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正近年来,孟州市紧紧围绕转变农业经营方式,不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大力培育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有力推动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一、发展现状(一)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孟州市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1家,其中,省级6家,焦作市市级15家。2018年孟州市实现销售收入44.2亿元,上缴税  相似文献   

2.
正一、沟域经济的发展情况(一)沟域经济发展壮大农业经营主体孟津县现有省级农业重点龙头企业5家,市级64家;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1000多家,国家级示范合作社6家,省级2家,市级34家;注册家庭农场76家,市级示范家庭农场7家。全县已培育成洛建果蔬产业集群和生生奶业产业化集群2个市级产业化集群,各类经营主体的发展形成了"春赏花养生、夏避炎暑休闲、秋品果香美味"的沟域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将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重要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农户进入市场的基本主体、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新型实体,培育典型、规范指导,全力推进合作社发展,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截至2020年12月底,淄川区注册登记农民专业合作社765家,其中,有国家级示范社1家、省级示范社15家、市级示范社27家、区级示范社1...  相似文献   

4.
《河北农业》2021,(9):12-13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呈快速发展之势,尤其是后者,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农业生产服务主体。截至2020年底,全省注册家庭农场达到4.9万家,累计创建省级示范家庭农场1498家、市级示范家庭农场3376家,县级示范家庭农场5472家;依法登记的农民合作社达到11.5万家,县级以上示范社达1.08万多家,其中国家示范社396家、省级示范社1388家;从事农业生产托管的社会化服务组织数量达到3万余家。  相似文献   

5.
<正>沛县沛城镇紧紧围绕转变农业经营方式,以土地流转为载体,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大力培育合作社、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和农业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初步形成了多种生产经营主体共生的农业经营格局,有力推动农业向规模化、现代化加快发展。一、发展现状1.产业化龙头企业。全镇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达到4家,其中:省级2家、市级2家。2.农民专业合作社。总量达182家,涉及种、养、加及供销服  相似文献   

6.
正近几年来,泌阳县委、县政府通过采取有效措施,加大了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力度,突出发展优势主导产业,培育壮大新型农民经营主体,泌阳县农业产业化建设得到了较快发展。1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泌阳县共有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30家。其中省级4家,市级26家,总资产18.6亿元,其中固定资产12.5亿元。拥有固定资产5000万以上的2家,1000万元以上的15家,  相似文献   

7.
《新农村》2016,(3)
正近年来,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通过完善扶持政策、推进土地流转、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创新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等新型农业经营组织得到了规范提升和蓬勃发展。截至2015年底,全区共有区级以上农业企业52家,其中省级农业龙头企业1家、市级农业龙头企业33家;区级以上规范化农民专业合作社26家,其中国家级示范社3家、省级示范社1家、市级示范社1家;  相似文献   

8.
<正>近几年来,我市围绕"十三五"规划及年度工作目标,推行新理念,研究新思路,探索新举措,使我市农业经济发展取得长足进展:新型农业经营实体发展迅速,土地流转规范有序,粮食产量稳步提高,一批现代农业示范园区脱颖而出,各项工作走在了全市的前列。一、创新农业经营体制,内在活力不断激发一是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目前为止,共培育市级优秀家庭农场12家,省级示范社7家,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总数达到966家。二是引导  相似文献   

9.
<正>一、发展现状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渑池县已初步形成以专业合作社为纽带、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为骨干、龙头企业为支撑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农业经营主体呈现出多元多样发展态势。截至2018年12月底,全县从事农业规模化经营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有247个,投资规模在100万元以上的农业龙头企业58家,其中,省级6家、市级20家,培育省级农业产业化集群2个、市级5个,销售收入超亿元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澧县加快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设,特别是农民合作社迅速成长,农业内生动力有效激活,农业现代化进程明显加快。目前全县已培育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572个(其中国家级示范社4家、省级示范社9家),成员8.61万户,带动4.15万户。  相似文献   

