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广东鲂鱼苗对水产药物敏感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东鲂是珠江水系和海南岛水域特有的名贵鱼类之一,俗名海(鱼边)。它肉质细嫩,味鲜美,近几年广东鲂已成为珠江三角洲地区酒楼的一种名贵河鲜。养殖面积不断扩大,种苗供不应求。为使该鱼养殖能健康发展,防治疾病是一项重要的研究内容。为此作者进行了广东鲂鱼苗对12种水产药物的敏感性试验。目的是为正确和合理地使用各种药物及其剂量防治该鱼病害提供科学的依据。现将结果综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广东鲂是珠江水系西江著名特产之一,也是西江重要的经济鱼类,近年来,其自然资源量呈逐渐衰退之势,90年代的渔获量仅在5t左右徘徊.为此,广东省封开县水产研究所开展广东鲂人工繁养殖技术研究,笔者总结5年来的经验,介绍广东鲂人工繁殖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3.
广东鲂人工繁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东鲂是珠江水系西江著名特 产之一,也是西江重要的经济鱼类, 近年来,其自然资源量呈逐渐衰退 之势,90年代的渔获量仅在5t左右 徘徊。为此,广东省封开县水产研究 所开展广东鲂人工繁养殖技术研究, 笔者总结5年来的经验,介绍广东 鲂人工繁殖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4.
日前,农业部渔业局对浙江杭州市钱塘江三角鲂原种场进行资格复审。受农业部渔业局委托,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省淡水水产研究所等单位专家组成的复审专家组听取了该市农科院水产研究所负责人关于原种场挂牌以来的三角鲂原种保存、生产经营等情况汇报,查看了现场、抽检了三角鲂原种亲本,经质询和综合考评,一致认为复审合格。  相似文献   

5.
<正>3月20日,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淡水水生生物资源增殖放流及生态修复技术研究"在武汉通过由农业部科技教育司组织的项目验收,与此同时,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李新辉研究员承担的子课题"珠江草鱼广东鲂增殖放流及生态修复技术研究"(课题编号:200903048-05)也通过了专家组验收。珠江所负责的课题"珠江草鱼广东鲂增殖放流及生态修复技术研究"(2010-2014)实施5年以来,以珠江草鱼、广东鲂为主要研究对象,对珠江主要增殖放流水域本底资源、遗传背景、放流水域容量、放流品种及数量、放流苗种监测、标志放  相似文献   

6.
<正>杂交鲂鲌“皖江1号”是由安庆市皖宜季牛水产养殖有限责任公司、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所、上海海洋大学共同培育的水产新品种,并于2020年经全国水产原种和良种审定委员会正式审定通过,品种登记号:GS-02-001-2020。目前,杂交鲂鲌“皖江1号”已是安庆市重点推广的淡水养殖新品种。杂交鲂鲌“皖江1号”的苗种养殖,  相似文献   

7.
广东鲂Megalobrama hoffmanni(Herre et Myers)在珠江水系分布很广,其肉味鲜美,经济价值颇高,是江河捕捞的主要经济鱼类,近年来我们在开展广东鲂的驯化养殖研究过程中,对该鱼进行耗氧率、耗氧量与窒息点的研究,目的是评价广东鲂在池养条件下有无养殖豹前途.同时,探讨广东鲂的适宜供氧条件以及合理的放养密度等,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要闻速览     
<正>10月29日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与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全国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分会、杭州睿形科技有限公司等单位在北京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启动水生生物识别APP开发。系统预计2020年上线,初期可对700余种水生生物进行识别。11月7日农业农村部对鸭绿江云峰段斑鳜茴鱼、吉林前郭查干湖蒙古鲌、乌苏里江四排段哲罗鱼鲂、千岛湖、象山港蓝点马鲛、荣成湾、潭江广东鲂、白龙江  相似文献   

9.
珠江禁渔对广东鲂资源补充群体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继我国各大水系实施禁渔期制度之后,珠江水系于2011年4月1日至6月1日实现首次禁渔。广东鲂是珠江中下游地区主要的经济鱼类之一,为分析珠江实施禁渔期制度对广东鲂资源补充群体的影响,于珠江实施禁渔制度前(2006—2010年)和禁渔制度后(2011—2012年)在珠江下游肇庆江段设立固定采样点,利用定量弶网对流经该江段的广东鲂鱼苗补充群体进行调查。结果显示,禁渔前,珠江广东鲂鱼苗集中出现在4月中下旬至10月中旬,持续时间为(189±11)d,高峰期为6—8月。禁渔期制度实施之后,全年广东鲂鱼苗出现的起始时间变化不大,但是结束时间提前,持续时间略有缩短,4—5月份广东鲂鱼苗密度明显增大。广东鲂鱼苗总量及其在鱼苗补充群体中的比例均有所提高。根据禁渔前广东鲂鱼苗发生量与径流量之间存在的回归关系:LgY=0.988Lnx-4.932(R2=0.365,P0.01),结合禁渔后实际调查结果,对禁渔的实际作用进行了估算,2011年和2012年由于禁渔分别增加了9.43×108和651.81×108尾广东鲂鱼苗。研究表明,在径流量有保障的前提下,目前的禁渔制度可以有效增加广东鲂鱼苗补充群体资源量。  相似文献   

