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陈厚华  徐进  李梅芳 《农学学报》2023,13(7):94-100
基于山东省烟台市405名苹果种植农户的实地调查数据,对绿色生产行为采纳对收入的影响效应以及新媒体营销对绿色生产行为增收过程中的中介效应进行实证分析,并讨论了绿色生产行为采纳对不同收入农户的影响差异和机制。研究发现,绿色生产行为采纳可以显著提升苹果种植户收入,即绿色生产行为采纳对农户增收效应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并且对于低收入农户的增收效应显著高于中高收入农户;新媒体营销是促进苹果种植户绿色生产行为增收的中介变量,其间接影响占比为53.49%,表示农户采纳新媒体营销的渠道越多,对于农户增收效应的正向影响越强。因此,增强农户绿色生产行为增收效应需要加强政策支持和新媒体营销参与,强化政策帮扶精准度,以期实现农户增收致富。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认知因素在农户农业节水行为形成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基于保护动机理论和行为变化的跨理论模型分析框架,运用广义有序logit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农户认知因素对节水技术采纳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1)农户认知对农业节水技术采纳行为意向具有统计显著影响。高感知严重性、感知脆弱性、自我效能和反应效能将导致更高水平的农业节水技术行为意向;回报因子和反应成本对农户节水技术采纳行为意向具有显著负向影响。2)农户所处的行为阶段不同,各认知因素对农业节水技术采用决策的影响存在异质性,对于处于预思考阶段农户,保护动机模型变量均是影响其行为意向的激励因素;对于处于沉思阶段的农户,感知脆弱性、自我效能和反应成本是影响其行为意向的主要动机;处于准备阶段的农户受感知脆弱性、回报因子和反应效能的影响较大;而对于处于行动阶段的农户,感知严重性、感知脆弱性、反应成本和回报因子是促使其持续采用农业节水技术的关键预测因子。因此,政府应根据农户不同的意愿行为阶段制定针对性、差别化的激励策略,从而促进农户农业节水技术采纳行为意向。  相似文献   

3.
认知是影响人类行为决策的重要因素,于农户技术选择而言亦是如此。本文基于756份农户调查数据,以cov-AHP层次回归法测算农户认知冲突水平,运用Ologit回归探究农户认知冲突对其保护性耕作技术采纳的影响,并检验信息获取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1)认知冲突抑制了农户技术采纳。2)信息获取渠道可有效削弱认知冲突对农户技术采纳的抑制作用,调节作用显著。3)农户文化程度与外出务工经历分别会负向和正向影响其认知冲突,提升农户智能水平与促进农民增收是留住农民、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着力点与突破口。4)农户技术采纳地区差异明显。基于上述结论,本文建议:充分重视农业技术推广中农户心理变化过程;完善信息基础设施并拓宽信息传输渠道;着力加强农村地区的教育、宣传与培训;因地制宜实施差别化农业技术推广策略,落实好以信息化引领农业发展和推动农村转型的惠农政策。  相似文献   

4.
河西绿洲灌区农户节水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干旱缺水是影响河西走廊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提高农户农业节水技术采用水平是应对干旱的重要措施之一,研究河西农户节水技术认知及其影响因素,科学分析农户节水技术选择行为,可以为提高农户农业节水技术采用水平和转变农户用水观念提供理论支持。依据对河西绿洲灌区武威的农户调查资料,应用最优尺度回归模型对农户采取节水行为主动性程度的影响因素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农户的受教育程度、耕地面积、种植业收入占家庭总收入比重、水费占种植业支出比重、农户对新技术的态度对农户采纳节水行为主动性程度有显著正向影响,务工收入占家庭总收入比重对农户采纳节水行为主动性程度有显著负向影响。最后,从促进农户对节水技术的理性认知、加快土地整合以形成规模经营、政府积极引导与扶持农户选择节水技术等方面提出了增加农户采取节水行为主动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探索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节水灌溉技术采纳行为的影响因素,对于促进我国现代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对北京125个蔬菜种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调查数据,运用Logistics采纳模型,分析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采纳节水灌溉技术行为,探讨其采纳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样本蔬菜种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中,已经采纳节水灌溉技术的占71.2%,且以采纳工程节水技术为主。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节水灌溉技术采纳影响因素方面,技术指导、资金补贴和认知程度等因素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采纳节水灌溉技术有显著正向促进作用,而社员管理、销售情况和成本感知则有显著负向影响。研究表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节水灌溉技术采纳行为受到一些因素促进又受到部分因素阻碍,应降低阻碍因素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负作用,提升促进因素的牵引力作用。因此,提出加大宣传力度,扩大示范推广区域,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和给予技术指导与服务等措施来促进采纳行为。  相似文献   

