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2 毫秒
1.
当前,农村经济发展要取得新的进展和突破性发展,需要进一步研究能够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要素。该研究基于青岛市的具体情况,以人才、资本及科学技术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为主线,分析了这3个要素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及在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3要素投入所面临的制约,提出了在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促进人才、资本和科学技术投入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近些年来,我国农业领域的科技进步取得了明显的成就。农业科技进步以及科技要素的投入,对区域经济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劲的动力,对农村产业发展、农民就业以及农户收入都发挥了促进作用。在农业科技投入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的系统过程中,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牵头企业以及基层农村管理人员都发挥了明显的带动作用。在农业科技进步的同时,农业科技发展并带动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农技推广、农民科技培训等方面需要进一步完善。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围绕如何发挥农业科技作用,进一步促进基层农村经济发展,文章进行了一些思考并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讨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投入要素的适宜供给力度,文章在全面分析研究国内外关于土地投入与经济增长情况以及我国1981~2005年土地投入、资本投入、技术投入及劳动投入对中国经济贡献的基础上,根据2020年耕地保有量的底线18亿亩对土地投入规模进行了预测。研究结果表明:从1992年开始,我国要素投入已经开始向技术投入方向转变,其中技术投入所占贡献已经占相当的比重,其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38.48%;到2025年,经济增长对土地的需求会相对削弱。  相似文献   

4.
在推进农村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各地仍存在城乡经济发展差距过大、农村文化产业投融资体系不健全、农村当地文化市场狭小等问题.当前,农村文化产业具有科学技术发展、外来文化丰富自身文化内容、文化产业资本市场完善等发展机遇.要有效解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需要从以下方面入手:完善投融资体系、培养文化人才、科技助力产业发展、优化产业管理意识等.  相似文献   

5.
结合华北平原典型农村村落空心化的实例,分析了农村村落空心化的发展脉络的形成过程和空心化形成的原因.从不同的历史时期结合经济发展的进程分析了经济要素、人文要素和政策要素在农村村落空心化形成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最后对农村村落空心化的治理提出建议,农村村落空心化的治理不但要符合经济发展的协调性,还要体现农村村落的乡土特色,才能促进新农村建设的有力推行.  相似文献   

6.
人口、土地、产业要素是影响农村发展的基础性要素。以省域为单元,分析测算了快速城镇化过程中我国农村人口、土地、产业等生产要素非农化格局及要素耦合程度。研究表明,我国农村人口、土地、产业要素非农化空间差异显著,各要素的空间聚集与流动特征不同,导致要素之间存在一定非耦合关系,通过科学调控要素非农化进程,促进乡村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对河南区域要素与产业结构、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系统性研究,研究表明要素投入变化推动产业结构变化,产业结构变化对区域经济增长存在影响作用。首先对河南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进行了度量,描述了其演变轨迹。其次,基于要素投入与产业结构升级关系选取了河南省18个省辖市劳动力、资本和技术等要素数据,对其与产业结构关系进行了面板数据模型实证检验,结果表明,资本投入虽能推动河南省产业结构合理化,但不能促进其高级化,而劳动力和技术投入可以促进河南省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级化。接着对河南省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格兰杰因果分析,结果显示,短期内,二者之间存在双向的格兰杰因果关系,长期看,河南省应首先提高产业结构的高度化。最后,基于上述结果,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朱建勇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7):3761-3763
介绍了教育投入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模型的推导过程,在此基础上,以重庆市永川区为例,根据该区1981-2008年的相关统计数据,利用菲德模型研究了永川区县域教育投入对经济增长的直接作用和外溢作用,所得回归方程的拟合精度较高,各变量系数均通过了显著性检验。研究表明,县域教育投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系数为0.821,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较小,还不到资本投资贡献的1/10;教育部门的边际生产力高于非教育部门;县域农村教育的外溢作用对农村经济增长起反向拉动作用,其影响系数为-3.102,这可能与当地人才流失严重、教育体制不健全、教育理念落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等因素有关;当前,县域农村经济增长还处于资本拉动阶段。提出了现阶段应加强教育投入力度、深化现行农村教育体制改革等,以促进农村教育与农村经济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9.
采用2000~2014年省级面板数据建立模型,实证检验中国东中西地区农村人口老龄化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农村人口老龄化促进东中部地区农业经济发展,但制约西部地区农业经济增长。农业物质资本的投入为农业现代化提供基本的物质条件,教育质量的提高和高端农业人才的引进是农业转型至关重要的条件,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融合,科技创新成为农业经济发展新动能。  相似文献   

10.
正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无论是农村经济发展,还是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亦或是农村面貌的改善、新型农民的培育,均离不开资本要素的投入做支撑,要获得持续不断的、越来越多的信贷资金支持,必需要有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作为支撑,以良好的信用信息资源为基础。因此,探讨如何改善农村信用环境,不断增加对农村经济的有效信贷资金投入,支持农业产业化可持续发展,更好地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实现良好的信用信息资源,  相似文献   

