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使我国生态系统尽可能地适应全球性的气候变化。[方法]对陆地植被固碳增汇的区域差异管理进行分区,运用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关系,对我国陆地生态系统固碳增汇分区进行研究。[结果]将我国陆地生态系统划分为3个主动适应气候变化固碳增汇区域。Ⅰ气候暖湿化驱动型区,包括华北、华南及西北等大部分区域;Ⅱ气候暖干化驱动型区,主要分布于东北大小兴安岭、长白山等亚寒带地区、青藏高原高寒区域大部、天山、祁连山及横断山脉等高海拔地区;Ⅲ气候冷湿化驱动型区,主要分布于内蒙古东部及北部沙漠化严重地区、长江流域下游水稻主产区及西藏林芝热带半湿润地区。[结论]以县级行政界线为基本划分单元的气候变化背景下我国陆地生态系统固碳增汇分区,可为生态系统区域差异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不同植被类型NDVI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特征。[方法]利用1998~2011年SPOT/VGT逐旬最大合成NDVI资料和研究区周边5个气象站点气象数据,分析研究区内不同植被类型NDVI的变化趋势及其与气象因子的相关关系。[结果]扎龙湿地各植被类型NDVI呈增加趋势,特别是2004年后NDVI值出现跳跃式的增加。各植被类型NDVI与同期旬平均气温、旬平均最低气温、旬平均最高气温、旬降水量、旬平均相对湿度均呈极显著的正相关(P<0.01),且不同植被类型NDVI对气象因子的响应具有不同的特征。扎龙湿地各植被类型NDVI对气象因子变化响应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对旬平均温度、旬平均最低温度响应的滞后期为10~20d,对旬平均最高温度响应的滞后期为20~30d,对旬降水量响应的滞后期为20d,对相对湿度变化响应的滞后期为0~10d。[结论]该研究可为进一步了解扎龙湿地不同类型植被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以及制定气候变化背景下该区域植被资源保护和利用策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火灾是影响森林生态系统过程的重要干扰之一,其对森林生态系统内各生态因子的响应各不相同.由于植被状况及生态环境的不同,森林火灾的时空分布特征在中国不同植被气候类型内表现不同,根据植被气候类型分类系统,将中国主要森林火灾地区划分为4个区域:东北(冷温带松林)、华北(落叶阔叶林)、东南(常绿阔叶林)和西南(热带雨林),应用遥感监测数据和地面环境数据,以时空变量、生态因子(植被生长变化指数、湿度等)为可选自变量,应用半参数化Logistic回归模型,就森林火险对不同生态影响因子的响应规律进行了分析,建立了基于生态因子的着火概率模型和大火蔓延概率模型,通过模拟及实际数据散点图、火险概率图,评估了模型应用价值.结果表明,土壤湿度及植被含水量在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热带雨林地区对着火概率影响显著.在4个植被气候区内,土壤及凋落物湿度对大火蔓延的作用较小.在冷温带松林、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地区,植被生长的年内变化对火灾发生的影响显著,在常绿阔叶林地区,年内植被生长变化对大火蔓延的作用较小.森林火险概率与各生态因子的相关关系主要呈现出非线性.不同植被气候区内,火险概率受不同生态因子组合的影响,这与不同区域的植被状况及生态环境不同有关.在不同植被气候类型,应用时空变量、生态因子建立半参数化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着火概率和大火蔓延概率的模拟具有可行性和实际应用能力.为进一步分析森林生态系统与火灾之间的动态关系、展开生态系统火灾干扰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河北地区植被覆盖变化与气候变化的关系。[方法]利用1982~2000年NOAA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数据,结合19个气象站点的气温和降水量数据,采用最大值合成法、相关分析法以及偏相关分析法,分别从年平均和季节平均变化方面分析河北省植被覆盖变化与气候变化的相互关系。[结果]在年平均上,河北省植被覆盖与气温的变化关系大于植被覆盖与降水量的变化关系;在季节平均上,在研究区春、夏、秋季植被生长对气温和降水量的需求不同,春秋两季气温对植被生长有较为密切的关系,而夏季降水量则是植被生长更为重要的因子。[结论]除夏季外,河北省植被覆盖对气温变化的响应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关中平原城市群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植被NDVI变化的影响。[方法]基于2001—2020年的植被NDVI和地表温度数据,运用趋势分析和残差分析等方法分析近20年关中平原城市群植被生长季植被NDVI变化趋势,以及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生长季植被NDVI的驱动力分析及其贡献率。[结果]近20年来研究区生长季植被NDVI呈波动性增加趋势,其变化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共同影响,且存在较大空间异质性,研究区中部生长季植被NDVI降低主要归因于人类活动的影响。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生长季植被NDVI贡献率主要为正值,人类活动因素的贡献率更高,且研究区水系两侧多呈现气候变化抑制、人类活动促进的情况。[结论]关中平原城市群中人类活动对生长季植被NDVI的影响较大,建议在综合因素分析中多重视人类活动影响。  相似文献   

6.