10.
三角鲂(Magalobrama tarminalis)隶属于鲤科、鲂属。是一种野生的较大型经济鱼类,主要分布在长江、黄河、黑龙江及东部沿海诸水系。为了探索三角鲂在水库的有效养殖方式,我们于1999~2000年在广东西牛潭水库进行了网箱养殖三角鲂的试验。  相似文献   

11.
<正>杂交育种是培育鱼类优良品种快捷有效的方法之一,杂交鲂是以团头鲂(Megalobrama amblycephale)作为母本、广东鲂(Megalobrama hoffmanni)作为父本杂交而得到的品种。2005年,由潮安县东凤韩东水产苗种繁育场成功培育,命名脆肉杂交鲂(中华雪龙鱼)。经过多年的培育和养殖,已形成一套成熟的规模化繁育技术。现将2013年度通过亲鱼营养强化、人工催产、人工授精、孵化等措施,取得规模化繁育杂交鲂苗种的相关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南海红鲌(Ergthroculfer recurviceps)俗称抛颈、和顺,分布于珠江水系和海南岛水域,是该地区特有的江河重要经济鱼类之一,它肉味鲜美,细嫩,目前和顺与广东鲂[海(鱼边)]同为酒店宾馆的名贵河鲜鱼,供应很缺乏,价格与广东鲂相同,而肉质较广东鲂更为鲜嫩,该鱼可于池塘或网箱驯养。  相似文献   

13.
一、12月病害发生情况 根据广东各测报点本月水产养殖病害监测数据分析,12月份大部分监测种类病害的发病范围和疾病种类大幅下降、发病率与死亡率都较低,水霉病的发病率与死亡率较上月有了明显的上升,鲢鱼、鳙鱼、广东鲂、长吻鮠无病害报道.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鱼类孵化船在珠江水系西江段开展广东鲂的人工孵化情况。试验运行2个月,共孵化广东鲂苗100多万尾,为今后在江河开展经济鱼类孵化提供经验和参考  相似文献   

15.
肇庆市设立市级西江广东鲂产卵场自然保护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淡水渔业》2004,34(6):30-30
10月14日,经市人民政府批复同意,肇庆市第一个市级水生动物自然保护区——西江广东鲂产卵场市级自然保护区正式建立。保护区位于封开县西江青皮塘江段,全长3305m.面积414hm^2,主要保护广东鲂产卵繁殖生态环境、自然群体和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16.
用网箱10只,共240m∧2,饲养1周年。投喂自己人工配制的混合饲料,饲料系数7.94。总产广东鲂1920kg,净产1770kg,成活率95.5%,共获利68366元。试验表明在珠江三角洲河道网箱养广东鲂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网箱10只、240m2,饲养1周年。投喂混合饲料,饵料系数794,总产广东鲂1920kg,净产1770kg,成活率955%,共获利68366元。试验表明在珠江三角洲河道网箱养殖广东鲂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水产科技》2004,(5):39-39
2004年10月14日,经肇庆市人民政府批复同意,肇庆市第一个市级水生动物自然保护区一西江广东鲂产卵场市级自然保护区正式建立。保护区位于封开县西江青皮塘江段,全长3305m,面积414hm^2。主要保护广东鲂产卵繁殖生态环境、自然群体和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19.
由国家级天津市换新水产良种场承担的“天津市三角鲂良种建设项目”,圆满完成各项建设内容,于2013年11月21日竣工验收。天津市三角鲂良种场建设项目是国家七大良种体系工程建设之一,也是天津渔业”十二五”规划建设的首个三角鲂良种场,它对于北方地区渔业结构调整,推广名优品种,促进渔业增产、增收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20.
广东鲂(Mepalobramahoffmanni)又名海鱼边,是珠江水系特有的重要经济鱼类。因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而深受群众欢迎。近几年池养广东鲂在广东省各地兴起。由于饲养密度的增加以及饲养方式的改变而使池塘生态环境产生复杂的变化,导致一些疾病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