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甘加羊史称白石小尾藏羊,主要分布于夏河县甘加地区,现存栏20余万只。甘加羊属肉毛兼用型,体格较小而紧凑,肉质营养丰富,肉味鲜美、风味独特,甘加羊肉已打入2008年奥运会专用食品。甘加羊作为优良地方品种,其羔羊耐粗饲,生长发育快,肉质鲜美,无膻味,无污染,深受大众喜爱。然而,由于草场严重退化,尤其在冬春季节,饲草料缺乏,严重影响羔羊的生长发育和成活率。本试验旨在通过对杂种羔羊补饲兼放牧育肥,实现牧区羔羊当年育肥出栏。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羔羊的选择与组群  相似文献   

2.
陶赛特羊与青海藏羊及半细毛羊杂交,测定各组合间的产肉性能和肉品质。结果:陶藏F1、陶半F1的宰前活重、胴体重及净肉重等指标均显著高于青海藏羊(P<0.05)和青海半细毛羊(P<0.01),肉质具有高蛋白、低脂肪、优质安全等特性,氨基酸种类齐全,营养丰富,特别是青海藏羊肉中酸性氨基酸含量高。  相似文献   

3.
欧拉羊引入甘加境内改良甘加羊中心产区周边的羊只的肉用性能,引入的欧拉羊种公羊行为表现正常,生长发育良好,主要生理生化指标都在正常范围之内.其与甘加羊交配公母比例为1∶38~1∶49,一般在7~9月份配种,12月至翌年2月份甘加母羊产羔,少部分11~12月配种,翌年3~4月份产春羔.甘加羊母羊受胎率在90%以上,羔羊成活率95.7%,无难产.引入的欧拉羊种公羊发病率低于12.5%,死亡率为2%.总之,欧拉羊种公羊引入甘加地区后适应性良好,充分发挥出了种公羊的生产性能,引种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4.
<正>甘南绵羊归属于藏绵羊这一原始品种,主要品种有甘加型、欧拉型、乔科型三种,属于草地型藏羊。甘加型藏羊主要分布在甘南州夏河县甘加地区,现存栏23万只,属肉毛兼用型,体格较欧拉型藏羊小而紧凑,体质结实,体躯近似长方形。甘加型藏羊在无补饲、无棚圈的高寒牧区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具有产肉性能高,耐粗饲,早期发育快,肉质嫩、无膻味、不  相似文献   

5.
特克塞尔羊是世界著名的肉羊品种.该品种具有早熟、体格较大、产肉性能好、适应性强,特别是对寒冷气候有较强的适应性等优良特点。青海藏羊虽然适应性强,但个体小、生长发育缓慢,农户养羊的经济效益差。为了提高本地绵羊的产肉性能,增加农民收入,提高群众生活水平,自2006年湟中县畜牧兽医站引进特克塞尔羊在本县拦隆口镇麻子营村进行杂交改良地方品种,在高寒地区天然草场放牧条件下,对其杂一代羔羊生长发育进行测定,为提高畜牧业经济效益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用特克赛尔公羊改良蒙哈混血羊,杂种羊与本地羊在同样饲养管理条件下,特×蒙哈杂一代6月龄羔羊的宰前活重较同龄蒙哈混血羊高12.24 kg,胴体重高6.66 kg,净肉重高5.87 kg,差异均极显著(P<0.01)。后腿肉重增加1.67 kg,眼肌面积增加8.13 cm2,为蒙哈混血羊的1.80倍,差异显著(P<0.05)。特×蒙哈杂一代胴体重达到国外上等羔羊肉胴体重标准,优质肉率、骨肉比均高于蒙哈混血羊,肉质较细嫩,羊肉品质得到改善。每只杂种羊仅产肉一项比本地羊多收入168.60元,经济效益明显。说明利用特克赛尔羊改良蒙哈混血羊,对提高产肉性能、改善羊肉品质和增加养羊经济效益具有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无角陶赛特羊具有生长发育快、产肉性能好、对高寒环境适应性强、繁殖性能高等优良特点。青海藏羊虽然对高寒地区适应性强,但个体小、生长发育较缓慢,生长周期长、经济效益差。为了提高青海藏羊的产肉性能,增加农民收入,笔者于2017年10月利用澳大利亚无角陶赛特肉用羊与本地藏系羊进行杂交改良,对其杂种一代羔羊生长发育进行测定,为提高畜牧业经济效益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8月龄左右的28只青海藏羊的产肉性能进行测定,并对其肉食用品质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青海藏羊的宰前活重、胴体重、屠宰率等性状分别为20.18 kg、8.24 kg、40.63%,均低于小尾寒羊和陶赛特×半细毛羊一代杂种羊的相应指标。藏羊肉食用品质良好,其肉色鲜艳,肉质细嫩,肌红蛋白含量极显著高于小尾寒羊肉和陶赛特与半细毛羊杂交一代羊肉中肌红蛋白含量(P<0.01),藏羊肉中羟脯氨酸含量、失水率极显著高于小尾寒羊肉的相应指标(P<0.01),其纤维致密、多汁性好、出肉率高、具羊肉特有的膻味等特性,从而客观地揭示了青海藏羊肉质优良和美味可口的种质特性。  相似文献   