吉林北部山区长白落叶松林径向生长对气候干暖化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中国东北地区的气候干暖化对长白落叶松林构成了严重威胁,有待进一步探究林分因子(如林龄、密度、蓄积量等)如何与气候条件共同作用、影响树木径向生长对气候变化响应的相关机制。方法本研究基于吉林长白山北部余脉至老爷岭间的长白落叶松林的树轮宽度标准年表,分析了气候条件及林分因子对长白落叶松林的年轮—气候关系中的相对作用大小,以研究长白落叶松在气候变化下的响应机制。结果近30年来,研究区气候干暖化趋势显著,长白落叶松的生长明显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气候条件和林分因子共同作用于年轮—气候关系,但前者的影响要大于后者。Palmer干旱指数对主成分第1轴的解释力为50.27%,表明水分条件的影响更为重要;林分因子中的林龄有显著作用,林龄大的林分更易受到温度升高的限制作用,其余林分因子则在本研究中没有表现出显著影响。结论在未来气候干暖化情境下,林龄较小的长白落叶松的生长会得到一定促进,但若林龄过大则会受到温度上升导致水分亏缺的限制作用,所以有必要采取经营措施以减小升温对林分的不利影响,以保证林分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利用趋势分析方法、Mann-Kendall(MK)趋势检验方法及Pettitt突变检验,分别对1986—1999,2000—2015年植被变化进行了分析,并利用相关分析方法和逐步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对植被和气候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1986—1999年山西省有33.15%的区域植被显著增加,9.42%的区域植被显著减少,在2000—2015年山西省有21.92%的区域植被显著增加,0.2%的区域植被显著减少;1986—2015年这30 a来全山西省气候呈现暖干化;在1986—2015年期间,植被指数累计值与气候因子均呈正相关关系,且相关系数均在0.01水平上达到显著,植被变化在2000年以后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变得更加敏感。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滇中高原地区的气候变化对当地耕地利用方式产生的影响,构建耕地利用的区域灌溉需水程度指数,定量表达区域耕地种植结构的变化特征和区域耕地利用结构对气候因子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1998—2019年研究区气候有显著的暖干化趋势,平均增温速率达0.35℃/10 a,降水量平均下降速率为79.15 mm/10 a,Kira干湿度指数的平均下降速率为0.65/10 a;同时,区域耕地利用结构呈“旱化”趋势,灌溉需水量相对较小的作物占比大幅上升,而灌溉需水量相对较大的作物占比快速下降;在播种面积增加的背景下,耕地利用的区域灌溉需水程度指数呈下降趋势;主要作物播种面积、耕地利用的区域灌溉需水程度指数与年平均气温、降水量、Kira干湿度指数有显著相关性,区域耕地利用结构对气候暖干化的响应方式表现为耕地利用结构的“旱化”,且这种响应具有滞后性。  相似文献   

9.
贵州省陆地净初级生产力的季节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了解不同季节陆地净初级生产力(NPP)的变化及与气候的相互关系以及其空间分布对深刻理解贵州陆地生态系统对全国气候变化的响应和陆地碳循环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使用1981—2000年间GLO—PEM模型模拟的贵州陆地NPP数据和同期气温、降水等数据,研究不同季节贵州陆地植被NPP的变化.结果表明,在1981—2000年期间,春季和秋季NPP都呈显著增加趋势,夏季和冬季NPP都呈减少趋势,春季是NPP增加速率最快的季节,夏季是NPP减少速率最快的季节.夏季NPP增加最高的区域分布于贵州南部的多数地区;夏季NPP降低最多的区域分布于贵州西北部.  相似文献   

10.
了解不同季节陆地净初级生产力(NPP)的变化及与气候的相互关系以及其空间分布对深刻理解贵州陆地生态系统对全国气候变化的响应和陆地碳循环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使用1981-2000年间GLO-PEM模型模拟的贵州陆地NPP数据和同期气温、降水等数据, 研究不同季节贵州陆地植被NPP的变化. 结果表明, 在1981-2000年期间, 春季和秋季NPP都呈显著增加趋势, 夏季和冬季NPP都呈减少趋势, 春季是NPP增加速率最快的季节, 夏季是NPP减少速率最快的季节. 夏季NPP增加最高的区域分布于贵州南部的多数地区; 夏季NPP降低最多的区域分布于贵州西北部.  相似文献   

11.
