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5 毫秒
1.
以慢速型(wod168)、中速型(wod178)和快速型(wod188和AA)肉鸡为研究对象,测定其1~7周龄时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盲肠的长度和重量,探究不同生长速度的白羽肉鸡肠道性状生长发育规律。结果:3种不同长速肉鸡的肠道性状在1~7周龄均有随周龄增加而增加趋势,wod188肉鸡2周龄时的十二指肠长度、回肠长度、空肠重量、3周龄时的盲肠长度、5周龄时的十二指肠重量,wod178肉鸡5周龄时空肠长度、2周龄时的回肠重量和AA肉鸡2周龄时盲肠重量的生长强度最大,对应的相对生长系数分别为88.60%、33.68%、58.64%、34.76%、53.81%、28.48%、75.00%和81.01%。4个品种大部分肠道性状测定值在7周龄时达到最高,且显著高于1~5周龄(P<0.05)。1~7周龄时,wod188肉鸡和AA肉鸡大部分肠道性状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但均显著高于wod168肉鸡和wod178肉鸡(P<0.05)。综上,肉鸡十二指肠及回肠的长度和重量、空肠和盲肠的重量均在2周龄时生长强度最大,蛋鸡血缘占比越高,生长速度越慢,肠道性状的长度和重量越小。  相似文献   

2.
黄帚橐吾基株克隆生长对不同光照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青藏高原高寒草甸克隆植物黄帚橐吾(Ligularia virgaurea)的生活史对策,通过田间盆栽控制试验,模拟青藏高原东部高寒草甸上由于过度放牧产生的裸地和低、矮的退化草甸的光强,研究黄帚槖吾基株的相对克隆生长速度和克隆性状对不同光照的响应,以期填补有关黄帚槖吾克隆生长领域研究的不足,并为该类毒杂草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在自然光照条件下,黄帚橐吾根状茎长度与时间无线性关系;在遮阴环境下,黄帚橐吾根状茎长度与时间之间存在显著的线性关系(P0.05),根状茎长度随着时间延长而显著增长。光照不仅可以直接影响单位长度根状茎生物量,还可以通过影响基株大小从而间接影响单位长度根状茎生物量。黄帚橐吾根状茎的长度与单位长度根状茎生物量之间不存在权衡。光照对黄帚橐吾克隆生长相对速率有显著影响(P0.05),遮阴条件下黄帚橐吾克隆相对生长速率显著大于自然光照条件下的生长速率。因此,在遮阴下根状茎主要功能是觅食,自然光照下根状茎主要功能用于贮藏养料、固定作用。  相似文献   

3.
格兰马草[Boutclotla gracilis(H.B.K)Lagex steud]幼苗需要其不定根伸入土层时才能定植。本研究的目的,是测定叶面积和总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TNC)对格兰马草根系生长特性的影响。仅由种根支撑的格兰马草幼苗先遮阴3日,再给予0、1、2和3日的光照处理,以便观察其根颈中TNC含量的变化。经过这些处理之后,再按3、6、9和12厘米的高度刈割或不刈割(对照),借此观察叶面积的变化情况。在为期3日的试验中测定不定根的生长情况。通径系数分析表明,叶面积与每株幼苗根的数量、长度和单位长度重量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72、0.47和0.77。TNC对根系生长的影响比叶面积对根系生长的影响小。刈割使光合产物减少,这可能会影响根的生长。然而,根的生长包括根的数量、长度及单位长度的重量,如某一方面的生长受到抑制,可从另一方面得到补充。鉴于此,即使在重度刈割的情况下,格兰马草幼苗根系仍能保持正常的生长率。  相似文献   

4.
1新母鸡的骨架和体重鸡的体重和蛋重呈正相关,而与产蛋量呈负相关,要早期获得大蛋,最重要的是要使新母鸡长成具有较大的骨架并有合适的体重。以胫骨长短表示的骨架大小对蛋重的影响大于体重对蛋重的影响。雏鸡生长初期骨骼生长较快,中期是肌肉快速生长时期,生长后期以沉积脂肪为主。骨骼的主要成分是钙和磷,所以在8周龄以内应提供矿物质和氨基酸丰富且营养平衡的幼雏料,直到小母鸡8周龄其胫骨长度达到合适长度为止。如果小母鸡8周龄其胫骨长度距目标长度相差不超过2毫米,则应继续对其喂前期饲料,直到它们达到这一目标。体重受光照、饲养密度…  相似文献   

