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1995年《浙江省蔬菜基地建设管理条例》实施以来,嘉兴市相继规划建成了17家常年性专业生产蔬菜基地,合计面积660多hm2,其中55%左右为设施栽培,常年供应10类约50个品种蔬菜4.5~5万t,占市区蔬菜供应量的1/3,对保障市场供应、促进菜农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蔬菜新品种和  相似文献   

2.
正重庆市高山资源富集、生态环境优越、蔬菜品种资源丰富,特别适宜发展高山蔬菜。截至2016年重庆市高山蔬菜基地面积达2万hm2,常年播种面积超过4万hm2,是贫困山区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高山蔬菜是选择海拔800 m以上的山区宜耕地进行规模化、商品化生产,并于7~10月供应市场的蔬菜生产模式。据农业部最新统计,截至2015  相似文献   

3.
如何保障蔬菜的供应、稳定市场价格,这一问题受到我国各界高度关注。穆月英教授给出了蔬菜生产的专业化程度、农户的组织化程度等因素是影响蔬菜稳定供应的结论;并借鉴国外的经验,结合我国的实情,提出了我国政府应该确立政策支持的主要蔬菜品种、建立蔬菜基地、构建蔬菜市场基金等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4.
如何保障蔬菜的供应、稳定市场价格,这一问题受到我国各界高度关注。穆月英教授给出了蔬菜生产的专业化程度、农户的组织化程度等因素是影响蔬菜稳定供应的结论;并借鉴国外的经验,结合我国的实情,提出了我国政府应该确立政策支持的主要蔬菜品种、建立蔬菜基地、构建蔬菜市场基金等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5.
随着无锡市规模化商品蔬菜基地的不断发展及1333.3hm2市属蔬菜基地的建设,无锡市惠山区蔬菜面积不断扩大,已成为无锡市除江阴、宜兴外的主要蔬菜产区,是无锡市民菜篮子的主要保供基地,统领半壁江山.而当前蔬菜种植面积的扩大、蔬菜从业人员的增加,菜农素质总体偏低、基层农技推广网络出现断层等新情况给蔬菜技术推广工作带来了严峻挑战.因此,切实做好蔬菜技术推广工作,提高惠山区菜农整体种植水平,促进我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保证无锡市民菜篮子的供应,促进无锡蔬菜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20 0 1年嘉兴市蔬菜生产面积达 75 92 9hm2 ,总产量 181 37万吨 ,产值 17 2 9亿元 ,占农业总产值的17%。其中出口蔬菜基地面积 30 0 0hm2 ,蔬菜出口创汇 14 0 0万美元。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的影响 ,我市的蔬菜生产主要是自产自销和供应周边城市 ,出口蔬菜品种少 ,数量不多 ,蔬菜基地特色不强 ,蔬菜生产规模小 ,标准化生产水平低 ,出口蔬菜加工企业少 ,信息来源渠道狭窄 ,菜农效益难提高。随着我国加入WTO ,我市蔬菜产业化发展迅猛 ,产业结构趋向合理 ,区域化布局开始形成。农业龙头企业发展较快 ,产业链不断延伸 ,标准化生产已经起步 ,品牌…  相似文献   

7.
<正>近几年,东北地区大力发展蔬菜产业,政府主导发展了一批蔬菜基地,日光温室、塑料大棚数量增加,蔬菜安全管控明显加强。但是,蔬菜的品种、品质没有得到质的提升。低品质、高农药残留蔬菜充斥市场,竞争激烈。一方面不同消费层次的消费者只能买同质蔬菜,另一方面菜农辛苦种菜连年不赚钱。这几年政府主管部门、蔬菜种植企业、菜农几个方面都苦不堪言。蔬菜相对是劳动力密集型、种植技能型行业。有种菜经验的劳  相似文献   

8.
正近年,湖北省蔬菜播种面积稳定在133.37万hm~2左右,商品蔬菜总产量4 100万t。露地越冬蔬菜、高山蔬菜、水生蔬菜在解决全国大中城市"冬菜"供应、"秋淡"供应中拥有特殊地位,每年净调出量700万t以上,是全国蔬菜市场供应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露地越冬蔬菜占全省年蔬菜生产总量的30%以上,产品供应全国市场;高山蔬菜基地面积稳定在10万hm2以上,为全国高山蔬菜生产第一大省;水生蔬菜生产总面  相似文献   

9.
《长江蔬菜》编辑部: 我受100多户菜农们委托写信感谢您们,感谢贵刊为我们每亩增收600元。我区是云南边陲地区,长年无霜,是供应昆明市、开远市及部队的早熟蔬菜基地,但由于品种退化,品质差,产量低。1985年我们在贵刊《武汉蔬菜》上看到“食荚大菜豌一号”良种的报道,当年引进,试种一亩,产鲜荚1000多公斤,收入936元,1986年又引种400公斤,在本区推广种植100亩,亩  相似文献   

10.
上海已经成为全国最大的蔬菜供应市场之一,平均年上市总量达到240万t,供应品种多达80多个。1999年主要菜场统计,上海郊区生产的蔬菜占总成交量的58.17%,客菜占41.49%,2000年上海郊区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后,蔬菜的种植面积有所扩大,但从全国各地来沪的蔬菜也大幅增加,估计郊区蔬菜和客菜的比例仍维持在同一水平。全国蔬菜大市场、大流通格局的形成对丰富上海的“菜篮子”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近年来,上海的蔬菜供应和生产也面临了一系列的新问题。“十五”规划的实施,上海的蔬菜基地又将面临一次调整;上海周边地区发展了超过6万hm2的…  相似文献   