原嫄 《安徽农业科学》2012,(18):9815-9818
[目的]回顾青藏高原抬升对我国区域气候的影响研究。[方法]通过对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构造运动的相关研究,选取利用我国北方黄土沉积的研究手段,特别是通过应用黄土沉积的古地磁测量方法对高原抬升影响的研究实例分析,综合探讨青藏高原的隆升这一重要新构造运动对我国的地貌、气候等产生的影响。[结果]青藏高原的隆升导致我国西北部区域气候明显转干转冷,并出现迅速干旱化的趋势,导致黄土堆积、植被类型更替以及人类活动的变迁。同时,虽然气候大环境以干旱为主,但这一区域仍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干湿变化的旋回交替。[结论]青藏高原隆起对我国特别是西北部地区的基本气候特征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我国最大天然林区的气候变化情况。[方法]以1987年为界,把1967~2000年大兴安岭南部、中部和北部观测站的观测实况分成2个时间段,分析大兴安岭林区的气候变化及其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结果]与1967~1987年相比,1988~2000年大兴安岭林区的年及各季的平均气温明显升高,≥10℃活动积温明显增加;无霜期延长;南部和中部的水资源变化均为春季降水减少,其他季节及年总降水量增加,北部则是四季、作物生长季及全年降水量均增加;南部和中部的土壤稳定化冻10 cm的日期分别提前59、d;洪涝灾害增加;作物生长季日照时数仍维持原有的较高水平。[结论]大兴安岭林区的气候发生了较大变化,对当地经济可持续发展产生了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田菁对大庆地区盐碱化土壤的改良效果。[方法]设置种植田菁和不种田菁(CK)2个处理,于2014—2016年进行田间试验,探讨其对大庆地区盐碱化土壤的改良效果。[结果]田菁适应大庆地区气候条件和盐碱化土壤环境,种植田菁能有效促进地表其他植被生长,降低土壤pH、可溶性盐含量、电导率及土壤速效磷含量和速效钾含量,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和碱解氮含量。[结论]田菁对大庆地区盐碱化土壤和独特气候环境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可作为盐碱土改良的先锋树种在大庆地区引种。  相似文献   

14.
王鸣雷  史文娇 《中国农业科学》2020,53(12):2435-2449
【目的】新增耕地的时空变化格局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双重影响,明确新增耕地时空格局变化及其驱动因素,为保障耕地资源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指导。【方法】基于1980s—1990s、1990s—2000s、2000s—2010s 3个时段中国北方的新增耕地数据,利用重心转移模型和区域统计等方法,探讨中国北方新增耕地的重心变化以及时空格局变化;基于气候数据计算3个时段≥10 ℃积温(AAT10)以及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分析气候因素对耕地开垦的驱动作用;基于1980s以来的社会经济统计数据,结合空间叠加模型、区域统计模型等分析人为因素对耕地开垦的促进作用;综合气候和人为因素,结合地理分区的方法对中国北方的新增耕地进行分区。【结果】1980s以来,中国北方新增耕地重心呈现由东北向西北转移的态势;大多数耕地开垦地区的气候有暖干化趋势,2000年以来具有暖湿趋势的耕地开垦区比例逐渐增加;农业为主人口的增加、农业技术进步以及国家政策的影响为东北、新疆等地耕地资源扩张提供了必要的基础;新疆、黑龙江、吉林等地丰富的耕地后备资源以及平坦的地势条件为耕地开垦提供了可能;基于对气候和人为驱动因素分析,将中国北方分为7个分区,即东北北部气候驱动林草-耕地转换区、东北气候+人为驱动林草-耕地转换区、东北中部气候+人为驱动水旱转换区、北方气候+人为驱动林草-耕地转换区、黄土高原人为驱动生态恢复区、西北人为驱动荒地-耕地转换区以及新疆人为驱动绿洲农业开垦区。【结论】1980s以来,中国北方新增耕地时空格局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暖干气候并未成为耕地开垦的限制因素,而较为湿润的气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耕地的开垦;农业人口的增加、农业技术的进步以及国家政策的影响,对耕地开垦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杨银科  阎正龙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5):12483-12486
[目的]研究胡杨地理分布区域气候环境特征和变化规律以及胡杨自身对环境气候的适应性。[方法]在综述胡杨树种概况和地理分布的基础上,对胡杨分布区气候、水资源、地下水特征、土壤类型以及人类活动影响等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特殊的区域气候环境条件以及长期的人类活动干扰是影响胡杨生长的主要因素。胡杨叶形的变化是对气候环境适应的明显特征,胡杨通过调节酚类次生代谢物质在体内的合成、转运和转化等过程来抵御极端干旱环境下各种环境因子的胁迫。有效的保护和更新复壮措施以及生态输水工程对于恢复和重建受损的胡杨林绿洲生态环境作用显著。[结论]该研究对于中国西北内陆干旱地区生态环境恢复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农田碳汇管理措施对农业生产影响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施必要的农田碳汇管理措施在减缓并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在这种背景下,采用经济学上的生产函数来评价碳汇管理措施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成为当前国内外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作为中国粮食主产区之一的华北平原,其农业生产明显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从某种程度上看,华北平原农业生产的进一步发展将直接受制于气候变化及其与减缓气候变化效应密切相关的实施农田碳汇管理措施所产生的综合影响。该文以华北平原为案例区试验并测算了碳汇管理措施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研究结论对区域水平实施碳汇管理措施以及在适应并应对气候变化影响的背景下,实现农业生产的发展具有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7.
