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3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猪价上扬,养猪业发展较快,特别是农村小规模养猪户发展迅速。但因小规模养猪饲养条件较差,养猪户防疫意识不强,加上畜禽及产品的频繁流通和交易,各种传染病仍是当前防治的重点。据生产实践,要提高小规模养猪户的生存竞争能力和综合生产效益,必须采取综合防控措施。1  相似文献   

2.
目前,我国的农户小规模饲养在畜牧业中仍占主导地位。农户散养比重大,畜禽流通量大,疫情复杂。在散养模式下,农牧民防疫意识差,给标准化管理,特别是兽医防检工作带来了巨大压力。笔者认为,饲养水平低,管理方式落后,防疫工作难度大,是造成目前我国畜牧业现状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养猪业在我国养殖业中占有较大比重 ,但近年来养猪业一直在低谷徘徊 ,挫伤了广大养猪户的积极性。为提高养猪业的经济效益 ,对当前养猪业如何提高其效益谈几点看法。1 实行规模饲养 多少年来 ,散养始终是我国传统的养殖习惯 ,这一形式曾为解决我国肉类短缺 ,增加群众收入起到较大的推动作用。随着科学化、规模化、标准化饲养业的兴起 ,再加上我国买方市场的形成 ,养猪业已进入微利时代。分散的、落后的饲养方式已很难解决小规模与大市场的矛盾 ,很难满足现代畜牧业和国际化发展的需要。所以面对新的形势 ,就要彻底改变传统的饲养方式 ,即…  相似文献   

4.
目前农村散养及小规模饲养中存在着标准化生产推广难、生产效益低、产品品质差、环境污染严重、疾病控制难的突出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首先要转变传统的人畜同院、畜禽混养、卫生条件差、疏于管理、人畜共患病易于流行传播、直接危害人类健康的落后的生产方式。党中央和国务院最近提出了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号召,已将转变落后的畜禽饲养方式列入新农村建设的议事日程。对此,在积极引导农民从传统落后的小规模分散饲养方式向现代科学的规模饲养方式转变的同时,因地制宜地探索和发展高效、生态、安全、环保的生态养殖方式已成为农村畜牧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本文对生态畜牧业略做介绍,以期对农民朋友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5.
浅谈台湾养猪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州市畜牧兽医学会应台湾畜牧兽医学会邀请 ,于 2 0 0 0年 2月 16日赴台参访。现将台湾养猪生产作一简单介绍。台湾养猪业从 80年代开始发展。1994年其产值上升到 752 .79亿元新台币 (注 :以下同 ) ,占农业总产值 2 0 .0 7% ,占畜牧业产值 6 0 .4 4 % ;1996年发展到最高峰 ,产值达 886 .0 8亿元 ,占农业总产值2 1.11% ,占畜牧业产值 59.4 4 % ;1997年发生猪口蹄疫后 ,养猪业受到严重挫伤 ,产值急剧下降 ,1998年养猪产值下降为 4 88.58亿元 ,占农业总产值12 .98% ,占畜牧业产值 4 1.82 %。1 生产规模  1994年台湾有 2 .73万养猪户 ,年饲养…  相似文献   

6.
虽然近年来集约化养猪规模在不断扩大和增加,但农村散养及小规模饲养仍是我国商品猪生产的主要方式,约占养猪总量的75%左右,尽管农村散养或小规模饲养在饲料转化率、猪的生长性能以及产量、肉质及经济效益等方面与集约化养猪存在一些差距,但在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充分利用我国农村丰富的农副产品资源、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却具有不可替代的效果。从这一具体情况看,农村散养或中、小规模饲养模式还将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仍是我国商品猪养殖的主流。因此,如何提高农村散养或小规模饲养的经济效益、提高肉产品品质以及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等问题成为中、小规模养猪户普遍关心的问题,现就小规模养猪致富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李嘉红 《中国猪业》2007,(11):28-30
虽然近年来集约化养猪规模在不断扩大和增加,但农村散养及小规模饲养仍是我国商品猪生产的主要方式,约占养猪总量的75%左右。尽管农村散养或小规模饲养在饲料转化率、猪的生长性能以及产量、肉质及经济效益等方面与集约化养猪存在一些差距,但在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充分利用我国农村丰富的农副产品资源、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却具有不可替代的效果。从这一具体情况看,农村散养或中、小规模饲养模式还将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仍是我国商品猪养殖的主流。因此,如何提高农村散养或小规模饲养的经济效益、提高肉产品品质以及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等问题成为中、小规模养猪户普遍关心的问题,现就小规模养猪致富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余家会 《兽医导刊》2016,(10):99-100
随着畜牧业经济的发展,茂县、汶川、九寨沟、马尔康等半农半牧区县涌现出一批改建、扩建、新建生猪规模化养殖场,已取得了较大的经济、社会效益,该项目2009年获得阿坝州科技进步二等奖.但在生猪规模化饲养中,由于饲养集中,养殖密度大,卫生条件差,疾病防疫技术措施未到位致使猪场疫病时有发生,给生猪养殖户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为规范小规模猪场饲养管理,疫病防治技术.现在就小规模养猪场疫病防治的综合技术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 ,社会各界普遍认识到发展畜牧业是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的重要途径。于是 ,在各级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下 ,各地纷纷建起了一些有规模的饲养小区。饲养场地 ,摆脱了庭院养殖的小规模状态 ,初步走向规模化饲养小区的建立 ,结束了农村“人畜同居”的时代 ,净化了农村的生活环境 ,减少了人畜共患病的发生。但是 ,当前规模饲养小区存在着一些问题 ,必须予以解决。1 选址不合理 一个饲养小区一旦建成 ,它就相当于一个小规模的饲养场 ,所以选址就十分重要 ,不仅要符合“背风向阳 ,高燥平坦”的基…  相似文献   