9.
贾洛羊引入甘南州甘加地区,改良甘加羊中心产区周边羊只的肉用性能,引入的贾洛羊种公羊行为表现正常,生长发育良好,主要生理指标都在正常范围之内。其与甘加羊交配公母比例为1∶35~1∶40,一般在7~9月份配种,12月至翌年2月份甘加母羊产羔,少部分11~12月配种,翌年3~4月份产春羔。甘加羊母羊受胎率在97%以上,羔羊成活率92.5%,无难产。引入的贾洛羊种公羊发病率低于10%,无死亡。总之,贾洛羊种公羊引入甘加地区后适应性良好,充分发挥了种公羊的生产性能,引种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10.
高寒牧区放牧条件下萨福克羊与藏羊杂交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海北高寒地区放牧条件下进行了萨福克羊与藏羊的杂交试验。结果表明:萨藏F1的断奶体重高于藏羊(P<0.05),8月龄体重显著高于藏羊(P<0.01);体高、体长、胸围、胸宽、胸深、尻宽和管围显著高于藏羊(P<0.01)。8月龄屠宰测定表明,萨杂F1的宰前活重、胴体重和净肉重分别为27.55kg,12.13kg和9.47kg均显著高于藏羊(P<0.01),屠宰率为44.03%,胴体净肉率为78.07%,眼肌面积为10.75cm2,GR值为13.33mm,骨肉比为1.0∶3.55,均优于藏羊。杂种羊产肉性能和肉用品质显著提高,杂种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11.
甘加型藏羊(简称甘加羊)是藏族同胞经长期选育而形成的肉、毛、皮兼用的草地型藏系绵羊类型之一,史称白石小尾藏羊.同比其它类型藏羊,其体格较小而紧凑,被毛以粗毛为主,毛辫长,死毛较少,产毛量略高,以产"西宁毛"而著称,肉质细嫩味美,主要分布在甘肃省夏河县甘加乡,现存栏20余万只.  相似文献   

12.
不同年龄草地型藏羊屠宰性能及肉品质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15只1~6岁的甘南草地型藏羊进行屠宰性能和肉品质测定,比较不同年龄藏羊产肉力及食用品质优劣。结果表明:随着藏羊年龄的增长,屠宰指标相应变化。5岁时,宰前活重、胴体重分别达到64.50 kg和29.39 kg,4岁时屠宰率和眼肌面积分别为45.54%和20.86 cm2;1~3岁羯羊GR值较低,3岁之后脂肪含量逐渐增多。在肉品质指标中,5岁以上藏羊肌肉中氢离子浓度增高,不宜贮存过久;3~5岁的羯羊嫩度好,剪切力值低;1~3岁的藏羊失水率偏高,但熟肉率好;4~6岁藏羊的失水率低,但熟肉率较低。因此,从甘南草地型藏羊的肉用性能和肉品质指标来看,5岁之前的藏羊肉仍然有较好的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在海北高寒地区放牧条件下进行了萨福克羊与藏羊的杂交试验.结果表明萨藏F1的断奶体重高于藏羊(P<0.05),8月龄体重显著高于藏羊(P<0.01);体高、体长、胸围、胸宽、胸深、尻宽和管围显著高于藏羊(P<0.01).8月龄屠宰测定表明,萨杂F1的宰前活重、胴体重和净肉重分别为27.55 kg, 12.13 kg和9.47 kg均显著高于藏羊(P<0.01),屠宰率为44.03%,胴体净肉率为78.07%,眼肌面积为10.75 cm2, GR值为13.33 mm,骨肉比为1.0∶3.55,均优于藏羊.杂种羊产肉性能和肉用品质显著提高,杂种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14.
用陶赛特公羊改良山西本地绵羊,杂种羊与本地羊在同样饲养管理条件下,陶×本一代8月龄羔羊的宰前活重较同龄本地绵羊高13.68 kg,胴体重高7.04 kg,净肉重高6.15 kg,差异均极显著(P<0.01).陶×本一代胴体重达到国外上等羔羊肉胴体重标准,羊肉干物质、蛋白质和熟肉率分别比本地绵羊高5.81、1.53和1.65百分点.每只杂种羊仅产肉一项比本地羊多收入100元,经济效益明显.说明利用陶赛特公羊改良山西本地绵羊,对提高产肉性能、改善羊肉品质和增加养羊经济效益具有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阿勒泰羊原产区为新疆北部的福海、富蕴、青河和阿勒泰等县 ,是哈萨克羊中的一个分支 ,以体格大、肉脂生产性能高而著称。羔羊具有突出的早熟特性 ,早期生长发育快 ,抓膘能力强。近年来应用阿勒泰羊改良当地土种绵羊 ,杂交优势明显。鉴于和田地区羊体格小、生长慢、胴体产肉量低的情况 ,农十四师四十七团于上世纪 90年代初引进阿勒泰种公羊与当地土种绵羊和田羊在塔里木盆地南缘进行了杂交改良 ,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所以用阿勒泰羊改良当地土种羊是提高养羊经济效益、发展羔羊肉生产的方向。1 适应性纯种阿勒泰羊产于冬季严寒漫长、夏季凉爽…  相似文献   

