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檫木,高大落叶乔木,生长快、材质好、先花后叶、秋叶变红,是优良的造林与庭院绿化树种。檫木喜温暖湿润,年平均温度为10℃~12℃,年降雨量在1000mm以上的地区,适宜土层深厚、通气、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壤上生长。檫木喜光,常与耐荫树种混交;深根性树种,萌芽力强,自然整枝明显?檫木在青阳县境内均有分布,大多为人工林,同时也有天然散生木。现经营面积约1万亩,自90年代起自采种、自育苗、自造林;  相似文献   

2.
檫木育苗及栽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檫木,为高大落叶乔木。檫木生长迅速,树干圆满、通直,是材质优良的用材树种。一、生物学特性。檫木喜光,具深根性,适均温度12℃~20℃,绝对低温-10℃,年降水量1000毫米以上的地区。宜在土层深厚的酸性土壤生长。分布在800米以下的山地、丘陵。  相似文献   

3.
檫木——豫南农民值得推广的速生用材树种。 檫木属中亚热带树种,生长快,材质好、用途广,是我国南方重要的用材树种,70年代,信阳地区在大面积营造杉木林时,从湖南、安徽引种檫木造林6000亩,表现出较强的适应性和速生性,尤其与杉木混交和轮作,效果更好,信阳地区已将其列为重点推广的优质速生用材树种之一。  相似文献   

4.
檫木种子繁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檫木为樟科檫木属.高大落叶乔木,生长快、材质好、先花后叶、秋叶变红,是优良的造林与庭园绿化树种.青阳县现有檫木林0.6万亩,蓄积量2.2万m<'3>,常以带状、块状与杉木混交,各乡镇均有分布.2007年在蓉城镇镇林场采种、育苗,2008年苗木出圃,苗木质量:苗高1.0m以上,地径1.2cm以上;苗木产量:一级苗8000株,二级苗2000株.现将檫木种子繁殖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檫树(Sassafras tzumu Hemsl))属樟科,为中亚热带树种.它生长快,材质好,用途广,是南方用材林基地的重要造林树种之一.70年代中期,本县曾进行了引种造林试验,现已取得良好结果.1 檫树的生物学特性檫树喜温暖湿润、雨量充沛的气候,以在平均温度12°~20℃、年降雨量1000毫米以上、土层深厚的酸性土壤上生长最佳.而本县的年平均温度为15°~16℃,年降水量  相似文献   

6.
苗木猝倒病是我国各省区苗期病害中一种最普遍而严重的病害,除为害杉木属、松属、落叶松属等苗木外,也为害油橄榄、檫木、银杏、桦木、刺槐、木荷、臭椿等多种阔叶树种苗木,苗木因病死亡率平均20%,严重时超过50%。病菌种类和特点苗木猝倒病主要是由丝核菌(Rhizoc-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人工杉木林内18a散生檫木生长规律的调查研究,表明檫木在幼龄林8a以前阶段生长稍微较慢,中林龄阶段进入生长旺盛期。树高在第11~18a间生长均处于高峰状态,年均达0.9m以上;树高连年生长量在第8~14a间都处于1.0m以上生长状态。平均胸径在第11~18a间年均生长量在0.9cm以上,保持了较长时间的快速生长;胸径连年生长量在第8~13a间保持1.01m以上生长高位。单株材积幼林龄林阶段生长缓慢,在中林龄阶段持续快速生长,从第11年开始连年生长量均达到0.01m3以上。散生檫木形成杉木与檫木混交是经典的混交模式,两树种共生互惠关系,充分地激发了檫木速生的优良特性。  相似文献   

8.
檫木(Sassafras tzumu Hemsl)是我国南方速生用材树种,属于樟科落叶大乔木,具有生长快、干形通直、木材坚韧致密等优良特性。檫木树形美观,亦是“四旁”和丘陵绿化的好树种。根据我们场75年引种、77年造林生长情况看,檫木超过杉木生长量的40%。  相似文献   