11.
正一、高校毕业生参与农民合作社发展的现状及特点近年来,杞县农民合作社发展迅速,截至目前,全县在工商部门注册登记的合作社已达到3 000家,其中:省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5家,市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21家,县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30家。据调查,杞县高校毕业生领办或参与的农民合作社20家,其中:高校毕业生参与省级示范社1家,市级示范社1家。当前这些高校毕业生参与合作社发展的模式有以下几种:(一)子承父业模式该模式的主要特点是父母本身就是农业经营大户,这些高校学生毕业后,在协助父母生产经营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12.
<正>近年来,安徽省铜陵市义安区认真贯彻中央决策部署,加大培育扶持力度,构建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骨干、农民合作社为纽带、家庭农场为基础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推动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目前,全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达1168个,其中农民合作社577家(含国家级示范社7家)、家庭农场478个(含省级示范场26个)、农业企业113个,拥有中国驰名商标1个、安徽省著名商标24个、省名牌产品2个。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博爱县委、县政府以深入贯彻实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为契机,紧紧围绕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总体目标,不断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和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引导、规范、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快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合作社已经成为推动全县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引擎。截至2010年10月,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288家,其中国家级示范社2家,省级示范社6家,市级示范社16家,成员总数1.2万户,辐射带动农户3.6万户,资产总额2.46亿元,成员人均纯收入比非成员高出25%以上。  相似文献   

14.
沈雪芳 《河南农业》2011,(11):10-10
近年来,博爱县委、县政府以深入贯彻实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为契机,紧紧围绕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总体目标,不断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和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引导、规范、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快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合作社已经成为推动全县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引擎。截至2010年10月,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288家,其中国家级示范社2家,省级示范社6家,市级示范社16家,成员总数1.2万户,辐射带动农户3.6万户,资产总额2.46亿元,成员人均纯收入比非成员高出25%以上。  相似文献   

15.
<正>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现状(一)发展数量稳中有升近年来,林州市政府高度重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工作,按照"加快培育一批,努力规范一批,着力提升一批"的思路,采取"宣传引导、积极扶持、规范提升"等措施,全市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康有序发展。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家庭农场99家,农民专业合作社499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69家。其中:建成省级  相似文献   

16.
正近年来,新县县政府高度重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扶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积极培育种、养大户,农产品生产、加工初步呈现集中、聚集的发展态势。一、发展现状(一)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新县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到25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5家,分别是:羚锐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新林茶业有限公司、安太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兴民科技有限公司、绿达山茶油股份有限公司。另外,还有兴锐农牧、久润生态农  相似文献   

17.
正一、培育和发展龙头企业,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关键环节,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周口市在农业生产实践中,以产业化经营为突破口,依靠龙头企业,辐射带动农民从事专业化生产和规模化经营,帮助农民以较低的成本进入市场,降低农民从事市场活动的风险,较好地解决了小生产与大市场的对接问题。目前,全是已涌现出一批具有辐射性带动作用的龙头企业,其中国家级2家、省级3家、市级26家。  相似文献   

18.
正一、发展现状近年来,新县坚持政策引导,科学发展,龙头带动,重点培育了中药材、山野菜、山茶油和茶叶加工等优势农业产业,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扶持、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积极引导培育种植大户、养殖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产品生产、加工业初步呈现集中、聚集发展态势。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培育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截至目前,全县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到25家。其中,  相似文献   

19.
山东省淄博市桓台县积极贯彻落实《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规范合作社经营行为,合作社发展质量和服务水平不断跃升新台阶.截至2020年底,桓台县注册农民合作社579家,总注册资本13.29亿元,有市级及以上示范社38家,其中国家级示范社4家、省级示范社18家、省级农业生产性服务示范组织3家、市级示范社13家.  相似文献   

20.
正近日,随着甘肃省农业信贷担保公司与静宁格瑞苹果专业合作社签下第一份申请贷款担保合同,标志着甘肃省首家市级农业信贷担保中心在平凉市启动运行。近年来,平凉市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目标,强化科技支撑,创新经营模式,全力推进农业现代化,特色产业区域化布局、规模化发展、产业化经营发展势头强劲。据统计,目前,平凉市已培育创建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41家,农民专业合作示范社238家,为现代农业带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