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用重金属离子诱导胡萝卜体细胞胚胎发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胡萝卜体细胞胚胎诱导的一种新方法,取7d龄胡萝卜幼苗的茎尖在不加生长调节生物而含有重金属离子(如Cu^2+、Co^2+、Ni^2+、Zn^2+、Cd^2+)的MS培养基上培养7~21d,然后移到MS培养基上培养,未见生成愈伤组织就形成体细胞胚胎。说明这些重金属离子产生的胁迫可刺激胡萝卜的体细胞胚胎发生。  相似文献   

2.
研究证实了在银杏愈伤组织培养过程中,7种微量元素对细胞生长率和黄酮醇糖苷含量有明显的影响。MnSO4,ZnSO4,H3BO3三组试验中,当浓度分别为MS培养基原浓度时,细胞生长率最高,黄酮醇糖苷含量随MnSO4浓度增加而下降;在分别Co^6+,Cu^2+,Co^2+的三个处理中,其细胞生长率和黄酮醇糖苷含量均低于对照。  相似文献   

3.
红壤,黄棕壤吸附磷酸根后对Cu^2+次级吸附动力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流动法研究黄棕壤、红壤吸附磷酸根后对Cu^2+次级吸附的动力学。结果表明Cu^2+的次级吸附可用一级速率方程描述。黄棕壤吸附磷酸根后对Cu^2+吸附反应的速率下降;红壤吸附磷酸根后对Cu^2+吸附的快反应速率下降,而慢反应速率增加。升高Cu^2+浓度可能造成吸附反应机理的改变。竞争性阳离子Cd^2+和Zn^2+的存在降低了Cu^2+次级吸附反应速率。升高温度,Cu^2+次级吸附反应速率增加。土壤  相似文献   

4.
用真菌诱导子处理南方红豆杉(Taxus chinensis var.mairer)悬浮细胞,测定细胞生长指数、紫杉醇含量及其细胞酶活的变化,初步探讨真菌诱导子对南方红豆杉悬浮细胞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细胞悬浮培养第8天加入100μg/m L真菌诱导子,可明显增加悬浮细胞的生物量,紫杉醇的含量也有提高;添加真菌诱导子能抑制细胞多酚氧化酶(PPO)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的活性,有利于细胞生长。  相似文献   

5.
钴离子(Co^2+)对月季鲜切花生理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实验室常温条件下,将月季(Rosa Chineses jacq。)鲜切花品种“萨蒙莎”置于2%蔗糖和不同浓度CoCl2溶液进行了瓶插培养,阒有蔗糖提供营养的基础上,Co^2+可以延缓细胞膜差别透性的降低,抑制月季茎切口端和培养液微生物特别是真菌的生长,并能维持茎中央簿壁细胞和花瓣表面乳突状细胞的完整性,减少“弯颈”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以小麦(扬麦5号)幼苗为材料,研究了铝对小麦幼苗根系生长、细胞膜脂质过氧化作用、质膜及液泡膜微囊ATPase活性的影响和外加钙缓解Al毒的缓解效应。结果显示,在Al^3+胁迫下,增加Ca^2+的供应可以减轻A1^3+对植物的毒害,明显减轻Al^3+处理对根系伸长及干物质积累的抑制作用,并可减轻因Al^3+处理诱导的根系电解质渗漏率和 增加和过氧化氢酶(CAT)、抗坏血酸过化物酶(APX)和超氧化物  相似文献   

7.
低能离子束介导外源基因进入水稻细胞的研究   总被引:27,自引:1,他引:27  
用离子束介导法将编码β-葡萄糖苷酸酶的gue基因引入受体植物细胞,并实现瞬间表达。水稻悬浮细胞经离子束辐照后,电镜下能观察到细胞表面留下的溅射和刻蚀痕迹,细胞存活率随辐照剂量的增加而显著降低。将离子束(30keV,2×l015N+/cm2)处理后的水稻悬浮细胞,浸入含有gus基因外源DNA的SSC温育介质,两天后,观察到受离子束直接作用的细胞团的一面有外源gus基因的导入和表达。gus基因瞬间表达的最佳处理剂量悬浮细胞为2×l015N+/cm2,成熟胚为20×l015N+/cm2,而且30keV能量的离子束处理明显较20keV优越。SSC缓冲导入介质最为理想,而添加DMSO(一种细胞促渗透剂)的SSC和富含ca2+的kren’sF溶液(ca2+对促进质膜稳定性有好处)对离子束介导外源基因进入水稻细胞均不理想。  相似文献   

