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颁布实施以后,我国种业经营打破了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国有种子公司垄断经营的格局。一大批民营、股份制和外资企业进入种子经营行业,给国有种子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加快国有种子企业改革,改变原有种子经营模式,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形成种子经营规范化的新体制是国有种子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2.
中国种业市场可以简单划分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颁布前和颁布后两个阶段:2000年《种子法》颁布前的中国种业市场基本由各级国有种子公司所控制,分区经营,严守界限,整个行业是封闭的,非国有性质的企业不允许进入该行业,所以市场竞争基本不存在。而2000年《种子法》颁布后,种子行业打破了原有的画地为牢、行政封锁的状况,多种资本纷纷进入,中国种业市场逐步形成了一个开放型市场,种子的商品化和市场化程度逐渐提高。  相似文献   

3.
当前,全国种子系统正在认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研究探讨国有种子公司的出路,认真反思国有种子公司走过的路,研究新形势下国有种子公司改革和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的颂布实施和我国加入WTO,国有种子公司面临着发展机遇和严峻挑战。为了健康快速发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形势,国有种子公司一定要认清形势,解放思想,加强管理,不断创新,拓宽网络,树立形象才能在竞争中经受剧烈的变革,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5.
盛焕银 《种子科技》2006,24(4):30-30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实施以来,种子行业发生了巨大变化,经营主体呈现多元化。科研部门利用自身品种优势,首先抢占先机。民营种子企业凭借新的管理体制和理念紧随其后,迅速发展。个体经营者依靠灵活多变的经营思路,如雨后春笋,异军突起。而原先作为供种主渠道的县级国有种子公司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逐渐暴露其自身的弊端,一部分通过改制重组,获得了新生;一部分早已退出了竞争的舞台;还有一部分坚持硬撑着。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是事物发展的自然规律。本文就县级国有种子公司的改革思路作简要探讨。  相似文献   

6.
左慧忠 《种子世界》2005,(10):20-21
产业组织学认为,制度安排是任何企业得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是形成企业有效竞争的基础。在同样资源禀赋、地理环境和生态条件下,生产经营情况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制度安排是否合理。种子企业经营体制改革与创新,从根本上说属于制度安排。200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颁布实施以后,我国的种子经营打破了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国有种子公司垄断经营的格局。  相似文献   

7.
国有种子公司存在的问题、面临的挑战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卢锦荣  卢金星 《种子》2002,(2):63-64
《种子法》的出台及面临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种子市场全面开放导致激烈竞争已大势所趋势,通过对国有种子公司的现在、存在问题、面临的形势分析,提出了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促使国有种子公司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1 种子门市部的问题和不足 种业公司的种子门市部,大部分是由各市、县国有种子公司经过改制过渡形成的,原有的经销方式和旧的管理体系还遗留于现在的思想中,如独家经营、垄断销售使很多门市部具有坐门等客的不良习惯,门市部有什么、农民要什么,没有太多的选择余地,造成服务态度傲慢、服务质量较差。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的颁布实施,  相似文献   

9.
自200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贯彻实施以来,绥化市初步形成了国有种子公司、科研单位、民营种子企业和个体业户多家经营的多元化的种子市场。这也对种子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别是种子产业面临着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如何抓住机遇,应对挑战,提高绥化市种子产业的竞争力,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  相似文献   

10.
1公司进行产权制度改革的背景 1.1来自外部的“三大冲击” 1、1.1“群鸡起舞”,多头竞争的冲击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出台后,种子市场全面放开,种子商业化进程加快,大小种子企业如雨后春笋,纷纷涌入种子行业争市场抢饭碗,种子市场逐步由混沌状态进入透明状态,标志着种子行业的微利时代来临。据农业部最新公布数字:目前进入市场竞争的种子企业约为6.8万多家,其中县级以上国有种子公司2750家.  相似文献   

11.
李剑峰 《种子科技》2011,29(4):9-10
自200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实施以来,我国种子市场逐年活跃,由此催生了一大批种子企业。特别是2006年国办发40号文件《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种子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市场监管的意见》下发后,到2007年6月底,各级原国有种子公司先后与其农业主管部门脱钩,种子市场进一步放开,为民营种子企业扫清了最后的障碍,真正实现了种子市场的自由竞争。  相似文献   

12.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的颁布实施及我国种业市场的全面开放,一批以民营为主体的种子企业纷纷涌现,打破了国有种子公司独家经营的局面。民营企业以灵活的营销方式、多变的营销手段、热情的服务态度吸引了大批消费者,对国有种子公司形成较大威胁。面对这种激烈竞争的局面,国有种子公司采取什么经营方法才能立于不败之地,继续发展壮大呢?笔者根据自己多年来在种子部门的工作经验,认为应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张伟 《种子世界》2007,(6):19-19
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种子公司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的规定和要求,全面推行了种子管理和经营分开机制。面对当前种子供大于求、市场极度疲软,竞争白热化的严峻形势下,贾汪区实现了种子市场管理规范有序,种子经营产销两旺,农民得到更多实惠,成功探索出一条县级种子公司改制走出困境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14.
王国军 《中国种业》2007,(11):13-14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自2000年12月1日实施以来,河北省种子产业形成多种所有制并存的状况,省内注册资金3000万元以上的种子公司有5家,全国种业50强企业有4家,河北种业的发展在全国种业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相似文献   

15.
200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及其配套法规(以下简称《种子法》)的颁布实施,打破了过去我国计划经济体制下,国有种子公司在种子经营渠道和经营区域中的长期垄断地位,实行了以注册资金、配套技术及设备条件定经营范围的新规定。注册资金在3000万元人民币及其以上的,可以开展全国及国际范围的种子经营活动,种子经营竞争在全国范围内激烈展开。  相似文献   

16.
1体制创新是基础: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孰以下简称《种子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颁布实施以来,旧的种子经营体制与管理模式已远远不能适应新时代的需要,种子作为一种特殊商品已被完全推向市场参与竞争,从而彻底打破了原有的行政、区域分割和国有种子公司独家经营的局面,呈现出国有、民营、股份制等多元化公平竞争的种业新格局,  相似文献   

17.
张伟 《种子世界》2000,(11):19-19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的出台意味着管理的力度必将加大,产、供、销各方的利益将依法得到保护,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和健康有序,在新的形势下,如何做好县级种子公司的经营工作,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正>《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称《种子法》)颁布实施后,处于边陲的云南弥勒县,2008年也完成了种子行业改革的任务,和全国各地一样,种业经营打破了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国有种子公司垄断经营的格局,将种子产业全部推向市场,形成了新的种子经营格  相似文献   

19.
张琦 《种子科技》2003,21(6):337-338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的实施和我国加入WTO,种子市场已由国有种子公司独撑天下变成了外资企业、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和个人共分天下的局面。使得种子市场十分活跃,走向市场经济的运行模式。但是,种子作为一种特殊商品,除要按一般市场经济规律模式运行外,还要按《种子法》有关要求规范操作,有序竞争。但本人在三年多的种子市场执法检查活动中,屡屡发现少数种子企业和个人在经营活动中不知不觉触了法、受了罚,声誉受到影响,经济遭到损失。现结合我大队近年来查处的种子案件,对规范种子市场谈点粗浅看法。1违法经…  相似文献   

20.
自200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实施以来,滨州市种子市场逐年活跃,由此催生了一大批种子企业。特别是2006年国办发40号文件《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种子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市场监管的意见》下发后,到2007年6月底,滨州市原市种子公司及辖区内各县级种子公司先后与农业主管部门脱钩,种子市场进一步放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