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衣装的故事     
正俗话说,"人靠衣装,佛靠金装"。可不是嘛,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啊。我想起母亲对我说过的一件关于衣服的往事。那是上世纪70年代初,年仅16岁的母亲就已经在农场工作了,那时,她总是乖乖地把工资全部上交给外公。18岁那年,正值青春年华的她花几元钱给自己买了条裙子,外公知道后,追赶着她跑遍整个连队,硬逼母亲将那条裙子退还给卖主,把钱拿回来贴补家用。没办法,那时外公一家有十几口人,上有老下有小,日子实在艰难。  相似文献   

2.
《百姓》2001,(6)
谁说“笑比哭好”?我就最怕母亲笑。母亲一笑,就露出那嘴里孤零零的最后一颗牙,让我看了心酸。要知道,母亲还不到50岁呀!母亲常常说:“我爹我娘什么都好,就在牙上对我不好。”母亲把过早脱牙玩笑地归咎于外公外婆——她认为那是遗传。她开完这个玩笑后总是笑,一笑又露出那颗让我难以接受的牙。每逢此时,我心里总是  相似文献   

3.
厨房畅想曲     
正临近春节,最忙碌的要数我年仅13岁的女儿刘欣玥了,连续三天在厨房里练习西红柿炒鸡蛋。身材不高的她站在小方凳子上颤颤巍巍地学着炒菜,在旁边观察指导的我真是提心吊胆。丫头倒是乐此不疲,说过年时要给外公外婆一个大大的惊喜。  相似文献   

4.
<正>我和妻子都是上班族,平时工作特别忙。自从有了小孩后,母亲就从乡下来照看孙子。母亲身体一直不太好,白天孩子就由她照看,下班以后我和妻子轮换着照看。母亲晚上有时候看电视,有时候给孙子做鞋子或做衣服,很少出门。最近半个月,母亲吃过晚饭收拾完碗筷,急忙换上我给她买的功夫鞋便匆匆地出门了。起初谁也没有在意,后来妻子问我:"老妈这几天每天出去干  相似文献   

5.
问:我今年读初中二年级,生活在一个不幸的家庭,父亲整天酗酒、赌博,喝多了酒或者赌输了钱,就打骂母亲,多次把她打得鼻青脸肿、头破血流。我母亲太软弱  相似文献   

6.
<正>人生有太多的第一次,可没想到我的第一次学跳舞,竟然会发生在我的不惑之年。上学的时候,学校也经常排演舞蹈节目。或许是我因为手脚有点笨,或许是因为不自信,总之一直与舞无缘。但就在最近,鬼迷心窍似的,浑身没有一点舞蹈细胞的我,居然被广场舞迷住了。心动不如行动。这一天还没全黑,我就喊来小妹家刚6岁的女儿桐  相似文献   

7.
幸福的粽子     
安心 《农家科技》2006,(9):50-50
母亲是个心灵手巧的女人,她会把简单的饭菜做的有滋有味,会织各种花样的毛衣,会做漂亮的鞋子,但奇怪的是有一样她就是学不会,就是包粽子,这可是我们这一带乡下女人都会的手艺啊!幸亏父亲不怪她,而且父亲会!每每到了包粽子的时节,就见青翠欲滴的箬叶在父亲手里很听话地翻转着,而后一只粽子就包成了。而母亲这时候就会搬着一只板凳坐在父亲旁边,很笨拙地跟着父亲学,满脸笑成了一朵花,可手里就是学不会。于是父亲骄傲得像个功臣,把母亲差得团团转,泡茶啦,拿水烟袋啦,母亲这时候的脾气出奇的温柔,甚至还小声地哼着曲。这样一年一年过下来,便成习…  相似文献   

8.
敢于尝试 这是照相馆女老板雅丽最切身的感受。 三年前,她所在的公司倒闭了,消沉了好一 段时间的她准备去练摊儿。开始那阵子,她 的丈夫和父母极力反对,但倔强的雅丽坚持 到批发市场批了几十双鞋垫和袜子,学着小 贩亮开嗓子吆喝。第一天下来,居然挣到了  相似文献   

9.
正母亲因病住院,我在医院照顾时,发现她的睡姿很特别:别人都是仰面正躺,唯独她是侧卧,双手交叉放在胸前,呈环抱状。因此,输液的时候,护士几次把她的右手拿开,可是,过了一会儿,她又会不知不觉地往胸前靠去。我跟她生气:"妈,你就不能好好配合一下吗?你不舒展开身体,等下漏针可就麻烦了!"母亲像做错事的孩子一样红着脸讨好地笑着说:"好,好,咱儿子说得对,我听儿子的!"没想到,过了一会儿,母亲忽然幽幽地叹了口气,说:"这仰面躺着睡觉,我怎么就  相似文献   

