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一、农技推广工作现状梨树县是典型的农业大县,农业科技推广工作在全县的农业生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各级农业技术推广服务部门为梨树县的农业生产做出了突出的贡  相似文献   

2.
推广应用免耕栽培技术 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免耕种植技术具有省能源、省机械、省时间,提高土壤耕性、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含水量,减少土壤风蚀和水蚀等优点。20世纪80年代初期免耕技术传入陕西省,在全省农技推广部门、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的共同努力下,免耕栽培技术及配套机具的研究和推广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渭南市农科所  相似文献   

3.
在实施“河北省第三次夏谷良种更新工程”的过程中,将生态区划理论和品种发育规律、栽培技术、新型推广模式研究及良种繁育等多个技术领域结合一起,探索出了一套新型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其技术体系主要包括:①依据生态条件,将项目区划分为若干生态类型区;②筛选适宜的推广品种等技术主体;③进一步揭示主推品种在各类型区的特征特性和生育规律;④进行不同品种在各类型区的配套栽培技术研究;⑤探索切实可行的农技推广新模式。  相似文献   

4.
针对以农户需求为中心的技术采纳的关注,对解决"两型农业"技术转化与扩散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基于辽宁省粮食种植户的调查数据,采用二项Logistic模型,研究了涵盖农业生产不同环节的6类"两型农业"技术的关键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具有不同家庭特征、经营特征、外部环境特征的农户会基于技术特征差异表现出不同的技术采用行为。户主年龄、社会公职、农地细碎化、户主外出务工、家庭劳动力转移、技术获取途径、农技推广对节水灌溉技术采用有显著负向影响;户主年龄、社会公职、参加培训、农地细碎化程度、技术获取途径、农技推广对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受教育程度、技术获取途径、农技推广对秸秆还田技术采用影响显著;参加技术培训、受教育程度、经营规模、户主外出务工、技术获取途径、农技推广、社会服务对免耕栽培技术采用有显著影响;户主年龄、参加技术培训、年收入、户主外出务工、社会服务对精量播种技术采用有显著正影响;社会公职、受教育程度、经营规模、外出务工、社会服务对机收技术采用有显著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对农户"两型农业"技术培训和通过不同技术服务主体间的互联互动来拓宽两型农业技术引入路径等建议。  相似文献   

5.
<正>为全面提升我县农业技术水平,确保14乡(镇)农业服务中心人员能够将新技术、新方法推广到农业生产第一线,推广到全县96个村组,保证农产品优质、特色、高产,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农业高产增效。1、加大投入,转变观念,整合资金、资源,积极向上面争取项目,引进各类有技术的人才,加快我县农业基础设施和维护力度。各乡(镇)农业服务中心的农技干部,是面向各村、组农户农技推广的技术指导者,面对农民多方面、多层次的技术需求,栽  相似文献   

6.
李力 《现代种业》2009,(6):27-28
免耕是在不影响农业产量的情况下,对农田少耕或不耕,并用作物秸秆、根茬覆盖地表、减少土壤风蚀、水蚀、提高土址肥力和抗旱能力的一项先进农业耕作技术。本市从2004年引进示范推广免耕栽培技术以来,应用作物由少到多,推广面积由小到大,技术不断配套,并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实践证明,免耕栽培技术,具有省工节本,简便易行,提高劳动生产率,减少水土流失,保护土壤,促进生态平衡和增加经济效益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4月25~27日,全国农技中心在湖北、江西组织了油菜免耕直播技术考察交流活动,来自长江流域9个油菜主产省(直辖市)的农技推广人员和华中农业大学、中国农科院油料所、江西省农科院等单位的专家参加了活动。代表们观摩了油菜免耕直播高产栽培技术及华油杂62、阳光2009和早熟油菜新品种示范现场,交流了近年来油菜免耕直播技术研究进展,分析了当前各地油菜生产形势。代表们认为,油菜免耕直(套)播比传统育苗  相似文献   

8.
我国农技推广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十一五"期间,农技推广工作取得巨大成就,重大技术覆盖农业各个方面. 在优良品种方面:组建国家级展示点1 500多个、展示品种1.6万多次,建立作物示范点1 200多个、示范品种1 600多个、示范面积达13.3万hm2,现已形成国家、省、地、县四级示范网络,每年推广主要农作物新品种1 000多个.在栽培技术方面:推广农作物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主推了水稻抛秧、超级稻,小麦精量半精量播种、氮肥后移,玉米"一增四改"、地膜覆盖,马铃薯脱毒,大豆垄三栽培、窄行密植,油菜少免耕、直播,花生地膜覆盖、麦茬夏播,棉花的转基因抗虫棉超高产栽培、无土育苗移栽,蔬菜的集约化育苗、设施栽培及园艺作物避害等一系列新技术.  相似文献   

9.
2005年甘肃省农技推广工作将围绕以下方面重点引进和开发:(1)优势农作物优质高产综合配套栽培技术;(2)无公害蔬菜综合栽培技术;(3)农业节水节本增效新技术试验示范;(4)农业保护性耕作技术主要包括少耕、免耕技术,绿肥覆盖技术及其他新的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引进和试验;(5)农作物优质新品种引进试验示范,主要包括鲜食型糯玉米、甜玉米,新型油料作物荠兰一号,  相似文献   