8.
小麦组织培养再生植株营养需求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通过对基本培养基的筛选和无机盐的调整,研究了小麦组培再生植株的营养需求,结果表明:再生植株在总氮为42mmol.L^-^1(其中铵态氮为7mmol.L^-^1)的培养基中生长良好;2.5mmol.L^-^1Ca(NO3)2的生根效果优于CaCl2;0.4μol.L^-^1Cu-EDTA和1μmol.L^-^1Na2MoO4对试管苗的正常生长是必需的;Cl离子浓度不宜超过1mmol.L^-^1。形成  相似文献   

9.
氯化汞对水稻细胞悬浮培养植株再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粳稻品种藤板5号的细胞悬浮培养物,用0.05%HgCl2处理2分钟,绿芽和绿苗分化率分别提高到84.1%和29.7%,用安替福民处理无明显作用。在含活性炭培养基上的预培养时间对悬浮细胞的分化也有较大影响。经HgCl2处理和活性炭吸附的悬浮细胞形成的愈伤组织,其二胺、多胺、内源脱落酸(ABA)和玉米素(ZRs)含量最高,内源吲哚乙酸(IAA)含量最低。内源赤霉素(GAs)的表现无明显规律性。  相似文献   

10.
1996年1月至1997年3月,每月1次在爱尔兰Galway县Cloosh林地采集土壤样品,并分析其交换性阳离子于(Ca^2+,Mg^2+,K^+,Na^+,Fe^3+,Mn^2+,Al^3+和H^+)的浓度。结果显示:在沼泽土0-60cm土层中,交换性阳离子主要为Mg^2+和Na^+,表现了海盐沉降对其的影响,但在森林土壤表层的O1层中,交换性阳离子主要为Ca^2+,说明其受森林及管理的影响;交  相似文献   

11.
董妍玲  潘学武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3):12457-12459
[目的]探讨Cu^2+作为诱导子对喜树悬浮培养细胞喜树碱积累的影响。[方法]在喜树悬浮培养细胞中,细胞生长的不同阶段,添加不同终浓度的Cu^2+,诱导刺激喜树碱的生物合成。[结果]0.5μmol/L终浓度的Cu^2+在第8天添加对细胞的生长最有利,而40.0μmol/L终浓度的Cu^2+在第18天添加对喜树碱生物合成最有利。在第8天添加0.5μmol/L终浓度的Cu^2+后再在第18天添加40.0μmol/L终浓度的Cu^2+,可以使喜树碱的产量在第24天达到71.9mg/L,是未经处理的7.9倍。[结论]Cu^2+诱导刺激可以显著提高喜树悬浮培养细胞喜树碱的产量。  相似文献   

12.
通过在培养基中加入紫杉醇合成的前体物质,提高愈伤组织紫杉醇含量和细胞生物量.在培养基中添加甘氨酸、L-丝氨酸、L-苯丙氨酸和D-苯丙氨酸,培养40 d后,测定愈伤组织紫杉醇含量和细胞生物量.分析得到甘氨酸、丝氨酸、L-苯丙氨酸能提高细胞紫杉醇的合成能力,但对愈伤组织的生长有抑制作用.D-苯丙氨酸对愈伤组织的生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也显著提高紫杉醇合成能力,愈伤组织中紫杉醇含量高达0.224%.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讨大花红景天悬浮体系中红景天苷含量与其颗粒大小、生长状态的关系及可能机制,以大花红景天叶片为外植体,获得愈伤组织,建立悬浮颗粒体系,并分别通过60、80、100和120目细胞筛筛选进而建立悬浮细胞体系。测定了相同培养条件下悬浮颗粒(平均直径约2.5 cm)、悬浮细胞(过80目细胞筛所得)及二者相应培养液中红景天苷的含量。结果表明:经80目细胞筛过滤所得滤液培养一段时间后,可获得大量增殖速度较快、大小均一的悬浮细胞,且这些悬浮细胞中红景天苷含量达0.606 mg/g,约为悬浮颗粒中红景天苷含量0.27 mg/g的2.2倍。而悬浮颗粒和悬浮细胞相应培养液中则均未检测到红景天苷。悬浮体系中细胞与氧气、光照、营养成分的接触程度对培养物中红景天苷的含量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稀土化合物影响红豆杉细胞紫杉醇释放行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东北红豆杉细胞紫杉醇短期释放行为的研究,发现细胞内外紫杉醇的分布均呈振荡变化。稀土化合物的加入对紫杉醇细胞内外分布有显著的影响。对如何使东北红豆杉细胞转化为紫杉醇分泌型细胞进行理论性的探讨。  相似文献   

