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以城市生态学和景观生态学理论为指导,在客观分析茶山街道森林城镇建设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半环、二轴、多廊、多片"森林生态网络体系布局,并对森林城镇建设的功能分区和建设重点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应用生态系统理论和景观生态学、山地学的原理,进行了云南金沙江流域天然林生态分区的研究.依据构成区域性生态系统的主要生态要素--地质、地貌子系统结构,构成森林生态系统的气候类型和森林植被类型组合以及森林气候类型相对应的植被类型组合特点,将云南金沙江流域天然林划分为3个森林生态区和10个森林生态分区以及16个森林小区.并对此3个森林生态区和相应的10个森林生态分区的森林植被类型及其生态系统状态进行了论述.其天然林生态分区的提出,将为云南金沙江流域的天然林保护和退化森林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提供理论依据,在理论和实践方面均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通过分析森林景观管理体制现状,提出了森林景观分区保护控制与建设改造的基本原则和模式,并以金华市金东区为例,对其范围内的重要森林景观进行分区规划,并提出了具体的重要管控和建设措施。  相似文献   

4.
分析山东省费县森林资源现状与森林城市建设潜力,结合国内城市森林建设经验,提出"一核一湖、两山四河、十镇百村、廊道连片、全域发展"的森林城市建设全域空间布局,以及北部沂蒙山地森林生态屏障区、中部城镇森林景观建设区、南部山水田园生态经济林建设区三个建设分区,助力"绿满齐鲁,美丽山东"和费县沂蒙特色生态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来随着园林绿化的发展,兰花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逐渐推广。福建农林大学"森林兰苑"是兰花专类园设计的实践,通过研究"森林兰苑"分区布局、设计手法、景观特色,为今后兰花生态观光园建设提供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范例。    相似文献   

6.
以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中南大学、湖南女子学院的210名大学生为受访对象,以景观意象素描法为研究方法,从语言知识、空间维度、自我定位、社会意义等方面细分张家界森林旅游景观类型,并探析其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张家界森林旅游景观类型可以分为"典型性的峰林景观""高互动性的游憩景观""高植被覆盖度的阔叶林景观"和"高美景度的远山景观"等四大类。影响张家界森林旅游景观类型细分的主要因素为受访对象18岁前主要居住地类型、18岁前主要居住地周边的景观类型和游览张家界次数。构建了张家界森林旅游景观类型细分影响机制模型,提出了优化森林旅游产品供给、加强自然教育产品供给、丰富森林旅游景观的内在价值等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7.
森林公园是一种以森林景观为主体,融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为一体的生态型郊野公园。以河洑森林公园为研究对象,对其风景资源特征及景观规划加以分析,结果表明:河洑国家级森林公园风景资源类型多样、森林生态状况良好、潜在开发价值高、景观结构清晰,是一块亟待开发亦极具价值的"处女地"。根据资源特征对该公园进行了生态功能的分区,并对其植物景观进行了规划,以期为公园的合理建设提供依据和保障。  相似文献   

8.
城市森林建设的景观生态学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景观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评述了城市森林的景观生态特点,以及城市森林的建设原则,提出在城市森林建设中要以城市为对象进行布局,尊重城市自然地理布局进行复合交错式林业体系建设;普及森林知识,建设开放型的城市森林;强调充分考虑城市森林类型的特点和发展趋势,促进城市森林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9.
美丽乡村森林景观是美丽乡村建设中"环境美"要素的基础。由于森林景观建设投入产出差异巨大,使其建设和维护投入严重不足,因此提出了美丽乡村森林景观的生态补偿机制设想,以平衡相关方利益,促进美丽乡村的可持续发展。美丽乡村森林景观的生态补偿与其他类型的生态补偿比较,美丽乡村建设区域的村民既是受损方又是直接受益方,因此要更加注重村民参与。村民作为补偿主体中的一部分,可以以工代补。村民在补偿主体中的比重、补偿标准的确定等可以通过协商解决。补偿必须在严格的森林景观建设监督和评估的基础上实施。  相似文献   

10.
以福建省永安市为研究对象,基于3S技术手段,运用景观分析软件Fragstats4.1,计算不同水平上不同景观要素的特征值,对永安市现有城市景观和城市森林景观在类型水平和景观水平上的景观格局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各景观类型分布较为均匀,不存在明显的优势主体;城市森林整体分布不够均衡,研究区还未形成生态功能较为完善的城市森林结构。研究结果可为地区森林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1.
石门国家森林公园总体规划修编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石门国家森林公园以其典型的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顶级森林群落著称于世,公园内森林风景资源数量丰富,种类齐全,景观优美、生态质量优良,具有极高的观赏、游憩和科学价值。公园规划以生态优先和保护性开发为理念,重点打造"国际生态名片、国际性森林浴场以及多彩石门"三大主打品牌,把石门国家森林公园建设成为集人文休闲于一体的具有国际水准的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典型性国家森林公园和特色专业化的户外游憩基地。    相似文献   