10.
基层农业推广体系是国家设立在县乡两级为农民提供农业公共服务的组织,是推动农业科技进步的重要力量。为加快推进上海市闵行区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农业从业者的能力水平,现对闵行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情况和主推技术进行介绍,并针对目前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配备专家助理、树立先进典型、完善培训制度、拓宽推广渠道等方面,提出了完善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的相关措施,以期促进闵行区农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1.
<正>本报讯近日,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召集11个长江以北小麦主产省农技推广负责人100余人,在陕西省咸阳市永寿县举办"全国小麦秋播现场观摩暨技术培训班",并示范推广小麦规范化播种技术。小麦规范化播种技术是对耕作整地、品种选用、肥料运筹、适期播种、适宜播量等五个方面进行规范。本次培训班邀请了农业部小麦专家指导组副组长郭天财、中国农业大学教授王志敏等6位专家就小麦规范化播种技术、旱地小麦综合栽培技术等专题进行了技术培训。"小麦‘七分种、三分管’,通过小麦规范化播种提高播种质量,对于培育小麦壮  相似文献   

12.
在陕西榆林农垦,有这样一位把农技工作当作事业的人——他出生于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自小便饱受农村贫穷落后之苦;他对农业、农村、农民怀有深厚的感情,立志做一名农业技术专家,帮助农民过上好日子;1992年从榆林农业学校毕业被分配至榆林地区农垦农业技术服务站后,他凭借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矢志不移从事设施农业栽培技术研究与推广服务工作,逐步从一名普通的技术员成长为受人尊重的农业专家。他,就是榆林市农垦农业技术服务站站长、高级农艺师郝哲。  相似文献   

13.
马铃薯免耕草、膜双层覆盖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马铃薯免耕草(秸秆)、膜(地膜)双层覆盖栽培技术(简称"免耕双覆盖"技术),是竹山县农技人员针对当前山区农业生产综合成本高、劳动强度大、种植效益低、冬季田地撂荒多等问题,因地制宜对马铃  相似文献   

14.
免耕是在不影响农业产量的情况下,对农田少耕或不耕,并用作物秸秆、根茬覆盖地表,减少土壤风蚀、水蚀.提高土壤肥力和抗旱能力的一项先进农业耕作技术。本市从2004年引进示范推广免耕栽培技术以来,应用作物由少到多,推广面积由小到大,技术不断配套.并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实践证明,免耕栽培技术。具有省工节本、简便易行、提高劳动生产率、减少水土流失、保护土壤、促进生态平衡和增加经济效益等优点。  相似文献   

15.
为了进一步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建设,冷水滩区乡镇农技推广干部、职工扎根农村,深入农业生产第一线,推广农业生产技术,为冷水滩区粮食生产发展,推进农业科学技术进步、帮助农民增收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对区层13个乡镇农技站进行了调研,结果表明,区农技队伍基本稳定,但困难和问题也不少。必须引起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尽快解决,以推进区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免耕是在不影响农业产量的情况下,对农田少耕或不耕,并用作物秸秆、根茬覆盖地表、减少土壤风蚀、水蚀、提高土壤肥力和抗旱能力的一项先进农业耕作技术。安康市从2004年引进示范推广免耕栽培技术以来,应用作物由少到多,推广面积由小到大,技术不断配套,并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2007年玉米免耕达到16.6万亩。  相似文献   

17.
日前,由农业部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国际水稻研究所、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厅联合主办的水稻免耕抛秧国际研讨会在桂林市圆满举办.农业部副部长范小建、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副主席孙瑜等领导出席会议,农业部、国家环保总局、国际水稻研究所、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厅以及中国农科院等10个主管部门和科研教学单位、全国12个水稻主产区农技推广单位的领导、专家和学者100多人参加了研讨会.范小建副部长等领导和代表们还观摩了广西阳朔县水稻免耕抛秧的示范现场.会议交流了水稻免耕抛秧技术的研究和推广情况,总结了工作经验,分析了技术问题,提出了水稻免耕抛秧技术研究发展的方向与对策.  相似文献   

18.
肥东县农技推广中心根据安徽省农技推广总站的统一部署、按照“安徽省双低油菜免耕节本高效栽培技术试验研究与应用推广”实施方案的要求,在肥东县西山驿农业科技示范场内.开展了“免耕对不同种植方式油菜的生长发育与产量形成的影响”试验,主要研究在撒播(F1)、穴播(F2)和育苗移栽(F3)三种不同种植方式下.免耕(T0)与耕翻(T1)两种耕作方式对油莱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农业技术的推广有助于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促进农民的增收,实现农村地区的发展,因此,农业技术的推广在中国有很重要的作用。但综观当前农村农业技术推广现状,却存在着农技推广人才不足、人才结构不合理,农技人员与农民沟通不足,农技推广经费不足等障碍。要想使今后的农技推广工作有效,就要针对这些障碍提出具体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20.
杂交中稻定抛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技术背景中国引进抛秧栽培技术以来,使农民从弯腰屈背的艰辛中解放了出来。但传统"满天星"抛秧,因秧苗分布不匀会导致产量不稳定或减产。水稻定抛栽培技术是四川农业大学和四川省农技推广总站等单位的科技人员在成功创新并推广免耕高留茬抛秧技术基础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