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世界华人为了推进虾类养殖科技和生产的发展,由中国科学院院士刘瑞玉研究员和台湾大学陈弘成教授等老专家发起,自1997年起建立了两年一次的“世界华人虾类养殖研讨会”定期学术研讨制度,先后在厦门大学、中山大学召开过两次研讨会。第三届世界华人虾类养殖研讨会于2001年11  相似文献   

2.
本刊讯首届世界华人虾类养殖研讨会于今年10月24日~26日在厦门大学隆重召开,此次大会是由厦门大学海洋系、厦门大学亚热带海洋研究所与台湾海洋大学水产养殖系、台湾大学渔业生物试验所、福建省海洋学会和福建省水产学会共同筹办,由厦门大学海洋系主办的,共有10个国家和地区的176名代表到会。在世界虾类养殖业的发展过程中,华人的足迹几乎遍布世界的每个养虾角落,他们为世界各地虾类养殖业的起步、振兴、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使虾类养殖业普遍成为沿海国家和地区国民经济的一项重要产业,特别是在中国大陆、台湾和泰国等东南亚地区,…  相似文献   

3.
世界华人为了推进虾类养殖科技和生产的发展,由中国科学院院士刘瑞玉研究员和台湾大学陈弘教授等老专家发丐,自1997年起建立了两年一次的"世界华人虾类养殖研讨会"定期学术研讨制度,先后在厦门大学、中山大学召开过两次研讨会.  相似文献   

4.
祖国各地     
《水产科技情报》2001,(6):284-285
第三届世界华人虾类养殖研讨会在海南大学召开  世界华人为了推进虾类养殖科技和生产的发展 ,由中国科学院院士刘瑞玉研究员和台湾大学陈弘成教授等老专家发起 ,自 1 997年起建立了两年一次的“世界华人虾类养殖研讨会”定期学术研讨制度。第一、第二届研讨会先后在厦门大学、中山大学召开 ,本次第三届世界华人虾类养殖研讨会则于 2 0 0 1年 1 1月 1 3~ 1 6日在海南大学召开 ,会议主席是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海南大学水产养殖省级重点学科带头人张 本教授。出席这次会议的有来自中国、中国台湾、美国、新加坡、澳大利亚、菲律宾等…  相似文献   

5.
由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海洋甲壳动物学专家刘瑞玉院士和台湾大学动物研究所所长陈宏成教授发起组织的第三届世界华人虾类养殖研讨会于 2 0 0 1年 1 1月在海口举行。出席此次研讨会的有刘瑞玉院士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所长、国家海洋 863计划专家组组长、973项目首席科学家相建海教授 ,台湾大学陈宏成教授 ,第一、二届会议主席苏永全、何建国教授以及来自中国大陆和台湾、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澳大利亚等世界各地华人代表 60 0余人 ,收到论文摘要 1 2 0余篇 ,从遗传育种、生物技术、营养生理、病害防治、养殖技术等各个领域进行了广泛…  相似文献   

6.
由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海洋甲壳动物学专家刘瑞玉院士和台湾大学动物研究所所长陈宏成教授发起组织的第三届世界华人虾类养殖研讨会于2001年11月在海口举行.出席此次研讨会的有刘瑞玉院士,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所长、国家海洋863计划专家组组长、973项目首席科学家相建海教授,台湾大学陈宏成教授,第一、二届会议主席苏永全、何建国教授以及来自中国大陆和台湾、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澳大利亚等世界各  相似文献   

7.
1999年10月21日至23日,第二届世界华人虾类养殖研讨会在广州市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召开,此次会议由中山大学、广东水产学会、台湾大学和湛江恒兴有限公司等单位联合举办,来自中国大陆、台湾、香港及印尼、马来西亚的200多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开幕式由中山大学何建国教授主持,中山大学副校长徐远通教授、广东省海洋与水产厅李珠江厅长、广东省水产学会李昌华同志分别致辞。本次会议主要探讨如何进行虾的健康养殖问题,共有六十余位专家、学者分别作了大会发言,内容涉及海淡水虾的养殖、病害、饵料及资源分布等各个领域…  相似文献   

8.
本刊讯:由厦门大学海洋学系主办.台湾海洋大学水产养殖系、台湾大学渔业生物试验所、福建省  相似文献   

9.
正虾类产品蛋白质含量高,脂肪含量低,营养结构较好,是重要的渔业产品之一,约占国际渔业产品贸易总值的20%~([1])。近年来,随着虾类产品市场和消费群体的不断扩大,虾类养殖尤其是虾类的淡水养殖发展更为迅猛。虾类养殖品种较多,规模化程度不断提高的同时,制约该产业发展的病害问题也越发突出,淡水龙虾成为发展态势良好的虾类养殖品种之一~([2])。红螯螯虾(Cherax quadricarinatus),原产于澳大  相似文献   

10.
正虾蟹养殖是广东水产养殖的支柱性产业,《2019年中国渔业统计年鉴》显示,2018年广东虾类养殖产量近76万吨,虾类种苗、饲料和虾类产品加工均居全国前例,虾类产业年产值逾1000亿元。为支撑广东虾蟹产业集群发展,全面提升虾蟹类产业科技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广东召集各路精英,组  相似文献   

11.
一、我国海水虾类养殖生产发展概况我国的海水虾类养殖业从起步到现在已走过了25个年头。1978年开始组织中国对虾的人工育苗技术攻关,并于1982年获得突破性进展,从此开始了中国海水虾类养殖业的发展历史;1983年后,对虾养殖业迅速在全国沿海地区发展起来,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养殖产量也急速上升,到1992年仅10年时间,全国的养殖面积发展到208.53万亩,产量达20.7万吨;1993年,因对虾疾病的大面积暴发,养殖产量锐减,当年的产量下降到8.8万吨,1994年继续下降到6.2万吨。为重振我国对虾养殖业,年农业部全国水产1993技术推广总站提出,…  相似文献   

