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日,江苏省启东吕四港的省海水增养殖技术及种苗中心养殖池里的135万尾南美白对虾放养成功,成活率达85%以上。 20世纪90年代,随着全国范围的虾病爆发,被誉为海水养殖“四大名旦”的对虾养殖几乎全军覆灭。为攻克养殖难关,江苏省海洋水产研究所的专家于去年在位于启东吕四港的省海水增养殖技术及种苗中心,采用系统封闭运行的办法在0.93公顷养殖池内利用池塘循环海水养殖抗逆能力强的南美白对虾,经4个月的艰苦攻关实现总产量14 563 kg,每公顷产量15 600 kg,最高单产达22 230 kg,创全国对虾养…  相似文献   

2.
最近,世界各国对虾养殖业的发展十分迅速,特别是台湾年产15000T,厄瓜多尔年产3万T,都远远超过日本。而且,这一爆发性的对虾养殖热,有进一步扩展到世界各国的倾向。在这样发展的对虾养殖业中,确保产卵及健壮的种苗来源是最重要的研究课题。日本对虾,虽然天然亲虾较易获得,种苗生产也相对稳定,但这在各国对虾养殖中还是较为棘手的问题,特别是斑节虾。对虾类的蚤状幼体期及糠虾幼体期的初期饵料一般用硅藻、绿藻等单细胞藻类及卤虫等浮游动物。但是保证经常供给大小相近且营养价稳定的浮游生物并不容易,所  相似文献   

3.
得内贸者得天下——国内对虾产业发展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洪 《广东饲料》2010,19(6):13-16
曾几何时,对虾作为水产品摆上餐桌,实属国人高档消费,北方人要吃顿虾那才叫"金贵"。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中国养虾业逐步兴起,对虾工厂化人工繁育技术取得阶段突破,苗种实现规模化生产,为对虾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创造了条件,使我国对虾养殖进入大发展时期。1992年,全国对虾养殖面积达到200万亩,年对虾养殖产量约20万吨,一跃成为世界对虾养殖大国。特别是1998年南美白对虾和全人工繁育技术的引进,实现了南美白对虾苗种的规模化生产,有力地推动了南方地区南美白对虾养殖业的发展。2006年全国对虾养殖总量突破100万吨,人均年消费量仅535克,刚刚过一斤。2009年全球对虾养殖总量为338万吨,其中海水养殖量为287万吨,淡水养殖量约51万吨。中国仍为全球主要对虾生产国,对虾养殖总量为130.3万吨,占全球总量的38.6%,其中海水养殖约占六成,淡水养殖约为四成。目前,从养殖品种上看,南美白对虾是我国对虾养殖业骨干品种,占国内对虾总量的73%;从养殖区域上看,淡水养殖分布相对较广,其中珠江三角洲占42%,长江三角洲为38%;而海水养殖则以广东、广西、海南、福建等南方四省为主,占全国海水养殖总量的近80%,其中仅广东养殖对虾产量近50万吨,占全国对虾养殖总量的38%,接近四成!(其他省份,广西为21%,海南为16%,福建4%)。广东是名副其实的对虾养殖大省,而湛江又是我省对虾海水养殖的重点区域。继2009年多次湛江调研后,2010年5月初,笔者再赴湛江,走访饲料企业、水产药品企业、养殖户,并在湛江南三岛就对虾养殖模式和技术需求作了调研,以期为养虾业发展提供思考。  相似文献   

4.
海水螺旋藻营养价值丰富,在水产养殖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文章主要探究饲料中添加不同比例的海水螺旋藻粉对凡纳滨对虾生长、营养成分和非特异性免疫指标的影响,研究结果为海水螺旋藻的饲料添加剂应用提供参考。在基础饲料中添加不同比例的海水螺旋藻粉(0%、0.7%、2.1%、3.5%和5.0%),饲喂凡纳滨对虾56 d后,测定其生长性能、肌肉中营养成分及肝胰脏中碱性磷酸酶(APK)、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溶菌酶(LYZ)和酚氧化酶(PO)的活力。结果表明,饲料中高含量添加海水螺旋藻(5.0%)显著提高凡纳滨对虾的生长性能(P0.05),饲料中添加海水螺旋藻对凡纳滨对虾的粗脂肪含量无明显影响(P0.05),但可以显著提高其肌肉中粗蛋白含量(P0.05),高含量添加海水螺旋藻(5.0%)显著提高凡纳滨对虾肌肉中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的含量(P0.05),饲料添加海水螺旋藻粉可以显著提高凡纳滨对虾APK和LYZ的活力(P0.05),随添加量的增加呈上升趋势,对PO、SOD和GSH-Px活力也有一定的提高,但无明显的规律。饲料中添加一定比例的海水螺旋藻可以提高凡纳滨对虾的非特异免疫力,并增加凡纳滨对虾的营养价值(粗蛋白、EPA和DHA),因此螺旋藻粉可以作为一种对虾饲料添加剂进行应用。  相似文献   

