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无籽西瓜早熟栽培,当前主要有地膜覆盖、小拱棚覆盖、小拱棚双膜覆盖和大棚覆盖栽培等四种方式。其中,以小拱棚双膜覆盖栽培应用面积最大,发展势头最强劲。此栽培法不仅具有投资少、效益高、操作简便、稳产高产之特点,而且填补了初夏市场上无大宗水果供应的空白,丰富了人们的生活。  相似文献   

2.
天津武清区早春薄膜覆盖西瓜栽培,一般采用3层膜大棚覆盖和双层膜小拱棚覆盖。四层膜大棚覆盖栽培,2004年试种成功,试种面积6000米^2,平均亩收入5500元,总收入49950元,纯收入38050元。四层膜大棚西瓜覆盖栽培具有棚内保温性能强、棚内昼夜温差变化小、提前成熟上市且效益高的特点。时间短,见效高,可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3.
——马铃—— 马铃薯春季早熟栽培的方式有地膜小拱棚双膜覆盖、厚膜小拱棚覆盖和地膜平铺三种方式。利用这些方式栽培的马铃薯,可比常规露地栽培的马铃薯提早10~20天上市。无论采用何种覆盖方式,都要选用良种,最好选用由东北调入的东农303或克新四号原种,不能用自留种。667平方米用种量约150千克。  相似文献   

4.
<正>天津武清区早春薄膜覆盖西瓜栽培,一般采用3层膜大棚覆盖和双层膜小拱棚覆盖。四层膜大棚覆盖栽培,2004年试种成功,试种面积6000米2,平均亩收入5500元,总收入49950元,纯收入38050元。四层膜大棚西瓜覆盖栽培具有棚内保温性能强、棚内昼夜温差变化小、提前成熟上市且效益高的特点。时间短,见效高,可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5.
冬春马铃薯大拱棚、小拱棚、地膜三膜覆盖栽培,一般于12月份催芽、播种,翌年3月底收获,亩产马铃薯3500-4000公斤,比早春地膜覆盖的马铃薯提前1个月上市,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针对多层塑料薄膜覆盖形成环境中夜间气温的变化进行分析,以期为完善多膜覆盖生产模式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持。试验于2018年冬季在山东济南的4个拱棚内进行,拱棚内分别设置1层薄膜小拱棚、2层薄膜小拱棚、3层薄膜小拱棚以及未设置小拱棚,利用拱棚和小拱棚组成的1~4层薄膜覆盖模拟早春多膜覆盖下的温度环境,并进行测量分析。结果表明,内设小拱棚对拱棚内夜间气温的影响不大,拱棚内外气温高低存在不确定性;在本试验范围内,随着覆盖塑料薄膜层数的增多,多膜覆盖环境夜间的气温条件不断改善。表明,塑料薄膜提高温度的作用并不仅仅是由自身热工参数(热导率)引起的。MATLAB拟合分析结果表明,随着薄膜层数的增多,多膜覆盖夜间气温增幅逐渐变小,在本试验条件下覆膜层数以不超过5层为宜。  相似文献   

7.
小拱棚双膜覆盖直播(以下简称双膜直播)西瓜省工、省力,早发、高产,经济效益较好.近年来在我县于城镇发展很快,2001年全镇发展双膜直播西瓜4000亩,占全镇西瓜总面积的三分之二.亩产一般在2500kg左右,高的可达3500~4000kg.亩产值在1000元以上.  相似文献   

8.
黑膜覆盖栽培具有增温、保水、保肥等优点,本文从播种前准备、田间播种、田间管理、适时收获四个方面详细总结了黑膜覆盖栽培技术,为马铃薯的高产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生产中,应用小拱棚双膜覆盖种植西瓜,可比露地西瓜提前15~20d成熟,上市价格达到3.2~4元/kg,亩产量2500kg左右,亩效益均在4000元以上。现将西瓜小拱棚双膜覆盖早熟高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河北省乐亭县中堡镇北双庙、崔各庄等村,近两年来,每年都搞早春大白菜地膜加小拱棚双膜覆盖栽培,从定植到收获50d左右,占地时间短,下茬可栽培其它作物。一般亩产7500~8000kg,亩效益3000元左右,既可让大白菜错季上市,丰富市场淡季蔬菜供应,又增加了菜农收入。"双膜覆盖大白菜,技术简单,管理方便,效益可观。  相似文献   

