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提高仔猪初生重主要是增加妊娠后期母猪的饲料量;加强母猪饲养管理,如单圈饲养,饲料要保质,注意防暑防寒,保证饮水充足。2做好母猪产仔准备产前3-4天每天要用温水清洗按摩乳房,临产母猪的乳房、外阴部用0.10%高锰酸钾水擦拭消毒,并挤掉水量初乳。做好助产工作。  相似文献   

2.
<正>影响仔猪的成活率的因素有很多,现就通过饲养管理提高仔猪成活率的注意事项介绍如下:1做好产前准备分娩前一定要注意母猪乳房、乳头及外阴部附近的清洁和消毒,并对分娩圈舍或产床和保育箱消毒。分娩当天对母猪饲喂少量饲料或不喂料,以免母猪吃的过饱而影响仔猪的产出。2接产临产母猪快要分娩时,接产员要经常注意观察,并做好接产准备,做好消毒、记录等工作。仔猪出生后,接产人员应立即用手指将仔猪的口腔、鼻孔的黏液掏出  相似文献   

3.
怎样养好临产母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做好临产母猪的饲养管理工作,对保证母猪顺产,提高仔猪成活率十分重要. 1 清除体外寄生虫 如发现母猪身上有虱或疥癣,要用2%敌百虫溶液喷雾灭除,以免分娩后传给仔猪. 2 变换饲料 母猪产前10~15 d,逐渐改喂哺乳期饲粮,防止产后突然变料引起消化不良和仔猪下痢.  相似文献   

4.
临产母猪是指接近预产期1星期左右,将要产仔的妊娠母猪。处在夏季临产的母猪和产后母猪大多表现便秘,采食量和饮水量减少,严重的不采食精饲料,只采食少量的青稞饲料。结果造成泌乳量减少,直接影响到仔猪的成活量和断奶体重,间接地影响到仔猪以后的生长发育以及母猪断奶后的再次发情和配种。  相似文献   

5.
1断奶仔猪饮水开始与饮水 新断奶的仔猪隔离母猪进入全新的饲养环境,通过两种不同的食物来源获得营养(干的饲料和饮用水),需要区别饥饿和口渴。在这之前,母猪奶水作为统一来源提供干物质营养和水(80~83%)。  相似文献   

6.
新鲜发酵饲料作为一种新型补充饲料,能够提高动物机体各器官功能,提高饲料转化率,对动物产生免疫、营养、生长刺激等多种作用.通过给能繁母猪、哺乳仔猪饲喂不同饲料,表明无抗发酵饲料能提高母猪繁殖能力,有效降低母猪便秘发生率,同时维持哺乳仔猪肠道微生物菌群平衡,哺乳仔猪因病死亡率得到有效遏制.  相似文献   

7.
<正>近年来,农村散养能繁母猪生产效益低下,养猪收益不理想。为提高养猪的经济收益,保证农村生猪养殖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作者针对能繁母猪出现的产仔少、配种难、发情难、仔猪成活率低等问题,结合工作实践,介绍了能繁母猪的饲养管理、配种、产后护理等技术措施,供读者参考借鉴。1做好临产母猪的饲养管理,提高仔猪成活率(1)母猪生产前2周,开始向哺乳期饲料过渡,避免突然更换饲料引起仔猪消化不良,诱发下痢。生产前1周,如果母猪膘  相似文献   

8.
正猪球虫病的病因有很多,预防该病可以采取以下五大措施。1)搞好猪舍的清洁消毒工作。采用全进全出的饲养模式,每批猪调出后必须严格清洗栏舍。可用碱水对地面、猪栏、饲槽、饮水槽等进行消毒。成年猪多为带虫者,应与仔猪分开饲养。2)搞好产房环境。保持产房的清洁、卫生和干燥,粪便和垫草等污物要进行集中无害化处理。仔猪哺乳前,母猪乳房要洗拭干净,哺乳后母、仔猪要及时分开,饲料、垫草和母猪乳房被球虫卵囊污染都  相似文献   

9.
除了饲料之外,饮水是动物最重要的营养之一.仔猪在哺乳期以及断奶后应该随时能够获得饮水.例如,荷兰规定年龄大于2周龄的仔猪每天24 h都应能够获得充足、新鲜的饮水是必要的.不同的试验表明,当仔猪能够自由饮水时,它们将会吃的更多.  相似文献   

10.
为了促进生猪产业,提高母猪及仔猪生产的效益,需要在母猪的生产中从饲料和饮水等方面加强饲养管理,从而提高母猪的受胎率和仔猪的成活率,保证养殖场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母猪吃仔的原因很多,归纳起来主要有: 1.口渴性吃仔。母猪产前缺水,产后口喝烦躁吃仔。母猪产后要立即将仔猪拿走,然后供给母猪饮水,喂些饲料。待母猪吃饱喝足后再让仔猪吃奶。 2.误食性吃仔。母猪分娩时添食了胎水、羊水等物会误食仔猪。处理好胎水和羊水污染物可避免母  相似文献   

