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种衣剂拌种对小麦病虫害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表明,种衣剂拌种比不拌种的晚出苗1-2天,但出苗整齐,麦苗矮壮;种衣剂拌种可明显推迟小麦白粉病的始发期,并减低其在田间的流行速率和强度,抽穗开花期防效仍在90%以上;对小麦秆黑粉、条锈病、纹枯病和地下害也有一定防效;种衣剂拌种比不抖种的小麦穗粒数增加7.7-13.9位,千粒重提高3-7g,每公顷增产达15.3-44.9%;以种衣剂14号(22%)的效果最好,种衣剂14号(8%)次之。  相似文献   

2.
试验选用不同浓度的旱立停溶液对小麦种子拌种,将一部分种子放入培养皿中,加入适量的超纯水进行小麦发芽试验,另取一部分种子放入花盆中培养,控制土壤含水量约为15%;实验用的旱立停溶液的浓度梯度为:0(ck)、0.3%、0.6%、0.9%、1.2%、1.5%,通过比较不同浓度拌种处理下小麦的发芽率(出苗率)、胚根数、主胚根长、株高、胚芽鞘长,探讨不同旱立停浓度拌种对小麦种子萌发过程和发芽的影响.结果表明:(1)旱立停在水分亏缺条件下比在水分满足时对小麦发芽促进作用更明显;(2)旱立停拌种浓度对小麦发芽影响较大,拌种的效果随浓度不同差异很大,对发芽各项指标的影响呈现出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的趋势,0.6%旱立停拌种可以显著提高主胚根长、株高、胚芽鞘长,对小麦的发芽率(出苗率)和胚根数也有一定的增加效果,旱立停拌种浓度以0.6%为宜.  相似文献   

3.
2006年利用农贝得小麦"一拌无蚜"拌种,在临漳县临漳镇西尚村,示范种植80多667m2,通过观察,"一拌无蚜"效果不错,重点表现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一拌无蚜竟然“一拌无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江苏省沛县一农资经销商近日反映,今年秋播前他在当地销售了一种名为"一拌无蚜"的小麦拌种剂,结果使用该药剂拌种的小麦均不同程度地出现麦种萌发出苗不良、麦苗生  相似文献   

5.
《科学种养》2012,(11):4-4
近日,农业部召开全国小麦秋播拌种工作暨技术培训会。会议提出,今年小麦秋播药剂拌种的总体目标是力争实现冬小麦主产区和病虫害源头区全覆盖,基本杜绝“白籽下种”。  相似文献   

6.
2%立克秀湿拌剂对小麦种子发芽及成苗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爱根 《种子科技》2002,20(5):286-287
研究了立克秀不同用量拌种对小麦发芽、出苗及麦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2%立克秀湿拌剂拌种,当药种比不高于0.6%时,对小麦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及出苗率均无明显影响;当药种比达0.8%时,出苗率显著低于空白对照。在出苗时间上,当拌种药,当种比高于0.6%时则出苗期推迟1d以上。在试验设计用量范围内,立克秀拌种的麦苗鲜重增加,分蘖和次生根数量增多,具有明显的壮苗作用。  相似文献   

7.
正金麦乐小麦拌种剂是一种微量元素水溶肥料,非传统意义的药剂拌种。小麦用其拌种后再进行播种,可以促进出苗,提高麦苗素质,促使根系和分蘖的发生,提高小麦抗逆能力,从而大大提高小麦产量。本试验通过应用金麦乐拌种剂拌种对比试验,考察其对小麦增产的具体效果,以期为江苏省东台市小麦生产应用此类拌种剂提供理论依据。一、材料与方法1.试验肥料金麦乐小麦拌种剂,由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研制,扬州市壮禾生态肥业有限公  相似文献   

8.
为切实做好小麦"一喷三防"工作,最大限度减少病虫、干热风、早衰危害,促进小麦正常灌浆,确保夏粮优质、丰产、丰收,对"一喷三防"技术进行了介绍,并从防治时期、防治配方、经验与做法等方面提出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9.
<正>绿色防控穗安拌种剂是通过拌种在种子表面形成良好的透气性保护膜,并在种子土壤周围形成了一个柱状的"小药库",在缓释剂的作用下,可根据小麦不同的生长时期需要不同而释放药量,靶标明确。针对危害小麦生产严重的全蚀  相似文献   

10.
<正>"拌种剂"不但具有杀灭地下害虫、病菌的作用,还能够预防地下虫害及种、土传病害,也具有促根壮苗、促进分蘖的功能,在农业生产上使用拌种剂拌种,是植保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但是据有关资料反映:目前我国许多地区在小麦生产上拌种剂使用率仅为11%左右。  相似文献   

11.
《河北日报》记者李月锋在2008年春季以《“一拌无蚜”坑了平乡农民》为题,披露了邢台市平乡县平乡镇20多户农民由于使用“一拌无蚜”拌种剂导致播种小麦缺苗断垄的“一拌无芽”事件。《农民日报》10月8日刊登武予清撰写的《麦播警惕辛硫磷三唑酮“一拌无芽。》的文章,称2007年小麦拌种剂“一拌无蚜”在河南、河北、山东、江苏等省推广时,由于药害造成小麦不出苗或出苗缓慢、出苗不齐,被农民称为“一拌无芽”。10月13日,《农民日报》却又刊登郑州农倍得农业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总工程师王化良撰写的妒一拌无蚜。新技术推广效果好》的文章,称“一拌无蚜”在江苏、四川、河南、河北、山东等省推广对小麦出苗、生长没有影响,防病、防虫、增产效果很好,且小麦终生无蚜。两种相反的观点在同一报纸上刊登,让广大农民朋友无所适从。考虑到本刊有的稿件也介绍用这种农药拌小麦种子,到底“一拌无蚜。能否做小麦拌种剂,应该给农民朋友一个答案,编者特委托长期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熊飞同志作调查研究并撰写此文,现刊登于下,供农民朋友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三唑酮拌种对小麦出苗和苗期生长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结果表明,采用三唑酮药剂拌种,在0.1‰-0.5‰的范围内,干拌或湿拌对小麦出苗率影响差异不大。当拌种原药量达到种子量的0.4‰以上时,株高明显降低。干拌对苗高的影响小于湿拌。当用药量在0.2‰及以下时,用药量与鲜重成正比;当大于0.2‰时,用药量与鲜重成反比。三唑酮拌种对小麦苗期根系生长的影响与鲜重相似。生产上应推广0.2‰的三唑酮原药拌种。在相同用药量的情况下,干拌处理的株高、鲜重和根长均显著高于湿拌处理。  相似文献   

