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巴黎协定》中的“国家自主贡献”全球气候治理模式受到全球大多数国家的认可。缔 约各国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中根据自己的情况提出一个实现气候变化目标的各自行动安排,各 国基于不同的国情,通过“自上而下”的方式执行各自的减排义务。国家自主贡献模式提升了全 球气候治理各缔约国的参与度,向各缔约国提出了“行动”和“支持”两种履行义务的法律标准。 中国在《中国国家计划自主贡献》中体现了一个负责任大国形象。  相似文献   

2.
为了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促进低碳经济发展,分析了当前应对气候变化立法方面的研究进展,认为尽管取得了一定进展,但现有法律既不能满足我国气候外交的需求,也不足以担当气候治理的重任,我国还缺乏系统性专门性的应对气候变化法律.为了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必须充分整合国内外应对气候变化立法方面的科技资源,以保证我国气候外交和气候治理战略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3.
当前气候变化导致的自然灾害增加以及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风景园林发展带来了历史机遇,但风景园林在我国气候变化应对中的话语权仍显不足。为提升风景园林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学科地位,厘清风景园林在气候变化应对领域的责任和担当,探索风景园林气候设计的创新路径,本研究在综合分析国内外气候变化应对相关文献和政策措施的基础上,从气候变化的减缓和适应两个方面,考察了风景园林能够做出重要贡献的领域。结果显示,风景园林应该面向气候变化适应、灾害治理、碳达峰碳中和等国家需求,加强多学科的交叉融合,一方面通过气候积极性设计在城乡人居环境中固碳增汇、降低碳排放,另一方面通过景观规划设计适应气候变化,降低灾害风险,增强城乡韧性。风景园林气候设计的创新路径包括:标准化定向、空间化定量转向、生态完整性取向、多尺度面向以及教学改革创新。从以上结果可以看出,风景园林在应对气候变化中大有可为,气候设计的创新探索可推动风景园林学科范式转型和创新发展,并为应对气候变化提供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4.
正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近日在法国巴黎表示,全球气候变暖形势依然严峻,发达国家应履行《巴黎协定》承诺,到2020年每年为发展中国家筹集1 000亿美元气候变化应对资金。巴黎协定为积极采取全球气候变化行动计划打下了基础,但是气候变化的速度比人类的应对速度  相似文献   

5.
以水稻为例,通过在C-D生产函数中加入气候因子,构建了经济-气候新模型,实证分析气候变化对中国各地区水稻产量的影响大小和地区差异,并从适应性方面提出了粮食生产应对气候变化的科技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6.
气候变化对我国水稻生产的影响及科技应对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水稻为例,通过在C-D生产函数中加入气候因子,构建了经济-气候新模型,实证分析气候变化对中国各地区水稻产量的影响大小和地区差异,并从适应性方面提出了粮食生产应对气候变化的科技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7.
从气候多样性、气候变化风险多样性和应对气候变化多样性着手,系统分析了气候变化对全球可持续发展影响的多样性和严峻性;结合人类社会活动与气候系统的相互作用与关系,提出了人类社会与气候变化共生存的范式,并依据此范式,对应对气候风险的全球机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中国农业应对气候变化关键技术研究进展及发展方向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应对频发的极端天气气候灾害,是全球和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中的重要议题。中国农业在应对气候变化中采取了积极政策和科学措施,在保障粮食九连增和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发展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本文通过对气候变化在中国农业影响事实进行了具体分析,对“十一五”期间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农业领域等有关项目在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方面的主要研究进展和成果进行了总结和分析。结果表明,气候变化对农业发展带来机遇与挑战并存,中国研制和推行的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关键技术发挥了不同程度的作用,并相继建立了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影响评估模型和方法,指明了今后中国农业应对气候变化科技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虽然我国的气候变暖对农业影响研究取得了较快的进展,得到了一些初步结果,但与国外目前进展状况相比,仍有不小的差距,加之,气候变暖对农业影响存在很多的不确定性。因此,应当把适应气候变化作为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优先战略,把促进农业生产和保障粮食安全作为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首要任务。一、气候变化使农业生产面临突出问题一是使农业生产的不稳定性增加,产量波动加大。据估算,到2030奶牛、种植业产量在总体上因全球变暖  相似文献   