9.
运用Shannow-wiener生态位宽度指数和Pianka生态位重叠指数,对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迹地不同更新方式群落主要树种的生态位特征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更新方式对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迹地群落主要树种生态位有重要影响。人工更新群落中乔木檫木(Sassafras tsumu)虽有最高的生态位,为1.748,但已受林下常绿灌木的挤压,将会变窄。人工促进天然更新群落中檫木生态位为1.671,因受微毛柃(Eurya hebeclados)、短柱柃(Eurya brevistyla)等树种挤压居第三位,群落已向良性方向演替。天然更新群落中乔木层落叶树种大穗鹅耳枥(Carpinus fargesii)最高,为1.667,常绿树种青冈(Cycloblanopsis glauca)的生态位已从人工更新群落中的0.601和人工促进天然更新群落中的1.081上升到1.584,群落中的落叶树种与常绿树种均较大,群落主要树种的生态位结构趋于合理。落叶阔叶树种檫木、光皮桦(Betula luminifera)在天然更新群落中的生态位重叠值较低,分别为0.387和0.292,而常绿阔叶树种青冈则相反,在天然更新群落中的生态位重叠值较高,为0.537。不同更新方式群落中树种生态位宽度及树种间生态位重叠的差异源于人为干扰过程中对非目的树种生态位的压缩与释放程度以及树种间对资源竞争的结果。通过树种间生态位调控可以优化群落结构。  相似文献   

10.
檫木育苗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檫木,为高大落叶乔木。檫木生长迅速,树干圆满、通直,是材质优良的用材树种,也是皖南和大别山的乡土树种。一、生物学特性檫木喜光,具深根性,适宜在土层深厚的酸性土壤生长。分布在800m以  相似文献   

11.
《河南林业科技》1993,(2):47-48
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赵本虎等1984年开始进行杉开木混交造林树种的选择研究。根据选择伴生树种的原则,选出漆树、水杉、桤木、灯台、柳杉、檫木、香樟等7个树种作为混交树种进行造林试验。  相似文献   

12.
<正> 檫木在皖南山区是主要的用材造林树种之一。我们在工作过程中发现,不同的造林方式,林木生长状况很不一样。1996年以来,我们对蔡家桥林场采用不同造林方式的檫木林进行了调查研究,并逐步实施科学造林技术。其结果表明,檫木在杉檫混交林中较檫木纯林生长好,杉檫混交比例以6杉4檫为最佳。  相似文献   

13.
研究杉木人工林分中杉木与伴生阔叶树种的种间生态关系,探索适宜杉木伴生的阔叶树种,从生态位角度为杉阔混交林改造经营提供依据。采用样线样方相结合的方式对邛崃、洪雅、叙永等地的杉木人工林开展群落学调查,以不同的典型样地为资源位,运用Levins和Shannon生态位宽度指数、生态位重叠指数、生态位相似性比例指数,分别测定并分析杉木与伴生阔叶树种的种间生态位特征。结果表明:以树种重要值大于1为标准,从45个伴生树种中筛选出主要伴生阔叶树种18种;Levins和Shannon生态位宽度指数反映情况一致;木姜子、野梧桐、异叶榕、盐肤木、檫木、灯台树、亮叶桦、山茶、细齿叶柃等9个树种是杉木最重要的伴生阔叶树种,其B(sw)0.6且B(L)0.3,它们具有生态位宽度值和重要值都很大,生态适应能力强等特点;杉木主要伴生阔叶树种间生态位重叠程度不高,杉木与主要伴生阔叶树种的生态位重叠值较高(Lih0.05);杉木与木姜子、亮叶桦、野梧桐、异叶榕、盐肤木、檫木等伴生阔叶树种的生态位相似性比例指数较高(Cih0.4),说明杉木与这些树种在生境需求上有一定相似性,对资源有共享关系;主要伴生阔叶树种中,落叶树种较常绿树种具有较大的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值和生态位相似性比例,说明培育杉阔混交林应多选择落叶树种作为伴生树种。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寻金佛山方竹适宜的混交造林树种,营造了方竹混交林。2004年开展了金佛山方竹混交造林混交树种选择的试验初报工作,获得金佛山方竹与枫香、鹅掌楸混交造林推广模式。为了进一步探寻金佛山方竹适宜的阔叶混交树种,2008年又开展了金佛山方竹阔叶混交林混交树种选择的试验研究工作,通过对金佛山方竹纯林、方竹阔叶混交林在竹林生长及竹笋产量方面8 a差异的对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金佛山方竹阔叶混交林在促进竹林生长,增加竹笋产量方面效果明显,适宜与枫香、鹅掌楸、厚朴、桦木、木荷、檫木等混交造林,阔叶树与方竹的比例宜1∶10~15。  相似文献   