15.
大麦胚性悬浮细胞系的快速建立及其超低温保存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禾谷类作物胚性悬浮细胞系的建立及其超低温保存是现代植物生物技术中的基础工作。本文分析了从大麦成熟胚培养快速建立胚性悬浮细胞系的两个关键步骤。愈伤组织的精心选择直接关系到建立细胞系的难易程度。悬浮培养过程中的细胞学观察可以用来判定2,4-D浓度和继代周期等因子是否需要调整。经过预培养和保护剂处理,用两步法冻存的大麦悬浮细胞能够高频率地恢复生长。在合适的条件下用玻璃化法冻存,TTC相对存活率可达51%,从恢复生长的细胞获得了再生植株。  相似文献   

16.
张东向  徐爽  史绍林  矫艳玲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6):12864-12865,12895
[目的]研究不同配比激素对三岛柴胡悬浮细胞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采用均匀设计试验方法,对三岛柴胡悬浮细胞培养基的激素进行优化,并以最优激素配方为基础拟合三岛柴胡悬浮细胞培养中鲜重、干重与培养时间的关系曲线。[结果]三岛柴胡悬浮细胞培养的最优激素配方为:N6+0.5 mg/L NAA+0.75 mg/L 6-BA+1.5 mg/L KT;细胞鲜重与培养时间的关系拟合方程为Y=5.703 6X2-41.429X+136.44;细胞干重与培养时间的关系拟合方程为Y=2.021 8X2-22.595X+57.19。[结论]试验为研究三岛柴胡细胞和实现其大规模培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红豆杉体外培养生产紫杉醇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该文从培养基组成、培养条件、培养基中不同添加物对红豆杉细胞培养和细胞中紫杉醇产量的影响 ,以及在提高紫杉醇产量中有关酶代谢调节、细胞株系选择和培养方法的改进等方面 ,着重介绍了近几年来的研究成果 .同时在毛状根培养、冠瘿瘤组织培养、水培根培养和瘤培养等培养材料的扩展方面 ,对国内外所作的尝试性研究和新的报道进行了综述 .国内外学者围绕红豆杉体外培养方法优化、提高紫杉醇产量等问题进行了许多尝试和深入细致的研究工作 ,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 ,为利用红豆杉体外培养进行紫杉醇商业化生产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18.
不同理化因子对黄芩悬浮细胞系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手段建立了稳定的黄芩细胞悬浮系,通过正交试验筛选出最佳的MS液体培养基为:NH4+/NO3-30/40 mmol/L,Ca2+3 mmol/L,pH值5.4,蔗糖3%.研究了碳源、肌醇、激素、水解酪蛋白(CH)和水解乳蛋白(LH)对悬浮系中黄苓甙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碳源、较低浓度肌醇对悬浮细胞系中黄芩甙的积累和胞外释放具有促进作用,2.0 mg/L NAA+0.5 mg/L Kt最有利于悬浮系中黄芩甙的积累;水解酪蛋白和水解乳蛋白对黄芩甙的生成没有促进作用,反而起到了一定的抑制效应.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壳聚糖诱导子对喜树悬浮培养细胞喜树碱积累的影响。[方法]在壳聚糖诱导的喜树悬浮培养体系中,测定培养细胞的干重、喜树碱的产量、过氧化氢和丙二醛的含量。[结果]在喜树悬浮培养细胞第20天加入最终浓度80mg/L的壳聚糖诱导子刺激36h后,喜树碱的总产量达到15.21mg/L,是未作处理的喜树碱总产量最大值(在细胞培养的第20天达到)的6.18倍。同时,受到诱导的培养细胞内过氧化氢和丙二醛的含量都急剧增加。[结论]壳聚糖诱导子的刺激能显著地促进喜树悬浮培养细胞喜树碱的生物合成。  相似文献   

20.
籼稻(Oryza sativa L.)推广品种“秋桂矮11”成熟种胚在N6+2,4-D培养基上诱导选择胚性愈伤组织,然后转入N6+2,4-D及高浓度脯氨酸的液体培养基悬浮培养。继代近6个月后建成胚性细胞悬浮系.悬浮细胞通过酶解游离产生大量原生质体,经合适渗透压的KpR琼脂糖培养基包埋,在无哺育培养条件下,分裂频率为11.36%,细胞克隆转至N6分化培养基再生出完整绿色小植株,分化频率为9.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