5.
刀额新对虾 ,是海水虾淡化养殖很有前途的一个养殖品种。在南方地区一年可养殖两茬。目前在淡水中人工饲养量可达 0 1 1~ 0 1 5kg/m2以上。该虾其壳薄体肥 ,肉嫩味美 ,胜于中国对虾 ,且耐力强 ,常以活虾上市 ,深受国内外市场的欢迎。1 生活习性 刀额新对虾生命力强 ,适应盐度范围广 ,能在 0 3%的海水中直至淡水水域中生长 ,适宜生长水温为 1 7~ 32℃ ,冬季水温降至 5~ 6℃时也能生存。该虾为杂食性 ,在幼体阶段食性与一般对虾类似 ,成虾以捕食底栖介形类、桡足类、多毛类浮游物为主 ,亦捕食有机啐屑及底栖硅藻等。栖息底质以沙泥…  相似文献   

6.
不同品种的对虾营养需求不同,本文根据一些文献资料概括对虾的营养需求,供参考。1 蛋白质和氨基酸蛋白质是对虾营养的主要成分,表1列出不同对虾最适饵料蛋白质含量。总体看来,不同品种的饵料蛋白质含量为30%~57%。最近研究表明,对虾蛋白质需求也受环境因素的影响。海水养殖的斑节对虾,最适饵料蛋白质含量为40%,而在盐度为16的半咸淡水养殖的对虾,最适饵料蛋白质含量为44%。这可能是由于在不同盐度中对虾对饵料蛋白质利用率不同。表1 各种对虾对蛋白质的需求量%对虾品种需求量褐对虾40~51加洲对虾35印度对虾43日本对虾45~57墨吉对虾34~…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我国对虾养殖面积逐年增加,因对虾养殖中的排泄物增加及其它原因使沿海海水污染日趋严重,新的虾病不断出现。在浙江省宁波,舟山等地发生了中国对虾肠道节结病。肠道节结病是一种新型虾病,在文献中少有报道。这种虾病发病急,感染  相似文献   

8.
张勤  张振奎 《猪业科学》2001,18(2):72-74
海虾淡养是指将海水虾类经淡化后放入淡水中进行养殖的一种方法。由于近年来虾病的 广泛流行,使海水养虾业受到严重影响。为了摸索新的养殖模式和方法,不少省市进行了淡 水养殖刀额新对虾和南美白对虾的新尝试,并获得了成功,为发展海水虾的养殖找到一条新 的途径。我市近两年来也进行了刀额新对虾和南美白对虾淡水养殖试验和刀额新对虾人工育 苗试验,获得可喜效果,并初步总结出养殖技术要点。 1 品种介绍 1.1 刀额新对虾 刀额新对虾(Metapenaeus ensis)俗称基围虾,亦称砂虾、泥虾、 土虾等,属对虾科、新对虾属,分布于我国南方的广东、福建沿海,其壳薄体肥,肉嫩味美 ,且生命力强,常能以活虾面市,深受国内外市场的欢迎,是我国近海重要的经济虾类之一 。 刀额新对虾体色土黄到棕褐色,额角上缘6~9齿,下缘无齿,无中央沟,第一触角上 鞭约为头胸甲长的1/2。刀额新对虾属中型虾  相似文献   

9.
对虾是一种生长快、生长周期短、对环境适应能力强、养殖效益高的理想海水养殖对象。目前我国对虾养殖的品种主要有中国对虾(Penanes chinen-sis)、斑节对虾(P.monodom)、长毛对虾(P.penicilla-tus)、日本对虾(P.japonicus)以及南美白对虾(P.van-namei)等。然而,随着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养殖强度的不断增加。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的是用三氧化二铬化学标记法简便地测定对虾饵料消化率的方法。低浓度的三氧化二铬不为对虾所吸收,且不影响其正常生活。测定时,在0.5立方米的新鲜过滤海水中投放10~20尾对虾,在水温、溶解氧、化学耗氧量、PH和盐度基本相同的条  相似文献   