12.
虾类养殖基本上限于两类虾:淡水沼虾和几种海水对虾。沼虾养殖于本世纪六十年代初开发于马来西亚,但在八十年代期间收益衰落,因为对虾技术的开发使海水虾类成为人们偏爱的虾种,对虾养殖在50多年前开始于日本,而后迅速扩展到东南亚。1991年养虾业收获量为699000吨,达到最高纪录,比1990年增长7%。虾类养殖在九十年代很可能继续发展,但发展的速度将会降低。 目前大量养殖虾类的地区仅为两个:亚洲和拉丁美洲。1984年厄瓜多尔的气候现象对其虾类收获量产生不利影响,在中国开始报告收获量大增之前,厄瓜多尔是世界虾类养殖的先锋。当然,中国和东南亚一些国家的虾类收获量在某些程度上是粗略估算的,但确定正在收获大量养殖虾类。虽然没有准确的数据,  相似文献   

13.
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rosenbergi)自1976年由日本引进我国后,经过多年推广养殖,现已发展成为经济虾类的主要养殖对象。该虾的生态习性不同于一般虾类,其幼体阶段需要在海水中度过,种苗生产必须由具有专门生产设施和技术的生产单位才能...  相似文献   

14.
20 0 1年虾类产业与交易会将于 2 0 0 1年 9月 2 7~ 2 9日在印度臣奈 (马德拉斯 )召开。臣奈位于印度东海岸 ,是印度虾类养殖业集中区。会议期间 ,有关国际专家议题小组、行业领袖以及政策制订者将就发展与扩大本行业的重要问题进行回顾与评论。这是一次拓展视野、建立联系、交换观点、洽谈业务的好机会。INFOFISH作为世界知名机构 ,继 1996年在马来西亚成功举办涉及虾类产业的水产养殖技术大会(AQUATECH)后 ,本次与FAO、MPEDA及SEAI共同主办这次盛会。主要议题 :1)全球资源与供给状况 (捕捞与养殖 )。2 )主要…  相似文献   

15.
捕虾技术     
虾类是世界贸易最重要的产品之一,这一点由其捕捞蓬勃发展方面足资说明。50年代,国外捕虾50万吨,而1986年世界虾类捕捞量是190万吨,其渔获量保持了增长的趋势,同时,虾类的人工养殖将得到发展。1983年时,印度、中国、泰国、印度尼  相似文献   

16.
2001年虾类产业与交易会将于2001年9月27~29日在印度臣奈(马德拉斯)召开。臣奈位于印度东海岸,是印度虾类养殖业集中区。会议期间,有关国际专家议题小组、行业领袖以及政策制订者将就发展与扩大本行业的重要问题进行回顾与评论。这是一次拓展视野、建立联系、交换观点、洽谈业务的好机会。INFOFISH作为世界知名机构,继1996年在马来西亚成功举办涉及虾类产业的水产养殖技术大会(AQUATECH)后,本次与FAO、MPEDA及SEAI共同主办这次盛会。 主要议题: 1)全球资源与供给状况(捕捞与养殖)。 2)主要市场及经营趋势。 3)产品、增值、质量保证、水产养殖与技术开发。 4)环境与贸易、资源保护。 5)投资机会。 6)购销者面谈(商业会谈)。 详细情况敬请垂询: 1)地址:INFOFISH,Pox10899,50728 Kuala Lumpur,Malaysia 2)电话:(603)26914466 3)传真:(603)26916804 4)E-mail:infish@po.jaring.my或infish@tm.net.my 5)网址:www.infofish.org  相似文献   

17.
南美自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又称万氏对虾、白脚虾,属白虾类。原产于中、南美洲太平洋沿岸的温暖水域,以厄瓜多尔沿岸分布最为集中。于1988年由中科院海洋研究所引入国内。近年来,南美白对虾以其壳薄、肉厚、生长快、群体增长均匀、抗病力强等优点,逐渐成为我国南方主要养殖虾种。它与斑节对虾、中国对虾并列为世界上三大养殖虾类,是集约化高产养殖的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18.
在世界甲壳类养殖总产量中,约有四分之三产自亚洲。在分种类的养殖产量中虾类产量占96%。预计到2000年时,亚洲甲壳类养殖产量约可增长四倍。甲壳类养殖目前正处于发展的第二期,在不可避免到来的第三期中,虾类价格可能下跌,增长速度可能放慢。对此有必要引起重视并及早采取措施。  相似文献   

19.
张静波 《水产养殖》2011,32(8):34-36
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丰富的内陆水域、浅海滩涂和低洼宜渔荒地得到了有效的开发利用,养殖领域从沿海地区和长江、珠江流域传统养殖区扩展到全国各地。养殖品种向多品种、优质化方向发展,海水养殖由单一的藻类养殖向虾类、贝类、鱼类和海珍品养殖逐步延伸,淡水养殖品种也从传统的“四大家鱼”发展到鱼、虾、贝多种名特优新产品。养殖方式也呈现多样化发展趋势,设施渔业、深水网箱养殖等得到较快发展。  相似文献   

20.
据《Infofish》1988年第2期报道,亚洲十六个国家和地区,1985年虾类养殖产量达到201,000吨;预计到公元2000年虾类养殖产量将达到80万吨,其中孟加拉国养虾产量达到60,000吨,缅甸5,000吨,中国20,000吨,印度50,000吨,印度尼西亚120,000吨,日本3,000吨,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15,000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