气候变化对中国草原生态系统影响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近50年来中国主要草原区以温度和降水变化为主的气候变化特征,阐述了气温和降水的改变对中国主要草原生态系统影响的相关研究结果,总结了气候变化对中国主要草原区植被时空格局的影响。近50年来,中国草原区气温普遍升高,降水变化时空差异较大。多数研究结果表明,温度升高对植物物候的影响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对草原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et primary productivity, NPP)的影响也具有区域性差异,增温加速土壤碳分解,降低植物物种多样性。降水增多使植物物候期提前,生长季延长,草原NPP提高,物种丰富度增加,但植被生长对降水的变化具有一定的滞后性;不同的水热组合对植被生长的影响不同。温度升高和降水增多均会使草原植被覆盖度增加。总的来说,气候变化对中国草原区植被生长起促进作用,但在局部区域,抑制其生长。建议在未来的气候变化条件下,结合宏观和微观方面,系统分析中国草地生态系统的敏感性和脆弱性,加强对中国草地生态系统的综合研究,从而降低研究结果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西北四省区降水的时空变化特征。[方法]利用陕西、甘肃、青海、宁夏西北四省区113个地面观测站1961~2008年降水资料,采用线性回归、Morlet小波变换等方法,对该地区48年降水空间格局的变化、降水量的变化趋势和周期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西北地区四省降水量存在明显的年际、季节变化特征;年降水量呈下降趋势,春、秋季降水量变化趋势与年降水量变化趋势一致,其变化幅度小于年降水量的变化幅度,夏、冬季的降水量逐年略有增加,变化趋势不明显。西北四省降水变化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增加幅度明显的区域在唐古拉山地区、柴达木盆地、祁连山东部山脉两侧,减少幅度明显的是在陇东和陕南、陕北地区。西北地区四省的东、西部区域降水呈反位相变化的特点,东部地区的降水呈减少趋势,而西部大部分地区的降水呈增多趋势;全区、东区、西区的降水波动普遍存在3~5年的短周期,且为主要周期;一些区域也存在8年周期和15年左右的中周期;不同时间尺度上,干、湿交替和突变点有所差异。[结论]该研究为西北地区的气候变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马丽娜  千怀遂  张静芬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4):12127-12131,12190
[目的]研究未来气候情景下我国亚热带地区木荷的气候适宜度及其区域分布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方法]基于气候-植被相关的Kira模型和Holdridge模型以及生态适宜度理论,运用模糊数学的方法,构建了木荷的气候适宜度模型;选取亚热带地区1960~2005年264个气象站点的逐日气象资料,并采用空间插值的技术,对亚热带地区木荷的温度、降水、可能蒸散率适宜度进行分析;引用汤剑平根据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IPCC)排放情况特别报告(SRES)的未来情景模拟结果,研究IPCCA2情景下我国亚热带地区未来气候情景下木荷的气候适宜度及其变化,并对未来木荷的气候适宜度进行分类。[结果]在未来气候情景下,湖南大部分地区、广东北部、广西东北部、浙江的东部沿海木荷的气候适宜度较强;广西的中部,贵州的东部,江西、福州的中部适合木荷的生长;贡山-维西-丽江-元江-会泽-雷波-峨眉-内江-南充-巴中-钟祥-枣阳-信阳-六安-滁州-高邮-台东以北的亚热带地区,木荷的生长适宜度仍然较低;云南、四川的西部的气候适宜度变化较大。[结论]木荷的未来气候适宜度变化受温度、可能蒸散率的影响较大,未来气候适宜度由湖南向西、向北递减;在时间上,未来气候情景下的气候适宜性随时间的推移有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