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Last.FM,MovieLens等在线服务一个重要的特征是用户能手动使用标签标注对象,很多研究人员使用标签改进推荐质量.但是,标签是一个用户对对象的局部描述,不同的用户可能使用不同的标签来描述同一个对象,但表达同样的意义,这导致了单纯的使用标签进行推荐所达到的效果不理想.因此,本文首先根据标签共生分布计算标签相似度,然后根据相似度分组同义标签,最后通过组标签计算用户的相似度,将其混合到经典的协同过滤推荐算法中.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地改进现有的推荐算法,达到更好的推荐效果.  相似文献   

2.
根据项目之间的相似性预测用户对未评分项目的评分,解决协同过滤推荐的数据稀疏性问题。在此基础上,分别从用户评分、用户属性、用户历史行为等角度对用户的相似度进行衡量,并综合各种相似度用来计算目标用户的最近邻居。最后,综合利用项目评分预测和用户多相似度,提出一种改进的协同过滤推荐算法。  相似文献   

3.
提出了一种基于RANSAC的柱面图像配准算法.首先采用NCC算法对检测出来的Harris角点进行粗匹配,然后采用两次改进的RANSAC算法删除误配,提高正确匹配角点的数量,最后对仿射变换模型参数进行Levenberg-Marquardt非线性优化以进一步降低图像的配准误差.实验结果表明:通过一次改进RANSAC去错配后角点有效匹配率达到约99.2%,通过二次改进RANSAC去错配后角点有效匹配率达到约99.6%,与现有算法相比,在同等条件下获得了更高的匹配有效率.  相似文献   

4.
随着高校图书馆大数据时代的到来,读者有时很难找到自己喜欢的图书,会造成图书资源的浪费。针对这种情况,本文研究了基于用户分类的协同过滤算法在高校图书推荐中的应用,其中涉及读者分类、用户-项目评分矩阵的建立、向量空间模型的构建以及用户间相似度的计算,并考虑了高校图书和读者的特点,对用户-项目评分矩阵进行了改进,缓解了数据稀疏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基于用户分类的协同过滤算法比传统的协同过滤算法计算复杂度低,在一定程度上优于传统的协同过滤算法。  相似文献   

5.
为了将基于内容的图像检索技术应用到地质图像的分析与检索中,在使用灰度直方图和Gabor小波变换进行特征提取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使用灰度及纹理这两种特征结合对目标图像进行分析检索的算法。试验结果表明,在进行图像特征相似度匹配时选取合适的相似度闽值,该算法能够取得满意的检索效果。  相似文献   

6.
为了将基于内容的图像检索技术应用到地质图像的分析与检索中,在使用灰度直方图和Gabor小波变换进行特征提取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使用灰度及纹理这两种特征结合对目标图像进行分析检索的算法。试验结果表明,在进行图像特征相似度匹配时选取合适的相似度阈值,该算法能够取得满意的检索效果。  相似文献   

7.
为了提高自动指纹识别系统(AFIS)处理隐约指纹的效率和准确度,本文提出使用稀有细节改善匹配器进行隐约指纹的自动识别的方法。首先,以稀有细节特征作为参考点,基于隐约指纹与十指指纹样本的细节点之间的最小二乘计算相似度得分,然后,根据上一阶段的拟合误差,对基于细节的匹配器的相似度得分进行修正。最后,根据隐约指纹和十指指纹样本的细节特征集合之间的仿射变换的最小二乘拟合,对匹配或不匹配情况自动判定。结果表明,与基于稀有细节特征的算法相结合后,三种特征匹配器的识别准确度均得到了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了对在线考试系统中主观题进行更合理的评分,提出一种基于中文分词的算法对主观题进行评分。方法对中文分词进行了详细介绍,并对已有的算法进行研究和改进,利用基于中文分词技术并结合文本相似度对主观题进行自动评分,从文本串长度相似度、文本串词形相似度和文本串词序相似度,再结合影响因子,形成最终的综合相似度。结果通过综合考虑考试科目的特征,合理的设置3个相对影响因子的值,对试卷通过4个实验进行测试,试卷题目分别为4个Office简答题,标准答案控制在100字内,每个实验回收电子试卷50份,与使用原算法的实验结果进行比对。实验测试表明,优化后的算法准确率有了很大提高。结论优化后的算法准确率有明显提高,在词形相似度较高的情况下评分效果与原算法差距不大,依然有改进的空间。  相似文献   