12.
母猪分娩是养猪生产中最繁忙、最细致、最重要,也最易出问题的,从而影响经济效益的生产环节.为了保证母猪安全分娩,初生仔猪全活、健壮,要做好产前准备、临产诊断、安全接产、分娩护理、新生仔猪护理等工作. 1产房准备 做好房产的消毒工作,为母猪和仔猪相对干燥、清洁的卫生环境,对减少病原,保障母子健康非常重要. 1.1产房实行"全进全出"制度根据生产计划和栏舍情况,安排好母猪和仔猪的调入和调出,每出完一间猪,对此间栏舍进行彻底清洗及消毒,消毒后空栏一周,下一批进入母猪要清洗消毒后才能调入."全进全出"是产房疾病控制的一项最为重要的核心工作.  相似文献   

13.
仔猪生产是养猪业生产的基础,仔猪成活率直接影响着养猪业的健康发展和经济效益。提高仔猪成活率,培育高质量的SPF猪,一直是养殖户的追求。改善仔猪的保健措施,达到仔猪健康生长的效果,是仔猪阶段获得较大养殖效益的关键所在。 1产前7天照顾待产母猪 仔猪从出生到断乳时的死亡率高达10%-25%,特别是生后7日龄内的死亡数最多,占断乳前死亡数的65%。健康的母猪孕育健康的仔猪,母猪是仔猪主要的应激来源,健康优秀的母猪不仅能为仔猪生长提供充足的营养,同时为增加仔猪的抗应激能力提供条件。仔猪是否得到充足的初乳直接影响第一周龄的健康。因此,做到待产母猪的饲养管理也是很有必要的。为消除猪群亚健康状态、提高母猪繁殖能力、提高饲料利用率、促进生长,母猪在转入产房时就应该得到很好的照顾,最好补充一定的维生素,控制过肥母猪的采食量,产前严格消毒,保障清洁优质的饮水,注意舍内温、湿度等小气候的调节。  相似文献   

14.
1目前猪场存在的主要问题1.1设施尚不完善,没有单独的妊娠舍。1.2饲养人员不足,特别是哺乳舍,只有一个饲养员,导致很多工作不能做到位,比如仔猪哺乳时固定奶头工作和基本的日常清洁工作。1.3没有一整套完善的疫病防治措施,加上清洁消毒不彻底,成为仔猪多发病的重要诱因。1.4饲喂的时间、次数没有规律,饲料的变换没有过渡性,而造成很大的应激。1.5没有统一的饲喂量标准,带有很大的随意性。1.6饲料和饮水的质量不能保证。1.7预产期表项目不完善,仔猪没有进行统一编号。2饲养管理规程2.1妊娠母猪的管理技术规程2.1.1中心任务保证母体体格健壮,…  相似文献   

15.
在断奶前后,哺乳仔猪和断奶仔猪对新鲜、清洁的饮水均有一个很高的需求。饮水的可利用性因其可带来较好的日增重和采食量而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16.
正1在1~3日龄阶段1.1原因:仔猪红痢发病情况:仔猪红痢由C型魏氏梭菌引起,通过病猪和带菌者,经消化道传播。C型魏氏梭菌存在于部分母猪肠道中,随母猪粪便排出后,污染哺乳母猪的乳头、垫料、饲料、饮水、用具和周围环境等,当1~3日龄仔猪吮吸母乳或吞入污染物后感染。发病急骤,有时甚至来不及发现有临床症状即快速死亡,急性病例见红褐色血性粪便,腥臭,致死率极高。1.2对策1.2.1搞好卫生精心搞好猪舍及其周围环境的卫生清洁和消毒工作。对母猪产房、仔猪舍、地  相似文献   

17.
母猪采食不清洁的饲料,猪舍阴冷、潮湿,气候骤变,母猪乳汁过稀或过浓,仔猪经长途运输互相挤压、受惊,导致仔猪抵抗力下降,容易引发本病。  相似文献   

18.
<正>1造成产房仔猪腹泻的常见原因1.1母猪因素生产中,母猪因不吃料、厌食或发病,奶水过稀甚至无奶;母猪的饮水或饲料(发霉变质)不干净等。妊娠母猪饲养管理不当、产仔前母猪便秘,引起仔猪腹泻。仔猪吃此母乳后,通常会腹泻。  相似文献   

19.
选择临产母猪40头、断奶仔猪和育肥猪各100头,对2%麦饭石添加于猪饲料中进行饲喂试验,结果表明,母猪产仔成活率增加22.12%;断奶仔猪日增重提高49.29%,饲料报酬提高52.00%;4月龄育肥猪日增重提高34.44%,饲料报酬提高34.37%。所以,麦饭石能有效提高猪的生产性能,是猪的良好补充剂。  相似文献   

20.
正仔猪成活率的高低是生猪生产的关键,而提高仔猪成活率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注意养殖各个方面的具体细节问题,精心护理好仔猪,是仔猪生产的重中之重。1加强母猪饲养管理产前1个月的母猪,应当采用单圈饲养,增加多种维生素和能量饲料,以及一定量的脂肪,夏防暑,冬防寒并保证充足饮水。2做好产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在母猪临产前1~2d即要做好各种临产前的准备工作。分娩前一定要注意母猪乳房、乳头及外阴部附近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