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现代农业科技》2005,(2):33-33
日光温室种植早春甘蓝、黄瓜、芸豆、西葫芦四种四收,每667m^2效益达11900元。  相似文献   

2.
青菜、毛豆、水稻一年三熟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菜、毛豆、水稻一年三熟种植既能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又能增加农民收入,且因水旱轮作,可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金汇镇种植青菜、毛豆、水稻一年三熟已有十年,面积达4万亩,亩收入一般3000~5000元,约为农民增收16000万元。  相似文献   

3.
为进一步提高阜宁设施蔬菜的种植效益,示范集成了大棚黄瓜-豇豆-青菜+芹菜高效种植模式。该模式提高了大棚设施的利用率,早春采取多层覆盖增温保温技术,实现黄瓜提前种植,提早上市;夏季利用连栋大棚避雨栽培,用遮阳网覆盖降温种植豇豆,借助连栋大棚的钢架和空间,黄瓜、豇豆可以利用立体吊蔓栽培技术,提高种植密度,增加产量;秋冬适时抢播青菜和芹菜,实现三茬四收,提高了大棚利用率,提高了种植效益。  相似文献   

4.
大棚"马铃薯/西瓜、秋莴苣、冬莴苣"种植模式一年四种四收,根据马铃薯与西瓜的生长特性合理套作,还可种植两季莴苣,效益显著,现将介绍相关种植技术,以供广大种植户参考。  相似文献   

5.
马铃薯、姜、芫荽、菠菜四种四收种植技术,每667米。土地纯收入可达万元.经济效益可观。现将其主要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马铃薯、姜、芫荽、菠菜四种四收种植技术,每667米2土地纯收入可达万元,经济效益可观.现将其主要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史传怀  黄洁 《农家致富》2003,(10):18-18
江苏省海安县农科所连续3年种植冬青菜、马铃薯、青玉米、水稻近200亩,取得较好经济效益,平均亩产青菜4100公斤,马铃薯1200公斤,青玉米1000公斤,稻谷550公斤,全年亩收入4460元。  相似文献   

8.
采用小麦、大蒜、玉米、芸豆一年四种四收复合种植模式,提高了土地产出率与投入产出比,经济效益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9.
青菜、马铃薯、玉米(鲜食玉米)、后季稻间作套种,是一种充分利用土地空间,粮、经、饲、菜结合,产粮多、效益高的立体种植形式。近年来,进行了青菜—马铃薯—玉米—后季稻四熟立体高效种植模式的探讨,表明该模式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黄颂禹 《农家致富》2007,(15):34-34
为全面提高种植效益,近年来,江苏省海门市大面积推广了“四青”作物与经济绿肥、优质瓜蔬的间套夹种。蚕豆、经济绿肥、玉米、秋番茄高效模式一般亩收青蚕豆荚650~700公斤,亩产值700~800元;豌豆头(或苜蓿头)120~150公斤,亩产值200元;收青玉米棒750公斤,亩产值1200元;  相似文献   

11.
芹菜、豇豆、小青菜、大白菜多元多熟高效种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芹菜、豇豆、小青菜、大白菜种植模式,合理组合了其生长时间,用地与养地相结合,采用塑料薄膜覆盖,可有效提高肥、水、光、时间和土地的利用率,一般亩产芹菜1500kg、豇豆2700k、青菜350kg、大白菜6000kg,有较高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一膜两用,一年四熟”粮菜间套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陕西省泾阳县蒋路乡高村、姚家、甘泽等地菜农,在蔬菜生产实践中,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合理安排种植茬口,不断优化种植模式,逐步形成了春甘蓝———春玉米———夏玉米 芹菜粮菜间套种植模式,变过去一年两种两收为一年四种四收。2004年,全乡发展一年四茬种植面积近1000hm2,平均每6  相似文献   

13.
粮、油、菜高产高效种植技术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人多地少,粮油争地、作物争春矛盾日益突出的问题,通过多年研究推广,总结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粮、油、菜一年四作四收高产高效种植技术。  相似文献   

14.
利用西瓜收获后至来年水稻种植前的空闲时间,安排青菜、玉米、水稻茬口种植。根据实践经验,从土地准备、品种选择、播种、田间管理方面,提出了“青菜、玉米、单季稻”栽培模式的相关管理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鲜食玉米、水稻、青菜高效栽培技术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鲜食玉米、水稻、青菜高效栽培技术,每667m^2总产值达7000多元,提高了农民的经济收益,改善了金汇镇的种植结构。  相似文献   

16.
1.马铃薯、玉米、蔬菜间套作.该模式可以实现一年四种四收或五种五收.种植带宽1.6米.3月初覆盖地膜种植2行马铃薯.行距65厘米、株距20厘米,每667平方米4100株.4月底5月初,在马铃薯行间种植1行玉米,株距20厘米.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我县把推广中豌四、六号豌豆生产,作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一季主导产业来实施。从冬播春收生产现已发展到秋播冬收和春播春收反季节生产,从单纯的水稻田种植已发展到山地、幼林、果林、竹林、桑园、蔗田的间作套种,每年种植面积达到3万亩。由于该两品种的推广,缓解了我县11至12月和翌年4~5月蔬菜淡季的供应,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增加了农民收入,豌豆茎叶还田,又能增加土壤有机质,培肥了地力。它是一项生产周期短、成本低、见效快、市场好、效益高的农业项目。现将两品种种植技术总结如下:一、品种来源及种植表现中豌四、…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河南省睢县农业局在调整农业种植结构中,研究探索了粮食与蔬菜间作模式,大大提高了农民收入。小麦、蒜苗、西瓜、西兰花一年四熟是效益最高的一种。小麦套种大蒜,收获蒜苗后栽植西瓜,待小麦收后再套作西兰花,这种一年四种四收的种植模式,投资小,操作简单,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9.
黄颂禹 《农家致富》2006,(21):32-33
西红花是一种名贵的中药材,市场需求稳定,价格较高,在江苏省海门市种植已有多年历史。近两年海门市推广西红花行间套种青玉米,玉米收后种植秋刀豆,取得了亩净收益超过了1.5万元的好收成。  相似文献   

20.
卢龙县郑庄村张作国种植温室小西瓜,一年四种四收,400平方米收获西瓜5000公斤,年收入2.4万元,折合亩收入4万元。具体做法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