5.
以成年短毛兔为试验对象,通过拔毛构建新的兔毛生长周期,从第4~11周,每周采集一次背部毛样,用直尺测定不同时期粗毛、细毛和两型毛的长度,通过生长曲线模型对兔毛生长情况进行了模拟,并对短毛兔兔毛的生长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试验兔第4、5、6周,3种毛型的长度都依周次显著增长(P0.05),而第6~11周,除细毛第7周和第11周、粗毛第6周和第9周毛长差异显著外(P0.05),兔毛长度变化均不显著(P0.05),这说明短毛兔兔毛在第6周后基本停止生长。生长曲线拟合结果表明,Logistic模型最为符合短毛兔兔毛生长的实际情况,粗毛、细毛和两型毛的拐点周龄分别为3.69、3.82和4.07周,拐点毛长分别为17.58、13.40和16.21 cm,说明短毛兔兔毛生长速度在第4周左右开始变慢。研究结果可为兔毛生长规律和毛囊发育及凋亡规律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钙、磷缺乏对1~21日龄肉仔鸡生长性能、佝偻病发病特征及胫骨组织结构的影响。试验选用504只1日龄爱拔益加肉公雏,采用2×2两因子完全随机试验设计,设2个钙水平(1.00%和0.35%)与2个非植酸磷水平(0.45%和0.23%),分为4个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1.00%钙+0.45%非植酸磷)、磷缺乏组(1.00%钙+0.23%非植酸磷)、钙缺乏组(0.35%钙+0.45%非植酸磷)和钙磷同时缺乏组(0.35%钙+0.23%非植酸磷),每组7个重复,每个重复18只鸡。试验期为21 d。结果表明:钙与磷的交互作用对1~21日龄肉仔鸡各个阶段的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料重比,7、14和21日龄胫骨长度,7日龄胫骨生长板增生区和肥大区长度以及14日龄胫骨生长板肥大区长度均具有显著影响(P<0.05)。在正常钙水平时,低磷显著降低了1~21日龄肉仔鸡各个阶段的平均日采食量和平均日增重(P<0.05),显著增加了料重比(P<0.05),显著提高了7和14日龄胫骨生长板肥大区长度(P<0.05);在低钙水平时,低磷显著提高了15~21日龄和1~21日龄平均日增重以及7日龄胫骨生长板肥大区长度(P<0.05),显著降低了7日龄胫骨生长板增生区长度(P<0.05)。此外,与磷缺乏组相比,钙缺乏组和钙磷同时缺乏组1~21日龄肉仔鸡各个阶段的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以及7日龄胫骨生长板增生区长度显著提高(P<0.05),7和14日龄胫骨生长板肥大区长度显著降低(P<0.05)。由此可见,肉仔鸡生长性能和胫骨结构对磷缺乏最为敏感,其次为钙缺乏,钙磷同时缺乏的影响较弱;三者佝偻病的典型特征分别为磷缺乏组的胫骨生长板肥大区长度增长,钙缺乏组和钙磷同时缺乏组的胫骨生长板增生区长度均增长,但钙磷同时缺乏组早期胫骨生长板增生区长度小于钙缺乏组。  相似文献   

7.
为选择出适合荩草扦插繁殖的插穗长度,设4cm、6cm和10cm插穗进行扦插繁殖,通过测定成活率、幼苗构件性状及生物量结构,分析插穗长度对荩草生长发育的影响,探究插穗长度与荩草生存、生长和生殖的关系。结果表明:插穗长度对成活率有极显著影响(P0.01)。插穗长度为6cm时成活率最大,达86.00%;插穗长度为10cm时,成活率达49.33%;插穗长度为4cm时,成活率仅34.67%。插穗长度对荩草根、茎、叶等构件性状有显著影响(P0.05)。插穗长度为6cm时,单株叶总数和单株总叶面积极显著大于插穗长度为4cm与10cm;插穗长度为6cm时单株分蘖数及主茎直径极显著大于长度为4cm与10cm。插穗长度对生物量结构有显著影响。插穗长度对植株地上生物量、总生物量、根茎比及地下生物量比均有极显著影响(P0.01),对地下生物量有显著影响(P0.05)。插穗长度为6cm时除根茎比外各生物量指标均显著高于长度为4cm与10cm。说明插穗长度为6cm时最适宜荩草生根及生长。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究科尔沁沙地苜蓿种植过程中,肥料对苜蓿茎秆长度和茎秆直径影响,试验通过设置不同施肥量与施肥频率,论述了苜蓿茎秆直径与茎秆长度的变化规律,进而反映出苜蓿的生长状况,为紫花苜蓿施肥提供了理论基础。结果表明,增加施肥量能够促进第一茬紫花苜蓿茎秆的伸长生长,当施肥量过高时会抑制其生长;第二茬苜蓿在施肥量为50~70 kg/667 m2时,增加施肥频率对茎秆长度无明显影响;3茬苜蓿茎秆长度平均值大小为第二茬〉第一茬〉第三茬,茎秆直径平均值为第一茬〉第二茬〉第三茬,茎秆长粗比的平均值分别为186.68、291.70、298.80;3茬苜蓿茎秆直径的波动范围分别为2.92~3.99 mm、2.47~3.13 mm、1.52~2.28 mm;紫花苜蓿茎秆直径与茎秆长度之间存在显著线性相关。  相似文献   

