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两年前,我有幸得到一株落地生根。当时茎于约有30厘米,已经倒伏了,有了一个弯。我本想让其直立生长,就用竹杆支撑了一下。一段时间后,苗又长高了,上部又开始下弯,我索性顺其自然,让其自由生长了。  相似文献   

2.
我住在三楼,朝南有一个室内阳台,光照好,冬天阳台内只要有太阳,温度就较高,不用开空调。我在阳台外用不锈钢材料做了两个花架,可放大小二十来盆花。我喜欢养些奇特的花(相对上海地区而言)。除龙吐珠(曾在《中国花卉盆景》2008年第11期上做过介绍)外,鲜艳的紫色三角梅让我着实喜爱。我买了两盆,但一个冬天过后全死了。  相似文献   

3.
还在小学的时候,我从报纸上就看到过有关叶子花的赞美文章,留下点点印象。工作以后,从事农业技术工作的我也喜爱花卉,现在退休在家,终日与叶子花为伴。我在20世纪80年代就有一个梦想:如果能拥有自己的房子,空地大的话就搞一个花园。没有空间的话就造一个空中花园。1989年我的小楼房完工,有朋友送了一盆叶子花,就一直栽培到现在。这期间,很多花儿都被我淘汰了,但是它却保留到现在,而且大有“攻城略地”之势!  相似文献   

4.
我是学理工科的,专业和职业都与花卉无关,但因天性喜欢花,所以种花养花便成为工作之余的一大爱好。在美国生活十几年,我养过很多花,其中与我最有不解之缘的,当数圣诞仙人掌了。因为它不仅是我在美国养的第一种花,也是我养得时间最长的花,已陪伴我整整15年了。  相似文献   

5.
听说陕西汉中圣水寺有一棵两千多年的古桂,我带着的好奇心情,没等到开花时节就专程去考察了该树,时值6月中旬。实地考察后,我有幸查到了可靠的文史资料,对其有了较全面的了解。  相似文献   

6.
两年前的春天,朋友送我一盆开花的君子兰。花谢后,生长尚可,过了黄梅(7月中旬),盆花萎蔫了。起初,浇些水早晨好些,但到下午又蔫了,喷雾或放在阴处均没有缓解。我以为是盆土有问题了,可是江南盛夏,气温在38℃以上,空气十分干燥,在这种情况下换盆是有风险的,但我还是脱盆观察了一下。  相似文献   

7.
去年春天,对于爱花的我来说,有一个小小的欢乐。那就是我自繁自育的一株盆栽桃树,终于在第4年春天孕育了点点花蕾。我精心呵护,一切都按我预想的那样,直至盆桃开花。  相似文献   

8.
我和老伴罗侠都是盆景的业余爱好者,也都是广东茂名市老干部盆景协会的会员,她和我一起在盆中耕耘,我寄出的作品,有我一半也有她的一半。而且,老伴又从盆景引申至绘画,她以自家的盆景素材作为写生对象,再扩展到对大自然的山水进行写生,不断提高,如今,她已成为“中国书画艺术家协会”的会员了。  相似文献   

9.
人生的智慧     
《种业导刊》2012,(4):33-33
送2/3地皮给政府的精明商人 美国某城30英里外的山坡上有一块不毛之地,地皮的主人见地皮搁在那里没用,就以极低的价格出售了。地皮新主人办完手续后,跑到当地政府部门说:我有一块地皮,我愿意无偿捐献给政府,但我是一个教育救国论者,因此这块地皮只能建一所大学。政府如获至宝,当即就同意了。  相似文献   

10.
去年有花友提醒我:最近发现铁树里有虫专吃嫩芽,而且来无影去无踪。当时我想,养了几十年的铁树从没见过有虫,便没当回事,没想到今年偏巧就碰上了。第一次在今年6月中旬,我外出三天,回来见一棵发了很多新芽的铁树,一丛新芽转眼间变成了一堆芽渣,也没见到虫影。第二次在9月上旬,清晨起来发现铁树的一片嫩叶被虫咬得残缺不全(图1)。  相似文献   

11.
我1980年起正式负责单位绿化工作。虽然很喜欢种树养花.但要我全面负责绿化工作,难度还是很大的。之后没几年,《中国花卉盆景》等花卉报刊诞生了——犹如雪中送炭。我终于有了自己的老师。它创刊30年来,我认真地研读每期的文章,获取了渴求的知识。  相似文献   

12.
我家的封闭阳台在五楼,坐北朝南,阳台外安装有宽0.4米、长5米、高1.7米的防盗窗,其顶部有遮阳棚。除冬季外,这2平方米的小天地就是我的微型花园了。防盗窗的栏杆为喜攀援的植物提供了牢固的支撑物,所以我就栽上了嘉兰等攀援植物。我觉得嘉兰是特别适合在此类阳台上栽培的。  相似文献   

13.
逢年过节,晚不了要喝酒。酒喝完了,酒瓶往往就丢弃了。可是现在的酒瓶,个个设计得古色古香,就像工艺品一样,丢掉实在太可异了,于是我就有收集酒瓶的习惯。时间长了,我想,这些瓶瓶罐罐除了摆在橱柜上观赏以外,还能做什么用呢?看着家里栽种的形形色色的花,我来了灵感。  相似文献   

14.
“死别已吞声,生别常恻恻……故人人我梦,明我长相忆。”杜甫的诗句,道尽了人间悲事,生离死别。然而渺渺兮犹如浩波,漫漫兮若似烟海。又有多少人和事可以常“入我梦”、令我“长相忆”呢?我的恩师贺公淦荪先生就是这样的人。  相似文献   

15.
我家庭院里有百来种花卉,唯独与炮仗花最有缘分,栽得最早。因有那份热爱,所以养得最旺盛。 1996年春,庭院新填土方,都是有机肥土,这里地势高、阳光充足,适生环境好,我便在庭院东西墙隅各栽了一株炮仗花。经过细心呵护,半年时间藤蔓很快就攀缘于墙上。此后,我的管理就较粗放了。  相似文献   

16.
桀骜不驯的叶片让我几乎失去了养植这两盆普通君子兰的信心。而强劲萌生的蘖芽又让我获得了“寻找新大陆”的乐趣。实在是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单株有单株的好,多头有多头的美。  相似文献   

17.
我患有骨关节炎,中医给我开了副中草药。我发现滤出的药渣中有许多块丝瓜筋(图1).就收集起来。用水清洗晒干后,剪成方块,放入化盆底部做垫底材料(图2)。  相似文献   

18.
我对花草植物情有独钟,或许因为我是女人,也或许是因为我的工作。几到过我办公室的人,看到那些盆栽的吊兰、芦荟、文竹、春雨、海芋、绿萝……无不陶醉于那抹清香与碧绿之中。但他们更多是叹服我的养花技巧,我养的那些花草,有从市场买来的,也有从好友家剪枝插活的。  相似文献   

19.
清新秀美的合果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它能活下来并长成漂亮的植株很偶然。 2009年春天,我栽花时土不够了,邻居给我端来一盆他用剩下的土,土里有一枚似卷曲的茶叶样的小芽儿,还带着一小截儿根。我问邻居,以前这花盆种的什么花儿,邻居说,栽过好几种花儿,记不清了。  相似文献   

20.
炎炎盛夏,苦瓜又上市了。在我们这里,苦瓜作为蔬菜栽培,是上世纪80年代初的事。我种苦瓜时,菜市场上还见不到苦瓜。有一年我从庐山带回种子,开始在院内种植,后来在花友中传种。每年都是我在温室内育苗,分给他们栽种,直至今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