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海洋与渔业》2014,(3):42-42
“先锋1号”鲌是武汉市水产科学研究所和武汉市先锋水产科技有限公司合作,通过混合选择育种、杂交育种、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等技术手段研发的一个养殖新品种。该品种于2012年通过国家水产原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13年成为国家主推品种。  相似文献   

2.
<正>杂交鲌“先锋1号”是采用混合选择、远缘杂交、分子标记辅助等育种技术手段,通过长江丹江口翘嘴红鲌(♀)与长江上游黑尾鲌(♂)杂交研发的1个新品种,2012年通过国家水产新品种审定,2013年成为国家主推品种,具有生长快、体形好、营养价值高、性情温驯、易活鱼上市、易垂钓等优良特性。笔者近几年来多次引进杂交鲌“先锋1号”夏花,开展苗种池塘培育试验,探索适宜的养殖模式,旨在利用其优良性状为东北寒冷地区增添新的养殖品种,提高渔民经济收益,  相似文献   

3.
2008年,针对制约我国水产养殖业发展中存在的种质退化问题,以优势、大宗水产养殖种类为主,示范、推广先进的现代育种技术,推进水产品种创新和培育,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组织开展了通过国家审定的水产新品种的示范推广,推进水产良种的普及和应用。通过协助渔业行政主管门,加强水产苗种生产经营的规范化管理,提高苗种质量,推进水产养殖良种化进程。  相似文献   

4.
白金丰产鲫     
正第五届全国水产原种和良种审定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审定通过了白金丰产鲫等12个水产新品种,现予公告。为推广优良品种,提高养殖效率,本刊将分期刊登这些品种的繁殖及养殖技术。育种单位:华南师范大学、佛山市三水白金水产种苗有限公司、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  相似文献   

5.
<正>最近,农业部第2515号公告公布了第五届全国水产原种和良种审定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审定通过的14个水产新品种,包括了鱼、虾、蟹、贝等品种,都是育种单位多年研发的成果。良种是促进行业健康快速发展的重要推手。《海洋与渔业》杂志与全国水产原种和良种审定委员会联合推出这  相似文献   

6.
<正>由长沙综合试验站建设依托单位湖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培育的杂交鲫鱼新品种——"芙蓉鲤鲫",于2009年在第四届全国水产原、良种审定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上通过品种审定,品种登记号GS-02-001-2009。芙蓉鲤鲫(原名芙蓉鲫)是运用近缘杂交、远缘杂交和系统选育相结合的综合育种技术,经20年研究培育的  相似文献   

7.
董在杰  罗明坤 《水产学报》2023,47(1):019604-019604
水产种业是水产养殖业发展的基础,是渔业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也是保障未来养殖业绿色、健康发展的核心竞争力。随着水产业全球化、市场化的发展,我国种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特别是随着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水产育种也由传统的选择育种和杂交育种,发展至细胞工程育种、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全基因组选择育种、分子设计育种和基因组编辑等精准设计育种。水产动物重要经济性状的基础研究及其遗传改良技术的创建驱动着我国水产种业的蓬勃发展,截止2022年,通过全国水产原种和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由农业农村部公告的水产新品种就有266个,其中鲤新品种数量最多,为31个,表明鲤育种工作卓有成效。本文重点回顾了我国鲤的种质和基因组资源现状,鲤的主要品种及其育种方法;简要介绍了鲤生长、抗病、体色、饲料转化率等经济性状关联的遗传研究进展,并由此提出了新时代背景下鲤种业的发展方向和措施建议,以期为我国鱼类育种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罗红 《科学养鱼》2023,(2):15-17
<正>2022年由湖南师范大学和湖南岳麓山水产育种科技有限公司共同研制的新型优质鲫鱼合方鲫2号顺利通过了全国水产原种和良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一直以来,由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师范大学刘少军教授牵头的国家大宗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育种技术与方法岗位团队在大宗淡水鱼新品种培育的道路上砥砺前行,结出了累累硕果,在鱼类育种技术和方法上屡屡创新,有效推动了我国水产种业振兴的步伐。近日,科学养鱼杂志社编辑有幸采访了刘少军院士,了解合方鲫2号的育种情况及其团队近几年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9.
正一、品种名称凡纳滨对虾"兴海1号二、品种来源该品种是以广东湛江市和广西东兴市收集挑选的7个养殖群体(3880尾)为基础群体,采用家系选育方法,以养殖100日龄体质量和成活率为选育目标性状,基于动物模型采用最佳线性无偏预测法(BULP)育种值评价技术,经连续4代家系选育获得。三、审定情况2018年通过全国水产原种和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GS-01-007-2017。  相似文献   

10.
<正>第五届全国水产原种和良种审定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审定通过了翘嘴鳜"华康1号"等25个水产新品种,现予公告。为推广优良品种,提高养殖效率,本刊将分期刊登这些品种的繁殖及养殖技术。育种单位:华中农业大学、通威股份有限公司、广东清远宇顺农牧渔业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相似文献   

