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2 毫秒
1.
河湖不仅是生态系统和国土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是美丽中国建设的空间所在、优势所在、潜力所在。建设幸福河湖是人民群众对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的现实需要,更是实现美丽中国的重要路径。本文以甘肃省临泽县流沙河幸福河建设为例,阐述了开展幸福河建设的现实基础,指出了建设进程中面临的形势,从筑牢安全防线、夯实生态基础、打造宜居环境、健全智慧系统、展现文化内涵等方面明确了幸福河湖建设的实现路径,以期为幸福河湖建设提供指导借鉴。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石羊河流域武威属区域为例,主要针对当前河湖管护及生态治理存在的短板弱项、重点难点问题等进行分析,并提出具体的治理办法.坚持问题导向,着重在"升""治""建"上下功夫,提出建立石羊河全国示范河湖信息化平台,加快提高武威市河湖管理信息化应用水平,提升全市河湖管理保护机制,建立河湖生态保护屏障,创建美丽幸福河湖,以期为...  相似文献   

3.
保护江河湖泊,关系到人民福祉、国家未来以及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全面推行河长制以来,古浪县坚持把河湖治理保护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把实施河湖长制作为河湖保护治理的重要抓手,统筹“治、建、管”各项措施,做好赋美、赋能、赋魂、赋文、赋制文章,有力推动河湖长制实现有名有责向有能有效转变,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美丽幸福河湖。  相似文献   

4.
随着现代化、城市化步伐的加快,作为城市水资源、水环境重要载体的河道湖泊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加强河源管理与保护工作已经越来越显得重要和迫切。针对我国河湖管理的现状,分析了在河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对新时期的河湖管理提出具体的解决对策:抓好规划编制;理顺河湖管理与保护体制体制机制;建立长效管理机制,保障河湖功能的发挥;全面提高河湖管理信息化水平。  相似文献   

5.
魏巍 《安徽农学通报》2008,14(19):67-68
从安庆市主城区河湖水质现状着手,结合相关规划及河湖水体具体情况,从河湖水质控制方案和改善措施两方面,分析研究并提出了以截污、补水为条件,以生态为基础,以景观为表现,以改善水质、协调生态和美化环境为目的具体控制方案与工程措施,通过充分发挥“水”的生态环境价值,实现“水清、水灵、水美、水活”的总体治理目标,重建、改善安庆主城区河湖水体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生存环境。  相似文献   

6.
正耕地退耕、休耕、轮作,草原禁牧、休牧、轮牧,治理重点河湖、压减地下水超采量……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七部门共同发布《耕地草原河湖休养生息规划》,提出要合理降低开发强度,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以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长期高强度开发、超负荷利用,已危及资源永续利用和生态安全耕地草原河湖资源是重要的农业资源。虽然我国耕地草原河湖资源总量较为丰富,但人均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且区域分布不均、资源匹配度差,长期的高强度开  相似文献   

7.
当前,我国农村规划建设正实现从"新农村"到"美丽乡村"的时代跨越。我国"美丽乡村"规划建设工作正在各地如火如荼地展开。各地方结合当地的实际,努力探索符合生产力发展水平、符合地方自然地理地貌条件和社会文化特征的"美丽乡村"规划建设道路。河南省作为农业大省,农民人口众多,所以美丽乡村的建设显得格外重要。分析了河南省美丽乡村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合理制定美丽乡村建设规划、以农民为主体、加强农村污染治理等美丽乡村建设对策。  相似文献   

8.
全面推行河湖长制是基于新时期水利工作方针而制定的一项重要举措,不仅是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加快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也是构建成熟水治理体系、维护河湖健康生命工作的有效举措。静宁县实施河湖长制工作以来,全县各级各部门不断完善调度机制,强化县、乡、村3级河湖长履职督查,为全县河湖长制的深入推行和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安全夯实了工作基础,从而形成了高效的河湖管理保护体系,河湖长制工作在达到预期工作目标的同时,也推动全县河湖库渠管理保护进入了新局面。本文主要探讨了对静宁县全面推行河湖长制工作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村庄排水是美丽乡村建设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分析郴州市三合村排水的特点,结合美丽乡村建设的时代背景,从污水管网改造、污水处理工艺、雨水收集排放、景观水系引入等方面,阐述了美丽乡村排水整治规划实施的若干问题,为今后的美丽乡村排水整治规划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湖北省宜昌市远安县金桥村美丽乡村规划方案的全面剖析,从现状分析到规划定位、从产业规划到空间布局、从基础设施建设到村庄特色营造等方面进行了系统性总结,以寻求全域旅游型美丽乡村规划的方法和重点,为同类型美丽乡村的规划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风景名胜区植物景观规划是风景区建设中很重要的方面,为了提升风景区的观赏水平,并进行合理的开发建设,以月岩——周敦颐故里风景名胜区为研究对象,时其植物景观类型及景观规划原则加以分析,对其植物景观从田园风光、河流湖泊、喀斯特地貌、古村落和古遗址方面进行了规划。  相似文献   