11.
西瓜生长前期,采用小拱棚双膜覆盖栽培,早熟效应十分明显.在哈密市可提前到6月中旬上市,较露地栽培提早上市20天左右,且能有效避开病害高发期,显著增加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正近年来,宿城区王官集镇瓜农利用五膜覆盖栽培技术,比传统的四膜覆盖栽培,提前10~15d上市,且亩产量提高5~10%,达5000kg左右。市场销售价格高出近一倍,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五膜覆盖具有"多层保温好、错季栽培早、提前上市俏、质优价更高"的优点。其栽培技术规程如下。1五膜大棚搭建(四膜改五膜)传统四膜覆盖,是大棚膜、中拱棚膜、小拱棚膜与地膜;五膜覆盖是在四膜的基础上,在大棚膜内20~30cm处增加"1  相似文献   

13.
小拱棚双膜覆盖栽培甜瓜,具有投入少、成本低、产量高、效益好、 小拱棚甜瓜高产栽培技术易于搬迁倒茬等特点,已成为早春甜瓜栽培的主要方式。由于甜瓜生长周期短,产果量大,产果期集中, m 营养土中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g,随水浇入土中,搅拌均匀,覆膜  相似文献   

14.
以"格兰蒂"为试材,研究了小拱棚、小拱棚加地膜覆盖(双膜覆盖)和地膜覆盖的增温效应及对绿芦笋早春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覆盖方式均显著提高地温,促进芦笋提前萌芽出笋,其中以小拱棚增加地温和促进提早萌芽的效应最大。小拱棚和双膜覆盖可提高气温4℃~14℃,使芦笋生长速度加快,采笋期提前10d左右,早期产量是对照的2倍以上。小拱棚覆盖对绿芦笋的一级笋率无显著影响,而双膜覆盖和地膜覆盖的弯笋率比对照增加,一级笋率比对照降低。  相似文献   

15.
详细介绍了西安地区塑料大棚四膜覆盖草莓促成栽培模式关键核心技术要点。从培育无病壮苗、设施选择与定植、保温及大棚管理、防治病虫、果实采收五大方面阐述了四膜覆盖促成栽培配套技术措施,该技术的示范推广实现了西安地区草莓12月上旬大量上市.达到了利用简易设施在寒冷地区实施促成栽培的突破。  相似文献   

16.
薛艳丽 《北京农业》2007,(11):10-11
辣椒采用“三膜两苫”越冬栽培,具有成本低,效益高(亩净产值达5000元)、易操作等优点。“三膜两苫”指大拱棚、小拱棚和定植覆膜及两个小拱棚覆盖草苫,其主要栽培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17.
从选种、选地、播种、棚温管理、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了大拱棚早春芸豆三膜覆盖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8.
大 拱 棚 西 瓜“ 四膜 一 苫 ”栽 培 是 近年 来 推 广 的 一 项 新 型 高 效 实 用 种 植 模式 ,即 大 拱 棚 用 双 层 膜 覆 盖( 两 层 膜 间距 离 10厘 米 ),大 拱 棚 内 套 小 拱 棚 ,小拱 棚 覆 盖一 膜 和 一 苫, 另 再 覆 盖 地 膜 。这 种 模 式具 有 良 好 的保 温  相似文献   

19.
在早春利用漫反射农膜进行小拱棚覆盖,与普通农膜比较,棚内最低温度提高0.5℃左右,最高温度降低1.5—2.0℃。漫反射膜内光照强度垂直变化梯度明显低于普通膜,不同高度透光率和总透光率显著高于普通膜。漫反射膜棚内番茄生长健壮,开花多,座果率高,较普通膜增产11.31%,同时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西瓜小拱棚双膜覆盖早熟栽培技术规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详细介绍了江西省西瓜小拱棚双膜覆盖早熟栽培技术规程,包括早春西瓜育苗技术、西瓜田间管理技术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