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致病性微生物毒力机制以及致病因子与免疫系统相互作用的进一步了解,现已可鉴定出一系列的候选保护性抗原用于免疫预防可引起复杂致病机理的病原体.采用鉴定明确的亚单位抗原可诱导特异性免疫应答,并且避免了一些由采用灭活或致弱病原体制备的疫苗所引起的潜在相关危害,比如毒性反应、免疫病理、非保护性免疫主导反应以及表位变异.当配比佐剂制备亚单位疫苗后具有预防性免疫的潜力,如果诱导很强并且正确和平衡的细胞和体液免疫应答,甚至可用于病毒性传染病慢性感染期的治疗.  相似文献   

2.
对致病性微生物毒力机制以及致病因子与免疫系统相互作用的进一步了解,现已可鉴定出一系列的候选保护性抗原用于免疫预防可引起复杂致病机理的病原体。采用鉴定明确的亚单位抗原可诱导特异性免疫应答,并且避免了一些由采用灭活或致弱病原体制备的疫苗所引起的潜在相关危害,比如毒性反应、免疫病理、非保护性免疫主导反应以及表位变异。  相似文献   

3.
对致病性微生物毒力机制以及致病因子与免疫系统相互作用的进一步了解,现已可鉴定出一系列的候选保护性抗原,及用于免疫预防可引起复杂致病机理的病原体。采用鉴定明确的亚单位抗原可诱导特异性免疫应答,并且避免了一些由采用灭活或致弱病原体制备的疫苗所引起的潜在相关危害,比如毒性反应、免疫病理、非保护性免疫主导反应以及表位变异。  相似文献   

4.
引起猪免疫抑制的常见因素与预防措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免疫抑制性因素主要通过损伤免疫组织器官或影响免疫细胞活性,干扰抗原的递呈,抑制或阻断免疫抗体的形成等途径引起机体抗病能力下降或免疫应答不完全,造成低致病力的病原体或弱毒疫苗也可能感染发病。引起猪免疫抑制的因素主要有疾病、理化、药物、营养、应激等因素。事实证明  相似文献   

5.
完整的病原体(如病毒和细菌)含有许多抗原,但并非所有的抗原都能刺激宿主产生保护性应答。其中某些抗原还能引起过敏、免疫抑制和其他副作用,这是使用完整的病原体作疫苗的缺陷。而采用提纯单个保护性抗原(即亚单位苗)的方法,就可解决这些问题。制备亚单位苗有两个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6.
<正>1猪免疫抑制病的发生因素与种类免疫抑制性因素主要通过损伤免疫组织器官或影响免疫细胞活性,干扰抗原的递呈,抑制或阻断免疫抗体的形成等途径而导致机体抗病能力下降或免疫应答不完全,造成低致病力的病原体或弱  相似文献   

7.
链球菌血清型繁多,抗原结构复杂,能产生多种致病因子,可引起多种人畜共患病。主要对链球菌致病机理及其所致人畜共患病的防治予以概述。  相似文献   

8.
链球菌血清型繁多,抗原结构复杂,能产生多种致病因子,可引起多种人畜共患病。主要对链球菌致病机理及其所致人畜共患病的防治予以概述。  相似文献   

9.
疫苗是能使人或其他生物获得主动免疫的含有死的或减毒的微生物(病原菌)。利用特定的死的或活的病原体,或者用致病力很弱的病原体所生毒素。或者用病原体分泌的其他物质作为抗原,以诱导人体或牲畜形成特定抗体、对特定疾病产生免疫活性、从而预防该病的发生和流行。应用常规技术生产疫苗存在着抗原来源困难、有副作用、不安全等问题。  相似文献   

10.
免疫抑制性因素主要通过损伤免疫组织器官或影响免疫细胞活性,干扰抗原的递呈,抑制或阻断免疫抗体的形成等途径而导致机体抗病能力下降或免疫应答不完全,造成低致病力的病原体或弱毒也可能感染发病。这些因素通常可使各生产阶段的猪发生异常的疾病而变得消瘦,甚至死亡,其中以遭受分娩、初生、断奶、运输等应激的猪只为重。而且有这方  相似文献   

11.
猪链球菌2型致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猪链球菌2型(SS2)是重要的人畜共患病病原体,可引起脑膜炎、败血症等疾病。近年来许多研究者对致病因子和致病机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SS2的致病因子主要包括荚膜多糖、溶菌酶释放蛋白、细胞外因子和溶血素等,其致病机制涉及黏附机制、侵袭机制及感染途径等。  相似文献   

12.
禽沙门氏菌病是由多种沙门氏菌引起的禽类疾病的总称,根据病原体的抗原结构不同可分为三种疾病。鸡白痢沙门氏杆菌引起的雏鸡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  相似文献   