6.
社会网络、保险认知对农户农业保险参保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社会网络、保险认知对农户农业保险参保行为的影响及作用机理,利用2019年武汉城市圈部分农户的调查数据,运用中介效应模型和Logistic模型实证检验了三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第一,社会网络对农户农业保险参保行为未产生直接显著影响。第二,保险认知对农户农业保险参保行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可以有效促进其农业保险参保行为。第三,社会网络通过影响农户保险认知进而促进其农业保险参保行为,且保险认知起完全中介作用。鉴于此,应加强农户间以及农户与村干部的交流,加大农业保险宣传力度,完善农业保险政策体系等,以更有效地促进农户参与农业保险。  相似文献   

7.
为实现秸秆还田技术推广的长效性,基于河南、湖北两省共1 102份农户微观调查数据,运用Probit回归模型,从情感支持和信息支持2个维度探究了社会支持对农户秸秆还田技术主动采纳行为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社会支持促进农户主动采纳秸秆还田技术的内在机制。结果表明:1)社会支持不仅能够直接促进农户主动采纳秸秆还田技术,还通过秸秆还田技术知识和认同感知的中介路径间接影响农户秸秆还田技术的主动采纳行为;2)情感支持和信息支持正向影响农户主动采纳行为;3)农户的健康状况会显著促进农户的主动采纳行为,土地块数对农户采纳行为的主动性具有抑制作用,相比河南省,湖北省农户主动实施秸秆还田行为的比例更高。因此,要提高农户秸秆还田技术主动采纳行为,需要强化软硬件环境建设,营造社会支持氛围,增强服务有效供给,提高农户支持获得感,宣传内容情理兼顾,提升农户认知水平,鼓励土地流转,增强农户机械化作业便利性。  相似文献   

8.
稻虾共作技术作为一种典型的生态种养技术,不仅有缓解资源环境压力之效,还能有效促进农民增收,其推广和持续发展是推动我国农业绿色发展转型的重要手段。本文基于持续使用模型,利用湖北、湖南和安徽3个省农户微观调研数据,采用Heckman两阶段模型,分析政府干预和邻里效应对农户稻虾共作技术持续采纳意愿的影响,探讨二者的交互效应。结果表明,农户的稻虾共作技术采纳率较高,其中已采纳农户中86.67%有明确的持续采纳意愿。政府干预中,技术补贴显著正向影响农户的技术采纳行为,政策宣传、惩罚措施显著正向影响农户的技术持续采纳意愿;邻里效应中,邻里交流显著正向影响农户的技术持续采纳意愿,邻里示范显著正向影响农户的技术采纳行为;对农户的技术持续采纳意愿的影响上,政策宣传与邻里交流存在替代效应,惩罚措施和邻里交流存在互补效应。因此,要完善政府干预机制,加强农户间的交流互动,多管齐下,以推动稻虾共作技术持续扩散。  相似文献   

9.
为推进农业废弃物循环技术采纳,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农业面源污染,以北京市平谷区大桃种植户的微观调研数据为样本,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实证分析了技术潜在效益对桃枝废弃物循环技术采纳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1)社会效益认知、生态效益认知与采纳行为有正相关关系,作用机制生态效益认知>社会效益认知,经济效益与采纳行为呈负相关关系;2)社会效益认知对经济效益认知有正向影响,经济效益认知对生态效益认知有正向影响;3)促进农户对桃枝废弃物循环技术的采纳行为,将提高农户对该项技术的忠诚度。因此,本研究提出要发挥邻里带动作用,提高农户对技术效益的认知程度,通过制定差异化政策、加强产学研融合,促进农户对农业废弃物循环技术的采纳行为,推动绿色农业发展。  相似文献   