9.
为掌握岩石边坡植被恢复过程中,坡度对植物根系生长特征及其固土护坡效果的影响,以京承三期高速公路边坡植被恢复工程为依托,采用根系挖掘法对40°、50°和60°岩石边坡生长3年的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根系生长特征进行研究,并采用液压式拉力计测定根系拉拔力。结果表明:随着坡度增大,紫花苜蓿主根直径逐渐增大,Ⅰ级和Ⅱ级侧根直径逐渐减小;主根长度比例逐渐减小,侧根长度比例逐渐增大,同时细根(0 mm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手拔兔毛的生长规律,20只1岁左右的法德杂交一代兔作为测定兔,公母兔各10只.试验结果表明,养毛期达到3个月时,公兔的粗、绒毛长度分别为8.86cm和5.62cm,母兔的粗、绒毛长度分别为8.80cm和5.45cm,生长高速期在40~60d之间.结合饲养实际,生产中以85天左右时拔毛比较科学.  相似文献   

11.
为探究不同豆秸长度对12月龄德州公驴生长性能的影响,并结合经济效益得出最适豆秸长度。试验选取12月龄健康、体重接近的德州公驴21头,随机分为3个处理,每个处理7个重复,3个处理豆秸长度分别为1、2 cm和4 cm。试验结果表明,与1 cm和4 cm组相比,2 cm组试验结束重分别提高2.4%和1.6%,差异显著(P0.05);平均日增重分别提高38.2%和20.0%,差异不显著(P0.05);料重比分别降低28.7%和19.3%,差异不显著(P0.05),毛利润分别提高24.35%和34.76%。综合生长性能、饲草的适口性及经济效益确定,德州公驴采食最适豆秸长度为2 cm。  相似文献   

12.
五指山猪是中国特有的小型猪种,是作为人类实验模型的首选动物之一.为给五指山猪的品种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提供基础资料,试验采用解剖学和统计学方法,对不同日龄雌性五指山猪卵巢、输卵管和子宫进行了解剖测量,并对其数据进行了分析处理,探讨了其生长发育特点.结果表明,五指山猪卵巢长径、短径及厚度增长与日龄呈线性相关,其重量增长与日龄呈指数相关,而其指数随日龄增加呈先减后增的趋势;五指山猪输卵管长度和管径的增长与日龄呈线性相关,重量增长与日龄呈指数生长;五指山猪子宫体长度的生长与日龄呈线性生长模式,子宫体生长发育强度在70~110 d之间,其长度在1.093~11.557 cm之间.  相似文献   

