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7 毫秒
1.
1.增加可繁母羊比例。每年都要整顿羊群,及时淘汰老龄羊和不孕羊,出栏不留种用的小公羊和小母羊,使可繁殖母羊的在群比例达到70%以上,可繁母羊所占比例越大,数量越多,对提高繁殖率越有利。  2.加强饲养管理。在配种前抓好夏秋膘、增加营养,提高配种前体重,可使母羊发情整齐,排卵数量多,质量好,提高配种率、受胎率和多胎性。在妊娠期尤其是妊娠后期加强饲养管理,可以降低母羊的流产率、死胎率和死亡率,羔羊初生重量大。加强哺乳期饲养管理,可使母羊泌乳力提高,羔羊生长发育快,成活率高。  3.选留多胎母羊及其羔羊。选留第1~2胎产羔…  相似文献   

2.
肉羊繁殖性能的高低对于肉羊养殖经济效益影响很大,目前大多数的肉羊养殖都普通存在着母羊繁殖性能不高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母羊发情排卵异常,母羊配种受胎率低,产羔数量少,羔羊的成活率低,母羊的泌乳量不足等,会影响到羊群的增殖速度,从而影响肉羊养殖的经济效益,因此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提高母羊的繁殖性能,加强种羊的选育和培育工作,调整羊群中公母的比例,开展经济杂交,采用先进繁殖技术,同时要加强饲养管理。  相似文献   

3.
1 改进羊群结构提高能繁母羊比例 提高羊群中能繁母羊的比例,可提高产肉量.当羊群中适龄繁殖母羊的比例由40%提高到60%时,产肉量可提高28%,而饲料消耗量仅增加16%.能繁母羊比例增大时,出生羔羊数量随之增多,就可以组织肥羔生产,羊群周转加快,商品率提高,经济效益也随之提高.为了提高羊群中能繁母羊的比例,首先,要控制羊群中1岁龄以上的羯羊的比例,要改变我国广大农牧区饲养老羯羊的传统习惯,提倡当年羯羔当年肥育、当年出栏宰杀.  相似文献   

4.
小尾寒羊适宜繁殖生产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通过对小尾寒羊适宜早配年龄、最佳繁殖周期、适宜产羔季节等方面研究,确定了小尾寒羊适宜的繁殖生产模式.小尾寒羊早配月龄为9月龄,母羊9月龄配种其受胎率、产羔率、羊繁活率及母羊成年体尺、体重均无不良影响;最佳繁殖周期为三年五产.三年五产既能保障羔羊8周哺乳期,又能使母羊有2周的恢复期迎接下一繁殖周期,这样利于羔羊的生长发育和母羊体况恢复,同时能保证最大年平均产羔数;最佳的繁殖产羔季节为春季、冬季,其次为秋季,一般产羔,应避开炎热的夏季;确定了三年五产羊群充分利用最佳繁殖季节的配种产羔时间安排表;并设计出了规模化羊场羊群生产周转的模式图.  相似文献   

5.
本次调研与2014年7~8月在辽宁省东部山区的7个县开展,采用实地调研和电话问卷调研相结合的方式,共获得调研问卷38份.调研内容围绕母羊繁殖及羔羊生产情况,开展了辽宁绒山羊养殖规模、羊群结构、母羊繁殖效率情况、产羔及羔羊生长情况、羔羊哺乳及采食情况等方面的调查研究,掌握了第一手数据.调研分析获得结论为:①引起妊娠母羊流产的主要原因是外力顶撞;②在被调研38家羊场中,2014年春季平均产羔率为115.39%,产多羔(两羔及以上)率为21.36%;③羔羊死亡主要原因为腹泻,发生在出生后第一个月内;④产羔母羊无奶或缺奶比例较高,主要原因是母羊体况差和产多羔.因此建议:①加强妊娠母羊管理,防止顶撞;②为增加产羔数,需注意选择产双羔的亲本作为种用;③加强羔羊在出生后的第一个月的关林,要特别防控腹泻;④改善繁殖母羊体况,采取代乳或集中哺喂代乳粉的方式解决羔羊缺奶问题.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讨日粮补饲量对母羊体况和繁殖性能的影响,试验选择安徽白山羊能繁母羊为试验对象进行分组饲喂,对照组补饲玉米,试验组补饲不同的混合精料量,测定母羊的繁殖性能和膘情体况等指标。结果表明,通过补饲精料后,提高了试验组能繁母羊的繁殖性能和妊娠母羊体况,提高了羔羊初生重、成活率,但对平均产羔数没有影响,补饲0.4 kg/d混合精料对提高母羊的繁殖性能和维持整个妊娠期的体况最好。  相似文献   

7.
繁殖母羊是羊场快速扩繁的基础,饲养繁殖母羊的最终目的是充分挖掘母羊的生产潜力,增加羊群数量,提高羊群质量。母羊每年都要经历1~2次配种、妊娠、哺乳这一复杂的繁殖生理过程,每一次繁殖经历,都是对繁殖母羊体质的一次重要考验。只有不断优化繁殖母羊空怀期、妊娠期和哺乳期各阶段、各环节的饲养管理,才能保证繁殖母羊的体质健康,提高产羔率和羔羊成活率,从而提高养羊效益。  相似文献   

8.
羔羊早期断奶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羔羊早期断奶,可以促使母羊提前结束泌乳及早恢复情况,尽快进入再繁殖生产过程,缩短母羊非繁殖时间,从而使母羊达到两年三产或一年两产的生产效果.然而羔羊早期断奶并不是简单的早期母仔分离,在实施过程中它需要羔羊胎儿期的培育、产羔护理、早期补饲、断奶方法、防疫保健、饲养管理、饲料配合等方面的许多相关技术来支撑.  相似文献   

9.
1.要提高可繁母羊比例。每年要定期对羊群进行清理,及时淘汰老龄母羊和不孕母羊,及时出栏不适宜留作种用的小公羊和小母羊,提高可繁母羊比例,使可繁殖母羊的在羊群中的比例达到70%以上。  相似文献   

10.
《畜牧与兽医》2016,(4):63-65
对某规模舍饲羊场的小尾寒羊胎产羔数、妊娠期、产羔间隔等繁殖指标进行了统计,并分析了胎次对产羔数的影响、不同胎次产羔数的母羊比例、不同产羔月份的母羊比例、以及不同产羔间隔的母羊比例。结果显示:小尾寒羊妊娠期平均为148 d、产羔间隔平均为276 d、胎产羔数平均为1.8只。随着胎次增加胎产羔数呈现增加趋势,在第5胎次达到高峰(2.05只),随后产羔数下降,说明胎次对产羔数有显著影响。产单羔和双羔的母羊比例达87.25%。产羔时间呈现一定季节性,4~7月份产羔母羊比例低于平均值,6月份产羔母羊比例最小为4.77%,8月份到次年的3月份产羔母羊均在平均值8.33%以上。产羔间隔小于8个月的母羊所占比例为16.48%,产羔间隔为9~10个月的母羊比例为60.44%,有23.08%的母羊产羔间隔大于10个月。结果提示,该规模舍饲羊场的小尾寒羊繁殖性能有待进一步选育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