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由于故障电流小、电弧不稳定、受电磁干扰大、信噪比低等原因,配电网故障检测可靠性较低.利用小波变换提取零序电压和零序电流暂态特征频带(SFB)信息,在SFB频带内,故障馈线暂态零序电流方向与健全馈线相反,据此采用暂态瞬时无功功率方向及暂态无功功率进行故障选线.大量的MATLAB仿真验证表明:该选线方法能够准确识别单相接地故障方向线路,可靠性和灵敏性较高.  相似文献   

2.
<正>零序电流互感器为单匝穿心式电流互感器,一般与电力系统保护设备小电流接地选线装置、微机消谐装置等配套使用。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电力公司变电站中,10 kV馈线多采用零序保护配合监控线路故障。检修过程中发现多座变电站内10 kV馈线零序电流互感器存在安装错误或不规范的问题,导致保护拒动和误动,甚至越级动作,现就这一问题做简要分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根据故障指示器工作原理,通过归一化电场量测序列,仿真合成零序电压,并针对故障指示器环境进行了针对性的误差消除,使得在故障指示器环境拥有了准确的零序电流和零序电压指标,即可以使用更为准确的零序功率方向算法进行故障选线和故障定位操作。经过仿真实验和现场数据分析,其计算方法可靠有效,提高了故障判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4.
该文在消弧线圈接地系统特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指出了不能用传统的零序电流、零序功率方向选线原理来判别故障线路,同时介绍了消弧线圈接地系统单相接地的几种选线方法,并从运行维护的角度提出了需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在运行中曾发现某一架空馈线多次出现单相接地故障时拒动 ,靠前一级断路器保护动作切除故障的情况 ,经初步分析大致有以下几种原因可能导致该馈线零序保护在接地故障时拒动 :(1 ) 零序电流整定值问题 ,通过查阅该线路定值通知单及调试报告 ,与前一线开关零序保护整定值对比分析 ,该馈线零序保护整定值与前一线保护整定值完全能够配合 ,现场对该柜零序电流继电器定值进行校验 ,没有发现继电器变值情况。(2 ) 零序电流保护回路问题 ,利用停电时间对该开关柜零序电流互感器进行二次升流 ,作回路传动试验时 ,零序保护能正常动作 ,使断路器跳闸…  相似文献   

6.
黄泗兴 《农村电气化》2010,(9):25-25,18
利用零序基波电流的大小来判断接地故障线路的原理,通过修改scADA系统,轻松实现小电流接地选线。  相似文献   

7.
基于目前日趋完善的小电流接地选线技术和智能化的综合自动化系统及馈线自动化技术,提出全新的处理接地故障的新思路。阐述了利用馈线自动化技术隔离故障的过程,并表述了该新方法的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8.
煤矿中性点不接地电网发生单相接地故障后,其故障线路与非故障线路零序电流的幅值与相位存在显著差异,据此能可靠选出故障线路。传统上采用傅氏算法提取故障信号的工频分量,但该算法建立在故障信号为周期性不衰减的基础上,与实际的信号特征差距较大,影响选线的准确性。基于此,考虑利用扩展Prony算法提取各线路零序电流的工频幅值与相位,然后比较其值选出故障线路。MATLAB仿真分析表明,此种选线方法正确率高,适应性强。  相似文献   

9.
暂态录波型故障指示器广泛应用在输配电高压线路中,由汇集单元和A相采集单元、B相采集单元、C相采集单元组成,但本组合无法得到实时的零序数据,也就无法实时的判断接地故障。本方案通过多个设备间时间同步,三相采集单元的采样数据通过大吞吐量无线通信方式,分时隙、实时的传输给汇集单元,汇集单元将三相数据存储,并同步合成零序,根据零序电流和零序电压暂态特性,准确地判断接地故障,将故障结果上传主站,极大地提高了接地故障的识别率。  相似文献   

10.
张耀天 《湖南农机》2011,(11):62-63,65
文章主要解决将小波变换应用于小电流接地系统选线问题,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选线方法应用于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和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且不受暂态电阻和故障相影响均可快速准确地选出故障线路.  相似文献   

11.
高速水稻插秧机四轴移箱机构原理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移箱机构是水稻插秧机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何种插秧机都必须有与其功能相配的移箱机构。本文设计了一种能与旋转式分插机构高速水稻插秧机相配套的移箱装置。该移箱装置能为高速水稻插秧机定时、定量的进行横向和纵向送秧.并给分插机构提供可靠的动力。利用虚拟样机技术,本文还构造了四轴移箱机构的虚拟样机。  相似文献   

