施这一政策以来,我国农机购置补贴规模逐步扩大,由最初的0.7亿元增加到2008年的40亿元,5年间中央财政共安排农机购置补贴资金69.7亿元,带动农民投入373亿元,涉及的农业机械种类扩大到9大类33种,涉及的补贴范围已覆盖全国所有的农牧业  相似文献   

18.
《农村电气化》2006,(9):61-62
中国国家能源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徐锭明在7月29日的东亚投资论坛上表示,我国将提高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比例,到2010年达到10%,到2020年达到16%左右,这将带来巨大商机,到2020年需要投资8000亿左右。总体目标是要提高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消费中的比例,解决农村无电人口用电问题和农村生活燃料短缺问题,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可再生能源技术和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9.
封旺  柳锦森 《农业工程》2017,7(4):120-121
为深入贯彻重庆市委四届三次全会5大功能区发展战略,有序推进重庆市各项民生工程实施,切实维护农民合法权益,真实、准确反映农村建设用地现状,对重庆市2016—2020年农村建设用地复垦潜力进行调查。以农村居民点和农村人口为基础,预测复垦理论潜力,掌握未来复垦规模,为复垦工作做足充分的准备。   相似文献   

20.
<正>作为日本农业IT化的重要一环,日本半数以上的农户已选择使用农业物联网技术,实现了优质高效、生态安全、高收益的农业生产,也较好解决了农业劳动人口高龄化与劳动力不足等问题。日本政府提出,到2020年将农作物出口额提高至1万亿日元,同时农业IT化将达到580亿至600亿日元规模,农业云端计算技术的运用占农业市场的75%。此外,日本政府还计划在10年内以农业物联网为信息主体源,普及农用机器人,预计2020年市场规模将达到50亿日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