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航天芝麻中芝11号的打顶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芝麻新品种中芝11号为材料进行分期打顶试验,设6个处理分别为:不打顶、初花后15 d打顶、初花后20 d打顶、初花后25 d打顶、初花后30 d打顶、初花后35 d打顶,不打顶为对照。研究结果表明:打顶有利于中芝11号高产优质,初花后25~30 d为最佳打顶时期。初花后15 d打顶(过早打顶)和不打顶以及打顶过迟都不利于芝麻的高产。  相似文献   

2.
芝麻不同时期打顶对种子产量和光合速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在芝麻品种赣芝9号初花后24 d打顶可以获得最高产量,比不打顶(CK)增产11.8%;品质比CK好,瘪籽率比CK下降14.1个百分点;经济系数最高,综合效益好。较早期(初花后15 d和18 d)的打顶可以提高功能叶片的光合速率和叶绿素含量;后期打顶能消除空梢尖,从而有利于产量的形成。  相似文献   

3.
对芝麻新品种鄂芝5号进行打顶,试验设6个处理分别是:初花后18d打顶;初花后21d打顶;初花后24d打顶;初花后27d打顶;初花后30d打顶;以不打顶作对照。结果表明:打顶时期早晚和芝麻商品性状有显著关联,初花后第18d、21d打顶芝麻商品性最优,不打顶芝麻商品性状最差;初花后第27d打顶产量最高,打顶过早、打顶过迟和不打顶都不利于高产。  相似文献   

4.
以川雪1号为试材,通过设置不同打顶时期的处理,研究了其对雪茄烟植株农艺性状的影响和雪茄烟叶晾制过程中色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打顶时期处理对农艺性状的影响表现为:盛花时去顶芽>初花时去顶芽>现蕾时去顶芽;对川雪1号下部叶的变黄、变褐速率的影响表现为:盛花时去顶芽>初花时去顶芽>现蕾时去顶芽,并且烟叶在绿变黄的同时也进行着变褐的过程;在晾制过程中,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含量依次为:现蕾时去顶芽>盛花时去顶芽>初花时去顶芽,色素降解曲线呈“S”形的慢—快—慢的降解规律。综合来看,初花开放时去顶芽处理的整体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5.
不同时期打顶对烤烟内在化学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3  
以烤烟品种K326为试验材料,在其初蕾、初花和盛花3个时期进行打顶处理,并对处理后烟株的上、中、下部位烟叶中主要糖类和含氮化合物进行了动态分析。结果表明,打顶处理对成熟期烟叶内在化学成分具有明显的调控作用,且对中上部烟叶的影响高于下部烟叶;初蕾期打顶对烟叶中淀粉、可溶性糖、蛋白质和烟碱的调控作用最大,其次为初花打顶。从协调烟叶的内在化学成分、增加烟叶香气物质积累分析,在烤烟生产中以初花前后进行打顶处理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6.
刘征 《安徽农学通报》2012,18(12):94-94,170
以中芝12作试验材料,在太和县农业科学研究所内进行了配套栽培技术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中芝12的集成高产栽培技术如下:适宜播期为5月下旬至6月上旬;适宜密度为13.5~15万株/hm^2;1hm^2施46%尿素225kg、12%过磷酸钙525kg、93%氯化钾112.5kg、硼砂18kg、硫酸锌15kg,氮磷钾比例1:0.6:1;生育期应用始花后25d打顶打顶,在第3对真叶期喷施缩节胺等技术,能获的较高的产量。中芝12在太和县是一个推广利用前景十分广阔的芝麻品种。  相似文献   

7.
芝麻新品种中芝12配套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湖北鄂州和武汉进行了芝麻新品种中芝12的播期、密度、打顶、化控及高产攻关试验,结果表明,该品种的最适宜播期为5月30日,密度为每公顷15万株,第3对真叶期间隔1周连喷两次150mg·kg-1或200 mg·kg-1缩节胺.中芝12在高肥水条件下不宜打顶,但在一般种植条件下以初花后25 d打顶效果好.鄂州和武汉高产攻关公顷产量分别为2 139.75kg 和2 418.75kg.  相似文献   