10.
引导农户采纳保护性耕作技术对促进耕地增产增效以及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河南、黑龙江、山东和山西4省439户农户实地调查数据,运用有序Probit模型和调节效应检验方法,分析了主体认知与情景约束对农户保护性耕作技术采纳程度的影响,并进一步检验情境约束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1)农户保护性耕作技术采纳程度整体较低,随着技术采纳数量的增加,农户的比重逐渐下降。(2)主体认知和情境约束均显著促进农户保护性耕作技术的采纳程度,这一结论通过了稳健性检验。(3)环境压力强化了生态认知对保护性耕作技术采纳程度的影响;政策支持在技术认知影响农户保护性耕作技术的采纳程度中起正向调节效应,但削弱了生态认知对保护性耕作技术采纳程度的影响。对此提出了要重视农户主体认知能力的提升;强化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使农户认知“内化于心”,技术采纳“外化于行”;增强政策引导和财政补贴力度,提高农户的政策满意度及政策效果等建议。  相似文献   

11.
对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衡水市桃城区一提一补节水制度进行了阐释,对试点村和非试点村农田灌溉制度节水效果进行抽样调查,数据分析表明试点村对比非试点村农田灌溉平均用水量减少显著,边际用水量不断趋近农作物相应的理论需水量;节水制度改变了农民的节水意识和用水行为,使村民间产生竞争节水。一提一补节水制度作为内生要素,通过用水者协会做为制度变迁的有效载体,将价格机制中的高水价和政策性补贴相结合,对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进行杠杆调节,减少了水资源浪费。  相似文献   

12.
樊毅  王君勤  白杰 《湖北农业科学》2015,54(3):587-589,592
为寻求适宜四川省攀西地区烟草节水灌溉的技术与推广模式,在冕宁县开展烟草节水灌溉试验,分析对其烟株农艺性状、烟叶化学品质和经济性状及节水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烟草植株农艺性状方面,滴灌模式优于软管浇灌及交替沟灌模式;烟叶化学品质方面,节水灌溉可有效增加烟叶总糖和还原糖含量,降低烟叶烟碱含量,有效提升烟叶钾含量及钾氯比,滴灌模式表现最优;经济性状及节水效益方面,滴灌模式对烟叶的增产、增值效果最明显,比对照平均增产38.64%,上等烟比例提升20.9个百分点;在烟叶产值和节水效益上,滴灌与浇灌模式的效果较明显。滴灌和软管浇灌模式对于烟草品质、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提升作用较明显,其中滴灌模式具有较好的应用及推广价值,软管浇灌模式更适合在经济条件较差的干旱缺水地区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华北地区几种常见园林绿化树种节水性和抗旱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压力-容积(PV)技术和切枝蒸腾法测定了华北地区6种常见绿化树种叶片的多项水分参数值(ψ_s~(sat)、ψ_w~(tlp)、RWC~(tlp)、V_a/V_p、ε~(max)、气孔关闭前后的组织相对含水率、d值、最大气孔蒸腾速率),并结合隶属函数法和聚类分析对各树种的节水性、抗旱性、保水能力、渗透调节能力进行了综合分析、比较和分类。结果表明:①针叶树为了保持光合作用的进行导致了低的保水能力,使得它们具有弱的节水性和强的抗旱性;阔叶灌木与此相反。②3种针叶树的节水性相近,圆柏抗旱性最佳,侧柏抗旱性居中,沙地柏抗旱性较差。③阔叶灌木中,大叶黄杨节水性最佳,金叶女贞和紫叶小檗的节水性相近;而大叶黄杨和紫叶小檗的抗旱性相近,均优于抗旱性最差的金叶女贞。  相似文献   

14.
节水灌溉对寒地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我国水资源现状的调查分析,研究了节水灌溉对寒地水稻生长发育、产量性状、抗倒伏性及稻谷品质等方面的影响变化,明确了研究推广节水灌溉的可行性与必要性。  相似文献   

