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7 毫秒
1.
3种长白山野生猕猴桃营养及功能成分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开发和利用长白山野生猕猴桃资源,以软枣猕猴桃、狗枣猕猴桃及葛枣猕猴桃和美味猕猴桃为材料,分析比较它们的营养及功能成分.结果表明,葛枣猕猴桃中VC、多酚及Mn和Fe等必需微量元素含量最高.狗枣猕猴桃中糖类物质和果胶含量最高,其次为软枣猕猴桃和葛枣猕猴桃.3种野生猕猴桃鲜果中各营养及功能成分含量均高于美味猕猴桃.  相似文献   

2.
长白山3种猕猴桃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猕猴桃具有抗肿瘤、抗辐射及提高免疫功能等生物活性,已引起国内、外学者的重视。本文对长白山产软枣猕猴桃、葛枣猕猴桃及狗枣猕猴桃的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为进一步开发利用该类植物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正猕猴桃为猕猴桃科猕猴桃属的多年生落叶植物,具有极高的营养及医学价值。把猕猴桃加工成各种干制品及果汁饮品,可较少地影响其营养价值,因此,研究开发猕猴桃干制品及果汁饮品,是我国猕猴桃加工业发展的必然趋势。1.猕猴桃制备成干制品。猕猴桃鲜果汁多肉嫩,不利于运输贮存,将猕猴桃制备成果干果脯等,既能防止鲜果腐烂,又能较好地保存猕猴桃的主要营养成分如维生素C,加之猕猴桃风味犹存、贮存时间长,因此可以获得更大的经济价值。宋风月将中华猕猴桃进行了无添加蔗糖制备猕猴桃果脯,并对果脯赋型、保质及干  相似文献   

4.
云南野生猕猴桃资源及分布概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云南省猕猴桃资源调查基础上,摸清了野生猕猴桃在云南的种类、地理及立体分布情况;并对云南猕猴桃种类繁多的原因进行了初步分析,为研究猕猴桃生长条件及环境要求,进行野生猕猴桃的引种驯化和人工栽培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在对湘西猕猴桃进行调查了解的基础上,从湘西地理环境、人文环境、湘西猕猴桃特色及猕猴桃市场运行状况等方面探讨了湘西猕猴桃地理标志品牌建设的基础,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在云南省猕猴桃资源调查基础上,摸清了野生猕猴桃在云南的种类、地理分布及垂直分布情况;并对云南猕猴桃种类繁多的原因进行了初步分析,为研究猕猴桃生长条件及环境要求,进行野生猕猴桃的引种驯化和人工栽培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凤凰县猕猴桃产业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凤凰县猕猴桃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及存在问题,对比了凤凰县猕猴桃产业发展的3种主要模式及各产业模式的优劣势及差异性,最终提出了开展技术培训、优化品种结构、推进标准化生产、强化精深加工能力、构建品牌建设模式等促进凤凰县猕猴桃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猕猴桃大帐气调贮藏保鲜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猕猴桃大帐气调贮藏保鲜技术的原理、方法及现实意义,分析了该方法贮藏猕猴桃的保鲜效果,介绍了猕猴桃大帐气调贮藏技术的调气管理模式及产业化应用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9.
通过综述我国猕猴桃育种、种植分布、病虫害种类及其防治,以及农药登记及市场中猕猴桃农药残留情况,分析了我国猕猴桃进出口贸易及其整体产业发展现状。从种业、种植、产品链延伸、贸易等各个方面,对比了我国猕猴桃产业与其他国家猕猴桃产业的生产标准化、运营品牌化、产业集群化发展情况,并提出了相关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猕猴桃溃疡病是猕猴桃栽培过程中最具毁灭性的病害,本文初步总结了陕西省猕猴桃溃疡病的危害情况、症状表现、发病规律及防治技术,将对猕猴桃优质、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猕猴桃细菌性叶枯病病原菌和发生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猕猴桃细菌性叶枯病的症状进行了描述,并研究了病原菌的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侵染循环、传播途径和发病因素。结果表明,该细菌在许多理化特性上与猕猴桃细菌性溃疡病的病原细菌有相同之处,但在形态特征上与溃疡病病原细菌有着明显的差异,该病的病原细菌应该为丁香假单胞杆菌丁香致病变种,该病的发生与品种、气候和管理水平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栽培方式对猕猴桃叶幕微气候与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研究了武汉地区猃猴桃4种栽培方式对树体生长、叶幕光温微气候和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树体生产力、枝条与叶面积和发育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栽培方式;栽培方式对叶幕叶片光哈 有效辐射截留、叶果际温度微气候产生显著影响,T架与篱架叶幕温度微气候优于棚架;叶幕内部荫蔽叶片对树体总光合贡献很小,不同栽培方式叶幕阳面叶片的光合日变化规律有差异。  相似文献   

13.
猕猴桃细菌性溃疡病病菌越冬场所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病园的越冬病株枝、叶、芽、叶痕、根、野生猕猴桃病枝、土壤等进行采样、分离,再接种、鉴定,证明猕猴桃细菌性溃疡病菌在田间的越冬场所有:田间病株枝、叶、芽、叶痕、野生猕猴桃病株、田间病残体、土壤表土层。病株根系经多次分离未获得稳定的致病菌株。为生产上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为猕猴桃选育和生产提供参考,比较不同倍性紫果猕猴桃雌雄株光响应和叶片叶绿素含量。结果表明:1)倍性和性别均显著影响猕猴桃对光强的响应,随光强的增加,各试样光响应曲线都呈先增加后减小趋势;高光强下,高倍性小种具有更高的光合速率。雄株对高光强具有更高的敏感性,光合速率达最大后其下降幅度更大。2)性别能显著影响猕猴桃叶片叶绿素含量,雄株的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a+b和胡萝卜素的含量均显著高于雌株,其中,Aa8x(♂)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a+b和胡萝卜素的含量均最高,分别达16.74mg/g、6.15mg/g、22.89mg/g和3.50mg/g。  相似文献   