8.
以豫芝4号和豫芝11号为对照,对漯芝12、漯芝16、驻芝11号、驻芝15号、舆芝2018、郑芝05N01、郑芝98N09和皖芝02062等夏芝麻品种进行筛选试验。结果表明:郑芝98N09品种表现高产稳产,抗病抗倒伏能力强,经济性状优等特点,适应南阳盆地种植,可在该地区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正>"驻芝15号"是河南省驻马店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通过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芝麻新品种。该品种粒色洁白,口味纯正,适合外贸出口。早熟品种;苗期生长健壮,株型紧凑,成熟期株高1.6~"驻芝15号"属单秆型品种,生育期85~90天,属中1.7米,高产条件下可达2米以上;茎秆粗壮,植株下部叶片较大;主茎结蒴部位距离地表50厘米左右,蒴果密集,每蒴着粒75~80粒,千粒重2.7~3.4克,籽粒纯白,  相似文献   

10.
围绕减轻湘烟6号上部叶挂灰这一技术问题,2019-2021年,湖南宜章烟区连续开展试验示范,从施肥、打顶着手开展株型调控试验,研究与品种相适宜的施肥、打顶及株型控制技术。 结果表明:(一)亩施肥水平为:N10.5-11.5KG,N、P、K比例1:1:2.8的烟田,烤烟大田期生长稳健,成熟期分层落黄,耐熟性好,烤烟产量、均价、亩产值和上等烟比例较高,上部叶挂灰程度较轻; (二)湘烟6号以“盛蕾—初花”时段打顶最优,此时段打顶,上部叶开片好,烟株呈腰鼓型、筒型,亩产量、均价、亩产值、上等烟比例最高,烟叶易烤性好,上部叶挂灰杂色少; (三)湘烟6号打顶方式、施肥水平、烤烟长势与打顶后的株型调控密切相关。打顶方法选择与施肥水平、烤烟长势相吻合,则烤烟打顶后上部叶开片圆顶好,株型呈腰鼓型、筒型,烟叶分层落黄成熟,耐熟性好,易烘烤,单产高、质量好,上部叶挂灰少。反之,打顶方法与施肥水平、烤烟长势不吻合,则烤烟打顶后,株型呈塔型或伞型,烟叶或早衰或贪青晚熟,难烘烤,严重影响烟叶产质量,上部叶挂灰、青筋、杂色多。  相似文献   

11.
为增进对板栗空苞的了解,制定相关的生产管理措施,对板栗胚胎内源激素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正常板栗GA1+3含量花后一直上升,25d时出现明显峰值,且在花后10~25d增加非常明显;空苞板栗GA1+3含量没有明显增长。花后GA1+3含量快速上升,并达到一定的值利于板栗胚胎的正常生长。正常板栗花后iPAs含量持续增长,25d时出现峰值;空苞板栗其iPAs含量在花后15d内缓慢下降,后持续明显地下降。可见,花后iPAs含量上升利于板栗胚胎的正常生长。花后ABA含量降低利于板栗胚胎发育。  相似文献   

12.
通过连续3年芝麻新品种驻芝16号的多点试验示范,明确了获得2 250 kg/hm~2以上的产量,以及驻芝16号的结蒴性、群体结构、植株性状等特征。提出了适时早播、培育壮苗、合理密植,合理化调,科学施肥,立足"三防"、控制"三害",打顶保叶、适时收获等关键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3.
驻芝20号(试验名称:驻06J3)是驻马店市农业科学院以"驻97077"为母本、"驻7801优系"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多元病圃多年鉴定、高代鉴定选育而成的芝麻新品种。2012年4月通过河南省芝麻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该品种经多年多点试验,单产可达1 551.0 kg/hm2,驻芝20号脂肪含量53.34%,蛋白质含量为19.94%,抗芝麻茎点枯病和枯萎病。此外,研究了驻芝20号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4.
驻芝16号(试验名称:驻02J13,下同)是驻马店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以“驻044”为母本,“驻9106优系”为父本,经有性杂交、多元病圃多年鉴定、高代鉴定选育而成的芝麻新品种,2009年3月通过河南省芝麻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该品种经多年多点试验,平均单产1090.2kg/hm^2。比对照豫芝四号增产15.64%,达极显著水平,具有高产、稳产、品质优良、抗病性强等优点。脂肪含量为58.40%,蛋白质含量为17.18%。并对驻芝16号高产栽培技术,如:适时早播、适宜密度、施肥技术、病虫害防治等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5.
以烤烟品种CY9504、YH05、南江3号为试验材料,对其进行现蕾、初花、盛花打顶处理及打顶后留杈,探索了不同时期打顶对填充型烤烟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CY9504现蕾打顶,产量最高.YH05盛花打顶,产量最高.南江3号盛花打顶,产量最高.CY9504、YH05、南江3号不同时期打顶处理的中部叶还原精含量、钾含量、氯含量都处优质烟叶水平,烟碱含呈、总氮含量比优质烟叶稍低,适合填充型烟叶的工业需求.  相似文献   

