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啤酒大麦网斑病发病规律调查及产量损失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结果表明,河西地区啤酒大麦网斑病一般在5月初显症,6月中旬达发病高峰,随后害发生趋下平缓。土壤质地、种植密度、栽培措施等与病害发生关系密切。通过不同病级下的株高、穗粒数、千粒重测定结果表明,病株的病级与株高、穗粒数相关性不显著,而与千粒重呈明显的负相关。  相似文献   

2.
王伟  宋晓涛 《大豆科学》1997,16(1):21-27
通过在田间进行人工接种模拟自然发病流行的情况,确定大灰斑病发病为2级时是引进大豆减产的病情低限。采用了多项式逐步回归法,建立了生育期和病级单独及联合起来对单株产量,瘪荚率和百粒重影响的优化方程,同时建立了灰斑病对大豆田间群体产量损失估计模型。  相似文献   

3.
玉米灰斑病对玉米产量及产量特性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海禾、铁单、屯玉系列一些品种进行研究,界定玉米灰斑病对沈阳地区主栽玉米品种的产量损失。结果表明,供试品种灰斑病害级别为1级、3级和5级;导致玉米减产10%~50%,屯玉13和屯玉38损失达40%~50%;玉米灰斑病对玉米百粒重、穗长和行粒数等产量特征有明显影响,对玉米穗行数没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4.
2004-2006年通过对宾川县亚麻白粉病发病的6个级别进行多点取样调查的结果表明。白粉病发病程度对亚麻经济性状和产量、质量的影响较大。随着发病程度的上升,亚麻株高、工艺长度、单株重、千粒重相应下降,原茎色泽逐渐变差,1级、2级和3级优质原茎比例逐渐下降,严重影响亚麻原茎产量、质量、原茎均价及种子产量的提高,降低了亚麻的综合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试验证明,在同一密度同一配置方式下,大豆株高整齐度与产量呈正相关。大豆株高整齐度对产量的影响服从配置方式和对产量的影响。无限结英习性大豆株高整齐度最高,亚有限次之,有限最低。  相似文献   

6.
枯萎病不同病级对棉花各性状均有不同的影响。在各性状中,产量构成因素受病级的影响最大,其次是植株性状,再次是经济性状。不同病级使单株子棉减少5.6%~76.2%,单株皮棉减少8.6%~78.2%,单株结铃数降低10.4%~67.2%,铃重减轻16.3%~34.2%,衣分降低2.7%~6.5%。  相似文献   

7.
对12个有望作为糖果兼用蔗品种推广的甘蔗品种的产量性状如株高、茎径、公顷有效茎数、蔗茎产量等进行了相关及通径分析。结果表明:株高、公顷有效茎数与蔗茎产量之间存在显著、极显著正相关,茎径与蔗茎产量呈不显著负相关。各性状之间,株高与公顷有效茎数存在不显著正相关,茎径与株高和公顷有效茎数存在负相关,其中茎径与株高之间的负相关达显著水平。在对产量的效应中,公顷有效茎数的直接效应和总贡献最大,株高次之,茎径最小。由于甘蔗用途的改变——主要用于上市销售,因而在糖果兼用蔗的选育种和生产栽培中把主要目标放在增加公顷有效茎数的同时,对植株的茎径也应给予足够的重视。为获得最大经济效益,应注意合理协调好产量三要素之间,特别是株高与茎径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比较粤西10个甘蔗生产品种甘蔗赤斑病的发病程度与产量损失率。结果表明:甘蔗品种间的发病程度和产量损失均有明显差异。增施氮肥后,甘蔗赤斑病严重度增加,但对产量的影响则因品种而异。在单株测定7个甘蔗生产品种的病害严重度与产量损失的关系中获知,用来衡量病害严重度的病级与产量损失之间有十分密切的关系,从而建立了病级(x)与产量损失率(y)之间的回归方程。   相似文献   

9.
浙红3号是一个产量高,稳定性好,适应性强的红麻新品种。从经济性状对产量的相关分析得知,有效麻,株高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茎粗,皮厚与产量呈较小负相关,经济性状间有效麻与茎粗,株高与皮厚呈负相关;进一步进行通径分析,经济性状中对产量作用的大小依次为有效麻〉株高〉皮厚〉茎粗。因此,浙红3号的产量主要取决于有效麻的多少和植株的高度。  相似文献   

10.
果蔗4个性状对蔗茎产量的效应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研究结果表明:株高,节间长度与蔗茎产量有着极具显著的相关,公顷有效茎数与果蔗蔗茎产量达显著相关水平,茎径与蔗茎产量相关较小。性状间株高与节间长度相关达极显著、其他性状相关不显著;公顷有效茎数对蔗茎产量的直接贡献最大,其次是株高和节间长度,茎径对蔗茎产量直接贡献较小。由此认为在果蔗选育种和资源筛选上,选择产量时把公顷有效茎数和株高放在首位,重视节间长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