15.
为明确江西奉新县猕猴桃一种新的真菌性叶斑病病原菌种类,对采集的病叶样品进行了真菌分离,对分离菌株进行了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并作了致病性测定。共分离得到32个真菌菌株,其在人工接种实验中均具有致病性。各菌株的培养特征、分生孢子形态大小相同,均符合文献中对多主棒孢的描述。随机选取3个菌株,测定了其r DNA-ITS序列,3个菌株的序列相同,且与Gen Bank中的多主棒孢的对应序列具有100%的同源性。据此认为,奉新猕猴桃叶斑病的病原菌种类为半知菌类棒孢属中的多主棒孢(Corynespora cassiicola)。  相似文献   

16.
60Co-γ射线诱变猕猴桃枝条变异的SSR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猕猴桃的辐射诱变育种提供借鉴。[方法]用25、50和75 Gy 3个剂量的60Co-γ射线处理2个品种猕猴桃不同植株的枝条,提取其嫩叶基因组DNA,并进行不同枝条嫩叶DNA之间的SSR多态性分析,从分子水平上分析辐射诱变效应。[结果]2个品种的SSR多态性变化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不同剂量辐射处理后枝条的成活率有所差异;辐射处理后2个品种猕猴桃的SSR扩增带明显增加,且随着辐射剂量的增加而越加明显,表现为经50 Gy60Co-γ处理的枝条的SSR扩增带多于25 Gy处理者。"和平红阳"猕猴桃SSR扩增带数目高于"和平1号"猕猴桃。[结论]该研究为猕猴桃辐射诱变育种的分子机理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mtlD/gutD双价耐盐基因转化秦美猕猴桃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已建立的秦美猕猴桃叶片最佳再生系统的基础上 ,利用叶盘法和基因枪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了秦美猕猴桃双价耐盐基因 m tl D/gut D的转化研究 ,经诱导不定芽及诱导生根阶段卡那霉素 (选择性抗生素 )连续筛选 ,获得了 2 0株卡那霉素抗性转化植株。抗性植株经 PCR检测 ,有 6株呈阳性。耐盐试验表明 4株阳性植株抗 Na-Cl能力比对照均有不同程度提高。 PCR及耐盐试验初步证明耐盐基因转化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18.
夏季遮荫对猕猴桃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中华猕猴桃翠玉和美味猕猴桃米良一号为试材,研究不同遮荫强度对猕猴桃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度遮荫具有显著的保叶保果效果,能显著提高猕猴桃当年的果实产量、品质和贮藏性;翠玉的最适遮荫强度在25%左右,米良一号最适遮荫强度为50%左右。过度遮荫会降低果实的内在品质,并使植株翌年萌芽率与花量下降。  相似文献   

19.
猕猴桃品种叶片组织结构与抗溃疡病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对9个猕猴桃品种(金魁、79-3、79-1、79-5、秦美、华美2号、海沃德、美味硬、中华软)的一年生成叶气孔及其显微结构进行解剖构造的观察和测定.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间叶片的气孔密度和长度差异显著,并且与品种抗病性成正相关,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825 7、0.835 5.不同品种间叶片的显微细胞结构特征差异不显著 , 与品种抗病性相关性不大,品种间变化规律性不强.发病缓止期,各品种叶片气孔相比病害盛发期均有在数目及大小上减低的现象,但降幅不明显,品种间降幅存在差异.可以把叶片气孔的密度及大小作为抗溃疡病的形态结构的鉴定指标.  相似文献   

20.
随着猕猴桃栽植规模的不断扩大,虫害问题日益严峻。为了探究猕猴桃品种差异化的害虫生态调节理论,选择陕西关中地区主栽红阳、海沃德、翠香3个品种猕猴桃园,采用五点取样法、网扫法、陷阱法及灯诱法,系统调查各个品种猕猴桃园节肢动物种类和数量;分析群落的丰富度、多样性、均匀度和优势度等群落多样性特征和主要类群的时空二维生态位特征。结果表明,红阳猕猴桃园的优势类群为隐翅甲科(Carabidae)和薪甲科(Latridiidae),优势度指数分别为0.309 4和0.224 5;而海沃德、翠香猕猴桃园的优势类群均为薪甲科,优势度指数分别为0.471 0和0.550 9;3个品种猕猴桃园节肢动物群落稳定性无显著差异。在害虫-天敌体系中,红阳猕猴桃园中草蛉科(Chrysopidae)与蚜科(Aphididae)时空二维生态位重叠值较高,达0.90;海沃德猕猴桃园中姬小蜂科(Eulophidae)与介壳虫科(Coccidae)及蚜科生态位重叠值较高,达0.84和0.79;而翠香猕猴桃园中草蛉科与蚜科生态位重叠值较高,达0.91,瓢甲科(Coccinellidae)与蚜科和介壳虫科生态位重叠值也较高,达0.82和0.75。结果明确了不同品种猕猴桃园节肢动物群落结构和害虫-天敌体系的差异性,因此可差异化地利用天敌来防治害虫,并为提高猕猴桃产量和品质、保护果园生态系统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