11.
该文从大众传媒在乡村发展受阻的原因及对策入手,详细剖析了两者互动过程中的抑制因素,从政府角度,对如何加强农村媒介素养教育投入提出了3方面的对策建议,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开拓大众传媒市场,实现两者间的良性循环和共同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农村融资难的原因探析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资本要素的投入是制约三农问题得以解决不可忽视的问题。分析了我国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融资困难的主要原因,就如何解决融资难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3.
农村经济是我国经济体制内的重要保障,也是我国经济顺利发展的重要基石[1]。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问题不容忽视。农村经济相比较于城市经济存在许多重要问题,基于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经济发展中存在的农村基础设施不完善、经济发展缓慢;农村经济专业人才匹配度低;农村经济结构不合理;农村经济发展资金链较为薄弱、科研技术投入不足等问题。本文通过探究,提出了解决农村经济发展中存在问题的相关对策,包括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经济发展专业人才匹配度、实现人才振兴;丰富农村经济发展结构、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实现产业振兴;提升农村经济发展资金链、加大科研技术投入等,确保农村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相关问题得到顺利解决。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这有利于促进农村地区的发展,保障土地要素、资金要素和人才要素。乡村振兴立法是通过法律的形式来保障乡村振兴的投入以及农民的相关利益,同时加强对此的学术研究。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制度立法可以保障乡村振兴战略土地要素,保障乡村振兴战略资金要素,保障乡村振兴战略人才要素,为乡村振兴保驾护航,同时加强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制度立法的学术研究。  相似文献   

15.
李梦  李青 《安徽农业科学》2021,49(11):201-204
为进一步厘清设施蔬菜要素禀赋变动与要素替代变化,运用2008—2019年《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汇编》数据,建立生产函数对具典型代表性的设施黄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08—2019年设施黄瓜生产过程中,劳动、资本投入呈稳步上涨的趋势,土地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之间基本是呈现"双升"趋势,仅在2011、2018年间出现了下降现象,说明资本的重要作用凸显,农业生产在悄然变化.由此得出,劳动土地比和资本土地比均促进土地生产率的提高,但化肥折纯用量的作用并不显著;土地劳动比、资本劳动比以及机械作业费均对劳动生产率提高有着促进作用,其中机械技术代替劳动要素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资金密集投入土地会使土地生产率提高.  相似文献   

16.
汤琼  李成标 《湖北农业科学》2014,(12):2941-2943
人力资本日益成为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湖北省是农业人口大省,农村人力资本对农村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作用。利用修改后的C-D函数,以湖北省2001-2011年的相关数据为样本,运用定量分析的方法对农村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对农村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农村物质资本投入是农村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人力资本存量对农村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贡献率较低。在分析具体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湖北省农村经济良性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将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国家农村重要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致力于推动农村农业现代化、产业化发展,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实现农村农业现代化、产业化,关键在于掌握先进科学技术,具有创新创业精神和能力的人才作为支撑。本文主要论述在了乡村振兴背景之下,加快培养农业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必要性,并探索了农业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8.
为促进黑龙江省农业经济增长,完善农业生产要素配制机制,本研究基于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以农业资本投入、农业劳动力投入、农业土地投入和农业中间投入4个生产要素为变量,建立超越对数生产函数,应用因子分析法去除自变量间的多重共线性,岭回归法求解模型参数,确定各个影响因素的系数。并利用本文所提方法对黑龙江省2006-2016年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黑龙江省正朝着农业现代化快速发展,但要素配置协同匹配水平不高,农业中间投入利用率高于农业资本投入,劳动力投入和土地投入;农业中间投入和农业劳动力投入在黑龙江省农业生产活动中的地位较高,对经济发展的贡献较大;要素间技术进步差异较小,其中农业土地投入和农业中间投入技术进步较高。  相似文献   

19.
现代经济的生产要素不仅包括人力资源、财务资源、自然资源和物质设备资源,而且包括技术、信息和知识等新的要素.经济组织使用财务资本从市场上购置生产要素,则生产要素经过市场交易就转变为要素资本.要素资本结构的形成,决定着企业所有权结构模式的形成.技术、信息和知识等新的生产要素的投入已成为经济发展的核心驱动因素.要素资本价值的投入产出和计量则成为公司财务研究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吉林省农业科技进步的盲区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科技管理》1994,(11):17-21
农业科技进步是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本文通过详尽的调查研究,分析了影响吉林省农业科技进步的制约因素,并从国家发展农业科学技术方针、农业科技进步体系、增加农业科技投入、完善农业科技创新机制等方面阐述了促进农业科技进步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