16.
正一、选用优良品种适合西平县栽培的夏芝麻品种,必须符合以下几个条件:一是含油率要在55%左右;二是耐渍涝性要强;三是要有较强的抗病能力;四是生育期要适中,应在90天左右。目前,西平县夏芝麻种植在生产上表现较好的品种有豫芝11号、上芝1号、郑芝98N09、驻芝11号、驻芝15号和驻芝14号,建议种植户在生产中选用这些品种。二、地块选择芝麻种植田要选择高燥、排水良好的地块,要注意同一地块种植芝麻最好间隔2~3年,  相似文献   

17.
夏芝麻打顶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正> 芝麻成熟时,顶部都有空稍尖或黄稍尖。其长度一般5厘米左右,非正常情况下,可长达20厘米以上。其干重约占成熟期单株干物质总重的5.3%。为了减少这一无效消耗,近年来,结合芝麻高产生育规律研究,进行芝麻分期打顶试验,明确了芝麻盛花中期打顶的增产效果。一、增产效果1987与1989年,在河南省许昌市进行了芝麻分期打顶试验,二年5点次结果表明,以初花后20天(盛花中期)打顶处理的单株  相似文献   

18.
《山东农业科学》2019,(12):20-25
为探究不同打顶时期对上部烟叶内在质量的影响,并为今后云南昭通地区烟叶优质生产提供打顶技术理论依据,本试验以云烟87为试材,研究不同打顶时期对烤烟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及上部烟叶化学成分、香气前体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初花打顶处理的烟叶叶长、叶宽及叶面积系数最大,分别为53.98 cm、21.61 cm和2.763;烟叶产量最高,为2 083.5 kg/hm~2;产值、均价也最高,分别为每公顷41 624.85元、每千克30.75元。随着打顶时间的推迟,总糖含量逐渐增加,还原糖、总氮及烟碱含量逐渐减少;烟叶多酚类物质及非挥发性有机酸含量逐渐增加,香气前体物质含量逐渐增加。随着打顶时间的推迟,各处理上部烟叶总糖含量在打顶20 d后出现显著变化,烟叶总糖含量最终为T3>T2>T1;各处理还原糖含量在打顶20 d后出现显著变化,烟叶还原糖含量最终为T3>T2>T1;各处理淀粉含量在打顶10 d后出现显著变化,最终为T1>T2>T3。同时,初花打顶后烟叶的感官评吸质量分数最高为78.5。因此,初花打顶有利于烟叶香气前体物质含量的增加,使内在化学成分更加协调,烟叶内在质量更好。  相似文献   

19.
通过试验、示范,对驻芝15号进行了从整地、播种、施肥、田间管理到收获等技术的研究,初步总结出一套芝麻新品种驻芝15号优质高产无公害生产技术,为指导芝麻大田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低氮水平下不同留叶数与打顶时期对烤烟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田间对比试验,在低氮水平(纯N施用量60kg/h^2)下,研究了不同打顶时期及留叶数对烤烟产量与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打顶时间对中、下部叶片大小影响较小,对顶叶影响较大;留叶数偏少或打顶时间过迟,烟叶的产量和质量都会受到一定影响。产量、产值和平均价格均以初花打顶、留叶22片时最高,而上等烟比例以初花期封顶、留叶18片时最好。在留叶数相同的情况下,留叶14片与留叶18片处理的烟碱含量均随打顶时期的推迟而呈增加趋势,以盛花期打顶最高;还原糖含量和糖碱比均随打顶时期的推迟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且以现蕾期打顶最高;两糖差则随打顶时期的推迟呈现高-低-高的趋势,以初花期打顶时最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