10.
从气候变化问题的产生入手,介绍了其政治演进过程,对气候政治博弈的实质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中国应对气候政治的决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我国不同区域气候变化类型对当地生态系统植被长势的长期影响。[方法]利用1981—2010年中国陆地生态系统植被指数NDVI与气温及降水之间的响应关系,定量识别植被与气候的相互作用机制,结合中国气候变化区划,完成气候变化背景下的中国陆地植被覆盖度预测。[结果]我国东北大小兴安岭、长白山、云贵高原等地区植被更适应当地气候暖干化趋势,西北地区大部、东南地区(长江下游除外)植被更适应当地气候暖湿化趋势,为气候变化利于植被生长区;我国内蒙古东部及北部沙漠化严重地区植被不适应当地气候暖干化趋势,为气候变化不利于植被生长区。我国其他大部分区域植被长势与气候变化无显著响应关系。[结果]该研究成果可为我国不同区域生态系统的差异化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广西十五时期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测算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中国农村统计年鉴》数据(1998~2005年)为依据,根据朱希刚提出的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测算方法,对十五(2000~2004)时期全国和广西的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作了测算,并对二者的测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在结果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加快广西农业科技进步速度,提高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有关建议。  相似文献   

13.
粮食增产趋势及增产原因是国家制定宏观农业政策和措施的依据。科技进步增产理论是指:气候是波动的,科技是持续进步的,它是粮食多年持续增产的主要驱动力;科技进步增产预测模型是多年平均单产移动的回归方程。全国和东北三省粮食增产潜力案例分析结果表明:科技进步单产加速时间最早的是辽宁省,最晚的是黑龙江省;与全国相比,吉林省和辽宁省科技进步贡献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黑龙江省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吉林省最高。本文初步得出以下结论:科技进步增产理论科学、模型实用、预测结果准确。  相似文献   

14.
中国烤烟种植区域布局变迁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两大烟区"(南、北烟区)和"五大烟区"(西南烟区、东南烟区、长江中上游烟区、黄淮烟区、北方烟区)2个层面,对1983—2012年中国烤烟种植区域布局变迁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983—2012年,中国烤烟种植呈现"北烟南移"格局,尤其是向西南地区迁移的趋势明显。在此基础上,根据农业区位理论与生产者行为理论,进行变量选取、理论假设和模型构建,并利用Eviews软件对影响烤烟主产区区域格局变迁的因素进行计量分析。结果表明,烤烟主产区区域格局的变迁受到土地资源、地理气候、经济、技术进步和国家政策等因素的共同影响。对于黄淮主产区而言,影响最显著的因素是人均耕地、农户粮食供给水平、技术进步、国家政策和农民非农就业机会;对于西南主产区而言,影响最显著的因素是农户粮食供给水平、技术进步、国家政策和自然灾害状况。  相似文献   

15.
科技进步的原理与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一词在国内农业科技管理活动中应用比较广泛,但从纯科技的角度认识这个概念会产生严重的误解,不切实际地使用这个词也会产生严重的偏差。文章系统阐述了科技进步的基本概念、影响因素和测定方法的发展,分析了农业科技进步的作用、模式及其机制,介绍了测定农业科技进步的基本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要正确理解和应用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  相似文献   

16.
农业科技创新是农业发展的关键,农业科研机构作为科技创新主体之一,对科技创新产生重要影响.文章基于DEA-Malmquist方法,采用2011—2018年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农业科研机构科技投入与产出面板数据,首先对河北省农业科研机构科技创新效率进行分析,其次对河北省与全国其他省份农业科研机构科技创新全要素生产...  相似文献   

17.
多媒体技术在农业现代化建设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静 《农技服务》2010,27(1):165-166
随着科技进步和网络技术的普及应用,信息化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并且在我国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已成为我国农业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支撑,并主导着未来一个时期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生产直接关系到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气候变化会对我国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产生重大影响。本文通过文献综述和比较研究,系统分析了气候变化对农业部门可能造成的影响,分区域梳理了不同地区面临的主要气候风险和可以采取的适应措施,并识别了各项适应措施在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障碍,提出相关对策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