9.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信息增益改进的信息增益特征选择选择方法.首先对数据集按类进行特征选择,减少数据集不平衡性对特征选取的影响.其次运用特征出现概率计算信息增益权值,降低低频词对特征选择的干扰.最后使用离散度分析特征在每类中的信息增益值,过滤掉高频词中的相对冗余特征,并对选取的特征应用信息增益差值做进一步细化,获取均匀精确的特征子集.通过对照不同算法的测评函数值,表明本文选取的特征子集具有更好的分类能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将本体结构图划分成k个部分,利用k-部排序学习得到一个得分函数,从而两本体概念之间的相似度可通过它们之间得分的差值来计算。方法研究AUC标准下基于k-部排序的本体算法。将小波过滤技术融入到本体迭代算法,通过小波的N项逼近来控制顶点的划分。结果将算法应用于基因本体和物理教育本体,利用P@N对结果进行评价并与以往算法得到的结果进行对比。发现随着N的增大,算法的准确率明显高于其他算法。结论实验结果说明新算法对于本体相似度计算和本体映射的建立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1.
电子邮件已成为因特网上最基本、最重要的应用之一。但利用电子邮件进行诈骗、反动宣传等犯罪现象也日益严重。因此采用研究中文电子邮件作者身份挖掘的方法,以识别邮件作者的真实身份,为计算机取证提供依据。通过分析邮件作者的语言特征、结构特征和格式特征,利用支持向量机算法,自动把邮件文档分类到预定的作者类别中,并对有限数据集的试验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采用推拉技术防止垃圾邮件的电子邮件服务器系统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传统的电子邮件系统采用推技术,能够向客户机传送数据而无需客户机发出请求.而结合推拉技术的电子邮件系统邮件接收者必须发出请求,所需邮件才能被传送回来,从而防止垃圾邮件的出现.  相似文献   

13.
Orientation update message filtering is an important issue in collaborative virtual environments (CVEs). Dead-reckoning (DR) is a known effective mechanism for update message filtering. Yet, previous deadreckoning techniques mainly focus on the update message filtering for positions. The existing orientation deadreckoning algorithms are based on fixed threshold values. The drawbacks of fixed thresholding for orientations (FTO) are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We propose a variable thresholding for orientations (VTO) based on average recent angular velocity. The main advantage of the proposed VTO is the ability of balancing the number of state update messages and shift frequency of direction and speed of rotation.  相似文献   

14.
大量的商业、色情和反动垃圾邮件和邮件病毒的泛滥给互联网用户带来很多烦恼和侵害,也给社会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邮件系统的安全问题引起业界的重点关注。作者提出了一种基于规则方法和基于统计方法相结合的中文垃圾邮件过滤方案,通过机器学习解决了邮件训练集和中文过滤规则的自动更新问题,并利用Linux下的多种开源软件,设计与实现了一款基于Linux的中文垃圾邮件过滤系统。  相似文献   

15.
设计了一种基于模式匹配的目标点识别算法.算法通过对图像中的目标进行模式匹配处理,自动识别目标,实现目标的计数功能.该算法避免了傅立叶变换滤波等计算量较大算法的使用,适用于利用图像处理进行目标实时计数的领域.  相似文献   