10.
我国是世界第一鸡蛋生产大国,占世界产量的41%以上。但总体而言,生产工艺相对落后,不到60%来自规模化饲养。依靠"小规模,大群体"饲养,虽然提高了中国鸡蛋的产量,但抗市场风险能力较弱,单产、产品质量较低,疫病和环境污染问题也不能有效控制。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是中国蛋鸡健康养殖的唯一出路。在这种形势下,农业部从战略高度提出发展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并以"畜禽良种化、养殖设施化、生产规范化、防疫制度化、粪污处理无害化、监管常态化"为突破口,推进畜牧业转型升级。1蛋鸡标准化养殖与传统养殖的区别蛋鸡标准化养殖有别于传统的蛋鸡笼养,它有以下特点:  相似文献   

11.
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的畜牧业资源大省.在畜牧业产值中,以2000年自治区与浙江省对比为便:自治区的畜牧业产值只有205.5亿元,沿海的浙江省畜牧业总产值已达280亿元,然而浙江省畜牧业资源,无论是草场面积还是牲畜量都远远低于我区.内蒙古自治区丰富的资源与落后的经济水平形成极大的反差,究其原因,地处偏远,意识落后,受传统经营观念束缚,交通及信息等服务环节薄弱,是制约自治区农牧区及半农业区发展的主要原因,由此造成"畜牧大省"的畜牧经济水平相对落后的局面.  相似文献   

12.
湘乡市育塅乡地处城郊,全乡35个村,20 228户,目前养猪户10 600多户,近几年常年存栏猪8万多头,其中年出栏50头以上的850多户。这些小规模养猪户主要集中在直冲、育塅、田坪、扬名、泉垅、育桥、中田、石石丁、松岳等几个村,每个村的生猪存栏量6 000头以上、年出栏1.5万头左右。这种"小规模大群体"的养猪方式,形成了我乡的养猪小区特点。但是,由于养猪小区内,生猪饲养密度高,流动频繁,环境污染大,猪病的流行出现了一些新特点,综合防制工作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13.
用合理的方法来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是养殖户最为关心的话题。尤其是部分农村养猪户,饲养的规模比较小,品种选择上也较为随意,饲养上又比较粗放,管理方式相对落后,防疫意识薄弱。因此要想降低养猪成本,必须在加强饲养管理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14.
农村养猪户饲养规模小,品种差,饲养粗放,管理方式落后,防疫意思薄弱,缺乏科学的养殖技术。目前养猪成本较高,效益低下。要想提高养猪的经济效益,必须采取以下方法降低养殖成本。  相似文献   

15.
张伟 《中国猪业》2011,(2):46-46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养猪业也在突飞猛进,养猪方式也由传统的分散饲养向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和产业化一步步迈进。但是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尤其是贫困地区千家万户的分散饲养和小规模饲养仍居多数,成为规模养殖的有益补充。农村养猪户应根据自身的经济条件和掌握的养猪技术,正确地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生猪饲养方  相似文献   

16.
畜牧科技示范园区是近十几年来在我国农村出现的一种新型的畜牧业生产组织形式,是按照标准化养殖要求建立的、有一定生产规模的、实行统一管理的畜禽饲养小区。畜牧科技示范园区模式是基于我国国情的一种创新模式,是农户分散小规模饲养到规模化养殖的过渡形式,是我国畜牧业发展过程的阶段性产物。园区建设有利于技术推广、疫病防治和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相似文献   

17.
牧业小区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适应现代畜牧业发展的一种新的饲养方式。它是指在特定的区域内,按照统一的建筑模式、饲养管理、防疫规程、卫生条件和饲养同一种畜禽品种的养殖小区。这种方式是大群体小规模,畜禽出栏的数量大,质量好,有市场竞争力,经济效益高。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养猪业规模化发展及高密度养殖,生猪疫病不断发生,防疫问题越来越突出。养猪户落后的饲养方式、薄弱的防疫意识以及较差的硬件设施等问题严重威胁着养猪业的安全和发展。因此,建立健全防疫体系、实施标准化的管理、合理规划布局,是防止疫病发生、保证养猪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9.
随着畜牧业的迅速发展,规模化、集约化的饲养方式已成畜牧业发展的主流,同时也暴露出了许多令人担忧的防控问题。因此,搞好规模养殖场防疫监督工作已成为整个防控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临泉县紧紧围绕农民增收这个核心,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不断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突出发展畜牧业,大力实施畜牧致富、畜产品品牌和畜产品流通三大工程,积极发展适度规模养殖,走出了一条具有临泉特色的“小规模、大群体”的畜牧业发展路子,有力地促进了全县畜牧业健康快速发展。2003年全县畜牧业产值达成14.9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45.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