12.
钟瑞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4,(17):5579-5581,5685
江西省境内沙化土地主要分布在水资源存有地区,江河湖水系地区自然就成了江西省沙化土地集中发生的区域,针对区域土地沙化成因和变化发展趋势进行分析,提出了对于江河湖水系区域特定地区防治土地沙化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磷含量过高是造成农业面源污染以及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因此如何科学合理地控制农业径流以及河流湖泊中的磷酸盐浓度,对农业面源污染及水体富营养化防控具有重要意义。在众多磷酸盐固持方法中,生物质炭吸附法得到相关研究领域的广泛关注。未经改性的生物质炭对磷酸盐的吸附效率不佳,而通过金属元素改性能够显著提高该材料的磷酸盐吸附性能。本综述着重介绍不同金属元素(镁、钙、铁、镧及双金属)改性生物质炭应用于磷酸盐吸附领域中的主要制备方法和研究思路,并总结出该类材料在磷酸盐吸附过程中的主要影响因素,旨在为农业面源污染及水体富营养化防控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4.
农业面源污染对白洋淀流域水环境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调查评价白洋淀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状况,采用经验统计的方法估算农业面源污染负荷。分析了农业面源污染对白洋淀流域水环境的影响,可使河流水质变差,水库出现富营养化,地下水采中硝酸盐氮浓度升高,甚至威胁到人们的饮水安全。最后提出了农业面源污染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5.
湖泊健康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周鹏飞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1):11005-11007
[目的]对湖泊健康状况进行综合评价。[方法]在深入挖掘"健康湖泊"内涵的基础上,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出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基于专家评分法的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值,选取吴江市3个典型的省保湖泊(三白荡、北麻漾、桥北荡)进行综合评价,并对其开发利用保护的模式提出了合理的建议。[结果]湖泊健康状况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三白荡、北麻漾均处于基本健康状态,桥北荡处于亚健康状态。该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在东部平原河网地区有较强的适用性。[结论]该研究为湖泊的开发利用和保护修复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董军  何礼平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5):2714-2716
"禅宗五山"是南宋朝廷钦定的五大禅宗寺院,是江南禅寺的典型代表,在中国佛教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五山"山水环境优美、风景宜人,是山水营建的佳作。该研究通过对"五山"山水环境的深入研究,归纳了"五山"山水环境的普遍规律,解读出蕴藏于山水环境背后的风水观、山水崇拜观、审美观以及意识形态的内向性等深层的文化问题。  相似文献   

17.
曹志敏 《安徽农业科学》2014,(15):4944-4947
在清代,山东运河补给水源缺乏,朝廷为了漕运畅通,保证运河补给,将运河沿岸的河流、湖泊、山泉等竭力纳入补给体系,并以法律规定河泉平时三日济运,一日灌田,而亢旱之年则全部济运,严禁沿岸农民兴建沟洫水利,更不许开辟需水较多的稻田,所有这些严重影响了运河沿岸农田的灌溉与农田水利的发展,并造成了诸多水患灾害的发生与农业生态的破坏。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水体沉积物中所储存的过量有机质、N、P等营养物及其他污染物释放后,对水体质量及水生生态系统可能造成的威胁;评述了目前较多采用的强化的自然消减技术、原位覆盖技术、原位治理技术以及生态疏浚技术等几种水体沉积物的污染控制技术。  相似文献   

19.
我国水环境污染及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我国江河、湖泊及近海域等水环境污染的严重程度,分析了我国水环境污染的发展态势,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我国水环境污染对人类健康及生命安全的潜在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