15.
要改善我国的生态环境,必须在全国城乡实行大地园林化,而面对我国水资源短缺和北方干旱少雨的现状,以及园林绿化中存在的问题,发展节水型园林绿地势在必行。通过对我国节水型园林绿地发展现状的分析,提出我国园林绿化应从植物种类、种植结构、灌溉形式、水资源利用率、利用非常规水、使用化学药品、提高节水意识等方面,进行根本性改革,努力推进节水型园林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水资源与发展和谐农业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水资源再生、循环和生物、水和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的角度,分析论述对农业用水和保护水资源、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一些认识。  相似文献   

17.
从作物水分高效利用的技术依据、作物吸水的土壤有效水分含量范围、水分对作物生理生态特性的影响、作物和品种耗水特性差异、作物亏水后的补偿效应、水分利用效率与耗水量非同步性等理论领域对国内外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为生物节水和管理节水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中国农业高效节水技术体系及其展望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在构建节水型灌溉农业和集水型早作农业高效节水技术体系的基础上,展望了21世纪几项中国农业节水关键技术的创新和突破;(1)高效节水灌溉;(2)雨水利用技术;(3)农业综合节水技术;(4)灌区节水管理技术。这些技术和技术体系的皮和推广应用将对国21世纪农业可持续发展做出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9.
旱地农业发展中若干生物学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植物抗旱节水生物学是发展旱地农业和缺水区农业的重要学科基础,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在研究路线上,如何正确处理分子水平研究与整体性研究之间的关系,以促进两者的互补;在研究目标上,如何做到抗旱性、水分利用效率、产量性状的有效结合,以实现高产高效;在研究成果应用中,如何切实加强学科交叉,以尽快取得实际效果。在论述上述问题的同时,对当前半干旱和半湿润地区与抗旱节水生物学有关的几个实践中的科技难点作了介绍,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析水、旱稻产量及其相关性状的水分生态效应,研究其产量性状的水分生态特性,为节水抗旱稻遗传育种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155份水、旱稻材料在水种、无覆盖旱种及旱地膜覆盖种植等不同水分条件下的产量相关性状表现为依据,通过多元分析系统解析单株产量等10个性状的水分生态效应。【结果】在不同水分条件下,水、旱稻供试材料在性状之间、材料与性状之间及材料之间具有明显的水分生态效应差异,相关性状对单株产量(GYP)的影响方式及互作关系差异明显,材料与性状的对应关系也不同。在不同水分条件下,单株产量与9个产量相关性状间存在极显著的线性关系。千粒重(KGW)、有效穗数(PPP)和穗实粒数(FGP)是影响单株产量的共同因素,当水分条件发生变化时,将有1-3个其它相关性状对单株产量产生显著或极显著影响。穗实粒数和有效穗数对单株产量具有较大的决定作用,其次为穗总粒数(SP)和千粒重,其它性状的决定作用相对较小。在不同水分条件下,不同性状对单株产量的直接和间接作用大小存在显著差异,其影响机制有所不同。穗实粒数和有效穗数对单株产量具有较大的正向直接作用,穗总粒数为较大的正向间接作用,其它性状对单株产量的间接作用主要通过前三者产生。当水分胁迫程度增强时,千粒重对单株产量的影响作用逐渐增强,与其它相关性状间的互作关系变得复杂和多元化。而水分增多时,有效穗数的增产作用则凸显出来,千粒重对单株产量的贡献则相对降低,与其它性状的互作关系趋向简化,体现了水稻在不同水分生态条件下产量的自适应调节机制。在水分递减情况下,水稻的产量性状特征先由穗大粒多兼顾大粒向大穗大粒、多蘖多穗高结实率2个向量方向分化,最后趋向于以多穗获得产量。因此,针对节水抗旱稻培育,其育种选择性状指标应与水稻有所区别,不同的水分条件下高产技术策略应有所不同。【结论】水、旱稻的产量结构性状在不同水分生态条件下存在一种自适应调节机制,其育种选择指标应各有所侧重。节水抗旱稻产量育种应注重分蘖成穗能力和结实性的选择与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