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7 毫秒
1.
王秀红  沈健英  陆贻通 《安徽农业科学》2005,33(10):1814-1815,1853
固氮蓝藻(cyanobacteria)能将空气中的游离氮(N2)转化为氮素化合物。为探讨固氮蓝藻在稻田中作为肥料的应用效果,进行了稻田施用固氮蓝藻及常用化肥(尿素)的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虽然施用固氮蓝藻的水稻前期长势不如施用化肥见效快,但其具有持续稳定的作用,可协调产量因子,起到显著增产效果,且鲜藻的效果比干藻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2.
在水稻栽培期间应用乙炔还原法,原位测定光照和黑暗培养条件下的北京水稻田表层土壤(5cm)的固氮活性(ARA 表示)表明:在7月初(分蘖期)和8月底9月初(抽穗期)有前、后期两次高峰,前期峰是固氮蓝藻和固氮菌共同固氮,而后期峰主要是蓝藻固氮;稻田与休闲水田的表层土壤,在全生育期内固氮能力的大小随不同施氮肥水平而异;接种固氮蓝藻能使稻田与休闲水田表层土壤的固氮活性提高,但其特点不同。茎基的固氮活性变化受施肥、接种蓝藻等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3.
在水稻栽培期间应用乙炔还原法,原位测定光照和黑暗培养条件下的北京大稻田表层土壤(5cm)的固氮活性(ARA表示)表明:在7月初(分蘖期)和8月底9月初(抽穗期)有前、后期两次高峰,前期峰是固氮蓝藻和固氮菌共同固氮,而后期峰主要是蓝藻固氮;稻田与休闲水田的表层土壤,在全生育期内固氮能力的大小随不同施氮肥水平而异;接种固氮蓝藻能使稻田与休闲水田表层土壤的固氮活性提高,但其特点不同。茎基的固氮活性变化受  相似文献   

4.
甘草内生真菌GRE9挥发性成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甘草内生真菌GRE9与宿主植物甘草挥发性成分的相关性。[方法]利用气相-质谱法分析甘草内生真菌GRE9发酵液和菌丝体挥发性物质。[结果]内生真菌GRE9发酵液及菌丝体既含有与宿主植物相同的挥发性成分,也含有特异性挥发性物质。[结论]甘草内生真菌GRE9是具有应用前景的内生菌。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近10年来国内外的相关文献,对抗除草剂固氮蓝藻研究进行综述.重点介绍了除草剂对固氮蓝藻生长和固氮能力的影响,探讨了固氮蓝藻抗除草剂的机理,并就今后的研究内容和方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6.
在盆栽试验中,用~(15)N_2还原法测定稻株总氮,其中1.09%来自接种的固氮蓝藻。蓝藻当季固定的氮素只有11.93%被利用。接种蓝藻增加稻田的氮量为16.3kg·hm~(-2)。实验室条件下按固氮量推算,自然水稻田土壤生物固氮量为14.2kg·hm~(-2),植株总氮的16.8%来自生物固氮;接种蓝藻的稻田土生物固氮量为31.2kg·hm~(-2),比自然稻田多固氮17kg·hm~(-2),植株总氮的25.8%来自生物固氮。测定北京稻田土固氮酶还原 C_2H_2与 N_2的转换比在2.71~3.71:1之间。  相似文献   

7.
在盆栽试验中,用^15N2还原法测定稻株总氮,其中1.09%来自接种的固氮蓝藻。蓝藻当季固定的氮素只有11.93%被利用。接种蓝藻增加稻田的氮量为16.3kg.hm^-2。实验室条件下按固氮量推算,自然水稻田土壤生物固氮量为14.2kg.hm^-2,植株总氮的16.8%来自生物固氮;接种蓝藻的稻田土生物固氮量为31.2kg.hm^-2,比自然稻田多固氮17kg.hm^-2,植株总氮的25.8%来自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蓝花龙胆浸膏中的主要挥发性成分及其在卷烟中的应用。[方法]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提取蓝花龙胆浸膏中的挥发性成分,并利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技术分析蓝花龙胆浸膏中的主要挥发性成分,同时对其进行了卷烟加香试验。[结果]试验表明,蓝花龙胆浸膏中共鉴定出22种挥发性成分,应用峰面积归一法确定了各成分的相对含量,主要含有正二十八烷(31.22%)、棕榈酸(22.14%)、7-己基-二十烷(11.63%)、[R-[R*,R*-(E)]]-3,7,11,15-四甲基-2-十六烯(7.59%)、正二十九烷(4.91%)等。卷烟加香试验表明,蓝花龙胆浸膏具有提高卷烟香气质,减轻刺激性,增加润感,带来清甜气的作用。[结论]研究可为蓝花龙胆在烟草中的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除草剂对固氮蓝藻的毒性。[方法]以稻田固氮蓝藻念珠藻FACHB85为供试藻种,研究除草剂莠去津和丁草胺的毒性效应。[结果]莠去津对FACHB85的毒性存在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0.8 mg/L莠去津可明显抑制藻体生长(藻体比生长速率仅为对照的25%,且藻体断裂严重);在试验期(15 d)内莠去津对FACHB85的EC50值为0.035~0.080 mg/L,12 d后其EC50值达到稳定且高于前5 d的EC50值;随莠去津浓度增加,FACHB85的异形胞频率逐渐减小。在试验浓度(0~640 mg/L)范围内,丁草胺对FACHB85的生长基本无影响,且不同浓度丁草胺处理FACHB85的异形胞频率无显著差异。[结论]莠去津对FACHB85具有很强的毒性,而丁草胺对FACHB85的毒性较小。  相似文献   