12.
由于拖拉机发动机工作时的噪声较大,其故障信号较难采集,而电气信号的输出较为平稳,因此可以通过电气信号的特征提取来诊断发动机的故障。发动机电气的故障信号一般是特征较为明显的瞬态信号,有多种检测方法,信号的特征不同,各种方法的检测性能也会存在差异。本次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和稀疏表示的瞬态信号检测方法,并搭建了虚拟仪器平台对发动机的故障信号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采用小波和信号成分稀疏表示可以成功地提取发动机电气故障的瞬态信号特征,然后将信号特征和经验特征进行比对,便可以判断发动机电气的故障类型,为拖拉机发动机故障诊断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13.
支持种肥监测的变量施肥系统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国内变量施肥控制系统与排肥监测系统集成化程度低,电动机驱动变量施肥系统动态响应研究不够深入。为此设计了基于电动机驱动、支持多路播种施肥监测的变量施肥控制系统,主要包括触摸屏、中央控制器和数据采集器。控制器以MCU为核心,读取GPS测速模块获取的机具行进速度,监测排肥电动机实时转速,与数据采集器通讯获取多路排种或施肥状态,与触摸屏通讯设置作业参数和监测作业状态。搭建试验平台,测得排肥轴转速范围为12.5~125 r/min、监测灵敏度为3 s时,系统监测可靠性为100%。进行了系统排肥量变化响应时间试验,室内试验结果表明在0~11 500 g/min的排肥量变化范围内,系统响应时间最大为0.75 s。系统整机试验中,75~450 kg/hm~2的施肥量变化区间,公差以75 kg/hm~2递增,行进速度平均为3.79 km/h时,系统响应时间平均为1.08 s;在设定施肥量450、600、750 kg/hm~2下,改变不同行进速度的过程中,排肥量准确率平均值分别为95.92%、95.24%和98.26%,方差分别为3.01%、1.39%和1.36%。田间试验表明,施肥量分别为450、600、750 kg/hm~2时,系统排肥量准确率平均值为94.69%,方差为2.23%,多路排种、排肥监测故障报警准确率为100%。  相似文献   

14.
在对农业机械故障发生的原因及征象进行分析的同时应用希尔伯特—黄变换方法对农业机械的故障点进行了观测和诊断。由于这类系统故障点冲击引起的信号突变十分微弱,在噪声环境中更难于识别,因此首先通过EMD分解分离噪声,然后从希尔伯特谱中分析出故障振动信号的时频分布情况,从而确定故障发生的时间以及故障前后信号频率和幅值随时间变化的各种信息,以达到提取较为完整的故障特征的目的,实现对这类系统的某些特殊故障的诊断。  相似文献   

15.
李德军 《湖南农机》2011,38(7):105-106
文章主要从水电站的实际情况出发,对水电站机电设备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的意义、内容以及国内外的应用、发展方向进行了描述,分析了现有水电机组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的研究现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同时提出了未来水电机组故障诊断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基于BRBP神经网络的转子绕组匝间短路故障诊断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能更准确、容易地诊断出同步发电机转子绕组匝间短路故障, 提出了一种基于BRBP神经网络的故障诊断方法。该方法利用正常运行时不同工况下的机端电压、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和转子励磁电流来建立励磁电流的BR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利用该模型预测正常运行时所需励磁电流,与实测的励磁电流进行比较,相对误差超过阈值就诊断为发生匝间短路故障。通过微型同步发电机动模实验表明,该方法的精度优于BP神经网络法,并且参数设置简单、易于移植和训练速度快,对同步发电机转子绕组匝间短路故障的监测与诊断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7.
陈静 《湖南农机》2011,(11):110-111
神经网络是由大量并行分布处理器按一定方式连接而成的信息网络处理系统,它是对现代神经科学研究成果的应用。文章分析了工程机械故障诊断技术研究的意义和现状,给出了几种常用的故障诊断算法思路并给出算法模型,最后根据目前的工程机械故障诊断的综合算法现状提出未来故障诊断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8.
农村电网中单相接地是最常见的故障隐患,必须快速排除接地点,以免发生短路故障。为此,借助MATLAB的仿真工具箱,模拟线路在电压相位、过渡阻抗、距离等不同的情况下,发生单相接地时电压、电流波形的变化,通过提取电流波形畸变量来实现单相接地故障定位。  相似文献   

19.
水稻秧盘育秧播种生产线电控式软硬秧盘自动供盘装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有效提高水稻秧盘育秧播种生产线的生产率,满足轻简化栽培技术要求,降低农民育秧成本,减轻劳动强度,解决现有自动供盘装置振动冲击大、供盘可靠性不稳定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可嵌放软塑秧盘的复合托盘和水稻秧盘育秧播种生产线电控式软、硬秧盘自动供盘装置。该装置以STM32单片机为控制核心,由接近开关检测等待供送的层叠秧盘,控制秧盘供送装置上的舵机实现对层叠秧盘的自动升落与供送。通过理论分析,建立了嵌入式复合托盘受力模型,确定了复合托盘的工作参数;设计了舵机升盘转轴机构、抬升指、输送装置等关键部件。为检测电控式自动供盘装置的工作稳定性,系统地进行了振动特性测试分析;以硬塑秧盘为试验对象,供盘成功率为试验指标,进行了三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叠盘偏差范围对供盘成功率有显著影响,减小叠盘偏差能有效提高供盘成功率;通过分析试验结果,采用改进的渐进式导向板,实现对叠盘偏差纠错,并分别进行硬塑秧盘和嵌入式复合托盘嵌放软塑秧盘的试验研究,改进后的装置性能显著提高,硬塑秧盘的供盘成功率达100%。采用嵌入式复合托盘进行软塑秧盘自动供盘试验,软塑秧盘的供盘成功率大于98%,满足水稻秧盘育秧播种生产线自动供盘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