13.
采用随机区组试验方法,研究了内蒙占高原荒漠草原地区不同载畜率对冷蒿构件数量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冷蒿生长时期和载畜率是影响冷蒿构件数量的关键因素,相同载畜率水平下,冷蒿的营养枝密度、不定根密度和匍匐茎长度为生长末期>生长盛期>生长初期,生殖枝8月最多,冷蒿生长盛期和末期,轻牧区的营养枝密度、不定根密度和匍匐茎长度显著增加(P<0.05);同一生长季节生殖枝随载畜率的增大显著下降(P<0.05),极度干旱的2005年没有形成生殖枝,说明干旱也是限制冷蒿生殖生长的关键性因子.荒漠草原地区冷蒿的繁殖格局以营养繁殖为主,占到80%以上,随载畜率的增加.冷蒿的营养枝分化率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14.
采用随机区组试验方法,研究了内蒙古高原荒漠草原地区不同载畜率对冷蒿构件数量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冷蒿生长时期和载畜率是影响冷蒿构件数量的关键因素,相同载畜率水平下,冷蒿的营养枝密度、不定根密度和匍匐茎长度为生长末期〉生长盛期〉生长初期,生殖枝8月最多,冷蒿生长盛期和末期,轻牧区的营养枝密度、不定根密度和匍匐茎长度显著增加(P〈0.05);同一生长季节生殖枝随载畜率的增大显著下降(P〈0.05),极度干旱的2005年没有形成生殖枝,说明干旱也是限制冷蒿生殖生长的关键性因子。荒漠草原地区冷蒿的繁殖格局以营养繁殖为主,占到80%以上,随载畜率的增加,冷蒿的营养枝分化率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15.
1胎龄、怀胎数目和胎儿性别的估测估测胎龄或妊期,主要用于配种日期不明的放牧本交羊群、实验动物、动物园动物和野生动物。羊胎龄的增长与胎儿的冠-臀长或顶-臀长,头的长度,双顶径,双眼眶径及胎盘长度等呈正相关,但由于受探头长度的限制和这些部位生长的特点,以上各项只适用于估计某一阶段的胎龄,如胎体长度只能用到妊娠45天,胎头长度用到73天,胎盘长度用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在对山西自然生态条件下影响考力代、夏洛莱及其杂种绵羊的生长、繁殖、剪毛性状的主要系统环境效应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生长性状和产毛性状进行相关分析。通过分析表明,随年龄增大,体尺性状、毛丛长度、剪毛量、剪毛后体重均呈增长趋势(毛丛长度、剪毛量达到一定年龄呈下降趋势);性别对体尺性状、毛丛长度、剪毛量、剪毛后体重均有影响;不同群体,体尺性状、毛丛长度、羔羊初生重均不同;品种因其生产方向不同,各性状也不相同;羔羊出生年份、出生类型对羔羊初生重也有影响。体长、体高和胸围之间有较高的正相关;毛丛长度与体高、胸围、管围,胸围和管围之间均 具有较高正相关;体长与管围呈负相关;剪毛量和剪毛后体重呈较 高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17.
笔者在种场工作期间,对于预计产量方面曾做了一些调查,今将枝条长度、粗度对冬芽密度的关系,从枝条长度测算产叶量的方法以及春期桑叶生长的比例等材料,介绍在下,以供参考研究。一、枝条长度、粗度和冬芽的密度一般在冬季预计春叶的产量,依靠枝条长度,枝条粗度、枝条重量或者冬芽密度等材料,进行单独的或者综合的测算。枝条的长度、粗度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60)Co-γ不同辐射剂量对苜蓿干种子萌发和芽苗生长的影响,试验采用7种剂量~(60)Co-γ照射龙牧806苜蓿干种子,测定苜蓿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以及芽苗期芽苗的株高、胚轴长度和主根长度。结果表明:随着辐射剂量的增大,苜蓿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和发芽势均呈现下降趋势。芽苗期在辐射剂量为600,800 Gy时,芽苗、胚轴、主根长度均呈增加趋势;在辐射剂量为1 200,1 500,1 800 Gy时,芽苗、胚轴和主根长度均呈下降趋势,且在高剂量照射苜蓿干种子时主根的生长受到极显著抑制(P0.01)。  相似文献   

19.
观察成都白羽鸡不同胚龄的鸡胚胸腺,结果,鸡胚胸腺在受精卵孵化到第9天时才开始形成.14胚龄时,胸腺长度为20胚龄的50%.18胚龄时,胸腺重量为20胚龄的50%.鸡胚胸腺长度与胚龄关系呈逻辑斯蒂S曲线生长,胸腺的重量呈指数增长模型.两者与胚体的关系分别呈对数函数和幂函数增长.建议采用逻辑斯蒂S曲线生长和指数增长模型分别拟合胸腺的长度、重量与胚龄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埋植褪黑激素的水貂(Mustela vison)冬季直针毛生长过程及形态学性状的特点,测量埋植褪黑激素后31 d、62 d和75 d的水貂鲜皮腹部、背部和臀部新生冬季直针毛的毛长度、毛最粗处细度、毛根无髓段长度及毛根扁平型鳞片总长度等形态学指标。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埋植褪黑激素31 d后,水貂3个部位均出现了新生冬季直针毛;且臀部的新生冬季直针毛的毛长度最大,单位面积上新生冬季直针毛数量最多。埋植褪黑激素后31 d至62 d冬季直针毛的平均生长速度为:腹部(0. 33±0. 07) mm/d、背部(0. 44±0. 07) mm/d、臀部(0. 45±0. 08) mm/d,埋植褪黑激素后62 d至75 d冬季直针毛的平均生长速度为:腹部(0. 25±0. 06) mm/d、背部(0. 29±0. 10) mm/d、臀部(0. 36±0. 03) mm/d,均表现为臀部>背部>腹部的情形。埋植褪黑激素后31 d至62 d的冬季直针毛平均生长速度较快;埋植褪黑激素后62 d至75 d的冬季直针毛平均生长速度降低。冬季直针毛的长度与毛根无髓段长度、毛根扁平型鳞片总长度相关性不显著(P>0. 05);毛最粗处细度与毛根无髓段长度、毛根扁平型鳞片总长度相关性不显著(P>0. 05);毛根无髓段长度与毛根扁平型鳞片总长度呈极显著正相关(P <0. 01)。判断水貂取皮时间时,可以选择冬季直针毛的毛根无髓段长度作为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