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一样的作物,相邻的地块,有人花了别人两倍的药钱还防不住病,为什么呢?打药前清洗喷雾器和管路,打药不能漏喷、重喷等等事项种植户都很清楚。打药前、打药后、打药时是不是也有需要注意的门道呢?本文就来分享一下打药的门道。一、打药前(一)减少病虫源清理病叶、病枝、病果甚至病株(大多数病害的传染源),拿出田外焚烧处理,打药效果自然会好一些。(二)选好打药时间1.根据温度变化来确定。无  相似文献   

2.
<正>给庄稼打过药的农民朋友一定都有所体会,这是一个费时、费力,还有可能中毒的体力活。尤其是夏季,顶着个大太阳,背着药桶在大田里作业,忙活大半天不但打不了多少地,还有中暑的危险。但是在玉米需要打药的时候,济宁市太白湖新区徐庄街道的李广玉大哥却清闲得很,因为他的玉米地里飞进来一个神秘的家伙帮他来打药!一个金属架子,六个螺旋桨,没错,这是一架航模飞机,但它并不是普  相似文献   

3.
<正>立秋前后是华北地区大白菜播种时期,但软腐病、干烧心、霜霉病、黑斑病等病害,每年都会影响大白菜的产量和品质,是农民的一大心病。多数农民在发现有病株时才喷药,结果却往往不理想,打一遍药最多能顶一个礼拜,否则病害会继续。这样下来,一个生长季节农民要每周喷1次药,至少喷3遍药,费时费钱还造成药剂残留较高。其实,综合防治才是最好的防治方案。选择抗性好、品质优的品种:尽量选择抗病强、品  相似文献   

4.
徐洪昌 《新农业》2011,(11):33-33
蔬菜得了病和人生病一样,对症下药才能药到病除,实践中总结出"准"、"巧"、"狠"三要点,"准"是关键,只有做到"准",才能实现"巧"和"狠"。"准",首先要诊断准确是什么病,然后确定哪些药剂可以防治这种病,哪些药剂的防治效果最好,多大浓度最佳。据此,来选取所使用的药剂和施用的浓度。当前,在菜农中较普遍存在的是认不准是什么病,不熟悉什么病该用什么药。结果就一家看一家,人家打药我打药,人家打什么药我打什么药。这种盲目打药势必贻误战机,  相似文献   

5.
农药使用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防治效果的优劣、作物产量的高低和人畜的安全;而农药使用观念是否更新,则对农田生态环境的保护、收获作物的质量及农药正负效应的良莠,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目前农民在使用农药的问题上,普遍存在一些急待更新和矫正的陈旧观念和误区。一曰“有病有虫就打药,其他办法都差劲”———把施用农药看成是病虫防治的唯一措施;二曰“只要虫子杀得死,就是好农药”———天敌不保护,不分敌我友;三曰“只要勤打药,病虫自然少”———不讲防治指标,不问经济阈值;四曰“田里禾苗快死了,赶快去打药”———未掌握防治适期;五曰…  相似文献   

6.
正春季是新一年的开始,同时更是苹果树病虫害预防的关键时刻。为了防治虫螨后期为害苹果树,也为了预防枝干病害轮纹病、干腐病、腐烂病的发生,目前首要任务就是做好"春喷"。所谓的"春喷"就是指萌芽前(干枝期)的喷药。春季是全年腐烂病发病的高峰期,所以萌芽期防治腐烂病的药必须要打。再者果树萌芽前枝干上同时潜伏着轮  相似文献   

7.
一、稻纵卷叶螟防治误区(一)防治时间滞后1、见虫结苞才打药。稻纵卷叶螟1-2龄幼虫多数藏在心叶或虫苞内。3龄幼虫开始取食嫩叶,当叶肉取食40%左右时转苞为害。在稻纵卷叶螟防治中。多数稻农不见虫结苞不打药,发现结苞“白叶”慌忙打药,这肘幼虫多数在3龄以上,卷叶结苞藏在苞内,药液很难直接喷到虫体上.防治效果表现较差。据调查,见虫结苞开始打药一般都错过防治适期5-7天。稻田“白叶”率增加,危害加重。  相似文献   

8.
1有没有病虫都用药当前农民去地里打药一般都拿三四个药瓶,里面有治盲蝽象的、有杀棉铃虫的、有治红蜘蛛和蚜虫的,虽然地里不一定有这些虫子,但每次打药他们都要把这些打一遍,问他们为什么,回答是有虫的治虫,没虫的预防。我们都知道,每一种病虫害都有一个防治指标,虫口密度或发病率低于这个指标时不用喷药,但当前农民根本不理会这些,有没有病虫害都用药。  相似文献   

9.
经过几年的试验、示范和推广,好力克在我们这里有了很好的口碑。农民有一句顺口溜:"好力克是好药,打了没得霉砣砣(稻曲病)。"这是老百姓对好力克效果的通俗表达。  相似文献   

10.
正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近年来,植保无人机作为一种新的农业生产工具的出现,不仅可以帮助农民轻松打药,而且也可以促进作物植保与营养方案的融合,以药肥一体化的方式把农民从繁重的打药、施肥等劳作中"解放"出来。7月16日,由湖南省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协会与澳大  相似文献   