16.
笔者通过试验对比乌湖杂交羊(乌骨绵羊♂×湖羊♀)与湖羊的屠宰性能和肉品质特性。结果表明,乌湖杂交羊眼肌面积显著高于湖羊(P<0.05),屠宰率间差异不显著(P>0.05);肉品质指标中,乌湖杂交羊肉的p H值、熟肉率和失水率稍高于湖羊肉(P>0.05),剪切力稍低于湖羊肉(P>0.05),肉色深于湖羊肉,大理石纹明显多于湖羊肉。  相似文献   

17.
为了提高内蒙古羊的产肉产羔性能,提高养羊业的经济效益,1990年引进体格大、生长发育快、多胎的小尾寒羊种公羊在呼盟岭北牧区陈旗进行小尾寒羊杂交蒙古羊试验,现将三年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藏羊肉品质上乘,味道鲜美,在西北地区享有盛誉,是蒙、藏人民不可缺少的肉食品,藏羔羊肉更是长期受到广大消费者青睐。试验以藏羔羊肉为研究对象,从肉用品质、营养成分含量和质构特性方面评价其品质特性,并与同一饲养环境下的成年藏羊进行对比分析,旨在分析研究藏羔羊肉的营养品质,从而为藏羊最佳屠宰年龄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藏羔羊肉表面亮度(L*值)显著高于成年藏羊肉(P<0.05),红色度(a*值)显著低于成年藏羊肉(P<0.05),而黄色度(b*值)、pH值两者间无显著差异(P>0.05),熟肉率藏羔羊肉比成年藏羊肉高4.77%(P<0.05),失水率比成年藏羊肉低8.55%(P<0.05),剪切力较成年藏羊肉低1.18%(P>0.05);水分、粗灰分含量两者间无显著差异(P>0.05),藏羔羊肉蛋白质含量20.69%,比成年藏羊肉高12.26%(P<0.05),脂肪含量显著低于成年藏羊肉(P<0.05);藏羔羊肉硬度4 219.85 g、胶黏性2 448.65 g、咀嚼性1 387.39 g,分别比成年藏羊肉低17.12%(P<0.05)、27.36%(P<0.05)、2.20%(P<0.05)。说明藏羔羊肉具有高蛋白、低脂肪的特点,其嫩度高、口感好,符合人口感适宜范围。  相似文献   

19.
用茨盖半细毛公羊与陇中当地细毛杂种羊杂交,一代杂种体格大,生长发育快,肉用性能好,成年羊体重高于陇中当地羊20%以上,产毛量提高44%以上,羊毛细度以58支为主体,能很好地适应当地环境,经济效益提高近40%。今后,在陇中地区发展以58支为主体的茨盖型肉毛半细毛羊,并组织肥羔生产,也是养羊业发展的一个方向。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通过对藏系杂种后代和青海藏羊的产肉性能及肉品的常规营养成分测定分析表明:藏系杂种后代羊在屠宰方面有良好的改良作用,藏杂羊和藏羊肉中粗蛋白含量均在20.00%以上,脂肪含量适中;杂交后代羊肉品质好,胆固醇含量低,营养丰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