11.
<正>一、品种名称凡纳滨对虾"正金阳1号"二、品种来源以3个引进的凡纳滨对虾群体和凡纳滨对虾"中科1号"种虾为基础群体,以耐低温、耐低盐、生长速度和成活率为目标性状,采用家系选育和品系选育相结合的选择育种技术,经连续4代选育获得的凡纳滨对虾选育品种。三、审定情况2017年通过全国水产原种和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GS-01-006-2017)。  相似文献   

12.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 第134号 全国水产原良种审定委员会第二届第三次会议审定的适宜在我国推广的水产优良养殖品种,业经我部审核通过,现予发布。 一、团头鲂1号、万安玻璃红鲤为适宜推广的水产优良新品种。 二、大菱鲆、美国大口胭脂鱼为适宜在我国水产养殖生产中推广的从境外引进的品种,但其只适宜在完全能够人工控制的池塘、网箱和养殖工厂中养殖;禁止在河流、湖泊和水库等天然水域中放养。 一、品种命名登记号说明 全国水产原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的品种命名登记号说明如下: 1、G为“国”的第一个拼音字母,以示国家…  相似文献   

13.
第   184号经全国水产原种和良种审定委员会第二届第四次会议审定,湘云鲤、湘云鲫为适宜在    我国推广的水产优良养殖品种,现予发布。        湘云鲤、湘云鲫为具有杂交优势的水产杂交种,但其只适宜在能够完全人工控制的池    塘、网箱和养殖工厂中养殖,禁止在河流、湖泊和水库等天然水域中放养。        附件:全国水产原种和良种审定委员会第二届第四次会议审定通过品种简介             二○○一年十二月二十九日附件: 全国水产原种和良种审定委员会 第二届第四次会议审定通过品种简介…  相似文献   

14.
正一、品种名称斑节对虾"南海1号"二、品种来源该品种是以我国南海海南岛三亚、临高、文昌和泰国南部(普吉岛)海域野生群体为初始亲本,经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连续五代群体选育获得。三、审定情况2010年通过全国水产原种和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GS01-009-2010。  相似文献   

15.
<正>品种来源:该品种以国内4个养殖群体为基础选育种群,采用传统的选育技术与分子生物学技术相结合的育种方法,以生长速度为主要指标,经连续5代选育获得的大口黑鲈选育品种,也是世界上第一个大口黑鲈选育新品种。审定情况:通过第四届全国水产原种和良种审定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审定。审定编号:GS01-004-2010。特征特性:该品种生长快,体型  相似文献   

16.
建鲤综合育种技术的公开和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鲤于1988年育成,1990年通过鉴定,1996年经全国水产原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农业部审核通过并发布公告为第一批适宜在我国推广养殖的优良品种,也是我国第一个经审核认定的人工创造的水产品种。今年,建鲤又成为“十一五”期间水产养殖主推品种之一。建鲤育种技术及推广养殖的成功,要归功于为建鲤的研发作出突出贡献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的两位专家——张建森和孙小异,为配合建鲤推广工作,帮助大家对建鲤有进一步了解,本刊首次公开刊登他们整理的一篇关于建鲤综合育种技术的稿件,希望广大水产工作者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7.
金万昆  付连君 《水产养殖》2010,31(12):21-23
<正>黄金鲫是国家级天津市换新水产良种场采用常规育种和生物技术育种相结合的方法,经8年的试验,育成的鲤鱼和鲫鱼杂交新品种。2007年经全国水产原、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农业部批准在全国推广的淡水鱼类养殖新品种。  相似文献   

18.
正一、品种名称凡纳滨对虾"正金阳1号"二、品种来源凡纳滨对虾"正金阳1号"养殖新品种是以3个引进的凡纳滨对虾群体和凡纳滨对虾"中科1号"种虾为基础群体,以耐低温、耐低盐、生长速度和成活率为目标性状,采用家系选育和品系选育相结合的选择育种技术,经连续4代选育获得的凡纳滨对虾选育品种。三、审定情况2017年通过全国水产原种和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GS-01-006-2017。  相似文献   

19.
松浦镜鲤是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国家大宗淡水鱼类产业技术体系北方鲤鱼种质资源与育种岗位专家石连玉研究员团队在德国镜鲤选育系(F4)基础上采用多性状混合选择与现代生物技术相结合的办法,经过9年选育至F7代,2008年被审定为水产新品种。该品种在东北三省等地的养殖试验表明:具有生长速度快、适应性强和抗病力强、饲料转化率高、易起捕、体表几乎无鳞、含肉率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20.
《中国水产》2016,(3):58-63
正"A中国对虾"黄海2号品种来源:收集4个中国对虾自然群体及2个选育群体,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选育。审定情况:2009年2月通过全国水产原种和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获水产新品种证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