11.
《甘肃农业》2015,(5):37
<正>压低病虫基数,减少全年为害苹果树上的主要病害和虫害大部分都在树上越冬,它是来年病虫发生轻重的关键,减少这些病虫基数,就能减少病虫为害。技术上要掌握好刮、涂、喷、清。刮就是刮腐烂病斑、老翘皮、轮纹病病瘤;涂就是对刮好的病疤涂腐迪等,既杀菌又有保护膜的药,对所有剪锯口涂抹愈合剂;喷就是全园喷一次3~5波美度石硫合剂或20倍液腐必清或800倍液好力克;清就是对病枝、病果、落叶、老翘皮清理到园外或  相似文献   

12.
<正> 1 黑痘病 葡萄叶片、穗轴、果梗、卷须、新梢、果实等幼嫩部分均可发病。感病部位产生褐色斑点,叶片、嫩梢、卷须等卷曲、皱缩;幼果畸形。该病于早春葡萄发芽前后及开花后发生,多雨年份较重。 应在展叶至果实着色前进行防治,每隔15~20天喷一次药,用0.5%石灰半量式波尔多液,或50%多菌灵粉剂800倍液喷治,尤以开花前后喷药最为  相似文献   

13.
<正>一、玉米除草剂产生药害的主要原因1、随意加大药量一般情况下作物都不能完全抵抗除草剂的药害,只能承受一定剂量,超过选择性范围时,作物就易发生药害。玉米播种后遇持续高温干旱加之部分田间秸秆、棒茬等杂物未及时清理,封闭除草效果差,为了达到理想的除草效果,个别群众随意增加除草剂的使用剂量造成药害。2、喷雾不标准打药时喷雾不均匀、喷幅重叠,导致局部药量过多,使作物受害。3、使用期不当作物对除草剂的敏感性,随生育期的变化而  相似文献   

14.
立秋前后是华北地区大白菜播种时期。但软腐病、干烧心、霜霉病、黑斑病等病害,每年都会影响大白菜的产量和品质.是农民的一大心病。多数农民在发现有病株时才喷药.结果却往往不理想,打一遍药最多能顶一个礼拜,否则病害会继续。这样下来,一个生长季节农民要每周喷1次药.至少喷3遍药,费时费钱还造成药剂残留较高。其实,综合防治才是最好的防治方案。  相似文献   

15.
黑龙江省县级农田面积较大,农作物病虫草草发生日益严重,常年发生面积都达到总面积50%以上,尤其是粮食作物的水稻“两迁”害虫、小麦条锈病、蝗虫等重大病虫,发生范围广、暴发性强、传播快、危害严重。目前各地的病虫防控大部分还是以农民单户分散防治为主,加之农民一家一户防治水平不高,往往这片地打药,虫子飞到那片地;那片地打药,虫子又飞回来,不仅效果差、  相似文献   

16.
立秋前后是华北地区大白菜播种时期,但软腐病、干烧心、霜霉病、黑斑病等病害,每年都会影响大白菜的产量和品质,是农民的一大心病。多数农民在发现有病株时才喷药,结果却往往不理想,打一遍药最多能顶一个礼拜,否则病害会继续。这样下来,一个生长季节农民要每周喷1次药,至少喷3遍药,费时费钱还造成药剂残留较高。其实,综合防治才是最好的防治方案。选择抗性好、品质优的品种:尽量选择抗病强、品  相似文献   

17.
<正>1.嫁接前防病。嫁接前1~2天对砧木苗及茄子接穗仔细喷一遍药,用猝枯净20克、普力克20毫升、福施壮15毫升混合对水15千克喷施。可有效防止疫病、菌核病、茎枯病等病害的发生和流行。2.嫁接前后的遮荫。嫁接前应在嫁接场地或苗床的上方覆盖遮阳  相似文献   

18.
正根据辽宁省朝阳市双塔区气候特点和农户种植作物,在农业战线上工作近20年,对农药的选择、使用及注意事项总结如下:1打药容易忽视的小问题1.1根据温度及其变化趋势确定打药时间。无论是植物还是昆虫或病菌,20-30℃,尤其是25℃,是其最合适的活动温度。此时打药,对处于活跃期的病虫草会更有效,对作物更安全。(1)夏天高温季节,打药时间应该在上午十点之前和下午4点以后。(2)春秋凉爽季节,应该选择在上午十点以后下午两点  相似文献   

19.
<正>摘除病果裂果,发现病果裂果要及时摘除,并集中烧毁,或深埋。并用护树大将军喷施园地消毒杀菌,减少病害发生。喷药保护。在果实采收前20~30天喷800倍百菌清+新高脂膜,可以较好地防止果实腐烂。果实采收后要全面清理果园,把树上树下的僵果、病残枝彻底清理干净,集中烧毁,普喷护树大将军消毒以减少第二年的病菌来源。  相似文献   

20.
玉米灰斑病已成为本地区玉米上的主要病害,为了减少危害程度,本院开发中心开展为期3年的灰斑病试验研究。本试验设置在玉米抽雄后,每隔7 d喷药一次,第一年喷三次药,第二、三年喷二次药,第一年通过不同药剂的试验,筛选出苯甲·丙环唑对玉米灰斑病防治效果显著;第二、三年开展苯甲·丙环唑(水乳剂)750 mL/hm2、苯甲·丙环唑(悬乳剂)300 mL/hm2对不同玉米品种防控试验研究,分别在两次药或三次药后7 d、15 d、22 d跟踪调查病情发展,防治效果最好的是苯甲·丙环唑,在玉米抽雄期前后及时打一次药就能防治,打两次或三次药防治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