13.
<正>为进一步加强小麦病虫害防治工作,推进秋冬种小麦病虫害综合防控行动,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会同全国农技中心于9月26日~27日在山东济南市组织召开了2011年全国小麦秋播拌种技术研讨会。会议期间,各省代表交流了2010~2011年度小麦重大病  相似文献   

14.
<正>为配合小麦高产创建活动,做好小麦病虫草害防治工作,全国农技中心将在先正达(中国)有限公司支持下,组织江苏、安徽、山东、河南、河北5省植保站,于2013~2016年实施"小麦高产创建植保新技术试验示范"项目。试验主要内容:(一)抗药性检测检测小麦主要杂草对ALS和ACC酶为靶标的除草剂抗药性(江苏、安徽省)。(二)专题试验1.种衣剂拌种(包衣),防治苗期病虫。开展27%苯醚·咯·噻虫悬浮种衣剂拌种(包衣)防治小麦苗期病虫害效果,壮苗及小麦种子减量播种试验。  相似文献   

15.
噻虫啉拌种对小麦种子及幼苗生长的生理效应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研究噻虫啉拌种对小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以及对小麦幼苗叶片保护酶活性的影响。采用培养箱平皿法和田间小区试验研究噻虫啉不同浓度拌种处理对小麦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与未拌种相比,24 g a.i./10kg种子处理小麦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分别提高了4.49%、38.76%和66.23%,小麦幼苗株高、根长、地上鲜重、地下鲜种、根冠比分别增加了4.66 cm、16.64 cm、0.05 g/株、0.12 g/株、0.19,同时拌种可以增加小麦幼苗的叶绿素含量,提高根系活力以及幼苗叶片POD、SOD、CAT酶活性。噻虫啉拌种明显促进小麦种子萌发以及幼苗的生长,提高幼苗叶片保护酶活性,起到壮苗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小麦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小麦的稳产、高质有利于保证人们日常生活的需求,从而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因此,要积极开展"一喷三防"工作,防止小麦病虫害的发生,保证小麦的产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17.
外源活性物质对小麦苗期抗逆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探讨外源活性物质对小麦耐盐性的影响,采用盐碱土盆栽法,分析了大丽轮枝孢(Verticillium dahliae) Asp f2类蛋白溶液(0.8%,VDAL)、海藻寡糖(0.1%,AOS)和蒸馏水(CK)拌种对小麦幼苗生长发育和抗逆生理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相比,VDAL和AOS拌种均显著提高了盐胁迫下小麦苗期株高、根系干重和叶干重,根冠比分别较CK提高8.5%和6.8%。AOS拌种显著提高了叶片叶绿素a、叶绿素a+b和类胡萝卜素含量。VDAL和AOS拌种均能显著降低叶片丙二醛含量,VDAL拌种能显著提高叶片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使叶片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显著提高达29.5%;AOS拌种能显著提高脯氨酸含量和POD活性。由此可见,VDAL和AOS拌种均对提高小麦苗期耐盐性具有一定促进作用,可以考虑在盐碱地小麦栽培中应用,以提高群体量。  相似文献   

18.
以泛麦8号为材料,研究了几种拌种剂对小麦病虫害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酷拉斯、亮势、禾佑、优麦丹4种拌种剂拌种对小麦安全。酷拉斯300mL/100kg种子拌种有促进苗期生长发育的作用,增加小麦前期生长量,有利于培育壮苗,后期增加穗粒数、千粒重,提高产量;优麦丹300mL/100kg种子拌种,能显著增加穗数、穗粒数,提高产量;亮势1 000mL/100kg种子拌种对蚜虫的防治效果较好,穗粒数显著增加提高产量;禾佑拌种对蚜虫有一定的防治效果,能降低纹枯病白穗率。  相似文献   

19.
高原 《种子世界》2021,(12):0060-0062
通过大量的调查发现,新疆地区小麦病虫害防治工作开展力度严重不足,对小麦种植产量和品质产生严重的影响。因此,需要针对病虫害防治中存在的问题加以全面分析,采取建设监测点、合理布局、药剂拌种、田间管理等措施对病虫害加以有效地防治,提升小麦产量。通过调查研究,新疆地区病虫害诱发主要原因为种植品种比较单一、更换周期比较长、麦田残留以及资金投入不足,出现条锈病、叶锈病、全蚀病等病害。在小麦种植的不同时期需要针对实际情况采取行之有效的方式防治病虫害,确保小麦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20.
<正>近年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思想被大多数农民所接受,而种子处理则是预防的重要环节,包括选种、晒种、拌种,其中拌种更是重中之重。小麦拌种的主要防治对象:一是土传病害,主要是纹枯病、全蚀病、根腐病;二是侵染病害,主要有秆黑粉病、散黑穗病和腥黑穗病;三是地下害虫,主要是蛴螬、蝼蛄和金针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