11.
金钊 《饲料工业》1991,12(8):30-31
<正> 山东省对虾养殖面积达80万亩,平均亩产值一直徘徊在六、七十公斤,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对虾体长规格在12厘米,饲料系数一般在4~5。总结数年来对虾养殖经验,饵料质量是获得高产大规模养殖的重要因素。我省饵料质量主要存在两个问题,一是不同生长阶段中国对虾饵料的营养需要,二是对虾饵料在海水中的稳定性。为提高饵料质量,保证对虾养殖的稳定高产,青岛海洋大学李爱杰教授与齐鲁饲料添加剂厂联合研制了中国对虾6∶4浓缩饲料。本产品在国内首次研制,尚未见任何报道,国外也只见对虾超浓缩料。为  相似文献   

12.
<正> 对虾用头部的后三对附肢充当口器,用嗅觉觅食,抱饵后游到安静场所,尔后用两对片状的小颚抱持颗饵,协同一对呈齿状的大颚,逐步切碎并咀嚼。由上可知,整个投饵和对虾采食过程,要求颗饵须经得起海水浸泡与搅动。显然,对虾配合饲料的诸营养素达到某一水平之后,其在水中的稳定性直接影响着饲料利用率和水质理化指标。福建省水产厅规定,对虾颗粒料经海水浸泡吸水膨润在120分钟  相似文献   

13.
7月份以来,国内对虾种苗价格突然下滑,下跌幅度达到42%,规格为1厘米左右的南美白对虾,广西由上个月的70元/万尾下跌到现在的40元/万尾,下降幅度达到42%;另几个对虾种苗重要产区也不同程度下跌,  相似文献   

14.
目前,国内生产的对虾饵料,主要通过添加粘合剂来提高对虾饵料的耐水性。添加粘合剂,不仅增加饵料成本,而且,使用不当,还会造成饵料的消化率下降。本试验利用国内生产的KJ—25型环模式制粒机和饲料工业常用的原料加工饵料,不添加粘合剂,而通过改进加工工艺,采用喷水制粒,蒸汽热处理,烘干的方法生产颗粒原料。经试验测定,饵料在海水中的稳定性良好,可达72小时,用海水浸泡6小时,失重率在13.5~15.5%。这一方法为解决饵料的耐水性提供了新的途径,对于工厂化生产对虾饵料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引导少数民族地区农民走向市场黄磷少数民族农民群众是民族地。区农村市场的主体,如何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引导他们走向市场,让其在市场中显身手,出效益,加快脱贫致富步伐,繁荣民族地区经济,这是少数民族地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所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本文拟结...  相似文献   

16.
凡纳滨对虾(Penaeusvannamei)是重要的海水养殖对虾之一,其产量占我国对虾养殖产量的70%以上。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关于凡纳滨对虾的营养生理的研究结果进行综述,以期为凡纳滨对虾营养生理研究及饲料配制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7.
虾池混养青蟹是利用养虾池塘在不影响养虾的前提下混养青蟹的生产技术,可以提高虾池的利用率及经济效益。随着海水养殖业的发展,厦门地区对虾与青蟹混养的面积不断扩大。笔者根据多年的生产实践,认为虾池养蟹应抓好以下几个环节。  相似文献   

18.
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是重要的海水养殖对虾之一,在我国广东、广西和海南等省也有广泛养殖.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关于斑节对虾的营养生理的研究结果进行综述,以期为斑节对虾营养生理研究及饲料配制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9.
长毛明对虾和墨吉明对虾是我国重要的海水养殖虾类。文章就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关于两种对虾的营养需求研究结果进行综述,以期为长毛明对虾和墨吉明对虾营养生理研究及绿色环保配合饲料的研发提供更多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20.
1 对虾对蛋白质的需要量对虾对饲料中蛋白质的需要量受饲料中蛋白质的品质 (必需氨基酸的含量和比例 )、对虾发育阶段、生理状况以及环境条件 (水温、盐度、溶氧度等 )的影响。一般来讲对虾饲料中蛋白质的品质越高 ,即蛋白质中必需氨基酸含量和比例越适宜 ,对虾对饲料中蛋白质的需要量越低。王吉桥等(2 0 0 2 )总结学者的研究认为 ,在同种对虾中 ,幼虾对饲料中蛋白质的需要量可能低于青年虾或成虾 ,这需要进一步的试验验证。Lei等 (1 989)报道 ,饲养在海水中的青年斑节对虾对饵料中蛋白质的需要量仅为 40 % ,而饲养在咸淡水中 (盐度1 6pp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