10.
八月瓜挥发性成分GC-MS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八月瓜挥发性成分。[方法]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对八月瓜的挥发性油成分进行分析。[结果]鉴定出13种化学成分。[结论]八月瓜活性成分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邵朝纲  徐秀芳  周晓勇  张海洋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5):12562-12563,12612
[目的]从太湖及其周边蓝藻爆发的自然水体中,筛选专一性侵染水华蓝藻的噬藻体。[方法]从太湖及湖州市9个河流、池塘等水体中采集水样,根据GenBank收录的各类噬藻体的基因序列,用Vector NTI软件设计出一系列的检测引物,扩增噬藻体核酸。[结果]通过PCR技术,从1个池塘的水样中成功地检测到SSM和SPGM 2种噬藻体。[结论]建立了适合当地水域噬藻体分离鉴的方法与技术,为进一步研究其溶藻特性和抑藻作用规律、建立南太湖噬藻体种子库提供第一手资料。  相似文献   

12.
一种简易分离藻类的方法(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改进藻类分离方法。[方法]采自天然淡水水体,水样经孔径大小合适的细胞筛过滤,除去浮游动物、浮游植物,得到天然培养液。该培养液的成分未变,适合藻类生长。用显微镜观察并估计水样中藻类密度(假如其密度过大,则可以用蒸馏水适当稀释),取适量水样接种到天然培养液中,用通气膜将瓶口封好,进行预培养。取微量经预培养的藻液,接种于藻类通用培养液中,进行再培养,直至分离出藻类。[结果]采用此方法从南宁一小型淡水水体中分离出12类藻(均粗分到属),其中蓝藻门5类(色球藻、微囊藻、蓝纤维藻、鱼腥藻、螺旋藻)、硅藻门1类(辐节藻)、绿藻门6类(衣藻、弓形藻、多芒藻、小球藻、纤维藻、栅列藻)。[结论]此法中所用的天然培养液,其营养成分没改变,更有利于藻类的生长。与传统的稀释法相比,采用液体培养液直接培养分离,操作更简便,有利于运动性强藻类的分离。此法的不足之处在于分离结果缺乏直观性。  相似文献   

13.
铜绿微囊藻臭氧化以及藻毒素去除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臭氧杀藻机理和藻毒素去除效能,探索富营养化水体藻类处理的可行技术。[方法]采用臭氧氧化技术,针对太湖蓝藻中典型的产毒株——铜绿微囊藻(FACHB-912)进行了杀藻、藻毒素去除效果研究。[结果]臭氧杀藻能够破坏铜绿微囊藻细胞壁,导致胞内物质流失,很少量的臭氧就能够对藻细胞造成损伤,抑制其正常生长代谢。臭氧氧化可以去除藻毒素(MC-LR、MC-RR),10min去除率,LR为82.25%,RR为74.28%。臭氧去除藻毒素受溶液TOC影响,在同样条件下,对分离纯化后藻毒素的去除率LR为95.68%,RR为86.03%。[结论]臭氧化去除铜绿微囊藻效果显著。臭氧对于MC-LR、MC-RR去除效果明显,LR的臭氧降解效率要高于RR。  相似文献   