16.
法治方式是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探索出来的加强党风建设的新路径。整党整风运动式、会议专题式、法治方式是中国共产党九十多年来加强党风建设的三种方式,而法治方式是新方式与新选择。以法治方式加强党风建设的具体路径有五个方面:一是培育党员领导干部的“法治”意识与价值观念。二是清理完善党内法规制度,构建有法可依的党内法制体系。三是构建规范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体系。四是搭建追逃追赃国际平台,加快对外逃人员的法制惩处。五是强化警示,定期发布党员领导干部的贪腐案例。以法治方式加强党风建设要处理好党内法规与国家法制的关系、加大党员领导干部相关事项的信息透明度与公开性、借鉴成功经验构建廉政文化。  相似文献   

17.
产业化语境下我国影视生产状况,其美学选择呈现为以下几个显著的特点:一是审美内容由同质化向多元化发展,二是影视叙事的线性化向非线性化发展,三是人物形象从简单化向复杂化发展,四是审美表现上呈现为单一化向杂糅化发展。这种美学上的变化和发展有其深刻的历史原因和产业背景。更为深刻的是,这种美学上的变化呈现出鲜明的标准化和伪个性化特点,其背后渗透着商业运作、精心计算和资本增值的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18.
时间序列影像能够反映植被的物候信息,有助于大幅度提高植被聚类精度,尤其对于单时相影像上生长特性相似的树种效果尤其明显。动态时间规整算法(DTW)能够解决不等长时间序列的匹配问题,且能够抵抗噪声造成的时间序列中出现的异常值,从而取得更好的相似特征匹配效果。基于6时间序列GF-1影像数据,分别采用DTW和欧式距离(ED)进行时间序列的相似性度量,然后将DTW距离和ED距离运用到K-Means算法中,完成对图像树种的聚类。结果表明:基于DTW-K Means的时间序列遥感影像分类方法能够适用于树种分类,总精度为92.21%,Kappa系数为0.90,均高于ED-K Means方法。  相似文献   

19.
We report on a global social-search experiment in which more than 60,000 e-mail users attempted to reach one of 18 target persons in 13 countries by forwarding messages to acquaintances. We find that successful social search is conducted primarily through intermediate to weak strength ties, does not require highly connected "hubs" to succeed, and, in contrast to unsuccessful social search, disproportionately relies on professional relationships. By accounting for the attrition of message chains, we estimate that social searches can reach their targets in a median of five to seven steps, depending on the separation of source and target, although small variations in chain lengths and participation rates generate large differences in target reachability. We conclude that although global social networks are, in principle, searchable, actual success depends sensitively on individual incentives.  相似文献   

20.
针对基于叶片特征进行树种识别的问题,本文在结合叶片纹理、不变矩以及传统形状共25维传统特征的基础上,自定义了叶尖角、边角均值等2个叶片轮廓特征,并以相似多边形定义及其推论作为理论依据,提出了一种基于叶片轮廓构建距离矩阵与角点矩阵进行树种识别的分类方法。该方法首先对树木叶片图像进行预处理,提取出归一化的叶片特征向量,然后利用KNN最近邻分类器筛选出相似度最高的前20个结果集(Top 20),然后构建距离矩阵和角点矩阵进行更为精确的识别匹配。在图像预处理阶段,为获取更为准确的叶片轮廓特征,利用叶片在HSV颜色空间中饱和度特征以及色度特征方面的显著差异性,设计了一种消除叶片阴影的图像预处理算法。在识别匹配阶段,利用Douglas Peucker approximation算法提取叶片轮廓的近似多边形,定义了距离矩阵、角点矩阵、矩阵中元素间相似度、矩阵相似度以及综合相似度计算方法,设计了全局匹配与局部匹配相结合的算法。该算法在Android系统的手机平台上进行了实现和运行验证,结果表明:在Flavia数据集中,对32种共1 907个正常叶片样本的识别准确率为99.61%,对32种共851个残叶样本的准确率为94.92%;在Leafsnap数据集中,对185种共23 147个Lab样本前5个结果集(Top 5)的识别准确率为98.26%。相对其他算法,该算法识别准确率更高,对叶片外形描述能力更强,对残叶、扭曲叶、阴影叶具有更好的鲁棒性,算法的实用性和适应性更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