15.
四翅滨藜是藜属滨科的一种植物,具有耐干旱、贫瘠,耐盐碱,生态适应范围广,在青海省东部干旱山区和荒漠地带,及半荒漠部分地区生长良好,是水土保持和荒漠治理及在盐碱改良方面很有前途的树种。四翅滨藜枝叶含12%以上的粗蛋白,是一种优良的饲料灌木。甘河滩苗圃1999年引进的四翅滨藜是美国科洛拉多洲立大学实验站,犹他洲野生动物资源局等单位,经25年的努力选育的优良品种,引种获得成功,且应用嫩枝扦插技术后,成活率达85%,且生长良好。一、实验地自然条件实验地设置在青海省西宁市湟中甘河滩国营苗圃内,海拔2650米左右,年均温2.8—4.4℃。全年…  相似文献   

16.
翅荚木属苏木科,是一种速生珍贵的蜜源树种。通道县海拔800米以上的高山峡谷沟边的阔叶杂林中,发现了翅荚木。它在天然阔叶混交林中好似林海中突起的奇峰,有的高达40多米,胸径1.5米以上。它的根很深,根系特别发达,具有根瘤,  相似文献   

17.
檫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檫木(Sassafras tzumu)是中国特有的用材和观赏树种。笔者从形态解剖特征、遗传选育与繁殖技术、生态学特性、栽培与造林技术、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对檫木的研究进展进行较为系统地综述,以期为更好的开发和利用檫木资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南酸枣育苗与栽培管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酸枣[Choerospondias axillaries(Roxb.)Bttrtt.et Hill.],漆树科,别名山枣、五眼果,主要分布在我国长江以南地区。安徽省黄山市的歙县、祁门、黄山、休宁等地,在海拔350~800m低山区,多散生于土壤湿润、肥沃的山谷或山脚阔叶林内,常与枫香、木荷、青冈、檫木等树种形成阔叶混交林。南酸枣是一种速生的乡土用材树种,落叶大乔木,树高可达30m以上,胸径可达1m以上。南酸枣木材材质好,纹理直,易加工,是优质的用材和工艺品加工材料。果味酸甜,可生食,亦可酿酒。树叶、树皮可提制栲胶。树皮和果均可人药,消炎解毒,  相似文献   

19.
石笔木(Tutcheria championi)为山茶科石笔木属的常绿阔叶乔木树种,野生种主要分布于华南各省,集中分布于两广地区。由于其树干通直,木材结构甚细,均匀,强度中,材质优良,果实富含蛋白质、脂肪、茶多酚、Ve、Vc等,是具有开发前景的用材树种和经济植物,也是近年来园林绿化中极力推崇的树种。  相似文献   

20.
对宁波天童林场双峰山檫木、小叶栎混交林主要树种种群55 a的数量特征、径级结构、生长规律和优势木生长特征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檫、栎混交林胸径大于5 cm的成树密度在1973、1990、2015年3次调查中呈逐年递减趋势,这种降低主要是檫木个体死亡造成的;而林木总胸径断面积和林分蓄积量呈逐年增加趋势,主要是栎木和其它存活个体生长的结果。从1973—2015年,檫木种群的优势度由大变小,其径级结构已为间断的单峰衰退曲线;栎木种群则由小变大,径级结构呈间歇型,已产生2代更新。树种生长规律分析显示,檫木幼林速生持续期短、生长量低、衰老早、立木蓄积量低;栎木表现幼林速生持续期长、生长量大,干材连年生长量大、时间长、蓄积量大。优势木特征分析表明,近熟人工混交林中,占总数20.9%的大径级栎木已提供了84.5%的蓄积量。从森林经营的角度看,栎木不仅是一个适生的优良造林树种,且可培育大径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