14.
孟泽婧  李玉成  吴涓  王宁 《安徽农业科学》2011,(17):10348-10352
[目的]研究孽藻在巢湖湖湾处经过好氧、厌氧处理的衰亡降解过程。[方法]首先将蓝藻进行7d自然水解,然后向其中加入3种好氧微生物和2舜睾厌氧微生物,进行蓝藻微生物降解,分析整个过程中蓝藻的颜色、形态及荧光变化,并与自然条件下蓝藻的衰亡过程进行对比。[结果]新鲜蓝藻呈绿色,衰亡5d后变为黄绿色,衰亡22d后变为浅黄色,衰亡50d后变为白色;新鲜蓝藻内的藻蛋白含量最高,经过108d的微生物处理,藻蛋白可基本被降解;蓝藻衰亡的第3天,色素释放量最大。[结论]为巢湖蓝藻应急打捞及资源化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大青山油松树种根际固氮菌的多样性。[方法]对从大青山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根际土壤中分离的固氮菌进行16S rDNA扩增及序列测定,应用DNAMAN 6.0软件进行多序列比对,使用MEGA4软件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大青山油松根际土壤中分离的46株固氮菌分属于Pseudomonas、Bacillus、Phyllobacterium、Cupriavidus、Paenibacillus、Enterobacter、Agrobacterium、Arthrobacter、Naxibacter、Burkholderia、Ensifer等11个不同的类群,其中Pseudomonas、Bacillus、Arthrobacter、Phyllobacterium为优势属种。系统分析表明,大青山油松根际土壤中固氮菌具有较丰富的多样性。[结论]该研究结果可为森林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东湖浮游植物的分布特征,为今后东湖的水资源开发与水环境保护提供生物学依据。[方法]2010年对武汉东湖4个主要子湖的浮游植物和环境因子进行每月调查。[结果]共检出浮游植物7门123种(绿藻58种,硅藻26种,蓝藻16种,裸藻14种,其他9种),4个子湖中蓝藻、绿藻和硅藻的数量之和占总数量的98%以上,为东湖的优势藻门;东湖不同子湖的Shannon-W iener多样性指数均在1~3,属中污水质,湖泊水质为牛巢湖〉汤菱湖〉郭郑湖〉后湖;CCA排序分析表明东湖水体中浮游植物的空间分布主要受硝态氮和氨氮的影响,说明东湖是一个氮营养盐限制型湖泊;对比郭郑湖2010年与20世纪80年代的生物和理化指标,发现水体中硝态氮、氨氮含量和蓝绿藻的现存量都有显著提高。[结论]近年来,东湖从磷限制转变为氮限制型湖泊,富营养化正在日益加剧。  相似文献   

17.
抚河文昌桥段水生生态环境现状评价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调查抚河文昌桥段浮游动植物种类和分布特性,研究抚河水质状况。[方法]以文昌桥为中心,随机设置10个采样点,进行为期3个月的浮游动植物群落调查。同时研究水温、pH值、总磷、总氮和高锰酸盐指数。[结果]在10个采样点内共检测出浮游动植物72种,隶属于53个属,其中绿藻和蓝藻数量较多,分别占总数的28.8%和21.9%,金藻、黄藻和甲藻的数量较少,分别占总数的4.1%、2.7%和1.4%;浮游动物的种类较少。一些多污带种类如浮游球衣藻、铜绿微囊藻、小颤藻、绿色裸藻、镰形纤维藻等,成为抚河文昌桥段中的优势种类。[结论]抚河水已遭污染,建议有关部门对其加强水质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人工接菌苜蓿根瘤菌和筛选高效菌株.[方法]采集新疆14个地州不同生态区、不同类型土样132份,采用苜蓿捕获法分离、纯化获得81个苜蓿根瘤菌菌株.[结果]快速PCR检测鉴定发现,分离得到的根瘤菌菌株均属于苜蓿中华根瘤菌(Sinorhizobium Meliloti).[结论]耐盐实验表明,这些菌株在YMA培养基上的耐盐能力在3.5;~5;NaCl,进一步分析发现土壤中盐含量与苜蓿根瘤菌的耐盐能力没有明显的相关性.对耐5;NaCl的8个根瘤菌菌株的16S rDNA序列进行分析,发现这些其序列同源性很高,相似性达到99.8;.根瘤菌接种实验表明,这8个菌株均能明显增加紫花苜蓿植株地上部分生长,但不同菌株其固氮效率存在显著差异,其中TC-Y菌株共生固氮效率最高.  相似文献   

19.
郭瑞雪  范志永  徐大勇  王光利  李峰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2):11154-11157,11215
[目的]为微生物溶藻工程的实施提供较好的材料。[方法]以淮北水华严重地点作为取样点,筛选到溶藻效果明显的一菌株Q6,通过显微观察和叶绿素a下降率的测定等方法,研究其溶藻效果。[结果]该菌无菌滤液作用3 d,使藻培养液出现黄化,叶绿素a的下降率达70%;5 d时泛白,叶绿素a的下降率达85.6%;Q6菌株无菌滤液具有明显的溶藻效果,证实Q6是通过分泌胞外物质进行溶藻的。经高温、蛋白酶和乙醇处理后的上清液均能溶解水华鱼腥藻,溶藻物质应为具有热稳定性的非蛋白类、核酸和糖类等物质,推测为某种抗生素。[结论]该菌来源于池塘,菌体呈环形,革兰氏染色阴性,菌落有浅玫瑰红色,结合形态观察和生理生化特性分析,初步鉴定Q6为微环菌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