12.
为了给浙江省国有林场深化改革、生态文明建设及生态旅游发展提供依据,运用层次分析法,对浙江省国有林场生态旅游资源进行分析,探讨生态旅游发展优势,设计并形成了国有林场生态旅游资源分类及评价指标体系,最终对浙江省100家国有林场生态旅游资源进行了质量评价。研究结果显示,浙江省有63%的国有林场生态旅游资源质量评价为较好及以上,其中森林资源状况普遍较好且差异小,而景观资源及配套差异较明显,对生态旅游资源质量影响较大;可通过加强国有林场景观管理、森林公园建设支持力度以及加大国有林场生态文化建设等途径来提升国有林场生态旅游资源质量。  相似文献   

13.
东莞市银瓶山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评价与规划定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我国现行的《中国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和《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这2个标准为依据,采用野外调查和定量分析的方法对东莞市银瓶山森林公园进行研究后发现该公园四个景区的优良级旅游资源占75%,普通级旅游资源占25%,综合评价达到国家二级标准。研究认为银瓶山森林公园应明确定位为:以森林旅游活动及森林生态保育为主要功能;突出"生态旅游、滴翠银瓶"的形象;依托作为一级目标市场的深圳、东莞、惠州三个城市打造大众化的、经济型的周末度假公园。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贵州主要森林旅游资源的类型特征,并合理区划以指导产业发展,于2006至2008年对贵州全部21个国家森林公园与7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森林旅游资源进行了调查分析,共调查2 741个资源单体,其中自然景观类共计1 338个,人文旅游资源类共计1 403个,结果表明贵州主要森林旅游资源分属于8个主类、29个亚类、124个基本类型,基本涵盖了全国的各类旅游资源类型。根据各森林旅游区的地形、气候特征及旅游资源特征,将贵州森林旅游资源区区划为6个Ⅰ类(级)区和10个Ⅱ类(级)区。研究表明贵州森林旅游资源极其丰富,呈现出类型齐全、喀斯特特点突出、生物与气候旅游资源丰富、人文资源相得益彰等特征,对贵州主要森林旅游资源类型特征与科学区划的研究,将有助于科学引导贵州森林旅游产业发展,为制定科学合理的旅游发展战略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根据相关国家标准,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云南章凤国家森林公园旅游资源进行调查与评价研究。结果认为,森林公园植被保存完好,生物多样性丰富,景观资源类型多样,自然景观资源与人文景观资源相辅相成,具有较高的保护价值、科研价值和游憩价值,达到国家旅游资源一级标准。建议在分重点、分区实施保护管理的前提下开展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6.
分析国家森林公园旅游的特点以及森林公园旅游信息系统建设的现状,介绍基于WebGIS技术开发国家森林公园旅游信息系统的技术优势和该系统的设计方法。以三爪仑国家森林公园为例,介绍WebGIS技术在国家森林公园旅游信息系统中的应用。通过该系统构建实现面向旅游爱好者的国家森林公园旅游信息交流和面向管理职能部门的信息管理功能。  相似文献   

17.
由于吉林泉阳泉国家森林公园是中国北方最大的森林矿泉景观区,其自然环境优美,景观资源丰富并且地缘优势突出,开发条件优越,具有较高的生态旅游开发价值。着重分析了吉林泉阳泉国家森林公园的自然资源与旅游资源的现状,采取定性和定量评估方法,对吉林泉阳泉国家森林公园的自然属性和生态价值进行了科学的评估,结果表明:吉林泉阳泉国家森林公园综合评估分为80分,故建议保留国家级森林公园,同时以勘察数据为基础整合优化自然资源,科学、高效推进保护地建设。以期为编制《吉林省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预案》和《吉林省自然保护地“十四五”规划》等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8.
甘肃省小陇山林区森林旅游产品创新设计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分析小陇山森林旅游资源优势和产品类型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小陇山森林旅游产品创新设计的动力,提出了小陇山森林旅游产品创新设计的方案。  相似文献   

19.
按《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 18972—2003)和《中国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GB/T 18005—1999)方法、标准,对陕西省宁东森林公园旅游资源进行了实地调查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陕西省宁东森林公园旅游资源等级综合评价值为38.42分,其中风景资源质量分值为24.72分,环境质量评价分值为8.0分,开发利用条件评价分值为5.7分,达到国家森林公园二级标准,适宜于旅游开发;生物类资源及其典型度和自然度现状条件最好,资源环境的本底质量较好,干扰破坏程度较小,现有开发利用条件有待进一步改善。  相似文献   

20.
从研究山西森林公园建设总体布局和规划入手,对森林公园建设的地域、层次、类型及森林旅游线路的开辟等做了总体战略规划,并对规划的实施提出了意见和建议。认为,山西森林旅游资源具有自身独特的魅力,山西森林公园、森林旅游只有依据自身特点进行合理规划、科学布局,把森林旅游纳入全省旅游产业的大循环中,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稳定的森林旅游热线,才能从根本上推进山西森林旅游产业的长足发展,形成林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