11.
经多年发展,蔬菜已成为常熟市农业的优势产业之一,特别是设施蔬菜增产增效潜力大,是促进菜农增收的重要途径。笔者根据本地的栽培习惯和市场需求,对蔬菜高效茬口布局进行了探索和实践,利用大棚设施栽培早春番茄一抗热青菜-香菜-莴苣茬口模式具有较好的增产增效作用,适用于菜农及各蔬菜基地种植。  相似文献   

12.
<正>上海市民对以青菜为代表的绿叶菜情有独钟,绿叶菜的生产供应和价格波动密切关系市民生活和菜农增收。面对城市发展的新形势和新要求,绿叶菜生产发展方式需要进一步转变,以保障城市蔬菜市场的稳定供应,满足城乡居民生活的消费需要。1上海绿叶菜产业面临的形势和挑战1.1发展现状绿叶菜不耐储运的特性,决定了城市绿叶菜供给主要依靠本地生产。近年来由于大市场、大流通的作用,各类进沪客菜品种和数量大幅度增加,促  相似文献   

13.
淄川区是个兼有平原、丘陵、山区的区县,总面积999平方公里,山区面积占2/3。近几年来,淄川区实施蔬菜生产由城郊向东西部山区转移的发展战略;加快了建设高山无污染、无公害越夏补淡蔬菜基地的步伐。目前,全区越夏蔬菜基地面积达2200公顷,占蔬菜总面积和66%以上,越夏菜年总产量6500万公斤,年总产值近6060万元,菜农户均收入5800元,越夏蔬菜成为农民尤其是山区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之一。一、扬长避短,发挥优势,找准蔬菜产业发展突破口淄川区老蔬菜基地集中在城郊,90年代以来,随着城区规模的扩大和城区周围二、三产业的发展,城…  相似文献   

14.
由于夏季高温,造成8~10月份上市的蔬菜品种单调,数量少,供不应求。这是全国城镇蔬菜供应中普遍存在而亟待解决的问题。我省山地较多,垂直气候差异明显,可利用高山夏季凉爽的气候条件生产蔬菜,为城市建立第二蔬菜基地,是解决8~10月份淡季缺菜的有效办法之一。近年来我们与有关单位在金华北山、临安昌北、余姚四明山、磐安大盘山等不同海拔高度的山区试种高山蔬菜均获成功。总之,开发高山蔬菜,既可在淡季提供城市郊区蔬菜基地在该时不能生产的蔬菜品种,以利解决淡季吃菜问题,又能促进山区经济开发,在山区建立蔬菜生产第二基地,为城市(如杭州…  相似文献   

15.
对河北省蔬菜专业合作社的调查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当前国内蔬菜生产大发展,蔬菜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新形势下,发展蔬菜专业合作社,提高菜农组织化程度、生产技术水平和产业化水平,是确保蔬菜产品质量安全,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持续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针对保供蔬菜供应缺口与过剩并存,保供菜地减少、商品菜需求量增加,保供基地避灾抗灾能力弱及生产经营成本增加的新形势,遵义市大力开展保供蔬菜基地和市场建设,下一步工作中还需明确蔬菜基地建设任务、提升基地生产功能和防灾抗灾能力、供应春秋"两淡"市场、强化蔬菜质量安全、加强蔬菜市场的建设与管理等。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全国各地公有设施蔬菜基地发展迅速,地方政府投入大量财力、人力和物力,用于建设科技示范园区,带动广大菜农在更新蔬菜品种、推广蔬菜栽培新技术、提高产品档次上不断摸索、创新、提高,其公益作用十分明显。然而,单就其自身发展来看,能耗偏高、疲劳运作等问题不容忽视,这从江苏省淮安市公有设施蔬菜基地的发展状况中可见一斑。科技示范园区的可持续发展,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重要话题。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长江流域保护地春种花椰菜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仅江苏苏南以及上海市等经济发达地区正以每年10%的速度增加,而且以11月中旬播种,次年4月下旬至5月初收获的品种为最多,此时上市时间正值蔬菜供应短缺期,花椰菜市场行隋好,成为菜农增收的途径之一川。同时,由于花椰菜品种繁杂,有些品种花球品质差,生长势不强,抗病,抗逆性差,已成为制约菜农稳定增收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9.
<正>长期以来,港澳居民所需蔬菜、肉禽等基本生活物资主要靠内地供应,中央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港澳市场农副产品稳定供应和品质安全,在食品安全保障、监管力度上更加严格。全国各地的供港蔬菜基地依据季节特性排期,严格按照供港蔬菜标准进行生产,所产蔬菜的品质优、口感佳,备受市场热捧。  相似文献   

20.
番茄是温州市主要的蔬菜品种之一,近年来在苍南县灵溪镇、龙港镇,瑞安市梅屿乡及乐清市虹桥镇等地先后出现番茄生产的专业村,生产的番茄不仅供应本地市场,而且供应杭州、上海、福州等市场。然而,烟粉虱传播的植物双生病毒给大棚番茄生产带来毁灭性打击[1],许多菜农担心烟粉虱传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