13.
羊衣原体病     
羊衣原体可引起母羊以发热、流产、死产和生出病弱羔羊为特征的亚急性传染病;对哺乳和育肥羔羊可引起以发热、跛行、关节炎、结膜炎及消瘦为特征的急件传染病。当它与嗜杀性和溶血性巴氏杆菌、PPLO病原体联合致病时,可引起哺乳和育肥羔羊  相似文献   

14.
猪肺炎支原体,又称猪气喘病病原体,是全球养猪业的重要病原体,接种疫苗是控制和预防该病最有效的方法。然而,由于缺乏已知和定性的物种特异性肺炎支原体抗原,其致病机制、血清学常用检测方法及新的重组亚单位疫苗的研究进展缓慢。本试验选择了54个候选基因(在诊断试验中,这些基因的编码蛋白可用作疫苗或抗原),对其进行PCR扩增后,产物克隆至大肠杆菌表达载体中,并分析了重组蛋白的表达、溶解度及产量。结果表明,大多数重组蛋白在包涵体内表达。经尿素或十二烷基肌氨酸溶解后,用镍离子亲和层析纯化重组蛋白,得到30种重组肺炎支原体蛋白,在诊断试验中这些蛋白可用作候选疫苗和抗原。  相似文献   

15.
狂犬病(rabies)是由狂犬病病毒(rabies virus, RABV)引起的一种严重人畜共患的急性接触性传染病,其致死率为100%,每年全球约6万人死于该病,其中亚洲和非洲发生最多。RABV是狂犬病的致病病原体,由结构蛋白和负链RNA构成。狂犬病一旦发病致死率为100%,目前疫苗接种仍是预防和控制狂犬病最为有效的策略。RNA疫苗是新一代核酸疫苗,其安全性好,有效性高,设计灵活,研发周期短,且借助高效递送系统,可刺激机体快速产生强烈免疫应答。RNA疫苗这一特点对于潜伏期短且病死率高的狂犬病的防控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现对RNA疫苗及狂犬病RNA疫苗的研究进行系统梳理,以阐明其研究现状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副猪嗜血杆菌(Haemophilus parasuis,Hps)是猪上呼吸道的常在菌群,在特定条件下致病,常引起多发性浆膜炎、关节炎、脑膜炎,其引起的疾病被称作格拉泽病。副猪嗜血杆菌可对断奶仔猪产生严重危害,对全球养猪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文章根据呼吸道细菌性病原体的一般致病过程,综述了副猪嗜血杆菌与黏附侵袭、肺巨噬细胞抗性、血清抗性等相关的致病毒力因子。  相似文献   

17.
作为先天免疫应答的一部分,微生物病原体通过内吞溶酶体途径被巨噬细胞和树状突细胞(dendritic cells,DCs)所吞噬。随后,巨噬细胞和树状突细胞发挥直接的抗微生物活性,消灭病原体,处理和递呈微生物抗原并指导获得性免疫。  相似文献   

18.
一、所使用的疫苗与引起疫情的病原微生物不符。误诊导致选择疫苗的错误,引发疫情的病原体抗原型不稳定易变异,使接种疫苗的机体产生免疫力,与该地流行的病原体型不符,故免疫效果较差或出现不稳定现象。对此类病原体传染进行疫苗接种时,应选择相对应抗原型的疫苗或采用多价疫苗方可收到良好的预防效果。 二、疫苗不是在常规的条件下保存。如油佐剂苗乳剂于室温中可受到损害,而冻结可造成油、水相完  相似文献   

19.
免疫组化技术在细菌性疾病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免疫组化技术利用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原理,将物质标记在抗体上,通过检测标记来显示抗原抗体复合物的存在。随着免疫组化的发展和成熟,其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细菌研究中的各个方面,除了对细菌等病原体进行准确的检测外,主要进行细菌粘附的观察、对机体组织中的定位和动态分布进行检测等,从而对病原体致病机制进行研究,是现代医学研究广泛使用的研究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20.
多杀性巴氏杆菌毒力因子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杀性巴氏杆菌是引起多种畜禽巴氏杆菌病的病原体,正常存在于健康动物的口腔和咽部黏膜,当动物处于应激状态时,机体抵抗力低下,细菌侵入体内,大量繁殖并致病,发生内源性传染。该菌通过英膜抗原分型法可分为A、B、D、E和F,通过菌体抗原分型可分为1~16。荚膜血清A型能够导致禽霍乱、牛呼吸系统疾病、猪肺炎等,血清B型和E型主要导致牛流行性出血性败血病,血清D型引起猪萎缩性鼻炎和肺炎,血清F型在家禽和牛的致死性纤维索性胸膜炎中占有优势。多杀性巴氏杆菌在宿主体内的定殖和致病主要由毒力因子引起,作者现就多杀性巴氏杆菌毒力因子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