10.
<正>那是2005年的年底。眼瞅着就要过年了,但母亲一不留神,居然把骨头摔断了。出事的那天阳光灿烂。一大早,母亲就急不可耐地把自灌的香肠拿到阳台上晾晒。每年腊月上街称肉灌几十斤香肠是她的习惯。腌好后,平均分配给我们子女三家。怕她累着,我们常劝她不要麻烦了,超市里都能买到。母亲却说街上买的哪有自己灌的实在。我们劝不住,只好由着她。那天在晾晒香肠的过程中,兴许是手里一次提得多了点,她体力不支,身体失去平衡,一屁股坐在地上。这一坐地,就坐出个盆骨断裂来。母亲住进医院做了换骨手术。  相似文献   

11.
女孩出嫁前,问母亲都给她准备了什么嫁妆。母亲拿出一张礼单让女孩看。礼单上列出的物品,虽然是父母尽其所能给予她的最好的礼物,但她并没感到惊喜。女孩渐渐暗淡下去的目光,让母亲觉得有些难过。  相似文献   

12.
陪玩家教     
“我女儿学习不错,就是性格太内向,几乎没什么玩伴。我想找个家教,就负责陪她玩,只要能让她快乐、开朗起来就好。”准备利用寒假打工的女大学生肖晓在家教中心寻找机会时,听到一位母亲说了这样的话。她不禁心里一动。  相似文献   

13.
萧乾 《油气储运》2010,(6):42-43
雷少华家在上海市崇明县的农村。一天,由于自来水管道升级,雷少华家储水不足,到第二天中午家里就没水了。无奈之下,母亲让他到老水井里去挑水。结果这顿午饭的饭菜格外美味,父亲说:“这井水都是天然的,不像自来水,带有白矾等添加物。可现在的人都不愿意多走几步去挑水吃。”  相似文献   

14.
申五的店     
申五性看着厨师们没什么更好的主意就把帮厨的朝鲜族阿姨叫来,阿姨脸红红的说自己没文化也不懂,不过她倒是经常会遇到熟悉的顾客和她提起些杂七杂八的事情,比如这几天家里要装修,  相似文献   

15.
<正>母亲今年67岁,终于学会了发微信。这些年,她年龄大了,不喜欢接受新事物。直到今年春节回家我向母亲推介微信,她一听可以在微信上随时和我视频聊天,马上答应要学。如今学会了,远在异乡的我和母亲的联系变得更加方便。只是没想到母亲使用微信的热情竟然超乎想象,一天能  相似文献   

16.
三年前,妹妹的工作一直没着落,就在老妈的资助下开了一家童装店. 童装店所处位置不算太好,没在闹市区,所以刚开张的时候显得很冷清.做买卖也难免与顾客有些小摩擦,弄得妹妹很被动.老妈总教导她说:"慢慢来吧,做买卖实诚点,生意会好起来的."  相似文献   

17.
正她是一位来自省城机关的年轻女干部,挂职一年来没穿过一天裙子,没有好好陪过家人和孩子。她所在的单位,常常被人们称为"清水衙门"。去年3月31日,国务院副总理汪洋来定西调研精准扶贫工作。她受到汪洋副总理的亲切接见和表扬。汪洋副总理当众对她说:"讲得好是因为干得好,我相信你这8个月过得一定比你在机关更充实。在这里,因为你的付出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特别有价值有成就感,特别充实。"  相似文献   

18.
宫婷 《农家参谋》2014,(7):52-52
小时候,瞿贤薇的母亲在镇上开了一间小裁缝店.因此,她从少女时代就喜欢上了各式服装.高中毕业那年,瞿贤薇没考上大学,于是,她决定外出打工,凭着小时候跟母亲学的技术,她进了广东佛山市的一家服装厂.1996年9月,为了取得更好的发展,她选择了去广州服装设计学院读书.三年后,瞿贤薇毕业了,并顺利地应聘到广州一家服装企业担任设计师.  相似文献   

19.
谁比谁精     
张晶晶 《农家参谋》2014,(11):54-54
这天,我在外面办事,忙了一上午,连口饭也没顾上吃。突然,街边的一家火锅店里跑出来一个服务员,笑嘻嘻地说道:"店庆八折优惠,小姐要不要进来尝一尝?"她这么一说,倒把我的馋虫勾出来了,我头脑一热,跟着香味进去了。服务员拿来菜单,我犹豫了好半天才点好。她接过去一看,很是疑惑:"您怎么点的都是素菜呀?"我不好意思地解释道:"我怕长胖。"服务员笑了笑:"吃火锅要点些荤的才过瘾。"我还是摇头,突然瞥见角落里摆着一个体重秤。  相似文献   

20.
200年前,刚刚初中毕业的吴敬芹听说种蘑菇可以挣钱,就在家中进行了一次次的尝试,每次均以失败告终,这使她深深地意识到:要致富先得学技术。当她了解到济南市食用菌培训学校讲授栽培技术时,执意想学。母亲被她的执着所感动,变卖了家中惟一的一头肥猪换来500元钱,对女儿说:“这可是将来留着给你制嫁妆的钱,以后出嫁时家里可再没什么陪送你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